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礼仪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1544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docx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社会礼仪教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docx

中班社会礼仪教案

 

主题1做个礼仪好宝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并学习拍手、握手、摆手等礼仪动作和用语,学习礼仪儿歌。

  2.在日常与朋友的交往知道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体验知礼、懂礼、学礼的快乐。

  活动准备:

视频三段,动作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观看第一段视频

(1)今天吾老师带来了一段视频,请你仔细地看一看,有谁?

他们说了什么?

幼儿观看视频。

  

(2)结束提问:

你看到了谁?

发生在什么时候?

早上来园哥哥姐姐见到叔叔、老师他们说了什么?

(你早)在说"你早"的时候,他们不仅会停下小脚说,而且还做了一个什么动作?

哪个仔细观察的小朋友发现了(老师示范弯腰动作)仔细看看我的头有没有低下呀?

  (3)原来要做个礼仪好宝宝,早上到园见到老师、叔叔会弯下腰来说你早,我们跟着哥哥姐姐来学一学。

(轻轻起立)幼儿模仿动作(几遍)(老师提醒边说边做动作)学说儿歌:

你早你早弯弯腰2.观看第二段视频

(1)小朋友走进了幼儿园,这时她见到了好朋友,会说什么?

说的时候可以做什么动作与人有礼貌的打招呼?

(幼儿先说后观看第二段视频)请你看看姐姐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2)观看结束提问"朋友见面了,说了什么?

边说边做什么?

教师总结:

你好你好点点头。

  (3)哪两个小朋友来学一学3.看图模仿动作学儿歌

(1)做个礼仪好宝宝,除了会你早你早弯弯腰,你好你好点点头,平常,在教室里老师还听到小朋友说"谢谢",我们什么时候要说谢谢?

说谢谢的时候可以做什么动作?

引出儿歌:

"谢谢谢谢拱拱手"一起学一学。

  

(2)那请你看看老师在做什么动作?

(伸手)在哪里看到过这个动作?

(幼儿先说后呈现图片)为什么要做这个动作?

引出儿歌:

请进请进伸伸手。

  (3)做个礼仪好宝宝,伴随着礼仪动作说礼貌用语宝宝像个小淑女、小绅士,老师这还有一些动作图片,请你去看一看,学一学图片上的动作,想一想,什么时候做这个动作?

(幼儿看图并模仿动作)(4)结束:

你看到学了什么动作?

谁和她学了一样的动作,谁来说说什么时候要握手?

引出儿歌:

欢迎欢迎握握手,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5)谁和她学了不一样的动作,请你来表演一下(拍手、挥手动作)引出儿歌:

真棒真棒拍拍手,再见再见挥挥手。

  4.完整儿歌表演学着做个礼仪好宝宝,相信大家都会喜欢你,生活中的礼仪还有很多呢,现在我们先把今天学的这些礼仪看着图完整的做一做、说一说。

  5.迁移经验讨论:

  刚才老师说生活中的礼仪还有很多,那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也要讲礼貌、学礼仪?

幼儿自由表达(如喝水要排队,滑滑梯要排队,走路要慢慢走,上下楼梯要靠右边走……6.延伸活动:

  在以后的娃娃家游戏时创设做客的情景,到客人家做客先要按门铃,见到主人要说什么?

(你好),娃娃家的主人要说什么?

(欢迎光临)请进动作……附儿歌:

  我有一双小小手,要拉许多好朋友,你早你早弯弯腰,你好你好点点头,谢谢谢谢拱拱手,请进请进伸伸手,欢迎欢迎握握手,真棒真棒拍拍手,再见再见挥挥手,做个礼仪好宝宝。

主题2宝宝要睡觉

教学目的:

  1.了解睡眠时要注意的事项(不蒙头、不蹬被子、不趴着睡、不放东西到嘴巴里等)。

  2.培养按时睡觉和使用正确睡姿睡觉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1.摇篮曲音乐。

  2.幼儿用书。

  3."娃娃家"游戏玩具若干组。

  教学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在摇篮曲的音乐声中做动作进入活动。

  

(1)教师:

听,宝宝要睡觉了,让我们抱着宝宝轻轻摇一摇吧!

  

(2)幼儿抱着娃娃跟着教师一起做摇宝宝睡觉的动作。

  2、与幼儿谈论睡觉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1)教师:

宝宝睡着了,我们应该怎样去照顾宝宝呢?

