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基础知识综合练习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0527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基础知识综合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语文基础知识综合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语文基础知识综合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语文基础知识综合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语文基础知识综合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语文基础知识综合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语文基础知识综合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语文基础知识综合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语文基础知识综合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语文基础知识综合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语文基础知识综合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语文基础知识综合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语文基础知识综合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语文基础知识综合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语文基础知识综合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语文基础知识综合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语文基础知识综合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语文基础知识综合练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语文基础知识综合练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语文基础知识综合练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基础知识综合练习题.docx

《语文基础知识综合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基础知识综合练习题.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基础知识综合练习题.docx

语文基础知识综合练习题

语文基础知识综合练习题

【一】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风调雨顺省悟以逸代劳枢纽B.雷历风行庇护哗众取宠拮据

C.按图索骥沮丧五彩斑澜诀别D.凤毛麟角篮球退避三舍灰心

2.下列加线字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风驰电掣(闪过)化险为夷(平安)

幅(宽度)员广阔灭(淹没)顶之灾

B.令人目眩(头晕)休(欢乐)戚相关

接踵(脚尖)而至恍然(猛醒的样子)大悟

C.战战兢兢(小心谨慎)安然无恙(灾病)

天理昭然(明白)抑扬顿挫(挫折)

D.置之度(考虑)外不遗(留下)余力

光阴虚掷(抛掉)素(向来)不相识

3.下列各个词语的反义词全都正确的一个组是:

A.草率(认真)出众(逊色)必须(务必)闭塞(通畅)

B.鄙视(蔑视)迂回(直接)沉痛(欢乐)粗疏(细密)

C.解答(质疑)热闹(冷清)浓密(稀疏)殷勤(怠慢)

D.发掘(湮没)抑制(投降)开放(保守)繁荣(衰亡)

4.歧义句是指可能有不止一种理解的句子,下列各句中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A.自行车没修好,修车的人急坏了。

B.看球的早就到了球场门口。

C.这个人谁都不认识。

D.请打针的在门外等。

5.与“桃李春风一杯酒”组成对偶最恰当的一句是:

A.树头花落未成荫B.万草千花一晌开C.江湖夜雨十年灯D.风光不与四时同

6.依次填入下面空格中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精神文明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个方面一齐努力,共同配合,形成合力,常抓不懈。

,这中间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十分重要,是起决定作用的。

这又不仅仅是党和政府的事,不仅仅是文化宣传单位的事是全社会的事,只有各级领导以及工厂、农村、学校、家庭、新闻、法律等各个方面各行各业都来重视,都来努力,取得实效和长效。

A.当然然而而且而以便B.然而因为而且所以才能

C.固然然而更而以便D.当然但也而才能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我国人口结构中老龄人口的增长,老人生活、学习用品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

B.运动会开幕式后,上演了名为《太阳·冰雪·亚细亚》的大型文艺表演。

C.镇政府大院张灯结彩,有八对青年男女在这里喜结良缘。

这是该镇进行的第七批农村青年集体婚礼。

D.这种将企业各方的权利义务用合同、章程等方式加以明确,对于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利无疑是一种保障。

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A.杜甫的愿望: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我也一样有,惜乎来去匆匆。

每次都当面错过了。

B.人齐了,雨却越下越大;等天晴吗?

想着这渺茫的‘等’字,真是憋闷。

C.我问他为什么不来?

他连看都不看我一眼!

你说可气不可气?

D.“歇会吧,”大娘慈祥地说,“累了一天了,别再熬夜了。

9.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①现在不是西风压倒东风,而是东风压倒西风。

②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③我的母亲早已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④读好文章如饮醇酒,其味无穷。

A.借喻对比拟物暗喻

B.借代对比拟人暗喻

C.借喻夸张拟物明喻

D.借代夸张拟人明喻

10.对王翰《凉州词》一诗的分析不妥的一项是: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A.前两句借葡萄美酒、夜光玉杯、马上琵琶三个带有西域特点的事物,点明并烘托了边塞征战的气氛。

B.第三句写将士们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死且不怕,酒又何惧。

C.第四句暗示战争十分残酷,将士生死未卜,只有借酒来麻醉自已。

D.从全诗看,这是一首描写将士利用战斗间隙举行庆功祝捷场面的诗,豪情激越,充满甘洒热血、不怕牺牲的报国壮志。

【二】

1.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老骥伏枥草管人命吹毛求疵

B.扑朔迷离沿木求鱼刚愎自用

C.责无旁贷虚怀若谷居心叵测

D.如火如茶两袖清风一望无际

2.词语的感情色彩有褒义和贬义的不同,下列成语属于同一类别的一组是:

A.呕心沥血无的放矢言简意赅

B.文过饰非哗众取宠仗势欺人

C.一意孤行全神贯注一丝不苟

D.挖空心思矫揉造作气宇轩昂

3.对下列词语或加线的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A.黯然:

情绪低落的样子。

不能自已已:

止。

B.凫水:

游水。

抽薪止沸薪:

薪金。

C.饿殍:

饿死的人。

无人问津津:

渡口。

D.情致:

情趣。

目不忍睹睹:

看。

4.下列各个俗语在前后两部分对调之后,意思保持不变的是:

A.屡战屡败。

屡败屡战。

B.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糊涂一时,聪明一世。

C.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哪有不湿鞋,常在河边走。

D.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小处着手,大处着眼。

5.下列四句话中能接在“天边偶尔飘浮着淡淡的白云”之后,构成贴切的比喻的一句是:

A.像股股奔涌的喷泉。

B.像条条闪耀的银练。

C.像片片银色的羽毛。

D.像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6.依次填入下面文段中空白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你说得对,我们改正。

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A.既然那么如果才B.因为所以只要就

C.既然那么只要才D.因为所以如果就

7.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由于这些条件的吸引,尽管收费惊人,还是有不少人趋之若鹜。

B.武汉话剧院的艺术家们不孚众望,推出了高品位的话剧《同船过渡》,受到观众的好评。

C.对某些有价值的材料,我们应该深入地研究,但要防止穿凿附会,食而不化。

D.史无前例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于1995年9年4日在北京召开。

8.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句是:

A.上面我说了三方面的情形:

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用。

这些都是极坏的作风。

B.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两个基本要求:

叫做“有物有序”。

“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C.“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

”他在庄园里检视着葡萄藤,高声对自己说。

D.无儿无女国家养,有儿有女无劳保儿女养,这里的养是指物质赡养与精神赡养。

9.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①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③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④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A.比喻排比夸张对偶B.借代对偶排比比喻

C.比喻夸张对偶比喻D.借代夸张排比对偶

10.下列通信中祝福用的礼貌语言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读者给报社编缉写信说:

“敬颂编安。

”B.叔叔给侄儿小明写信说:

“顺颂安康。

C.小李给同事小张写信说:

“顺颂安健。

”D.侄儿小明给叔叔写信说:

“特此函达。

【三】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栩栩如生声名狼籍不知所措别出心裁

B.五彩班斓随机应变姹紫嫣红惩前毖后

C.扑朔迷离错综复杂挑拨离间荼毒生灵

D.无精打彩按步就班因循守旧旁征博引

2.下列加线的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废(废止)寝忘食百折(挫折)不回怨天尤(怨恨)人

B.韦编三绝(断)深恶(厌恶)痛绝杳(近)无音信

C.不辍(停止)劳作莫名(明白)其妙大事(作)渲染

D.为(做)非作歹多多益(益处)善锲(刻)而不舍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1)自利玛窦来到我国后,西方人。

(2)通往北京大学的路上,是的行李车和新录取的学生。

(3)花红柳绿,,说不尽灯市的繁华。

(4)今天这家商店刚开业,顾客。

A.络绎不绝接踵而来纷至沓来车水马龙

B.接踵而来络绎不绝车水马龙纷至沓来

C.纷至沓来车水马龙接踵而来络绎不绝

D.络绎不绝纷至沓来车水马龙接踵而来

4.歧义句是指可能有不止一种理解的句子,下列各句中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A.一出门,我就遇到了前两天才认识的何小明的哥哥。

B.只要贵单位同意你出席会议,报销差旅费、住宿费,会议论文结集出版的费用由我

们解决。

C.他没有听取导师的建议,对论文的观点加以修改,变更全文的结论。

D.受害人王雅清是包钢综合公司小型三厂的工人,36岁,1986年和五厂工人兰凤志结婚。

5.将下列四句话填写在文中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仰望着蓝天白云,②摘下一条碧绿的柳叶,

