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一册热点滚动测打包10套.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0260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70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一册热点滚动测打包10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一册热点滚动测打包10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一册热点滚动测打包10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一册热点滚动测打包10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一册热点滚动测打包10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一册热点滚动测打包10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一册热点滚动测打包10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一册热点滚动测打包10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一册热点滚动测打包10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一册热点滚动测打包10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一册热点滚动测打包10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一册热点滚动测打包10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一册热点滚动测打包10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一册热点滚动测打包10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一册热点滚动测打包10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一册热点滚动测打包10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一册热点滚动测打包10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一册热点滚动测打包10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一册热点滚动测打包10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一册热点滚动测打包10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一册热点滚动测打包10套.docx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一册热点滚动测打包10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一册热点滚动测打包10套.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一册热点滚动测打包10套.docx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一册热点滚动测打包10套

热点滚动测

(一)

选择题

某生物爱好者徒步在某半湿润与半干旱的过渡区域内了解林木分布状况,宿营地选择在①处。

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为20米。

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区域内的最大高差可能是(  )

A.89米B.100米

C.117米D.140米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可知,该图等高距为20米,图中显示有6条等高线,则最大高差应接近(6+1)×20=140米,但不会等于140米,故C项正确。

2.图示区域内的溪流条数和流向分别是(  )

A.1条 自东北向西南

B.1条 自西北向东南

C.2条 自西南向东北

D.2条 自东南向西北

答案 A

解析 据图可知,林木密集区应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因此图中林木密集区为河谷部位,结合指向标可知,该区域北高南低。

因此该区域只有一条河流,其分布在林木密集区。

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的流向相反,故河流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A项正确。

3.选择在①处宿营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河谷,取水方便,温暖

B.位于山脊,风力大,凉爽

C.位于背风坡,地势平,方便搭建营地

D.可避开山洪、山石崩塌威胁

答案 D

解析 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区域北部地势较高。

据图可知,①处海拔较高且等高线稀疏,平坦开阔,可避开山洪、山石崩塌的威胁,适合建宿营地,故D项正确。

(2019·四川凉山一诊)家住北京的某花卉种植员小王,家与花卉公司位于一条笔直公路的两端。

最近一段时间和未来的一个月里,他为了让花卉获得足够长的光照,需要人工补光照射的时间越来越长。

小王每天都会在日出时刻准时开车从家出发到公司上班,某天他于北京时间7时出发时,太阳正好位于车子的正前方。

据此完成4~5题。

4.小王从公司回家时,车子行驶方向是(  )

A.向东南方向行驶B.向东北方向行驶

C.向西南方向行驶D.向西北方向行驶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信息“需要人工补光照射的时间越来越长”可知,北京昼短夜长且昼长逐渐缩短,因此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向南移动。

据材料信息“某天他于北京时间7时出发时,太阳正好位于车子的正前方”可知,太阳位于东南方向,公路呈西北—东南走向,此时汽车正向东南方向前行,故回家时,车子会向西北方向行驶,D项正确。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天,该地昼长夜短,且昼渐短

B.当天,小王出发时,纽约的区时是18时

C.次日,太阳直射南半球,且直射点向北移动

D.次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答案 B

解析 结合上题分析可和,当地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C项错误;当地昼短夜长,且昼渐短,A项错误;出发时,北京时间为7时,纽约位于西五区,比北京时间晚13小时,则纽约的区时为18时,B项正确;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小,D项错误。

(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2020年东京奥运会火种将从希腊古奥林匹亚遗址(38°N,23°E)采集,并于2020年3月26日从福岛(38°N,140°E)开启在日本的火炬传递活动。

下图示意2020年东京奥运会火炬传递路线。

据此完成6~8题。

6.若2020年奥运会火炬火种搭乘飞机从希腊抵达日本,则最短航行方向为(  )

A.一直向东B.一直向西

C.先东北后东南D.先西北后西南

答案 C

解析 地球上最短航线为经过两地的大圆的劣弧。

日本位于希腊以东,飞机应向东飞行;两地均位于北半球,纬度相差不大,大圆劣弧向北凸出,故其最短航行方向为先东北后东南,C项正确。

7.2020年奥运会火炬在东京传递结束当天(  )

