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征明书画极品珍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1409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征明书画极品珍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文征明书画极品珍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文征明书画极品珍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文征明书画极品珍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文征明书画极品珍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文征明书画极品珍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文征明书画极品珍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文征明书画极品珍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文征明书画极品珍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征明书画极品珍藏.docx

《文征明书画极品珍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征明书画极品珍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征明书画极品珍藏.docx

文征明书画极品珍藏

文征明书画,极品珍藏!

文征明(1470一1559年)初名壁,一字征仲,号衡山,江苏长洲(苏州)人。

是明代中期著名的画家,书法家。

他与沈周、唐寅、仇英并列,合称“吴门四杰”。

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

晚年与老师沈周并驾齐驱,继沈周之后成为吴门派领袖。

从正德到嘉靖年间,据《吴门画史》一书统计,吴派画家共有876人,人材济济,但在当时,出类拔萃,声名显赫,唯有沈周、文征明等一些人。

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其诗、文、画无一不精。

人称是“四绝”的全才。

他虽学继沈周,但仍具有自己的风格。

他一专多能,能青绿,亦能水墨,能工笔,亦能写意。

山水、人物、花卉、兰竹等无一不工。

文征明传世画作还《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石湖草堂》、《石湖诗画》、《横塘诗意》、《虎丘图》、《天平纪游图》、《灵岩山图》、《洞庭西山图》、《拙政园图》等。

画作有《雨余春树图》、《影翠轩图》、《绿荫清话图》、《绿荫草堂图》、《松壑飞泉图》、《石湖诗图》、《失竹》、《江南春图》、《古木寒泉图》、《塞村锺馗图》、《松声一榻图》、《好雨听泉图》、《兰竹》、《梨花白燕图》、《水亭诗思图》、《仿王蒙山水》、《东园图》等。

浒溪草堂图纸本设色纵26.7厘米横142.5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此画画法秀润,意境清幽。

画面上描绘的是高木浓荫,掩映草堂,群山环抱,清波蜒曲,帆樯林立,榭阁屋宇错落。

近处草堂敞轩,二高士案前对坐,正在高谈阔论;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用笔细腻严谨,山石仅用渴笔微抹,以点苔显出明暗,经营位置,得写生之助化出清幽境界。

兰亭修禊图金笺纸本青绿设色此画描绘的是晋朝王羲之等人在兰亭溪上修禊,作曲水流觞之会的故事。

修禊是古代的风俗。

兰亭修禊是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王羲之与谢安等41人,在浙江兰亭修禊的故事。

王羲之等人临曲水而洗涤,每人都作了诗文,王羲之作了序,记述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时欢乐的心情。

在这幅作品之中,画家以兼工带写的方法勾画了曲水湾湾,兰亭环抱其中。

树木和竹子画得非常工细,但不刻板。

山峦皴擦简练,临流水而坐的文人的衣纹概括,富于一种装饰趣味。

仿米氏云山图纸本墨笔纵24.8厘米横60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就是文徵明的粗笔作品,笔法粗简,墨气淋漓,气象萧森,笔力遒劲,在粗放中抒写了宁静典雅的气质。

在寂静萧索的大自然之中,一人策杖过桥,似在略停深思,其沉静思索的姿态映衬了自然的萧森与静穆。

画面苍润,题字苍老,题诗韵致,表现了画家诗、书、画兼长并擅的文人墨气,画家凭借此抒写了沉静的文人名士生活的情怀。

此画是画家晚年的作品,风格粗放,用笔老辣,很能体现画家艺术功力。

幽谷清泉图纸本设色纵107.8厘米横37.3厘米江苏常熟博物馆藏文徵明早年的山水作品古木寒泉图绢本设色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文徵明绘画创作以山水画为主,无论是淡雅的青绿,还是沉雄文秀的水墨,大多是描写江南风光或文人园林,画法除学元人以外,也追踪五代和北宋,但很少受南宋院体的影响。

他的画,工细之中寓质朴,于沉着之中见灵动。

笔墨则于干枯中见秀润,在熟练中见生涩,有很强的抒情意味。

这是一幅秀美的青绿山水画,设色浓丽中风致淡雅,美丽而不流于媚俗。

树木的画法用空勾填色,古香古色。

山峦的设色是大面积的平涂,用笔不多,但秀润独存。

绿阴清话图轴纸本墨笔纵131.8厘米横3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幅有题:

“碧树鸣风润草香,绿阴满地话偏长。

长安车马尘吹面,谁识空山五月凉。

征明。

”经何昆玉、吴湖帆鉴藏。

本图绘高山耸立,树木葱郁,山下二人临溪对坐。

自然景色秀丽清幽,人物情态恬静优雅,表现的是隐逸环境和高士情操,也是画家本人思想、爱好的流露。

作品布景繁密,树枝精细,多王慕遗意。

然构图密中有疏,山石勾勒少皴,多干笔而不见渲染,形成规整而略具装饰性,用笔尖细中带工拙,墨色干湿相间而总体清淡。

此图又名《五月空山图》。

春深高树图绢本设色纵170.1厘米横65.7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文徵明师沈周而不为所囿,博取众长,自成一体。

山水、花鸟、人物都极为精妙,为明代最为杰出的画家之一。

文徵明的画,大体可分两种:

一为细笔,秀丽柔密,一为粗笔,苍劲朴茂,都为人们所称赏。

他的及门弟子很多,画风影响于后代很大。

此图描绘深山高树,笔墨苍润劲健、朴茂多姿,同时又端庄工丽,是文徵明的经意之作。

泉石高闲图纸本墨笔纵68厘米横25.5厘米沈阳博物馆藏此图画溪岸一段,古木三章,一老者临流而坐,静闲听泉。

画面用笔简略而凝练。

左上侧自题“庚戊八年二四日徵明写泉石高闲时年八十又一”,下钤“徵明”、“停云”二印。

右下钤“煜峰鉴赏”、“虚斋秘芨之印”、“治晋斋印”等鉴藏章。

文徵明是山水画的巨匠,但他的花卉也成就不亚于山水画。

其花鸟兰竹取法元人,近师沈周,风骨秀逸。

古木苍烟图纸本墨笔纵26.2厘米横跨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文徵明的画多写江南湖山庭院和文人生活,布局平稳,笔墨苍。

早年画风细谨,中年粗放,晚年醇正,粗细兼备,而以粗笔为贵,人称“粗文”。

与沈周统称“沈文”,为“明四家”之一。

画中笔法秀雅,描写细美,墨色清淡而变化丰富,使画面意境清雅开阔,宁静安详,画家的心境情怀,不语而自明。

雨晴纪事图纸本墨笔纵130厘米横60.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入春连月雨淋漓,一日雨晴春亦深。

碧沼平添三尺水,绿榆新涨一池荫。

”这件山水小景是画家在阴雨初晴之时所作,以纪事且记情。

画中描绘了一雾气弥漫的平沼近岸,碎石散置,绿苔满布,细草丛生。

数棵杂树相簇,绿叶枯枝,相互扶助。

此作笔法宽厚,墨色浑润,浓淡变化,层次丰富。

虽为小景,但亦显得境界开阔,气势厚重,有翠湿欲滴之意。

山水图扇面纸本设色纵16.1厘米横46.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图中远山隐约,连绵起伏;悬崖巨壁,苍松古树,洲渚汀际,杂树成林,茂密葱郁。

房屋掩于树间,一老者凝神窗外,涧泉蜿蜒,下泻入溪。

格调高雅,稳重而文静,虽有“元四家”及董、米根底,却自具风貌。

玉川图立轴纸本设色纵132厘米横34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此图以远山横亘,平滩杂树作远景;中景则画悬崖巨峰,江帆碧水;近景中布置繁密,山石树木间屋舍俨然,板桥溪水,静中有动。

全画布局精巧,用笔细谨,有工秀清苍之美。

《漪兰竹石卷》局部花卉中,文征明最喜画兰竹,今存《漪兰竹石卷》,为代表性作品,将赵子固之繁茂、郑所南之疏淡、赵子昂之笔墨韵致熔于一炉。

兰竹间杂以荆棘,伴以怪石、小草、流水,穿插苍松,意境清幽。

横塘图册页纸本设色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为文徵明所作小幅画之一,萧疏简练,格调高雅,淡逸文静。