③吹一声尖厉的哨子,④卷成一个小筒,

她跟着大姐姐,惊得两个小小的黄鹂飞起。

A.④③①②B.②④①③C.②④③①D.①③②④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由于历来的经验,我知道青年们,是文学青年们,十之八九是感觉很敏锐,自尊心也很旺盛的,一不小心,极容易得到误解,倒是故意回避的时候多。

见面`怕,更不必说敢托付了。

但那时我在上海,也有一个唯一的敢于随便谈笑,还敢于托他办点私事的人,那就是送书去给白莽的柔石。

A.尤其因此况且既又B.尤其所以尚且不但而且

C.即使所以尚且既又D.即使因此况且不但而且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严打”取得了显著成果,路霸匪患已经肃清或被大部分剿灭。

B.他体型虽然细长,但体重却只有不足一百斤。

C.不难看出,苏华学习成绩不断下降,其根本原因是学习不够刻苦在作怪。

D.意思的表达要防止对方产生误解和歧义,这是语言的清晰性在消极方面的要求。

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句是:

A.一般图书馆或资料室都备有各种卡片箱,里面盛着目录卡片(分类卡片、书名卡片、著者卡片),供人查找。

B.金,原泛指一切金属,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现在专指黄金。

C.如果想了解一下外国哲学、社会科学名著的情况,可以读一读《西方名著提要》(英国汉默尔顿编注,何宁翻译,1975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D.他入宫时,看见长公主被崇祯砍得半死,闷到在地,还曾叹息说道:

“上太忍”。

9.下列各项中对修辞手法所作的说明,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好像又回到了幸福的童年。

”不是比喻句。

B.“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睑,也像要睡了。

”这句话用了拟人和比喻手法。

C.“旌旗十万斩阎罗”中的“旌旗”是借代,指的是革命队伍。

D.“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

”用了对比手法。

10.与下面这个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碧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在和煦的微风中翩翩起舞,。

A.把蔚蓝色的天空点缀得更加明亮B.蔚蓝色的天空被冲刷得更加明亮

C.蔚蓝色的天空被映衬得更加明亮D.把蔚蓝色的天空擦拭得更加明亮

【四】

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唇枪舌剑川流不息味同嚼蜡聪明睿智

B.迫不及待刚复自用瑕不掩瑜为虎作伥

C.破绽百出神采奕奕明眸善睐琳琅满目

D.大有裨益黄粱美梦好高骛远良莠不齐

2.下列加线的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安(不慌不忙)步当车惨淡(暗淡无光)经营走投(投奔)无路

B.积毁(破坏、消灭)销骨望风披靡(草木随风散倒)沁(渗入)人肺腑

C.咎(罪责)由自取噤(闭口不作声)若寒蝉名副(相称)其实

D.再接再厉(严格)浅尝辄(就)止明火执仗(拿着武器)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认识什么事物,都必须全面地去看,要看到它的正面,要看到它的反面,,就不能有比较完全和正确的认识。

A.如果一方面一方面否则B.不论不但也否则

C.不论既又这样D.如果不仅还这样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作几次的调查,才是了解情况最基本的方法。

(2)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只要观察,细心研究,是完全可以认识的。

(3)我国的手工艺品,如刺绣、牙雕、发刻等,都在上显示出功夫。

(4)他的作品写得很出色,尤其是这篇小说的结构十分。

A.细密严密精密周密B.严密细密周密精密

C.精密周密严密细密D.周密精密细密严密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怎么样,你的身体?

”李厂长一进屋就关心地问。

B.我是这么考虑的,请问,你的想法怎么样?

C.洞的正中,用朱漆写着三个大字:

“逍遥宫。

D.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厂参加市运动会的十名男运动员和七名女运动员,均由优秀选手组成。

B.春风吹来,垂柳摇曳,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音。

C.南北朝时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以及江南经济的发展,为隋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D.该厂的纯利润去年是4万元,今年是5.2万元,今年比去年增长了30%。

7.歧义句是指可能有不止一种理解的句子,下列各句中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A.在这件事情上,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B.他急匆匆地跑过来,一下子撞倒了小王和小李的自行车。

C.今天上午老王一走进工厂,看见他儿子十分高兴。

D.本市的电话业近年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需要发展。

8.填入下面文段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爬了一段坎坷的山路,便见一片竹楼,,原来已到翠竹岩苗寨了。

A.楼上亮着灯光,三五成群的苗家姑娘在编着竹笠

B.楼上亮着灯光,编着竹笠的苗家姑娘三五成群

C.三五成群的苗家姑娘正在亮着灯光的楼上编着竹笠

D.亮着灯光的楼上,三五成群的苗家姑娘在编着竹笠

9.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他一连好几次都没有考好,真是屡试不爽,因而心情十分沉重。