A.东京昼长夜短B.华北平原小麦正返青

C.福岛日出东南D.长江正处于枯水期

答案 A

解析 读图可知,东京奥运会火炬在东京传递结束当天为7月24日。

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东京昼长夜短,A项正确;华北平原小麦已收获,福岛日出东北,长江正处于洪水期,B、C、D三项错误。

8.2020年奥运会火炬从广岛传递到北海道期间,北海道某高大建筑物的正午影长(  )

A.逐渐变长B.逐渐变短

C.先变长后变短D.先变短后变长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奥运会火炬从广岛传递到北海道期间是5月19日~6月14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动,北海道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正午影长逐渐变短,故B项正确。

(2019·安徽皖东名校联盟联考)下图为河南省登封观星台(34°N,113°E),台下有一长堤,横梁位于长堤上方6米高位置,长堤位于观星台的正北方。

据此完成9~11题。

9.图中照片,摄影师面向(  )

A.正北B.正南C.正东D.正西

答案 B

解析 结合图和材料,长堤位于正北方向,那么横梁位于正南方向,摄影师将横梁拍在正中间,应该是面向正南方向。

10.当北京时间12:

00时,横梁的影子位于长堤的(  )

A.正中间B.偏西

C.偏东D.不确定

答案 B

解析 当北京时间12:

00时,观星台(113°E)的地方时为11:

32,太阳位于南偏东,影子位于北偏西。

11.当横梁在长堤上的影子距离观星台为6米时,登封市(  )

A.昼长夜短B.昼渐长

C.日出东南D.日落东北

答案 C

解析 当横梁在长堤上的影子距离观星台为6米时,横梁高度为6米,即横梁高度和长堤上影子组成等边直角三角形,即正午太阳高度为45°,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如果太阳直射点北移,则昼渐长,如果太阳直射点南移,则昼渐短。

 

热点滚动测

(二)

选择题

(2019·江苏苏锡常镇调研)下图为一位旅游者于北京时间2018年7月30日13:

31在巴厘岛面向大海拍摄的景观。

读图,回答1~2题。

1.根据光影可知该景观拍摄的地点位于(  )

A.甲B.乙C.丙D.丁

答案 D

解析 北京时间13:

31,则12点的位置应该在97.5°E左右。

依据图中的巴厘岛的经度可知巴厘岛位于太阳直射点以东,故巴厘岛已经过了12:

00,太阳直射点在巴厘岛的西北方向。

根据实景图,旗杆影子方向在右前方,那么太阳就在左后方。

图中甲太阳在左前方,物影在右后方,A项错误;乙太阳应在右前方,物影在左后方,B项错误;丙太阳在右后方,物影在左前方,C项错误;丁太阳在左后方,物影在右前方,D项正确。

2.最能反映该地6月22日旗杆杆影端点移动轨迹的是(  )

答案 A

解析 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由于巴厘岛位于南半球,正午的物影朝向正南,排除B、C两项。

夏至日巴厘岛日出东北(日出物影朝向西南),日落西北(日落物影朝向东南),故A项正确,D项错误。

(2019·北京海淀上学期期中)下图中的四条曲线反映R地某日近地面观测的辐射和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

其中,太阳总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总辐射强度,地面净辐射强度是指地面收入与支出辐射差额的强度。

读图,回答3~5题。

3.影响R地该日太阳总辐射强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①太阳高度 ②气候类型 ③地形特点 ④地表温度

⑤云量变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

答案 C

解析 图中显示,太阳总辐射强度呈波动变化,主要与天气状况有关,①正确;随着云量的变化,太阳总辐射强度呈波动变化,⑤正确;从日出时间到世界时2时,该地太阳辐射总强度增加缓慢,在世界时2时前后,该地太阳总辐射强度迅速增大,可能与地形阻挡有关,③正确。

故选择C项。

4.图中曲线与地面净辐射强度、近地面大气温度、地表温度依次对应的是(  )

A.甲、乙、丙B.乙、丙、甲

C.丙、乙、甲D.甲、丙、乙

答案 B

解析 白天接受太阳辐射,地面净辐射强度大于0,夜晚地面净辐射强度小于0,则乙代表地面净辐射强度;近地面大气温度在午后2时出现最大值,日出前后出现最小值,则丙代表近地面大气温度;地表气温大致与太阳总辐射强度同步变化,在正午前后达最大,则甲代表地表温度。