石湖图纸本设色故宫博物院藏本幅右上隶书石湖二字,左下钤印:

文壁印白方,停云生白方。

又行书分得石湖,衡山文壁。

千顷东南麓,登临兴渺然。

断烟山外树,明月镜中天。

故事追文穆,闲情付玉川。

鸥亭盟再续,农圃胜常专。

自吸泼为酒,行看水变田。

冯将华发在,游赏谢飞仙。

《横塘》、《石湖》二页是《明贤姑苏十景册》中画页。

清安岐《墨缘汇观》著录。

积雨连村图立轴纸本水墨纵87.9厘米横29.1厘米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此图笔墨疏简,属于“粗文”画风。

远山用笔轻柔淡润,随意勾出山体轮廓,再略施渲染,以浓墨点苔。

近树和中景树木亦用墨点成,或浓或淡,而疏密不显,呈平面感。

千林曳杖图立轴纸本墨笔纵35.3厘米横2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画山峦层叠间房屋村舍,树木或枝繁叶茂,或萧疏秃干,有人撑舟而归,有人荷杖小桥。

用笔细谨,浓淡、粗细、疏密,互相交织,有条不紊,给人温雅沉静之感。

临溪幽赏图立轴纸本墨笔纵127.8厘米横50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图中山坡上松柏、杂树高耸茂密,绿荫下溪水蜿蜒,溪上横卧小桥,桥上一老者临溪赏景,其后有童子侍立。

用笔细谨,着墨精巧,意境清幽。

溪山幽居图纸本辽宁省博物馆藏松壑飞泉图設色絹本立軸云壑观泉图嘉靖辛卯(1531年)作。

钤印:

文徵明印、衡山、停云。

题识:

嘉靖辛卯夏四月,写云壑观泉图。

征明。

签条:

宣统辛亥十月上虞罗振玉审定真迹。

钤印:

振玉之印。

鉴藏印:

戴培之鉴藏书画印、角茶轩收藏书画之印。

山水图江南春倡和图手卷纸本23*235cm青绿山水沈周作水不作鱼鳞细皴,勾线曲折而婉转如意。

文氏此图写流瀑奔泻急湍之妙,兼赵伯驹赤壁图之诀要与沈氏用笔之长。

全图由溪流分隔为四层,近处二层作树均巨大,墨色浓重,且枝叶前后相连,是为近景,则观赏时由近而远,自然层次分明。

近处山道长松杂树旁四位高士,分成二组,作且行且语情状。

山爆由远处山谷分三处奔泻,逐渐汇聚而倾注于上游源头。

溪流正中,有巨岩矗立,使溪流一截为二,再成急瀑,与右侧另一瀑布齐注于中溪,溪中散石点落,则见波澜湍流,四散奔逸。

中景溪岸又窄,水流奔流于石罅间,岩岸上或倚或立,众木成林。

此时水流写法更为细腻,多随流向,萦回流转,各尽其态,最见构思不易。

流至近处渐成壮阔,仍见洋洋浩渺,令人目眩神移。

停云馆言别图王宠常随征明游,互作酬唱,此作为其将赴南雍,言别时作赠者,“履仁”,宠字。

时为辛卯五月,文征明六十二岁,王宠三十八岁,另本署年为四月。

图中柏槐三株,枝枒虹结,皮老苍藓,右后为古松一株,高耸入云。

树枝的伸展与相互穿插,树节的夸大明晰,为文氏晚年画法的一大特色。

二高士踞坐左侧石岩上,一人端穆,另一人则旷达萧散,即征明与王宠的写照、二童捧物,隐立于树后。

设色不多,以浅锋为主,树皮、人面、土坡悉用赭石染,赭墨分,仅一人衣略作朱色。

诗云:

春来日日雨兼风,雨过春归绿更秾,白首已无朝市梦,苍苔时有故人踪。

意中乐事樽前鸟,天际修眉郭外峰,可是别离能作态,尚堪老眼送飞鸿。

楼居图图作于嘉靖癸卯秋七月,文氏七十四岁,全图笔笔用心,允为晚年得意之作。

门前一湾流水,前有垂杨,过木桥即为园门,园由砖墙围成。

四周林木茂密,间见荆棘,树叶或圈或点,浓淡相互掩映,极富变化。

中有小道,可通楼居。

楼头二高上对坐,四面开窗,可赏览景色。

一童捧茶来,方欲品茗清淡,写文人高逸情景,尽在其中。

用色不多,以浅锋为主,以草绿点叶或偶染山石,用笔挺健而不夸张,在苍劲中得醇厚之趣。

近山清淡远山浓郁也为沈周习用方法。

题诗曰:

“仙客远来好图居,窗开八面眼眉舒,上方台殿隆隆起,下界云雷隐隐虚。

隐几便能窥日木,凭栏真可见扶余;总然世事多翻覆,中有高人只晏如。

”是为南坦刘先生谢政赋归,征明写此为赠,贺其高卧田园。

江南春图这是文征明晚年工笔中的精品,用笔细而醇雅,洵文人画之极意。

款署嘉靖丁未,征明七十八岁。

倪瓒作江南春词,倪为吴人,故吴中人士和者极多,为一时风尚。

近处坡岸作树三株,一直一斜,右旁并立一树,与左侧二树遥为呼应。

树头新绿初成,花尚未发,一高士鼓桴湖中,正领略春天景色。

中景在杂树中,一楼耸立,楼头桥旁,垂杨低桠。

远景为一抹远山,山下谷口,洲堵相连。

用色类小青绿,坡岸用赭石染,上罩石绿,新叶也以花青点成,柳枝等虽未点叶,用色渍染,均富春意。

听泉图款未署年月,除征明诗外,尚有王守王宠兄弟和诗,文征明于四十九岁二月,曾与王守、王宠等游惠山,于二泉亭下品茗,作有惠山茶会图,此图可能也作于五十岁前后。

画一高士着朱衣,坐于流泉旁,树以细笔点写,或胡椒、或芥字、或平头,有苍茫朦胧意。

远树以云烟烘断,尢能得飘渺之意。

近树先以淡墨点叶及画干,以焦墨覆盖,更显浓郁深秀。

远景不作繁琐,仅见清泉从山口入,两岸水边微见萋草,山石皴笔不多,用墨多次渍染,得其坚实厚重,深具王蒙笔意。

石桥架于两岸,小溪则曲折而下,水流至此方始湍急,高士侧耳凝神,与泉声相应。

树干用赭墨,山石在赭石上以草绿螺青分染,凝重之气,直透眉宇。

征明诗为:

空山日落雨初收,烟树沉沉水乱流,独有幽人心不竞,坐听寒玉意迟留。

雨余春树图款署丁卯十一月七日,文征明年三十八岁,署名文璧。

时为濑石所写并补诗。

近处有山路,坡陀叠起,古松三四,错落箫疏。

茅亭前两高士策杖闲话,另一人则倚坐桥上,桥下流水淙淙,正在“耳中流水眼中山”赏心悦目的景色之中。

中景平岸参差,坡脚间以巨石。

岩际谷间,木桥相连,松林深处,水榭草屋六七间,游人点缀其间。

远处一山崇起,顶平壁峭,皴笔不多,略见矾头,以苔点簇成小树,与山腰密林相连,山脚远处的松林淡淡化去,尽在烟中,是雨后的写景手法。

全图师沈周青绿山水法,以赭石染平台山坡,以赭墨分面,再以青绿分染,使层次分明。

人物林木用笔尚稚拙,为初期作品面貌。

诗为:

雨余春树绿阴成,最爱西山向晚明,应有人家在山足,隔溪遥见白烟生。

晚春高树古树五株立于堂前,树皆枝干粗壮,叶作夹叶或以苦绿点成。

石绿染成之平台二高人寂然对坐,流水从身后石桥下流出,在山岩脚处得见波光粼粼。

近处坡岸依小山有小迳可达草堂,堂后山谷洼处,一道清瀑分三段流下,时见遮断,且夹巨石以增险峻。

对岸林木茂密,一小童行于山径间,山路行回曲折,穿林而过可达山之颠处。

山中腰有茅亭,亭后林木矗立,由山腰直连峰顶,将峰头自然间隔,使成变化。

远山不着色,淡墨渍成,别见雅韵。

全图皴笔不多,苍劲有力,用青绿重色,然石脚用赭,石面以石绿由上下染,破以石青,色彩明丽。

石罅均作苔点,浓墨点就后待干再以苦绿或石绿破之,使墨色不致因浓重与全图色调不能协同。

仿赵伯骕后赤壁赋图(局部)仿赵伯骕后赤壁赋图(局部)仿赵伯骕后赤壁赋图(局部)文嘉在跋文中指出;先时吴中有士人家藏有赵伯驹后赤壁图(赵伯驹为南宋青绿山水名家),当道欲献予时宰(时严嵩当权,嵩与其子世蕃好蓄藏,天下名画,均刻意求得,相博王家即以清明上河图弗予而系岳),而主人吝与。

征明语之,岂可以此贾祸,吾当为之重写,或能存其仿佛。

所以衡翁此卷,乃为友人而仿赵画作成。

构图依原卷大要,然用笔的苍劲,赋染的淡雅得宜,不失衡翁的精神。

依款署戊申(一五四八)七月既望,征明应为七十九岁。

今另有文征明赤壁赋图,既谓赤壁赋图,应概括前后赤壁二赋,然除卷首有白露横江,鸟鹊南飞之意境外,其他内容,大致相同,仅用色作大青绿略为相异,款年署丙戍,征明五十七岁,按五十七岁那年,征明正自京师南归,是否能作此图,应可存疑。

图为全卷中之四、五、六、七、八诸段。

局部1描写“江流有声,断岸千尺”的雄奇山势,苏子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葺,所芸的“二客不能从焉”,图中可看到苏东坡一人立峭壁上,俯视江水激浪,生壮阔之情,因此“划然长啸,草山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在壁腰以勾云烘断,象征山岩的高壮,岩旁秋树下偃复起,正是霜露既降,木叶尽脱的景像。

