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题7.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1403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3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题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题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题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题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题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题7.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题7.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题7.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题7.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题7.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题7.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题7.docx

《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题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题7.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题7.docx

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题7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右图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展现的是虎门销烟的历史

事件,它显示了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和决

心,领导这一运动的民族英雄是

A.陈化成B.关天培

C.林则徐D.琦善

2.《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

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

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

”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圆明园,我为你哭泣!

”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殖民强盗是

A.英军B.八国联军

C.英法联军D.美俄联军

4.恩格斯在评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指出:

“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

国有利”。

“对俄国有利”的主要原因是

A.强迫中国赔款

B.割占中国北方大片土地

C.开放通商口岸

D.破坏关税自主权

5.为下表中的历史人物找到准确的对应项,空白处应填写

历史人物

洪秀全

曾国藩

康有为

孙中山

历史事件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A.虎门销烟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二次革命

6.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方案,右图是网友

归纳的救国方案截图,虽不是很准确,但有些道理。

其中的

“李鸿章说:

我学”,是指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7.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探索史,

以下侵略与探索史实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B.第二次鸦片战争——戊戌变法

C. 甲午中日战争——辛亥革命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义和团运动

8.近年来,南海、东海危机不断,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海上挑战,我国加紧了海军的现代化

建设。

而我国的近代化海军最早建立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C.甲午战争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9.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事件发展的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之一。

下面关于

戊戌变法的线索中,对应错误的史实是

10.近代中国人民为了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一批批仁人志士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救亡图存的探索。

其中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目标是

A.“自强”“求富”B.“变法图强”

C.“三民主义”D.“扶清灭洋”

11.“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上述内容出自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12.维新变法时期,要想了解外国的政治经济情况和维新思想,可以查阅的报纸、书籍有

①《时务报》②《国闻报》③《民报》④《革命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下列有关《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B.都有赔款、割地、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

C.都损害了中国的权益

D.都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14.1907年,北京城一茶馆有4位当地居民在聊天。

张三说:

“我看见谭嗣同赴法场。

”李四

说:

“我参加过义和团。

”王五说:

“我读过《民报》。

”赵六说:

“我家住在东交民巷。

其中有一人在说谎。

说谎的是

A.张三B.李四C.王五D.赵六15.著名学者牟安世先生曾评价一场运动:

“阻止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粉碎了他们瓜分中

国的迷梦,使中国没有从半殖民地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直接统治的殖民地的地位。

”这场

运动指的是

A.林则徐销烟B.金田村起义

C.义和团运动D.邓世昌殉国

16.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

学完“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这一单元,小华归纳了以下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A.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略从商品入侵为主转变为资本入侵为主

C.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

17.中华民国十九年铸造的钱币,请你判断这一钱币的铸造年代相当于公元的哪一年

A.1919年 B.1912年

C.1930年 D.1931年

18.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艰苦卓

绝的探索,以下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

C.①③②④D.③④①②19.下列内容中限制袁世凯权利的是

①清帝必须退位②临时政府设在南京③临时大总统到南京就职④颁布《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20.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但是此后又出现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现象,根源是

A.袁世凯篡夺革命胜利的果实

B.2000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

C.帝国主义培植扶植的结果

D.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导致

 

二、非选择题(共3个大题,共50分)

21.(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侵占香港地区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表格。

(6分)

时间

战争或背景

不平等条约

侵占区域

1842年

鸦片战争

香港岛

1860年

《北京条约》

九龙司地方一区

1898年

③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英国租借“新界”

材料二“1895年清政府割让台湾后,不甘作亡国奴的台湾人民和部分留台清军,对日军的占领进行了顽强抵抗。

历时5个多月,进行了大小100余次战斗,先后打死打伤日军3.2万多人……”——《台湾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

(2)材料二中“割让台湾”是通过哪一条约割占的?

(3分)为什么说该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4分)

(3)请从国家统一的角度指出上述材料中反映的史实造成了什么危害?

(3分)

 

22.(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

“我办了一

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

办理?

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1)你是否同意材料一中李鸿章对自己“洋务事业”的评价?

结合所学知识请说明理由。

(3分)并列举“洋务事业”中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各一例。

(4分)

材料二梁启超: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

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2)概括材料二中所表达的主张。

(3分)为实现这些主张,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3分)

 

(3)梁启超的“在变官制”和李鸿章的“洋务事业”相比较,最大的超越是什么?

(4分)

23.(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地点

革命活动

1905年8月

日本东京

1911年4月

广州黄花岗

1912年元旦

江苏南京

 

(1)上面是某校学生做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手抄报中的表格,请在表格空白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6分)

 

材料二孙中山刚劲有力的书法作品中也透露出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图一图二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一中的内容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是如何阐发的?

(3分)结合中国近代化探索进程,举出符合图二中“世界潮流”的代表性事件一例。

(2分)

 

材料三“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

——《复兴之路》

 

 

(3)依据材料三说明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史功绩。

(6分)

初二历史阶段性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C

B

B

A

D

B

A

B

C

A

B

D

C

B

C

D

B

D

二、非选择题(共3大题,共50分。

21.(16分)

(1)①《南京条约》;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

(各2分,共6分)

(2)条约:

《马关条约》;(3分)

原因: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

狂潮,使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4分)

(3)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造成香港、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

(3分)

22.(17分)

(1)观点:

同意;理由——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观点1分,理由2分)

(或,不同意;理由——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等)

军事工业:

江南制造总局等;

民用企业:

湖北织布局等。

(2)主张:

“变法图强”;(3分)

运动:

戊戌变法。

(3分)

(3)梁启超“在变官制”: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李鸿章“洋务事业”: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4分)

23.(17分)

(1)①中国同盟会;②广州黄花岗起义;③建立中华民国。

(各2分,共6分)

(2)阐发:

三民主义;(3分)

事例:

戊戌变法或辛亥革命。

(2分)

(3)功绩:

推翻了清朝统治;宣告了中国2000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任写一句得3分)

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任写一句得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