故B项正确。

5.此次的观测地点和时段可能是(  )

A.西欧平原,3、4月份

B.撒哈拉沙漠,7、8月份

C.青藏高原,5、6月份

D.准噶尔盆地,10、11月份

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在世界时6时前后,该地总辐射强度达一天中最大值,则此时为该地正午,当地时间为12时,则该地经度大约为90°E,排除A、B两项;此时该地昼长夜短,C项符合,D项错误。

(2019·山东德州一模)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是中国七大淡水湖之一。

洱海四面环山,位于山谷盆地中,独特的地理条件使洱海地区形成湖陆风和山谷风叠加的局地环流。

读洱海地区某时刻沿25°36′N上空的等温面示意图和洱海地区地形图(单位:

m),完成6~8题。

6.图中洱海上空等温面的凹凸现象应该出现在(  )

A.夏季白天B.夏季晚上

C.冬季白天D.冬季晚上

答案 D

解析 由图示信息可知,洱海近湖面温度为9℃,故此时为冬季;湖面上空等温面向上凸,说明湖面温度高于周围地区,故是晚上。

7.该时刻甲地吹(  )

A.西南风B.东南风

C.西北风D.东北风

答案 A

解析 甲地位于湖岸,此时湖面温度高形成低压,近地面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由陆地吹向湖面,风向右偏为西南风。

8.洱海的存在使周边地区(  )

A.气温日较差变大

B.气温年较差变大

C.风频变大,山风增强

D.点苍山东坡夜雨减少

答案 C

解析 湖水比热容较大,故洱海的存在使周边地区气温日较差变小,气温年较差变小;洱海的存在使得点苍山东坡上升气流水汽增多,夜雨增多;洱海的存在使得山谷和山坡温差变大,同时湖面摩擦力小,故风频变大,山风增强。

(2019·四川一诊)2018年8月7日全国天气预报:

未来一周,华北、东北大部地区高温过程结束;上海、杭州等长江流域多地高温、高湿天气还将发展加强。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据此完成9~11题。

9.华北、东北大部地区高温过程结束的原因,最可能是(  )

A.距海洋近受寒流影响

B.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C.受冷空气或雨水影响

D.山脉阻挡了热浪

答案 C

解析 此时华北、东北大部地区不受寒流的影响,A项错误;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会出现持续晴朗天气,B项错误;受冷空气或雨水的影响,气温会明显降低,C项正确;华北、东北大部分地区地形起伏小,山地对热浪没有阻挡作用,D项错误。

10.上海、杭州等长江流域多地高温、高湿天气还将发展加强的原因是(  )

A.梅雨季节,天气湿热

B.受副热带高压影响

C.台风天气影响时间长

D.受亚洲高压控制

答案 B

解析 梅雨天气出现在6~7月,排除A项;8月份,该地仍受副热带高压影响,使高温、高湿天气继续加强,B项正确;台风天气影响下,会缓解高温天气,C项错误;夏季不受亚洲高压影响,D项错误。

11.上海、杭州等长江流域多地高温、高湿天气产生的影响是(  )

A.高铁运行速度降低

B.河流含沙量增加

C.沙尘暴天气多发

D.电力设备负载增大

答案 D

解析 高温、高湿天气对高铁运行速度影响不大,A项错误;持续高温天气下,降水少,河流含沙量减少,B项错误;此时不易出现沙尘暴,C项错误;高温、高湿天气影响下,制冷、排湿设备使用增多,电力负荷增大,D项正确。

 

热点滚动测(三)

选择题

(2019·安徽皖东名校联盟联考)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的多少,下图是我国北京、成都、上海、昆明四个城市的太阳辐射年变化图,完成1~3题。

1.图中表示北京的是曲线(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 B

解析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规律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增,最高值在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太阳能最低,故可知④为成都,③为上海;昆明的纬度比北京低,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大,且白昼时间长,冬季昆明太阳辐射强度大于北京,故①为昆明,②为北京。

2.7、8月份④地太阳辐射强度大于①地,是因④地(  )