第六段描述“反而登舟,放手中流,……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

”江前为山岩突起,江树连岸,江中披头巾者为苏东坡,前坐为客。

鹤从东而西掠,仿佛在座者方凝目于江中景色,尚不知鹤将飞掠而来然。

局部3在松后作草堂,苏子正酣卧其中。

左侧亦即原卧的屋舍,以枯树、古松、秋叶等相隔,苏子梦见道士,羽衣翩跹,悟即为飞鹤,著朱衣启门而视者,即骛悟的苏东坡也。

长卷作故事性的记述,所以可用重覆的手法处理内容和构图,这是古来相传表达画卷的基本观念。

水浪和卷云,用勾勒法,尤其江面的波纹,作鱼鳞纹细细勾出,都是唐宋以降的传统技法。

青绿山水设色既重,山石皴法不宜大繁,从衡翁此卷仅勾大的轮廓而不作细皴,便能了解原意。

只是衡翁不欲用色太重,将笔趣掩蔽,想来还求作品能表达出自己的面貌,也许这便是笔墨用色处与原画不同的所在。

清秋访友图以小青绿法写成,两高士一着红衫,一着赭黄,坐高冈相互清谈。

近树二株为夹叶,一为苍老古树,童子一人,携琴立于树下。

冈后树也多以夹叶法作成,右侧微见山径小道。

高处有一亭,数道瀑布从远山直奔而下,汇成溪流,颇见壮阔,至近处方成湍急,似觉淙淙有声。

远山危岭高幛,山脚见松林,山石以细笔擦皴,虽皴笔不多,苍劲醇厚。

因为秋景,故山石均用赭染,并点秋叶,山头以绿分,在秋意中又见明净之美。

绝壑高闲图已卯四月望,文征明五十岁写此图。

巨幅,用笔劲朗,为文征明师学沈周粗放一体之典型风格。

高士趺坐山岩平台,神气清远,以头部的比例而言,身形略高,然两袖宽阔,又似正确。

旁立一童捧书侍立,岩下石桥前,友人携杖来会,正欲至此林泉胜境,把臂清话。

山瀑见于双壁之隐蔽岩后,前岩壁际,老树或欹或斜,一作夹叶,一作芥字点,枝干挺雄劲拔,右侧也是绿阴浓垂,合成天幕。

山石勾成后作横皴,具沈周笔法中披麻兼斧斧之遗意。

瀑布冲激有力,回成水纹,水纹流动自然,颇见水势奔腾之妙。

用浅锋法,赭石以外偶以草绿染叶,淡雅而不损笔墨韵味。

此图不如八十岁所作古木寒泉之简练,用笔之妙,实异曲同工。

赤壁胜游图局部赤壁胜游图局部文征明七十九岁时曾分作前后赤壁图卷,而另又有赤壁赋图卷,精工之甚。

八十六岁时又曾作书画赤壁赋卷二日雨夜,与朱朗赌棋不胜,且书后赤壁赋偿负。

可见其一生所作此类书画甚多。

图作苏子与客行舟赤壁之下,石壁峻峭直立,水波萦回岸壁,间有垒石丛树。

皴作披麻,石壁以赭石染、以浓赭分,坡岸则略施轻绿,以求变化。

远山一抹,烟树凄迷,写出江面之浩瀚广阔。

用景不多,布置格局却以清雅取胜。

无款,有征仲朱白印各一。

文氏作品中伪作甚多,朱朗仿笔,多托征明之名以售。

有客遣童子,拿币子朗求征明膺本,误送文宅。

文征明笑而受之,且言“我画真征仲,聊当假子朗。

”惠山茶会图纸本21.9*6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描绘文徵明与好友蔡羽、汤珍、王守、王宠等游览无锡惠山,在山下井畔饮茶赋诗的情景。

作品运用青绿重色法,构图采用截取法,突出“茶会”场面。

树木参差错落,疏密有致,并运用主次、呼应、虚实及色调对比等手法,把人物置于高大的松柏环境之中,情与景相交融,鲜明表达了文人的雅兴。

笔墨取法古人,又融入自身擅长的书法用笔。

画面人物衣纹用高古游丝插,流畅中间见涩笔,以拙为工。

湘君湘夫人图纸本淡设色纵100.8厘米横35.6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此图画湘君与湘夫人,是根据屈原《楚辞?

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篇创作的。

湘君和湘夫人为湘水之神,或云为尧的两个女儿。

西园图《真赏斋图》

(一)《真赏斋图》

(二)桃源问津图

(一)桃源问津图

(二)沧溪图

(一)沧溪图

(二)东园图

(一)东园图

(二)烟江叠嶂图烟江叠嶂图《沈文合壁图(局部一)》沈周、文征明合作《沈文合壁图(局部一)》沈周、文征明合作《山水图》《东林避暑图(局部一)》《东林避暑图(局部二)》《玉兰竹石》松壑飞泉溪山深雪天平纪游图吴山秋霁图绢本设色纵21.5厘米横193厘1520年作(3100万元,2010年12月北京保利)欵署“正德庚辰十月徵明”下钤“文徵明印”白文方印题跋:

(一)文待诏吴山秋霁图,浩歌亭藏。

(二)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外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繫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柤。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纷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薄疏功名抗,镏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異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晚,故国平居有所思。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

徊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皇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右杜少陵秋兴八首,嘉靖甲申十月之朔,书於玉磬山房,文徵明。

钤印:

停云生、文徵明印(三)文徵仲先生名播海宇,其节义固自可重,而翰墨之精,人犹不易及也。

此卷乃为吾友陈复甫画,第识正德庚辰十月写,未始有他题也。

传至子正,复得先生所隶秋兴八首,不特书法精妙,而缣素广狭如出一体,遂称联璧。

噫!

神物固有合,乃因子正而合之,其亦得所依矣。

喜而为之识。

庚戌清和三日,彭年。

钤印:

孔加、隆池山樵(四)书画联璧,三代情深。

戊子立秋杨新观题。

钤印:

杨新、龙纹印(五)吴山秋霁图,为文徵明画赠陈淳者,时在正德庚辰。

余曾著文考证,是年陈氏北上入太学,文氏写此以壮行。

世传文、陈之间曾生嫌隙至於绝交。

此作之存世及陈括所藏文徵明隶书《秋兴八首》,装裱成一卷,遂为联璧,倩彭年题记,足可证文、陈两家三世友情始终如初,传闻之语岂可信乎!

戊子立秋杨新识於京华。

钤印:

杨新、半聋题识:

正德庚辰十月,徵明。

钤印:

文徵明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