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精选题库习题生物单元质量检测17.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0372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精选题库习题生物单元质量检测1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二精选题库习题生物单元质量检测1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二精选题库习题生物单元质量检测1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二精选题库习题生物单元质量检测1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二精选题库习题生物单元质量检测1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二精选题库习题生物单元质量检测17.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二精选题库习题生物单元质量检测17.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二精选题库习题生物单元质量检测17.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二精选题库习题生物单元质量检测17.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二精选题库习题生物单元质量检测17.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二精选题库习题生物单元质量检测17.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二精选题库习题生物单元质量检测17.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二精选题库习题生物单元质量检测17.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二精选题库习题生物单元质量检测17.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二精选题库习题生物单元质量检测17.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二精选题库习题生物单元质量检测17.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二精选题库习题生物单元质量检测17.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精选题库习题生物单元质量检测17.docx

《高二精选题库习题生物单元质量检测1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精选题库习题生物单元质量检测17.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精选题库习题生物单元质量检测17.docx

高二精选题库习题生物单元质量检测17

单元质量检测(十七)

选修一 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时间:

90分钟)

1.根据提取橘皮精油的实验流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

―→

―→

―→

―→

―→橘皮油

(1)①步之前对橘皮的处理是________。

(2)新鲜的橘皮中含有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如果直接压榨,出油率较低。

(3)压榨是个机械加压过程,要求是________。

(4)为了使橘皮油易与水分离,还要分别加入________,并调节pH至________。

(5)④步用________过滤,目的是除去________。

(6)⑤步要求是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

(7)⑥步用________过滤。

解析:

由于鲜橘皮中含有大量的果蜡、果胶、水,若直接压榨,出油率极低,故应先干燥去水,且用石灰水破坏细胞,水解果胶。

压榨中要使油与水分离,应加入相当于橘皮质量0.25%的小苏打和5%的硫酸钠,并调节pH至7~8,该过程中两次过滤的目的不同,第一次过滤是用普通布袋除去固体物和残渣,第二次则用滤纸除去少量水分和蜡质等杂质。

答案:

(1)干燥去水 

(2)果蜡 果胶 水分

(3)既要将原料压紧,防止原料滑脱,又要将油分挤压出来

(4)0.25%的小苏打和5%的无水硫酸钠 7~8

(5)普通布袋 固体物和残渣

(6)在5℃~10℃下静置5~7d 使杂质沉淀

(7)滤纸

2.生啤酒的酿造实验:

实验原理:

固定化酵母的凝胶珠由酵母细胞和海藻酸钠组成,麦芽汁可以渗入到由海藻酸钠和啤酒酵母制成的凝胶珠中。

啤酒酵母可以利用自身细胞内的一系列酶将可发酵性糖转化成乙醇。

实验过程:

(1)取新鲜斜面上的啤酒酵母,接种于10mL麦芽汁液体培养基中,25℃凝胶珠培养20~30h。

(2)取1.6g海藻酸钠于无菌小烧杯中,加无菌水少许调成糊状,再加入无菌水至40mL,在98KPa条件下灭菌15min。

冷却到45℃左右后,与预热35℃左右的10mL酵母培养液搅拌均匀,立即倒入带喷嘴的无菌小塑料瓶中(或装有5号针头的注射外套中),以恒定的速度滴入盛有葡萄糖、氯化钙混合液的容器中,浸泡30min制成凝胶珠。

(3)倒去葡萄糖、氯化钙混合液,加入无菌水洗涤凝胶珠三次后,将凝胶珠放入500mL三角瓶中,加入300mL无菌麦芽汁液体培养基,置于25℃下封口发酵5d左右,倒出发酵后的麦芽汁即为啤酒,品尝其口味。

问题:

(1)凝胶珠是由什么组成的?

它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进行多批次的生产,本实验中的啤酒酵母与普通发酵中的酶或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利用________或________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其中酶更适合采用________和________固定化,而细胞多采用________固定化。

(3)制作成功的凝胶珠应用________,其颜色为________。

将凝胶珠加入用于发酵的葡萄糖溶液后发现有________产生,同时有________味散发。

(4)固定化酵母细胞和固定化酶相比具有什么共同点?