A.正午太阳高度较大B.阴雨天气较少

C.白昼时间较长D.海拔较高

答案 C

解析 7、8月份成都太阳辐射强度大于昆明,可能与成都纬度较高,白昼时间较长有关;昆明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成都,且海拔较高;两地夏季降水都较多,阴雨天气都较多。

3.①地春季太阳辐射强度大于夏季,但气温低于夏季,可能是因为春季(  )

A.大气逆辐射强B.地面辐射弱

C.大气污染重D.气压较高

答案 B

解析 昆明春季太阳辐射强度大于夏季,但气温却低于夏季,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大气的直接热源为地面辐射,可能是地面温度较低,地面辐射弱引起的。

(2020·河南省九师联盟质量检测)东亚海陆热力差异指数(反映了东亚陆地气温比附近海洋气温的高出程度)主要用于衡量东亚夏季风的年际异常变化,对于研究京津冀地区的“夏雨秋下”现象有重要意义。

下图为1970~2015年东亚地区海陆热力差异指数在盛夏(7~8月)和初秋(9月)的时间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4~6题。

4.1970~2015年,东亚地区盛夏与初秋的海陆热力差异指数(  )

A.整体呈上升趋势

B.初秋年际变化大于盛夏

C.盛夏略高于初秋

D.盛夏与初秋呈负相关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1970~2015年东亚盛夏和初秋的海陆热力差异指数均波动较大,但保持相对稳定,A项错误;初秋的变化幅度大于盛夏,B项正确;盛夏略低于初秋,C项错误;盛夏与初秋有些年份正相关、有些年份负相关,D项错误。

5.京津地区的“夏雨秋下”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

A.1972年B.1980年

C.1999年D.2010年

答案 A

解析 “夏雨秋下”应该是夏季降水少、秋季降水多。

图中1972年前后,盛夏海陆热力差异指数小,约为-1℃左右,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导致海洋气流到达陆地较少,难以形成降水;初秋海陆热力差异指数大,约为1℃左右,陆地气温高出海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降水,从而出现“夏雨秋下”现象,A项正确;1980年盛夏与初秋海陆热力差异指数约为-2℃,陆地气温低,夏秋降水都少,B项错误;1999年初秋海陆热力差异指数约为-1.5℃,盛夏海陆热力差异指数约为1.5℃,应该是盛夏降水多,初秋降水少,C项错误;2010年初秋、盛夏海陆热力差异指数均约为0℃,盛夏、初秋降水差异不明显,D项错误。

6.京津地区的“夏雨秋下”现象会(  )

A.影响该地区小麦收割和晾晒

B.加快高温的消退

C.导致西太平洋副高东伸南退

D.促使夏季风南移

答案 B

解析 京津冀地区种植主要是冬小麦,收割的季节为春末夏初,“夏雨秋下”现象不会影响该地区小麦收割和晾晒,A项错误;夏末秋初,气温逐渐下降,初秋降水多,会加快气温下降速度,加快高温的消退,B项正确;西太平洋副高移动会影响我国降水,而不是我国降水影响西太平洋副高移动,C项错误;“夏雨秋下”现象出现时,初秋海陆热力差异指数大,约为1℃左右,陆地气温高出海洋,利于促使夏季风北移,D项错误。

(2019·山东潍坊一模)奥里诺科河上游水流湍急,沿途接纳众多支流,流量很大。

下游流经奥里诺科平原,地势低平,河面展宽。

下图分别示意奥里诺科河流域及其甲、乙水文站的位置和甲、乙水文站全年水位差(正值表示甲水文站水位高于乙水文站水位)。

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月份,乙水文站测得阿普雷河水流速度最慢的是(  )

A.3月B.4月C.7月D.8月

答案 B

解析 读甲、乙水文站全年水位差图可知,图中甲、乙水文站4月和11月左右水位差为0。

乙水文站位于阿普雷河与奥里诺科河交汇处附近,甲、乙水文站的水位差直接影响阿普雷河河水的流向与流速,故乙水文站测得的阿普雷河的流速取决于两个水文站之间的水位差,水位差越小,则流速越慢。

据以上分析可知,4月和11月水位差最接近0,故乙水文站测得的阿普雷河的流速最慢时间就出现在这两个月份,结合选项可知,B项正确。

8.甲水文站测得奥里诺科河含沙量逐渐变小的时间段是(  )