B.由于这些条件的吸引,尽管收费很高,但是顾客们还是趋之若鹜。

C.尽管小李的话说得很不好听,可是小范并未反唇相讥,只是淡淡地一笑。

D.只要我们按照科学的方法去做,无疑一定能改变那种事半功倍的状况。

10.下列各句中运用的修辞方法,与“春天的脚步悄悄地逼近了”一句的修辞方法不相同的一句是:

A.生活是那么严峻,又是这么美好、动人!

B.列车在大地的胸膛上费力地爬着。

C.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

D.风失去了雨前的野性,轻轻地抚摸着草根。

【五】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我能成为你人生道路上的铮友,感到十分荣幸。

B.截止今年10月底,他已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

C.经有关部门认真鉴定,这些东西全是膺品。

D.新建的城市应按现代化的要求来安排市政设施。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句是:

A.他很喜欢这个勤学好问的年轻人;于是将自己多年摸索出来,别人从未问过的一条捷径指给了他。

B.她内心深处怎样认识自己生活中的缺陷?

是无可奈何地接受?

还是就喜欢这种缺陷?

C.大学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的场所,因而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有更高的标准。

D.我们党一贯反对主观主义的指导,认为这种指导的必然结果,正如一位伟人说的“不是机会主义,就是盲动主义。

3.对下列加线的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方兴未艾(停止)审时度(计量长短)势防微杜(阻塞)渐

B.不刊(消除、修改)之论余勇可贾(卖)有恃(倚仗)无恐

C.我行我素(本来的、平常)以柔克(克制)刚永垂不朽(衰老)

D.洞(深刻、透彻)察秋毫一蹴(踏)而就要言不烦(厌烦)

4.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参加保险虽不能使人化险为夷,但却能在灾祸不期而至时,使投保者或受惠人得到一笔赔偿,尽量减少损失。

B.北京这家工厂生产的一种服装,无论是用料还是工艺要求都近乎苛刻,我们根本没法同他们相比,只能望其项背。

C.进入老年之后,子女们都劝他不要再坚持大运动量锻炼了,但他积重难返,就是不肯改变。

D.这两个好朋友曾为一点小事争得面红耳赤,但他们既往不咎,很快又和好了。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任何人承担对外的各种业务,一律实行有限授权,不得自行其是、自作主张,不允许假公济私、中饱私囊,违者予惩处,追究法律责任。

这种领导体制

体现了民主管理的思想,确保了厂长的中心地位,使整个生产指挥系统运行畅通。

A.也就及至既还B.更则直至既又

C.也则直至又又D.更就及至又还

6.下列各句中不是复句的一项是:

A.社会主义国家不采用西方“三权分立”形式,但决不能把它所蕴含的权力制衡原则一起抛弃。

B.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在我们党和国家处于重大历史性转折的背景下,在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和支持下开展起来的。

C.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传统的衡量国家之间经济贸易权益的概念与统计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D.我国国有企业的工资制度与整个传统体制是相适应的,即全国的国有企业实行统一的工资制度。

7.从上下文呼应、协调方面考虑,与下面的一段文字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服装厂中,男女工人面对面地坐着,他们缝制同样的衣服,付出同样的劳动,可是当一个月劳动结束的时候,

A.老板给女工发300元的工资,但男工所得的却是400元。

B.女工从老板那儿领到300元工资,而男工所得的却是400元。

C.男工从老板那儿领到400元工资,而女工却只能得300元。

D.老板给男工发400元的工资,但女工却只能得300元。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全厂大会上,厂长一再强调,这一指标必须贯彻到今后业务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中。

B.十几年中,他的足迹遍布15个省,测量、摄影、分析、研究的古建筑和文物达2000

多件。

C.主持人一定要贴近受众,切忌不要有凛然不可侵犯的装出来的声威。

D.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是高度集中的、以行政管理为主的体制,政企不分、企业从属于政府是其重要特点。

9.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A.一踏进办公室,就看见几个工厂的负责人正焦急地等着他。

B.我第一次见到她时,也不过才八九岁,如今已长大成人了。

C.世界上的许多大学,正利用信息技术频繁地开展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

D.他高兴地告诉我,学校已发来通知,要他九月十日前去学校报到。

10.下列句子在修辞方法的运用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老张的文章写得很漂亮,是本单位出名的笔杆子。