  

(2)幼儿开始讨论,如果幼儿回答不出,教师可以提示幼儿:

宝宝蒙着头睡觉好吗?

宝宝一边吃东西,一边睡觉好吗?

  (3)教师:

为什么蒙头睡觉、边吃东西边睡觉都是不好的睡姿呢?

  (4)教师引导幼儿知道这些不良。

睡眠姿势带来的坏处:

睡觉时j蹬被子会使身体受凉;蒙头睡觉和趴着睡会使呼吸不通畅;一边吃东西,一边睡觉会呛到自己。

所以小朋友在睡觉时一定要注意哦!

  3、幼儿看书,带领幼儿朗读并学习儿歌。

  

(1)教师:

书上有一首儿歌,让我们来听一听吧。

  

(2)教师朗读儿歌后,就书中的内容对幼儿进行简单的提问。

  (3)师生一起朗读儿歌,并鼓励幼儿自己念一念。

  (4)教师:

这首儿歌告诉我僻保持正确睡眠姿势的重要性。

其实,按时睡觉对我们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小朋友晚上要在9:

00以前睡觉,这样第二天才会有精神。

  4、幼儿玩"娃娃家"的游戏,在照顾娃娃的过程中加深对正确睡姿的印象。

  

(1)教师:

现在我们来玩"娃娃家"游戏吧!

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家的娃娃被照顾的最好。

  

(2)教师组织幼儿分成若干组玩"娃娃家"游戏,并在巡视的过程中对游戏进行指导。

主题3《衣服变小了》

活动名称:

社会《衣服变小了》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旧衣服的处理方法,,培养珍惜衣服,关爱他人的意识。

  2、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重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旧衣服的处理方法。

  活动准备:

幼儿捐赠旧衣服的照片。

  活动过程:

  1、出示幼儿捐赠旧衣服的照片,向幼儿提问:

照片中的大箱子有什么用?

  2、3、告诉幼儿安安也捐赠过旧衣服,为幼儿讲故事《送衣服》。

  4、5、向幼儿提问:

  为什么安安有些衣服不合身?

  妈妈和安安怎样处理不合身的衣服?

  为什么妈妈把旧衣服送给别人?

  你的衣服不合身了是怎么处理的?

  6、活动评价让幼儿说出处理旧衣服的方法。

  能专心听故事,回答有关故事的问题。

主题4爱护我的小手

教学目的:

  1、了解手的主要部位(手心、手背、手指)及其功能。

  2、知道保护手的一些方法。

  教学准备:

  幼儿用书教学过程:

  1、通过做手指操,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

现在我们来做一套手操。

请小朋友们跟着我把手指一个个伸出来。

大拇指醒了,食指醒了,中指醒了,无名指醒了,小拇指醒了,大家都醒了;小拇指睡了,无名睡了,中指睡了,食指睡了,大拇指睡了,大家都睡了。

  2、引导幼儿了解收的结构。

  

(1)教师:

大家看看,我们的小手长得什么样子呢?

  

(2)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

我们的手上有五个手指,他们长短不一样。

手指下面的部分叫做手掌,手掌又分为手心和手背。

  3、引导幼儿了解手的作用。

  

(1)教师:

我们的小手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2)幼儿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

教师小结:

手可以玩玩具、吃饭、洗脸、穿衣服、画画、而且还能用手去感知东西的大小、冷热、轻重。

看来小手的用处可真大啊。

  4、引导幼儿学习用合适的方法保护自己的小手。

  

(1)教师:

手可以为我们做这么多的事情,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小手呢?

  

(2)幼儿思考后回答。

   ,(3)教师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观察画面,让幼儿为正确保护小手的方法贴花。

  (4)教师:

刚才我们在书上看到了保护小手的正确和不正确的方法,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注意,这些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是什么呢?