又有什么特有的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凝胶珠由啤酒酵母和固定化酵母菌的海藻酸钠组成。

啤酒酵母能产生酶,将渗入凝胶珠的麦芽汁中的糖发酵,进而转化成乙醇。

将生啤酒倒出后,将凝胶珠再投放入新鲜的麦芽汁中,可以在较长时间内反复连续使用,而普通发酵中的酶或菌种不能反复使用 

(2)物理 化学 包埋法 化学结合法 物理吸附法 化学结合法 物理吸附法 包埋法 (3)蒸馏水冲洗 浅黄色 气泡 酒 (4)二者均可用搅拌或装柱形式与底物溶液接触,可以在较长时间内反复、连续使用,降低酶的使用成本;可提高酶的稳定性;便于严格控制酶促反应过程;容易与产物分开,提高产物的质量。

固定化细胞的发展比固定化酶更进一步,它省去了酶的分离、纯化工序,同时酶的活性更加稳定

3.PCR(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下图表示合成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A过程高温使DNA变性解旋,对该过程的原理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该过程用到耐高温的解旋酶破坏氢键

B.该过程用到限制酶破坏磷酸二酯键

C.该过程不需要解旋酶的作用

D.该过程与人体细胞的过程完全相同

(2)C过程要用到的酶是________。

这种酶在高温下仍保持活性,因此在PCR扩增时可以________加入,________(需要/不需要)再添加。

PCR反应除提供酶外,还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把模板DNA的两条链用15N标记,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不做标记,控制“94℃—55℃—72℃”温度循环3次,则在形成的子代DNA中含有15N标记的DNA占________。

(4)如果模板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对,其中含有胞嘧啶m个,则该DNA复制10次,需要加入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________个。

(5)PCR中由碱基错配引起的变异属于________。

假设对一个DNA进行扩增,第一次循环时某一条模板链上发生碱基错配,则扩增若干次后检测所用DNA的扩增片段,与原DNA相应片段相同的占________。

解析:

(1)高温所起的作用类似于解旋酶,使双链DNA变为单链。

(2)C过程为PCR技术的延伸阶段,当系统温度上升至72℃左右,溶液中的四种脱氧核苷酸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新的DNA链。

DNA聚合酶是耐热的,高温下不变性,所以一次性加入即可。

(3)PCR技术遵循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经过三次循环,共产生23个DNA分子,其中有2个DNA分子含有15N标记。

(4)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C+T占碱基总数的一半,故T的数目为a-m,复制10次,相当于新增加了210-1个DNA分子。

故需补充T的数目为(210-1)(a-m)。

(5)基因中的碱基对改变属于基因突变。

对一个DNA进行扩增,第一次循环时某一条模板链上发生碱基错配,以后按正常配对方式进行扩增,错配链作模板扩增的都是错误的DNA分子,原正常链扩增得到的DNA分子都是正常的DNA分子,故若干次后检测所用DNA的扩增片段,与原DNA相应片段相同的占1/2。

答案:

(1)C 

(2)DNA聚合酶 一次 不需要 DNA模板,分别与两条模板链相结合的两种引物,四种脱氧核苷酸,同时通过控制温度使DNA复制在体外反复进行 (3)25% (4)(210-1)(a-m) (5)基因突变 50%

4.下图表示在生物体外获取DNA(或目的基因)的两种方式。

图一表示经PCR技术扩增获取DNA的过程。

PCR是多聚酶链式反应的缩写。

PCR方法模仿体内DNA的复制过程,首先使DNA变性(加热至94℃),两条链解开为单链;然后冷却(至55℃)使引物(DNA复制时所需的约20个核苷酸的短链)与单链相应的碱基互补序列结合;再在热稳定DNA聚合酶(TaqDNA聚合酶)作用下进行延伸(加热至72℃),即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在引物的引导下合成与模板互补的DNA新链。

如果2条DNA单链各补上一条新链即成2个DNA分子。

如此反复循环,DNA以指数形式扩增。

上述过程可以在PCR扩增仪中自动完成。

图二表示反转录形成DNA的过程。

即以mRNA为模板,反转录成互补的单链DNA,然后在酶的作用下合成双链DNA。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一中的D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它与人体内的DNA聚合酶相比具有________特性。

(2)图一A中的DNA解旋过程在人体内可由________催化完成。

C过程复制方式的特点是________。

(3)图二E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与图一C中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

