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厂应急救援预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1441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6.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乙炔厂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乙炔厂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乙炔厂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乙炔厂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乙炔厂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乙炔厂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乙炔厂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乙炔厂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乙炔厂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乙炔厂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乙炔厂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乙炔厂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乙炔厂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乙炔厂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乙炔厂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乙炔厂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乙炔厂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乙炔厂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乙炔厂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乙炔厂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乙炔厂应急救援预案.docx

《乙炔厂应急救援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乙炔厂应急救援预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乙炔厂应急救援预案.docx

乙炔厂应急救援预案

青铜峡永胜乙炔厂

 

乙炔气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文件编号:

HYYL-AH-04

版本/修改:

1/0

编制:

编写组

审核:

批准:

 

发布:

2012年3月23日实施:

2012年3月23日

目录

引言1

引用文件3

术语4

1、危险化学品4

二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6

三、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10

四、报警、通讯联络方式13

五、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14

六、人员疏散方案14

七、危险区的隔离15

八、检测、抢救、救援及控制措施16

九、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19

十、现场保护和洗消20

十一、应急救援保障体制20

十二、预案分级响应条件23

十三、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23

十四、应急培训和演练计划23

十五、附件25

附件26

1机构组织名单26

2值班室联系电话:

26

引言

青铜峡永胜乙炔厂是以生产溶解乙炔气的生产企业,其中生产的乙炔及原料电石、丙酮属于危险化学品。

搞好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各类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是厂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确保本企业、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防止突发性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并能够在事故发生的情况下,及时、准确、有条不紊地控制和处理事故,有效地开展自救和互救,尽可能把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落实安全责任和各项管理制度。

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本着“快速反应、当机立断,自救为主、外援为辅,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的规定,特制定成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文通过在本文引用而成为本预案的条文。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预案。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

  《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范》(GB16483)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

术语

1、危险化学品

  指属于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的化学品。

  2、危险化学品事故

  指由一种或数种危险化学品或其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事故。

  3、应急救援

  指在发生事故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的措施。

  4、重大危险源

  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5、危险目标

  指因危险性质、数量可能引起事故的危险化学品所在场所或设施。

  6、预案

  指根据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

要充分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及危险源的具体条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7、分类

  指对因危险化学品种类不同或同一种危险化学品引起事故的方式不同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而划分的类别。

  8、分级

  指对同一类别危险化学品事故危害程度划分的级别。

一、基本情况

㈠生产情况

青铜峡永胜乙炔厂于2000年10月建厂,是一个集乙炔、氩气生产、充装和销售等业务的气体生产企业。

公司位于青铜峡市小坝镇红星村,占地面积4.5亩,建筑面积为600平方米。

公司现有员工7人,其中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4人,上岗人员均持有特种设备作业证,办公设施齐全。

公司现有乙炔生产设备1套,氩气储罐一个及充装设备一套,能够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生产,而且能够保证产品质量及生产安全。

公司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能有效运行。

公司生产工艺流程较简单,工艺具有易燃、易爆、生产过程连续性强的化工生产特点,主要产品为溶解乙炔气。

其年产量见下表:

主要产品年产量

乙炔气

万立方米/年

30

㈡地理位置

本工厂位于xxx西,东南北邻农田,西邻xx省道。

㈢交通情况

xxxx厂位于xxx,距镇中心2公里,西有xxx省级公路。

北5公里处有xxx高速公路出入口,及xxx省道。

主要购买单位有:

(如表2)

化学品运输路线主要有:

1厂大门出口,经xxx省级公路向北入xx高速公路或xx省道。

2从厂出发向南到xx或xx公路。

主要购买单位

成品名称

运出地

目的地

乙炔气

厂住地

xx

表2

㈣周边情况

我厂东800米为xxx村,共约200人,北侧农户,西南侧无常驻人员。

㈤基础设施

见表3

序号

名称

单位

年消耗量

来源

备注

1

M3

2万

自备水井

2

Kwh

3900万

由xxx供电公司

3

电石

4

丙酮

3.6万

全厂水、电、电石、丙酮等动力得消耗量及来源表。

二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

㈠危险目标的确定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结合厂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和本厂进行的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进行识别、排查的结论,按照分类、分级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原则,确定相关场所或设施为危险目标。