  (5)教师在幼儿回答时用:

 "……会让手……,应该……保护小手。

"的句型来整理幼儿的答案。

如刚烧好的饭菜很烫,会烫伤手,应该等它冷一点儿再端碗;寒冷的冬天会让手上的皮肤开裂,我们应该在手上涂些护手霜。

   '

  5、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活动的内容,总结手的用途和保护手的方法。

  教学评价:

  1.知道3~4种手的作用。

  2.知道2~3种保护手的方法(洗手后涂上护手霜、手脏时洗手、不用手碰插座、不咬手等)。

主题5玩具送回家

 教学目的:

  1.知道在玩完玩具后能将玩具分类放回到柜子里。

  2.初步学习检查遗漏,养成做事缜密细致的好习惯。

  3.养成不将玩具塞进嘴巴、耳朵或鼻孔里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各类玩具。

  2.幼儿用书。

  3.课件。

  教学过程1、故事引题:

  

(1)教师: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不过大家听完故事后要告诉我故事里都有谁?

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

  

(2)教师开始讲故事,幼儿认真倾听。

  2、教师讲完故事的上半段,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了解玩过的玩具要将其放回原处。

  

(1)教师:

故事里都有谁呢?

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2)幼儿回答。

  (3)教师:

积木班长为什么不高兴了?

为什么积木兄弟躺在地上哭?

怎样才能帮助它们呢?

  (4)幼儿思考,帮助故事中的角色想办法。

教师小结:

玩过的积木要把它们送回家,让它们和自己的同伴在一起。

  3、教师继续讲故事的下半段,让幼儿感受股市的美好结局。

  

(1)教师:

想知道积木兄弟后来到底回家了吗?

请接着往下听。

  

(2)教师讲述故事。

教师:

积木兄弟回家了吗?

小朋友们是怎样向值班老师保证的?

如果是你们,你们会怎么做呢?

  (3)幼儿回答。

  4、联系将玩具送回自己的家,并学会将玩具归类。

  

(1)教师:

你们看,我面前的桌子上摆放着许多玩具,谁来将它们送回家?

  

(2)幼儿分批将玩具送回原处,教师让幼儿检查是否将玩具都送回去了。

  (3)请幼儿根据玩具的种类再送一次玩具,做到真正把玩具送回家。

  5、让幼儿养成收拾玩具时检查的好习惯

(1)教师:

现在我们都知道玩具的家在哪里了,那么我自己的家呢?

  

(2)幼儿讨论后回答。

教师小结:

拿玩具的时候要记得玩具原先摆放的位置,在收拾玩具要检查桌面、地面上是否还遗留有玩具。

  (3)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操作书上的游戏。

  (4)教师:

在玩玩具时,我们怎么做才能保护自己的安全呢?

  (5)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

在玩玩具的时候,不将玩具塞进嘴巴、耳朵或鼻孔里;不用玩敲击别人身体等。

主题6我会上厕所

教学目标1.了解上厕所时的注意事项,知道憋尿不利于身体健康。

  2.培养良好的入厕习惯。

  教学准备:

  1.幼儿用书。

  2.课件。

  教学过程1、幼儿看书,直接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

请小朋友们打开书,看看这些画面上都说了些什么?

  

(2)幼儿观看幼儿用书片刻并回答。

  (3)教师:

他们在哪里?

他们在做什么?

男孩和女孩解手的姿势一样吗?

  (4)幼儿回答。

  2、出示课件,了解如厕时要注意的一些细节问题。

  

(1)教师:

书上的女孩是怎么上厕所的?

如厕后,我们应该做什么呢?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2)幼儿认真阅读幼儿用书后回答。

教师小结:

女孩是坐在座便器上的,她用手纸从前后擦屁股。

如厕后,我们一定不要忘记拉好衣裤、冲水和洗手哦!

  (3)教师:

在幼儿园如厕时,我们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4)幼儿讨论并回答。

教师小结:

在幼儿园如厕时,上厕所的小朋友会比较多,这时我们应注意排队和等待,在等待时不要拥挤,推搡,注意安全。

  3、引导幼儿发现及时解手和身体健康的关系。

  

(1)教师讲述事例:

君君玩游戏时兴致勃勃的,老师提醒小朋友们要去解小便了,他却说:

"我没便",其实是他不想离开自己正在玩的玩具。

过了一会儿,大家开始收拾玩具了,君君这才觉得自己憋不住了,于是赶紧往洗手间跑去,但是已经来不及了,他控制不住自己,尿在了身上。

  

(2)教师:

君君为什么会尿在身上呢?

他这样憋尿好吗?

怎样才不会尿在身上呢?