假设图一中的一个模板DNA分子中有800个碱基对,其中含有腺嘌呤600个,若通过PCR技术共消耗周围环境中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6200个,则该模板DNA在PCR扩增仪中已经复制了________次。

解析:

(1)DNA聚合酶是一种蛋白质,在PCR技术中所用的DNA聚合酶最大的特点是耐高温,即高温下不变性,可反复使用。

(2)PCR技术用高温变性解旋,在人体中是常温解旋酶作用解旋。

C过程是PCR技术中的中温延伸阶段,其复制的方式仍是半保留复制。

(3)RNA中含有U不含T。

一个DNA分子中A+C占碱基总数的一半,故C的数目为800-600=200。

假设复制n次,相当于新增加了(2n-1)个DNA分子,故200×(2n-1)=6200,解得:

n=5。

答案:

(1)蛋白质 热稳定(或耐高温) 

(2)解旋酶 半保留复制 (3)E中是U—A,C中是T—A 5

5.在啤酒生产过程中,发酵是重要环节。

生产过程大致如下:

将经过灭菌处理的麦芽汁充氧,接种啤酒酵母菌菌种后输入发酵罐。

初期,酵母菌繁殖速度上升,产生白色泡沫,溶解氧逐渐耗尽。

随后,酵母菌繁殖速度下降,糖度加速降低,酒精浓度渐渐上升,泡沫不断增多。

当糖浓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结束发酵。

最后分别输出有形物质和鲜啤酒。

请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该过程表明啤酒酵母菌异化作用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的主要方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测定,酵母菌消耗的糖中,98.5%形成了酒精和其他发酵产物,其余1.5%则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麦芽糖―→葡萄糖―→酒精的反应方程式。

(5)如果酵母菌消耗的糖(设为麦芽糖,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42)有98.5%(质量分数)形成了酒精(相对分子质量为46.0)和其他发酵产物。

现有500t麦芽汁,其中麦芽糖的质量分数为8.00%,发酵后最多能生产酒精浓度3.2%(质量分数)的啤酒多少吨?

解析:

本题主要体现知识的应用,也就是通过发酵工程,获得人们需要的产品——鲜啤酒的微生物发酵过程。

对于发酵的实际操作来讲,首先要选育性状优良的菌种,微生物群体生长的对数期常作为生产选用菌种的最佳时机,因为处于此时期的微生物代谢旺盛,个体的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稳定。

接着进行扩大培养,在有氧条件下微生物快速增殖,同时需要消耗能量。

随之再进行接种和发酵过程,最后对产品进行分离提纯。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一般为出芽生殖,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它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生长和繁殖,如在有氧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情况下进行无氧呼吸,其发酵产物自然不同。

发酵过程为发酵工程的中心阶段,在此阶段,除了随时取样检测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目、产物浓度等以了解发酵进程以外,还需要及时添加必需的培养液成分,以满足菌种的营养需要。

同时还应严格控制温度、pH、溶氧等发酵条件,保证发酵的正常进行。

答案:

(1)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 

(2)出芽生殖 (3)酵母菌自身的生长和繁殖 (4)C12H22O11+H2O

2C6H12O6+能量;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5)C2H5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0。

1mol麦芽糖水解生成2mol葡萄糖,1mol葡萄糖发酵生成2mol酒精,所以1mol麦芽糖发酵产生4mol的酒精。

据题意得啤酒的产量:

500×8.00%×98.5%×

×

=662(t)。

6.某酒厂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用酵母菌生产酒精度数不低于12度的米酒,其主要工艺流程为:

糖化→发酵→后加工(勾兑、贮运)。

发酵过程主要是在5m3的发酵罐中进行,其主要工艺为:

原料→接种菌种→充气培养→密封发酵。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糖化阶段主要包括蒸煮大米和加入“糖化酶”等。

“糖化酶”使(大米中)淀粉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发酵工艺中,接种菌种常加尿素或其他肥料,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图中,用曲线表示发酵阶段酵母菌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情况。

(4)在培养过程中,酵母菌所进行的细胞呼吸的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2)供给酵母菌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氮源和无机盐

(3)如图

(4)C6H12O6+6O2+6H2O

6CO2+12H2O,

C6H12O6

2C2H5OH(酒精)+2CO2

7.乙醇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备受世界关注。

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为:

(1)玉米秸秆经预处理后,应该选用________酶进行水解,使之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

(2)从以下哪些微生物中可以提取上述酶?