1、公司级危险目标

1#目标:

乙炔生产系统

序号

储罐名

规格型号

单个极限储存量(瓶)

数量

1

乙炔瓶

230

1

2#目标:

化学原料

主要存储:

电石:

丙酮:

次氯酸钠:

其中乙炔充装车间为安全监控和管理的重点危险源。

㈡危险目标的危险特性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1#,2#目标

1#、2#目标主要危险因素为乙炔气、电石、丙酮、次氯酸钠,其具有以下危险特性:

 

(1)气炔气

物化性质:

无色,略带乙醚气味。

相对密度1.175,凝点-81.8℃,蒸气密度0.9,微溶于水,溶于乙醇,易溶于丙酮。

化学性质很活泼,能起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

危险特性:

极易着火、爆炸,闪点-32℃,自燃点305℃,气体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2.8%~81%;

必须使乙炔溶解于丙酮,才能在高压下保持稳定,否则容易分解成氢和碳,产生爆炸。

乙炔能与铜、银、汞等化合物生成爆炸性混合物。

受撞击、摩擦或干状态下升温可导致强裂分解,并能与氟、氯发生爆炸性反应,遇热、明火和氧气化剂有着火、爆炸危险;有毒、麻醉作用,甚至引起昏迷,人吸入10%,轻度中毒反应,吸入20%显著缺氧、昏睡、发绀,吸入30%,动作不协调,步态蹒跚。

(2)电石

物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晶体,工业品为灰黑色块状物,断面为紫色或灰色。

熔点(℃):

2300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2.22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

无意义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资料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危险特性:

干燥时为燃,遇水或温气能迅速产生高度易燃的乙炔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可发生爆炸性灾害,与酸类物质能发生剧烈反应。

损害皮肤,引起皮肤瘙痒、炎症、“鸟眼”样溃疡、黑皮病。

皮肤灼伤表现为创面长期不愈及慢性溃疡型。

接触工人出现汗少、牙釉质损害、龋齿发病率增高。

 

(3)丙酮

物化性质: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易流动液体,有芳香气味,极易挥发。

熔点(℃):

-94.6

沸点(℃):

56.5

相对密度(水=1):

0.8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00

饱和蒸气压(kPa):

53.32(39.5℃)

燃烧热(kJ/mol):

1788.7

临界温度(℃):

235.5

临界压力(MPa):

4.72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0.24

闪点(℃):

-20

引燃温度(℃):

465

爆炸上限%(V/V):

13.0

爆炸下限%(V/V):

2.5

溶解性:

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油类、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

是基本的有机原料和低沸点溶剂。

危险物性:

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

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

对眼、鼻、喉有刺激性。

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症。

慢性影响:

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

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4)次氯酸钠:

物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微黄色溶液,有似氯气的气味。

熔点(℃):

-6沸点(℃):

102.2

饱和蒸汽压(Kpa):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1.10相对密度(空气=1):

无资料

溶解性:

无意义

主要用途:

用于水的净化,以及作消毒剂、纸浆漂白等,医药工业中用制氯胺等。

危险特性:

次氯酸钠放出的游离氯可引起中毒,亦可引起皮肤病。

已知本品有至敏作用。

用次氯酸钠漂白液洗手的工人,手掌大量出汉,指甲变薄,毛发脱落。

三、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

㈠指挥机构

本厂成立“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由厂长、副厂长和车间主任组成,发生事故时以领导小组为主负责全厂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

2.领导小组成员

总指挥:

xxx副指挥:

xxx

成员:

xxxxxxxxxxxx

在安全生产办公室设立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办公室,负责日常的工作。

发生重大事故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负责通知指挥领导小组所有成员参加事故应急救援处理工作。

发生重大事故时,以指挥领导小组为中心,负责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指挥部设在安全生产办公室。