  (3)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

教师小结:

有了尿意的时候要及时解手,长期憋尿会影响身体健康的。

君君在玩玩具期间应该去解一次手,这样他就不会尿裤子了。

主题7我会打招呼

教学目标:

  1.学习每天跟不同的熟人打招呼。

  2.学习在打招呼时注视对方的眼睛并面带微笑。

  教学准备:

  1.课件、幼儿用书。

  2.轻松欢快的音乐。

  3.各种打招呼的图片,如挥手、微笑、拥抱等。

  4.请两名幼儿事先排练好进入幼儿园互相打招呼的情景表演。

  教学过程1.情景表演引出课题:

  

(1)教师请事先排演好的两名幼儿上前表演小故事。

教师:

你们仔细看,故事里发生了什么?

他们又说了什么?

  

(2)两名幼儿进行情景表演。

  (3)教师:

他们表演的是什么?

他们是怎么说的?

  (4)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

他们表演了早上来幼儿园的情景,两个小朋友见面后互相说了"你早!

你好!

"(5)教师请幼儿找一个好朋友模仿对话,并注意提醒幼儿在打招呼时眼睛要看着对方,并面带微笑:

  2.请幼儿看书。

  

(1)教师:

小朋友请打开书,看看图上都有谁?

她说了什么话?

在说话的时候,她又是怎样做的?

  

(2)幼儿看书后回答。

  (3)教师完整地讲述一遍幼儿用书中的内容,并进行简单的小结。

  3.学习儿歌"小可懂礼貌"。

  

(1)教师: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儿歌,名字叫"小可懂礼貌",请大家仔细听。

  

(2)幼儿倾听教师的朗诵。

  (3)教师针对儿歌中的内容,对幼儿进行提问。

如小可喜欢的表情是什么?

她都遇到了谁?

和他们是怎样打招呼的?

  (4)教师请幼儿边看幼儿用书,边念儿歌。

  4.玩音乐游戏,在游戏中让幼儿练习各种打招呼的方式。

  

(1)玩法:

教师将一些打招呼的方式的图片排列在黑板上,并列上序号。

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拍手走步,等这段音乐结束时,迅速找一个朋友打招呼。

依次的,等第二段音乐结束时,必须重新找一个朋友打招呼。

有几张图片,音乐就重复放几次。

  

(2)调整图片前后的顺序,请幼儿按照图片的新顺序再次进行游戏。

主题8幼儿礼仪教学——手势语

 

活动目标:

1、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使幼儿知道不同类型手势的不同用途。

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体态习惯。

核心要素:

交通警指交通手势语各不同

聋哑人用手语须尊重明事理

活动准备:

1视频四个

2、挂图一幅

3、《相信相爱的一家人》视频资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随音乐开汽车进入——愉快幼儿的情绪。

教师带幼儿随着欢快的音乐,开着小汽车进入场地。

坐好.

二、基本部分:

1谈话____激发学习兴趣

结合生活经验谈话,马路上那么多车,为什么都很有秩序,能顺利通行?

小结:

因为有交警叔叔在指挥交通。

这些动作有一个名字——手势语

2、观看视频——培养观察力、表达能力。

幼儿观察并回答。

(1)片中的人是什么身份?

(2)他在做什么?

第一个视频里的交警叔叔在指挥交通

第二个视频里的合唱会上,指挥家在指挥演唱

第三个视频的聋哑人正在用手语对话。

第四个视频的篮球裁判正在使用手语提示规则。

2、诵读儿歌-----感知礼仪

出示挂图,带领幼儿大声地、有韵律的诵读三字儿歌。

3、学习手语——培养爱心

教给幼儿简单的聋哑人手语,教育幼儿尊重聋哑人。

培养幼儿的爱心。

4、游戏《我做你猜》——培养礼仪习惯

游戏玩法:

(1)教师用动作表达一个词语,另一个幼儿说出这个词语。

要求幼儿的手势或动作要准确。

(2)可以让幼儿说词语,大家猜,并作出动作。

5、创编手语----培养创编能力

三、结束部分:

运用学过的手势语表扬幼儿,让幼儿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更大的学习兴趣。

让我们一起用新学到的手语去和小朋友交流.