________(多选)

A.酿制果醋的醋酸菌

B.生长在腐木上的霉菌

C.制作酸奶的乳酸菌

D.生产味精的谷氨酸棒状杆菌

E.反刍动物瘤胃中生存的某些微生物

(3)若从土壤中分离产生这种酶的微生物,所需要的培养基为________(按功能分),培养基中的碳源为______________。

(4)从生物体提取出的酶首先要检测________,以便更好地将酶用于生产实践,在生产糖液的过程中,为了使酶能够被反复利用,可采用________技术。

(5)发酵阶段需要的菌种是________,在产生酒精时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用纤维素酶处理后,可使其水解为葡萄糖。

(2)纤维素酶在生长在腐木上的霉菌和反刍动物瘤胃中生存的某些微生物体内存在。

(3)分离微生物的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由于这些微生物体内具有纤维素酶,因此其碳源为纤维素。

(4)提取出来的酶在使用前,要先检测酶的活性。

为了使酶能够反复利用,应解决酶与酶促反应产物分离的问题,常采用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技术。

(5)糖液发酵产生酒精时,需要用酵母菌,酒精发酵必须是在无氧条件下。

答案:

(1)纤维素(酶) 

(2)B、E (3)选择培养基 纤维素 (4)酶的活力(活性)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 (5)酵母菌 无氧(密闭、密封)

8.某兴趣小组就“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开展了研究,操作如下:

某年1月4日下午选取1、2、3号三只相同的泡菜坛,在每个坛中加入洗净的新鲜莲花菜0.6kg,再分别倒入相同量的煮沸并冷却的10%的盐水,将坛密封,置于同一环境中。

封坛前进行第一次取样测定亚硝酸盐含量作为对照,后来定时测定,结果见下图。

请问:

(1)在腌制过程中,会出现坛中溶液量增加,这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中数据,可知在腌制过程中的第________天,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达到最大值,若要食用,至少要在腌制后的第________天比较好。

(3)该小组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是否合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降低亚硝酸盐含量,泡菜加工过程中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请简要谈一下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对泡菜制作过程的掌握情况。

解答时充分调动对泡菜制作过程的记忆并联系题干所给内容做出正确解释。

答案:

(1)外界溶液浓度过高使细胞渗透失水,另外细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了水 

(2)3 10

(3)不合理 应将三个坛中每次测定的亚硝酸盐的含量分别记录,求出平均值,然后以时间为横坐标,亚硝酸盐的含量为纵坐标画出一条曲线。

实验组越多,数据越真实

(4)防止杂菌的污染;在腌制过程中注意腌制的时间,控制好温度和食盐的用量。

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都易使细菌大量繁殖导致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9.如图是泡菜的制作及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制作泡菜宜选用新鲜蔬菜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泡菜的盐水中清水与盐的质量比约为________,

盐水需煮沸并冷却后才可使用,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说明盐在泡菜制作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泡菜风味形成的关键在于________的加入。

(4)泡菜的制作方法不当,很容易造成泡菜变质,甚至发霉变味,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发酵过程中应定期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实验操作过程的理解能力。

好泡菜的标准是咸淡适中、酸度适中、亚硝酸盐含量低,所以制作泡菜时要利用亚硝酸含量低的新鲜蔬菜。

制作泡菜时的盐水中的盐主要有抑制微生物生长、渗出蔬菜中过多的水和调味的作用,所以要控制盐与水的比例为14,含盐过多会影响口味,过少则滋生杂菌。

坛子密封不严、取菜工具不清洁、盐的比例不足都会造成泡菜感染杂菌。

发酵的不同时期亚硝酸盐的含量会因微生物活动强弱而发生变化,所以及时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把握取食的时机是非常必要的,而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一般采取比色法。

答案:

(1)亚硝酸盐的含量低

(2)41 加热煮沸是为了杀灭杂菌,冷却之后使用是为了保证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 盐有灭菌、渗出蔬菜中过多的水以及调味的作用

(3)调味料

(4)泡菜坛子密封不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