如厂长不在企业时,副厂长全权负责应急救援指挥工作。

厂长和副厂长皆不在企业时,由安全生产办公室主任全权负责应急救援指挥工作。

㈡主要职责

1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

⑴负责企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修订。

⑵组织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并组织实施和演练。

⑶检查、督促做好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2指挥部

⑴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⑵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⑶向上级和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汇报事故情况,必要时按总指挥命令向外发出救援请求。

⑷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3指挥部人员

⑴总指挥——厂长

组织指挥全企业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⑵副总指挥——副厂长

协助总指挥负责救援具体工作。

向总指挥提出救援过程中生产运行方面应考虑和采取的安全措施。

⑶安全生产办公室

——负责指挥事故的报警、情况通报、事故处理工作

——负责事故应急处理时生产系统的开停车调度工作;

——负责事故现场的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

——必要时代表指挥部对外发布有关信息;

——协助副总指挥负责工程抢险、抢修任务的指挥,可以对厂内内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进行调动。

——负责指挥事故的现场及有关有害物扩散区的清洗、监测、检查工作,污染区处理直至无害。

⑸保卫部门负责人

——负责指挥因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的火灾灭火、现场救助。

——负责事故现场划定禁区的警戒指挥工作,维护治安保卫。

——负责对事故后厂内道路交通管制工作,协调人员紧急撤离的安全疏散工作。

保证人员的安全撤离。

⑹供应部负责人

——负责指挥抢修救援物资的供应调配工作。

⑺厂部人员

——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工作

——负责对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组织工作。

⑻车间主任

——负责组织本车间员工的安全撤离和紧急疏散工作,对人员进行清点,向指挥部报告单位员工伤亡、失踪等安全情况

——向指挥部报告本车间危险化学品事故事态和应急救援处理进展情况。

——按指挥部命令,事故应急处理时,指挥本车间生产系统进行安全的开、停车。

——按指挥部命令,组织对本车间的抢险、抢修应急人员进行事故应急救援处理工作。

4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组成及分工

本厂各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都负有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责任,是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担负着厂内各类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救援和处置工作。

⑴抢险、抢修队

由事故所属车间的维修工、操作工组成,必要时指挥部可以调动其他车间的维修工、操作工参与事故单位抢险、抢修队。

车间主任指挥事故抢险、抢修任务。

⑵物资供应队

由供应部门负责人负责,担负事故抢险、抢修所需物资的供应任务。

⑶运输队

由厂部负责调度,担负事故抢险、抢修物资的运输任务。

⑷医疗救护队

由厂部负责,听从卫生院所负责人的指挥调配。

担负事故过程中受伤、中毒等人员的运送、初步救护处理、治疗、转院等工作。

四、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依据现有资源评估,本厂采用以下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㈠24小时有效报警装置:

厂内危险化学品事故报警方式采用内部电话和外部电话(包括手机)线路进行报警,由指挥部根据事态情况通过本厂内部电话发布事故消息,做出紧急疏散和撤离等警报。

需要向社会和周边发布警报时,由指挥部人员向西湖镇政府以及周边单位发送警报消息。

事态严重紧急时,通过指挥部直接联系镇政府以及周边单位负责人,由总指挥部亲自向政府或负责人发布消息,提出要求组织撤离疏散或者请求援助,随时保持电话联系。

㈡24小时内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络手段

本厂应急救援人员之间采用内部和外部电话(包括手机)线路进行联系,应急救援小组的电话必须24小时开机,禁止随意更换电话号码的行为。

特殊情况下,电话号码发生变更,必须在变更之日起48小时内向厂部报告。

厂部必须在24小时内向各成员和部门发布变更通知。

五、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

本厂员工实行严格的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每年度进行考核,并从班组、车间到企业,实行化学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三级管理网络,充分提高职工的自救互救的能力,预防危险化学品事故及事故早发现、早处理技能。