A.1~3月B.5~7月

C.7~9月D.9~11月

答案 D

解析 河流的含沙量与河流流量、流速密切相关,河流流量越大、流速越快,搬运能力越强,河流的含沙量越大,反之越小。

读图可知,9~11月两个水文站之间的河流水位差逐渐变小,流速则逐渐变慢。

加之奥里诺科河流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一年分为湿季和干季,流域内大部分地区雨季在4~9月,10月至翌年3月为旱季,故9~11月该时间段干流流量逐渐变小,因此,河流的搬运能力逐渐变弱,泥沙不断沉积于河道,故甲水文站测得奥里诺科河含沙量逐渐变小,故D项正确。

(2019·湖南邵阳联考)在北太平洋的东北部存在一个面积巨大的“垃圾岛”(见下图),这个“垃圾岛”由大量塑料瓶、塑料袋、废弃渔网、绝缘材料和微小的塑料残片组成,其中最多的是废弃的渔网。

“垃圾岛”呈顺时针方向在原地缓慢转动。

据此完成9~11题。

9.推动“垃圾岛”呈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的动力主要来自(  )

A.海底岩浆活动B.盛行风和洋流

C.地球公转运动D.海洋潮汐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图示“垃圾岛”位于中低纬度。

据图所示可知“垃圾岛”旋转方向与中低纬度大洋环流方向相同,这说明影响“垃圾岛”旋转的主要因素是洋流,驱动洋流的主要动力是盛行风,故B项正确。

10.下列四国中,对图中“垃圾岛”贡献最小的国家是(  )

A.印度B.美国C.中国D.日本

答案 A

解析 图示“垃圾岛”位于北太平洋,北太平洋沿岸的国家均对其影响较大,印度位于北印度洋沿岸,故A项符合题意。

11.消除“垃圾岛”合理的措施是(  )

A.强力驱散B.再生资源化

C.收集掩埋D.就地燃烧分解

答案 B

解析 消除“垃圾岛”的根本措施是减少垃圾数量。

对垃圾再生资源化处理可减少垃圾的数量,故B项正确。

 

热点滚动测(四)

选择题

(2019·山东青岛一模)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华北某山区古村落进行研学旅行。

该村落堪称山区院落民居的典范,村中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院落。

下图示意该村落及周边地形。

据此完成1~2题。

1.该古村落所处区域范围内的最大高差最可能是(  )

A.18米B.38米C.58米D.78米

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图示古村落所处区域海拔最高为670~690米之间,海拔最低在630~650米之间,相对高差为20~60米之间,故C项符合题意。

2.推测该古村落的景观特点是(  )

A.依山修建,南高北低

B.院落小巧精致,组织紧凑

C.道路宽阔,石材铺设

D.房屋南北置窗,大小一致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图示村落沿河谷修建,北高南低,A项错误;该村落地处山区,土地面积小,坡度大,所以院落小巧,道路狭窄,组织紧凑,B项正确;村落位于华北地区,属于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区,多坐北朝南,院中屋舍在南面设置窗户,其他三面设置砖墙,北面砖墙利于阻挡寒冷的冬季风,房屋坐北朝南,南面置窗,利于防寒采光,D项错误;村中建筑整体筑于山坡之上,由南向北依阳坡层层抬高,道路狭窄,C项错误。

(2019·湖北八市3月联考)兴凯湖——曾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在1861年中俄勘界后变成了中俄界湖。

该湖由大、小兴凯湖组成,两湖由一条长约90公里、最宽处约1公里的天然沙坝隔开,沙坝两侧湖面呈现惊涛拍岸和风平浪静不同的景观。

湖水从东北面松阿察河溢出,即为乌苏里江西源。

读图,完成3~5题。

3.天然沙坝面积最小的月份最可能为(  )

A.2月B.5月C.8月D.11月

答案 C

解析 湖水水位低,则沙坝裸露、面积大,反之则小。

东北地区7、8月份降水多,湖水水位最高,天然沙坝面积最小,故C项正确。

4.造成沙坝两侧湖面不同景观的主要因素是(  )