B.这所学校的学生都知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C.个人的作用是渺小的,只不过是浩瀚沧海中的一滴水。

D.科学研究应根据事实说话,因为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

【六】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崭露头角装模作样风起云涌陈词烂调

B.侯门似海以德抱怨喧宾夺主知人善任

C.戮力同心莫衷一是俯首帖耳虎视眈眈

D.针贬时弊触目惊心豆蔻年华始作俑者

2.下列加线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悲恸(极度悲哀)整饬(整顿)债券(票证)文(文采)过饰非

B.疾(猛烈)风自诩(夸耀)倜傥(洒脱不拘束)言归于好(爱好)

C.罹(灾害)难挽(悼念)歌戡(平定)乱功亏一篑(盛土的竹筐)

D.隽(言辞含蓄)永颀(长)长遒(强健)劲放荡不羁(拘束)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①徐霞客三十年如一日,对我国的地理、气候等作了,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

②据研究人类寿命的科学家,人的正常寿命可能是在120岁到150岁之间。

③这个在“文革”中一度的科研项目,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终于再度上马了。

④是否重视基础知识,关系到学习进步的快慢、学识的高低,毕生事业的成败。

A.观察推测中止以致B.考察推断中止以至

C.考察推测终止以至D.观察推断终止以致

4.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对老朋友分别了近半个世纪,没想到这次居然在大街上萍水相逢,于是站在路边畅谈起来。

B.看到马戏团中小丑的这种滑稽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突然忍俊不禁了。

C.参加人身保险,虽然不能使人化险为夷,但却能在遭到意外时,使投保者或受惠人得到一笔赔偿。

D.这篇讲话,从更深刻的层面明确地提出了当前反腐倡廉、整顿党风的重要性,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个人开始学会大手大脚花钱的时候,他总是有个界限的,这就是限于他自己的劳动所得。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大手大脚花惯了,那条劳动所得的防线也不见得就是马其诺防线,是马其诺防线,是可以被自己的贪欲攻破的。

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是人人应当具备的美德。

A.虽然纵然也那么B.但是即使也因而

C.但是尽管还所以D.因为虽然还因此

6.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A.母亲终生勤俭朴素,任劳任怨,几十年间一直操持着十几个人的家务。

B.会计未按经理的指示,将钱汇给对方,结果产生了误会。

C.身体瘦弱的水生的祖父已经七十多岁了,但仍然要照料农田里的事。

D.市政府于近日发布了关于严禁在市区养犬和捕杀野犬、狂犬的通告。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最近,山东省济南市的工商银行推行文明服务用语和服务忌语,此举受到广大市民的普遍欢迎。

B.达尔文学说认为,不仅一切生物都是进化来的,人也不是在地球上一下子出现的。

C.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普及,现在已经没有谁不承认地球不是围绕太阳旋转的了。

D.由于措施得力,近十年来这个县的人口增长率一直保持在千分之五的控制数字之内。

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句是:

A.老师常常告诫学生:

写文章动笔之前,应当先想好写什么?

怎么写?

B.这种交易是由金钱拜物衍生的慢性病,无明显症状,多在你知,我知,人不知的隐形场中发作。

C.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是儒家人格要求的三个基本要素。

D.钢笔,是我们学生的重要书写工具;它小巧玲拢,使用方便,所以深受欢迎。

9.下列各句中采用的修辞方法依次是:

①“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这里的水比沧浪之水还好。

②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③太阳啊,这个圆圆的魔术家。

④那些新芽,条播的行列整齐,撒播的万头攒动,点播的傲然不群,带着笑,发着光。

A.①对比②排比③比喻④排比比喻

B.①引用②对比③比喻④排比拟人

C.①引用②对比③拟人④比喻拟人

D.①排比②拟人③比喻④排比拟人

10.下列a、b、c三项分别与①②③三句衔接得最好的一组是:

①我不仅知道你会唱歌,②不仅我知道你会唱歌,③我知道你不仅会唱歌,

a.而且会跳舞。

b.还知道你会跳舞。

c.我们组的同事都知道你会唱歌。

A.①a②b③cB.①b②a③c

C.①c②b③aD.①b②c③a

【七】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参观展览的人不记其数,但秩序井然,看来主办者在组织工作上的确下了很大功夫。

B.新建的这座商业大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