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1185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题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题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题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题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题Word下载.docx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题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题Word下载.doc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缩小的像。

当烛焰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向________透镜的方向移动(填“靠近”或“远离”)。

(4)若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缩小的像。

要较快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放大的像,你认为该怎么做?

⑸接着小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挡住凸透镜的上半边,然后前后移动光屏,他________

(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变______(填“暗”或“亮”)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⑴操作前先要把烛焰、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并调整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烛焰的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

⑵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把烛焰由如图所示的位置向凸透镜靠近5cm,则需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当适当的位置,光屏上才能得到烛焰清晰的倒立、______的实像。

(选填“放大”或“缩小”)

⑶若换一个焦距为8cm的凸透镜,烛焰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则光屏上______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先填“能”或“不能”)

6.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请你也一起来探究,并回答问题:

(1)你知道如何测量实验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吗?

请说出你的办法:

(2)小明拿起凸透镜,伸直手臂观察窗外远处的物体(如图)可以看到物体的像,请你分析小明看到的是______(填“正”或“倒”)立的_____(填“实”或“虚”)像

(3)测得透镜的焦距是l0cm以后,他将蜡烛和透镜如图所示固定在光具座上后移动光屏却无法得到清晰、放大的实像,检查操作过程无误,如果仍想得到放大的实像,你认为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⑴若在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成的烛

焰像偏上(如图所示),为是因为忽略

实验中的一个操作步骤,

这一步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现在为了使烛焰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应将烛焰向________调。

⑶经过调节后,烛焰像成在光屏中央。

我们平时使用的________就是利用此次操作得到的成像特点而制造的。

8.完成下列光学实验要求:

⑴“用平行光测凸透镜焦距”实验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示意图。

a、当蜡烛在a点时,像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b、将蜡烛从a点移到b点,光屏不动。

此时将凸透镜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使像变的清晰且是放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在移动凸透镜的过程中,请具体说明操作才能把凸透镜调到比较准确的位置?

9.小宇利用如图所示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⑴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如果在实验中将蜡烛和透镜的位置固定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得不到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一种情况即可)

⑶如果实验中发现光屏上的像如图乙所示,在不移动光屏和透镜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左和向_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可使像成在光屏中间。

⑷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次数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

像的大小

(放大或缩小)

像的正倒

1

30

15

缩小

2

20

等大

3

14

35

放大

凸透镜成像练习题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将蜡烛从焦点处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距先变大后变小B、物与像的距离先变小后变大

C、像越来越大D、物与像的距离先变大后变小

2、物体位于距离凸透镜12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20cm处成一个放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f大约是()

>

f>

12cmB.10cm>

6cm>

10cmD.26cm>

20cm

3、右图所示,东东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

东东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

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东东想:

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相同呢?

请写出你的推断:

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

你推断的理由是:

4、小方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

则()

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

6、(多选题)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示意图,凸透镜的焦距为f,将蜡烛从a点沿主光轴移到b点的过程中,蜡烛的像将()

A.远离透镜B.靠近透镜C.逐渐变大D.逐渐变小

7、小宇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5所示。

a、b、c、d、e是主光轴上的五个点,F点和2F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点。

(l)在a、b、c、d、e这五个点中:

①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②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所成的像最小。

③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是属于照相机原理。

④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是属于投影仪原理。

(2)小宇做完实验后,又想用手表代替蜡烛,看在光屏上能成什么样的像。

于是他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16(甲)所示。

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16(乙)所示。

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

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16(丙)中的哪一个?

[]

8、小华有一架“傻瓜”相机,照相时不能根据景物的远近调节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即不能调节像距。

他从说明书中了解到:

相机镜头的焦距是35mm,拍摄时景物应在3m以外。

对此,小华提出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用该相机拍摄3m以外的景物时,就要不需要调节像距了呢?

于是他查到了该相机镜头成像时像距和物距的数据如表1。

表1

物距u/m

像距v/m

(1)请根据表中的数据简单说明用该相机拍摄3m以外的景物时,不需要调节像距的理由:

(2)请在坐标纸(图16)上画出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图象。

(3)从图像可以看出,像距与物距的关系是:

9、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用装有6个发光二极管的有方格的白纸板做发光物体,如图16甲所示。

又用这种有同样大小方格的白纸板做光屏。

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

(1)当发光物体在口点时,如图16乙所示,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16丙所示。

则光屏上的像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

将发光物体由a点移动到b点,要想找到像的位置,应移动光屏,直到____________为止。

(2)用这种发光物体和光屏做实验,最主要的一条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16乙所示,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为S1当发光物体在b点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为S2,则S1_________S2。

(选填“>

”、“=”或“<

”)

(4)小明探究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接着又做了一个观察实验。

他把光屏取下来,把发光物体放在凸透镜左侧,从凸透镜右侧沿主光轴向凸透镜方向观察,如图17所示。

当眼睛离凸透镜较远时看到了发光物体的倒立的像,离凸透镜较近时就看不到这个像了,请分析并说明其原因。

10、小明用两个焦距不同凸透镜进行实验探究,他分别进行了若干次实验操作,并把测出的物距和像距准确的记录在表2和表3中。

表2表3

焦距f1/cm

物距u/cm

像距v/cm

47

26

40

22

60

18

(1)表2和表3中两个凸透镜所成的这8个像,有哪些共同特点?

(2)根据表中数据,写出两条探究结论。

结论1:

结论2:

(3)如果用焦距为f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探究,在成实像的情况下,改变物距,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也发生改变,这个距离的最小值s=。

(4)若眼睛在P点向凸透镜方向观察到了烛焰所成的像,如图所示。

你能看出像的哪些特点?

11、完成下列光学实验要求:

如图16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示意图。

 

(1)当蜡烛在a点时,像的特点是:

(2)若眼睛在P点向凸透镜方向观察到了烛焰在a点所成的像,如图所示,你能看出像的哪些特点?

答:

(3)将蜡烛从a点移到b点,光屏不动。

(4)在移动凸透镜的过程中,请具体说明怎样操作才能把凸透镜调到比较准确的位置?

(5)设一束白光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凸透镜,如果考虑光的色散现象,则凸透镜对于不同颜色的光有不同的焦点,那么凸透镜对于光的焦距最大。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F点和2F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点,a、b、c是主光轴上的三个点。

(1)某同学在光具座上把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调到了同一高度,固定烛焰和凸透镜的位置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接收不到像,可能是。

(2)把烛焰放在a点,在主光轴上成德像所在的范围是。

(3)把烛焰分别放在b、c两点,在点成德像大。

(4)实验中当物距为12cm时,在光屏上成像,当物距为9cm时,在光屏上不成像。

若把物体放在距透镜10cm初,则下列关于成像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A、可能成放大的实像B、可能成放大的虚像

C、可能成缩小的实像D、可能不成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