本厂已经确定的危险目标均在生产区内,属于禁火区域。

危险目标定期维护制度化,一旦发生事故,现场人员迅速汇报指挥部(安全生产办公室)并及时投入抢险排除和初期应急处理,防治事故扩大和蔓延。

1事故处理预案

根据生产工艺规程入操作规程的技术要求,确定采取的处理措施。

已确定的目标具有易燃、易爆、易腐蚀、有毒有害等危险性,因此,一旦发生事故,处理不当或失控,可能导致火灾、爆炸、多人中毒、灼伤和造成大面积的环境污染等严重危险状态。

㈡事故处理原则

1、消除事故原因;

2、阻断泄漏;

3、把受伤人员抢救测量到安全区域;

4、危险范围内无关人员迅速疏散、撤离现场;

5、事故抢险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和必要的防范措施后,迅速投入排险工作;

六、人员疏散方案

听到各区域需要疏散人员的警报时,区域内的人员迅速、有序地撤离危险区域,并到指定地点结合,从而避免人员伤亡。

装置负责人在撤离前,利用最短的时间,关闭该领域内可能会引起更大事故的电源和管道阀门等。

1、事故现场人员的撤离:

人员自行撤离到上风口处,由当班班长负责清点本班人数。

当班班长应组织本班人员有秩序地疏散,疏散顺序从最危险地段人员先开始,相互兼顾照应,并根据风向指明集合地点。

人员在安全地点集合后,班长清点人数后,向安全生产办公室报告人员情况。

发现缺员,应报告所缺员工的姓名和事故前所处位置等。

2、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

由事故车间负责报警,发出撤离命令,接命令后,当班负责人组织疏散,人员接通知后,自行撤离到上风口处。

疏散顺序从最危险地段人员先开始,相互兼顾照应,并根据风向指明集合地点。

人员在安全地点集合后,负责人清点人数后,向车间主任报告人员情况。

发现缺员,应报告所缺人员的姓名和事故前所处位置等。

3、抢救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

负责抢险和救护的人员在接指挥部通知后,立即带上救护和防护装备赶扑现场,等候调令,听从指挥。

由车间主任分工,分批进入事发点进行抢险或救护。

在进入事故点前,队长必须向指挥部报告每批参加抢修(或救护)人员数量和名单并登记。

抢修(或救护)队完成任务后,队长向指挥部报告任务执行情况以及抢险(或救护)人员安全状况,申请下达撤离命令,指挥部根据事故控制情况,必须做出撤离或继续抢险(或救护)的决定,向抢险(或救护)队下达命令。

队长若接撤离命令后,带领抢险(或救护人员)撤离事故点至安全地带,清点人员,向指挥部报告。

4、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

当事故危急周边单位、社区时,由指挥部人员向政府以及周边单位书面发送警报。

事态严重紧急时,通过指挥部直接联系镇政府以及周边单位负责人,由总指挥部亲自向政府或负责人发布消息,提出要求组织撤离疏散或者请求援助。

在发布消息时,必须发布事态的缓急程度,提出撤离的具体方法和方式。

撤离方式有步行和车辆运输两种。

撤离方法中应明确应采取的预防措施、注意事项、撤离方向和撤离距离。

撤离必须是有组织性的。

七、危险区的隔离

㈠危险区的设定

本厂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按危险程度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事故中心区、事故波及区和受影响区。

1、事故中心区:

即距离事故现场0~500m区域。

此区域为危险化学品浓度指标高,并伴有爆炸、火灾发生,建筑物设施和设备的损坏,人员急性中毒的危险。

2、事故波及区:

指距离事故现场500~2000m区域。

该区域空气中危险化学品浓度较高,造成作用时间长,有可能发生人员或物品的伤害和损坏,或者造成轻度中毒危险。

3、受影响区:

指事故波及区外可能受影响的区域。

该区域可能有从事故中心区和波及区扩散的小剂量危险化学品危害。

㈡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法

为防止无关人员误入现场造成伤害,按危险区的设定,划定事故现场隔离区范围。

1、事故中心区以距事故中心约500m道路口上设置红白色相间警戒色带标识,写上“事故处理,禁止通行”字样,在圆周每50m距离上设置一个警戒人员。

警戒人员(保卫部门)必须着正规服装,并佩戴印有“警戒”标识字样的袖套。

义务警戒人员必须佩戴印有“警戒”标识字样的袖套。

若政府其他部门的人员参与警戒,必须着正规服装。

2、事故波及区以距事故中心约2000Km道路口上设置红白相间警示色带标识,写上“危险化学品处理,禁止通行”字样,在路口设身着制服带“警戒”标识字样袖套一人。

㈢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办法

1、事故中心区外的道路疏导由保卫部门负责,在警戒区的道路口上设置“事故处理,禁止同行”字样的标识。

并指定人员负责指明道路绕行方向。

2、事故波及区外道路由政府交通管理部门负责。

禁止任何车辆和人员进入,并负责指明道路绕行方向。

八、检测、抢救、救援及控制措施

㈠检测

1、乙炔泄漏的检测

发生乙炔泄漏,采用目测方法确定污染程度。

目测:

指人员沿被污染路线,查找污染界线,确定污染面积。

由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

2、丙酮泄漏的检测

采用目测方法进行。

主要确定污染面积。

3次氯酸钠泄漏的检测

采用目测方法进行。

主要确定污染面积。

㈡抢险、救援

1、抢救原则

⑴发生伤亡事故,抢救、急救工作要分秒必争,及时、果断、正确,不得耽误、拖延;

⑵救护人员进入有毒气体区域必须两人以上分组进行;

⑶救护人员必须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救护;

⑷救护人员必须听从指挥,了解中毒物质及现场情况,防护器具佩戴齐全;

⑸迅速将伤员抬离现场,搬运方法要正确。

⑹搬运伤员时需遵守下列规定:

⑺根据伤员的伤情,选择合适的搬运方法和工具,注意保护受伤部位;

⑻呼吸已停止或呼吸微弱以及胸部、背部骨折的伤员,禁止背运,应使用担架或双人抬送;

⑼搬运时动作要轻,不可强拉,运送要迅速及时,争取时间;

⑽严重出血的伤员,应采取临时止血包扎措施;

⑾救护在高处作业的伤员,应采取防止坠落、摔伤措施。

⑿抢救触电人员必须在脱离电源后进行。

2、人员防护

一般泄漏的防护要求:

呼吸系统的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或烟雾时,必须佩带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镜。

防护服:

穿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皮手套。

参加救护、救援人员必须防护规定着装,并注意风向,救援时,应配备有照明灯具。

3、人员监护

参加救护、救援人员的以互助监护为主,按照必须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救护原则处理。

在救援中因为不可预见的因素而导致队员受伤的,其他救援人员发现时必须向指挥部报告,并作出是否申请支援的决定,若申请支援时,由指挥部下达预备救援队进入事故现场参加救援的命令。

㈢现场实时监测及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

1、发生以下情况,应急救援、抢险人员可以先撤离事故现场再报告:

⑴事故已经失控;

⑵个体防护装备已经损坏,危急到自身生命安全;

⑶发生突然性的剧烈爆炸,危急到自身生命安全。

发生下列情况,指挥部必须下达让应急救援、抢险队员撤离的命令:

⑴事故已经失控;

⑵应急救援、抢险队员个体防护装备损坏,危急队员的生命安全时;

⑶发生突然性的剧烈爆炸,危急到自身生命安全。

㈣事故应急处理和控制措施

2、乙炔泄漏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喷水雾但不要使水进入下水道。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3、丙酮、次氯酸钠泄漏的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

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4生产系统发生火灾

立即打开冷却水阀门,使用消火栓对其他罐进行降温,同时立即向消防队报警。

消防和灭火人员一律佩带消防服,切断火源,注意周围情况,防灼烫和烧伤;灭火时,注意当时风向,必须站在上风向上,使用干粉、雾状水、泡沫等进行灭火。

九、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

㈠检伤人员分类

按照公司危险化学品可能导致的伤害,受伤人员按以下分类:

1、化学性灼伤

主要是氢氧化钠、硫酸,也包括眼部的接触烧伤。

主要伤害对象岗位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

2、高温物理性烧伤

包括直接接触高温物体表面的烧伤,,发生爆炸事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