四、活动延伸1、回家和家人一起创编手语动作。

2、幼儿集体感受手语《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谈情说案:

1、开头可以改为:

幼儿开着汽车进入场地,老师用手势示意幼儿坐下,或者前进,或者停止。

问:

刚才老师没说话,小朋友怎么知道老师要大家做什么?

(老师用手势)小朋友看着老师的手势活动有秩序,马上的车是谁指挥着安全通行?

交警叔叔。

2、老师上课的教态语言好。

3、随机应变能强,随机教育很好。

4、聋哑人的手势语部分多了点,可以删除一些。

5、前面看视频部分,可以再精炼一下。

主题9围餐的礼仪

教学设想:

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才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我认为,孩子的发展最主要的是要有健康的心灵和体魄,而健康的第一步主要取决于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

而中华民族有传统美德,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可同现代文明相结合寻求指导理论,教育中可进行爱惜劳动成果,诚实、勤劳等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目标:

1、通过围餐,让幼儿认识中国的饮宴礼仪,认识围餐的上菜顺序。

2、,在进餐过程中实践所学的礼仪,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3、让家长配合,在家进餐时也让幼儿“练习”,让幼儿在习惯中养成良好的行为。

教学过程:

一、进餐前,介绍中国传统的饮宴礼仪。

1、介绍上菜的顺序。

上菜顺序,中餐一般讲究:

先凉后热,先炒后烧,咸鲜清淡的先上,甜的味浓味厚的后上,最后是饭菜

凉菜-冷拼,花拼。

热炒-视规模选用滑炒,软炒,干炸,爆,烩,烧,蒸,浇,扒等组合。

大菜-(不是必须的)指整只,整块,整条的高贵菜肴,比如一头乳猪,一只全羊,一大块鹿肉什么的。

甜菜-包括甜汤,如冰糖莲子,银耳甜汤等

点心-一般大宴不供饭,而以糕,饼,团,粉,各种面,包子,饺子等。

水果-爽口,消腻

2、讲解进餐礼仪。

(1)、客人入席后,不要立即动手取食。

而应待主人打招呼,由主人举杯示意开始时,客人才能开始;客人不能抢在主人前面。

(2)、夹菜要文明,应等菜肴转到自已面前时,再动筷子,不要抢在邻座前面,一次夹菜也不宜过多。

使用筷子不能交叉;夹菜应先拣离自己最近的菜下箸,夹菜时不要在碗碟里乱翻找。

(3)、要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要求。

决不能大块往嘴里塞,狼吞虎咽,这样会给人留下贪婪的印象。

不要挑食,不要只盯住自己喜欢的莱吃,或者急忙把喜欢的菜堆在自己的盘子里。

(4)、用餐的动作要文雅,夹莱时不要碰到邻座,不要把盘里的菜拨到桌上,不要把汤泼翻。

不要发出不必要的声音,如喝汤时“咕噜咕噜”,吃菜时嘴里“叭叭”作响,这都是粗俗的表现。

不要一边吃东西,一边和人聊天。

嘴里的骨头和鱼刺不要吐在桌子上,可用餐巾掩口,用筷子取出来放在碟子里。

掉在桌子上的菜,不要再吃。

进餐过程中不要玩弄碗筷,或用筷子直向别人。

不要用手去嘴里乱抠。

(5)、汤和食物如果太热,不可用嘴吹。

等汤和食物凉了,才去吃。

二、进行围餐,在进餐过程中教师不断地指导。

三、进餐后,教师奖励做得好的幼儿,让他们在以后的进餐中也能有更好的礼仪.

主题10乘车要注意什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乘车过程中的一些基本规则、基本常识。

2、让幼儿懂得在乘车过程中怎样进行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

食物投影仪、图片、乘车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了解乘车的基本规则,出示车票:

这是什么?

它用来干什么?

你知道乘车要注意什么?

二、观看图片,知道乘车中的安全常识。

1、看看图片上的小朋友做得对吗?

为什么?

2、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安全常识。

三、讨论如何保护车厢环境。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车厢内的整洁?