①天然沙坝 ②湖泊面积 ③湖水水位 ④湖水温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A

解析 大兴凯湖面积大,易在风力作用下形成大浪,小兴凯湖面积小、不易形成大浪。

另外沙坝的阻挡也会减弱小兴凯湖风浪,故A项正确。

5.兴凯湖湖水成为乌苏里江径流量主要来源的季节最可能为(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答案 D

解析 乌苏里江春季有积雪融水,夏秋季节尤其是夏季多雨水补给,冬季河流水量少,水位低,湖水补给成为主要补给来源,故D项正确。

(2019·山东济宁期末)下图为亚洲东北部地区冬季某日高空天气形势图,在经历了一次天气剧烈变化过程后,L附近形成如下图所示的锋面。

据此完成6~8题。

6.图中甲、乙两点的风向分别为(  )

A.东北风、西北风B.西北风、西南风

C.东北风、东北风D.东南风、西南风

答案 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风由高气压吹向低气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高空,不受摩擦力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结合等压线分布情况可知,甲点风向为东北风,乙点风向为西北风,故A项正确。

7.图中L处锋面为(  )

A.低压槽—冷锋系统B.低压槽—暖锋系统

C.高压脊—冷锋系统D.高压脊—暖锋系统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L处等压线向高压弯曲,所以L线附近应为低压槽;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气旋在水平方向气流由四周向中心呈逆时针辐合,故L锋面应向东南方向移动,根据图示等温线的分布,该区域内北部气温高南部气温低,L锋面由温度高的区域向温度低的区域移动,应为暖锋系统,故B项正确。

8.L处锋面形成前经历的天气剧烈变化过程为(  )

A.出现强对流B.气旋过境

C.寒潮爆发D.沙尘暴过境

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该地高空形成低气压,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不会形成强对流天气,A、B两项错误;该地纬度较高,冻土广布,缺少沙源,不会形成沙尘暴,D项错误。

此时为冬季,易形成寒潮天气,受寒潮影响,冷空气南下,南部降温幅度大,造成气温北高南低的特殊现象,故C项正确。

(2019·山东济宁一模)陷落柱是岩层中岩溶空洞塌陷,上部地层下沉形成的堆积体。

煤炭采掘时遇到陷落柱,可能遭遇矿难事故,并给煤炭生产造成很大困难。

下图示意某煤层底面在地下的分布与起伏状况。

据此完成9~11题。

9.图中陷落柱的最大垂直高度可能为(  )

A.40米B.80米C.120米D.160米

答案 C

解析 图中等高距是50米,结合等深度线分布,陷落柱的最大深度范围是-150~-100米,最小深度范围是-50~0米,相对高差范围是50~150米,最大垂直高度应接近150米,故C项正确。

10.与图中陷落柱成因有关的表述是(  )

A.背斜顶部多裂隙B.向斜槽部易积水

C.煤层结构较松软D.煤炭采空致塌陷

答案 A

解析 根据图中煤层底面的海拔,该地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多裂隙,易陷落,故A项正确。

11.在采掘工作面接近陷落柱时,下列现象属于前兆特征的是(  )

A.周围岩层逐渐致密

B.周围小断层逐渐增多

C.涌出水量逐渐减少

D.煤层顶板压力减小

答案 B

解析 周围岩层逐渐致密,不易发生陷落,排除A项;涌出水量逐渐减少、煤层顶板压力减小,发生陷落的可能小,排除C、D两项。

周围小断层逐渐增多,易发生陷落,B项正确。

 

热点滚动测(五)

选择题

(2019·全国统考调研卷Ⅰ)悬浮指标是指某段河流中悬浮的各大小级别泥沙颗粒累积干重占所有级别泥沙颗粒总重量的比重。

通常,泥沙颗粒直径小于0.1mm的为细泥沙,大于0.1mm的为粗泥沙。

黄河上游内蒙古河段位于38°N~40°N,每年有约4~5个月的凌汛期。

凌汛期按照河流冰的生消过程可分为流凌期、封冻期和开河期,之后为伏汛期(也称畅流期)。

下图为黄河上游内蒙古河段头道拐凌汛期和伏汛期相同流量下悬移质泥沙不同颗粒直径的悬浮指标。

据此完成1~3题。

1.该河段悬浮的细泥沙比重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