四、组织幼儿“乘汽车”,巩固乘车的基本规则与常识。

五、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各种各样的汽车”主题活动结束了,孩子们这才依依不舍地将自己的玩具带回了家,不同的是,通过这几周的认识,孩子们知道了自己带的是什么汽车,同伴带的是什么汽车……孩子们对马路上汽车的种类、用途、汽车的发明、构造、发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再谈到汽车,他们的话题开阔了。

通过汽车这一幼儿喜欢的载体,进行的美术、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充分体验到了快乐,从中也获得了有益的经验,审美情趣也得到了培养。

 

活动的延伸:

 

得到了家长朋友的大力支持,我们的调查表、资料非常丰富,所以活动组织很顺利。

这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家长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有了家长的配合,很多事可以事半功倍。

在次活动中也让我看到了自己作为老师应该努力的方向,关于汽车这个话题,一直以为比这些孩子懂得得多,在这30多位孩子的面前,我和他们的关系也只是半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可见老师的知识储备是很重要的。

 

主题11学做小客人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学会有礼貌地做小客人,练习使用礼貌用语进行交往。

  2.使幼儿懂得一些做客的简单礼节。

  核心要素:

  做客前约在先说人数定时间如约至勿早晚

  小礼品人喜欢入座后坐相端主人物不乱翻

  主人忙要适时先致谢再告辞

  活动准备:

  1.与本班一幼儿家庭联系有关做客事宜。

  2.电话两部。

  活动过程:

  一.教师向小朋友介绍活动内容及简单要求。

  老师要带XX小朋友去XX小朋友家做客,比一比看谁是最

  有礼貌的小客人。

  二.幼儿到XX小朋友家做客,在做客过程中学习礼貌

  用语和简单礼节。

  1.学习有礼貌地问候主人。

  到了主人家轻轻地敲门,见了主人会礼貌地问候,

  学说“你好”。

见了不同的人会使用合适的称谓。

  2.学习有礼貌地与人交往。

  

(1)对于主人的招待,如请客人坐,请客人喝茶,

  请客人吃东西,客人都要有礼貌地说“谢谢”。

  

(2)在别人家不随便翻看,拿走别人的东西。

  在别人谈话时,不随便插嘴。

当别人提出问题时,

  要大方地回答。

说话时,声音轻一些,不大声喧哗。

  (3)与主人要友爱相处。

  (4)学习有礼貌地与主人告别。

  (5)临走时,向主人说“XX,再见”,还可客气地邀请

  别人去自己家做客。

  三.做客后进行小结,对幼儿在做客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小朋友在别人家做客时很有礼貌,会说“您好”、“谢谢”、

  “再见”,并且不随便乱拿别人的东西。

以后到别人家去做客

  也要做到这些,做个有礼貌的小客人。

  活动延伸:

  可通过角色扮演和行为辨析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拜访做客的教育。

  

(1)甜甜敲门时很用力,她这样做好吗?

  

(2)小客人进门时没问好,这样做对吗?

  (3)乱翻主人东西好不好?

应该怎样做?

  教学反思:

  使幼儿学会有礼貌地做小客人,练习使用礼貌用语进行交往。

  使幼儿懂得一些做客的简单礼节。

主题12我不愿意孤独

∙ 设计意图:

我园有多达60%的进城务工子女,这些孩子往往在语言、学习、生活等方面和其他小孩有所不同,这就不免造成他们的心理负担和阴影,有一部分孩子甚至性格孤僻,不爱讲话。

  行知先生主张尊重每个孩子,给予他们公平的待遇。

爱是尊重的基础,如果离开了对孩子的真爱,尊重只能是虚假的形式,唯有发自肺腑的爱,才能产生真正的尊重。

本课从让孩子了解什么是"孤独"开始,逐步让幼儿感受到爱,有爱的人不会孤独。

爱自己也要爱别人。

  活动目标:

知道和朋友在一起不会感到孤独,和朋友在一起就会开心。

  尝试主动交往,感受积极主动交往的意义。

  活动重点:

○1让幼儿理解什么是孤独。

  ○2怎么样才能不孤独。

  ○3感受到来自同伴的爱。

  活动难点:

幼儿之间主动交往;将爱传播出去,让别人感受到爱,自己也会快乐。

  活动准备:

本课挂图本课的语音故事、音乐《爱的抱抱》、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出示挂图,根据挂图内容提问:

这些图片上都有些呀?

(小朋友、老师、滑滑梯)师:

大家看看这个戴眼镜的小朋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表情呢?

(不高兴……),他为什么不高兴呢?

(……)给幼儿讲述这个故事,二、让幼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