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生物圈中的人综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1717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6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4生物圈中的人综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4生物圈中的人综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4生物圈中的人综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4生物圈中的人综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4生物圈中的人综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24生物圈中的人综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24生物圈中的人综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24生物圈中的人综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24生物圈中的人综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24生物圈中的人综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24生物圈中的人综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24生物圈中的人综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24生物圈中的人综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24生物圈中的人综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24生物圈中的人综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24生物圈中的人综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24生物圈中的人综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24生物圈中的人综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24生物圈中的人综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24生物圈中的人综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4生物圈中的人综合.docx

《24生物圈中的人综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生物圈中的人综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4生物圈中的人综合.docx

24生物圈中的人综合

生物圈中的人综合

10.(2018•保定学业考)下列关于食品安全及人体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发芽的马铃薯无毒可以安全食用B.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C.人体的各种反射都由反射弧完成D.摄入碘过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

【解析】发芽的马铃薯有毒,不能吃;近视眼戴凹透镜进行矫正;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有反射弧完成;食物缺碘时,人会出现地方性甲状腺肿。

10.(2018•黄冈学业考)对下图的理解或解释错误的是(D)

A.图甲:

胎儿生活在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

B.图乙:

在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C.图丙:

心房收缩,血液被压出心房,穿过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进入心室

D.图丁:

远处物体形成的物象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可以佩戴凸透镜加以矫正

【解析】甲图是胎儿在子宫内的发育情况,子宫内的羊水是胎儿生活的环境,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产生的代谢废物也通过胎盘和脐带排出。

A正确;图乙中,膈顶下降,膈肌收缩,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胸廓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减小,人体吸气,B正确;图丙表示的是心脏的工作过程,图中房室瓣打开,血液由心房进入心室,心房收缩,心室舒张C,描述正确。

丁图中,远处物体形成的物象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这是近视眼的表现,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D错误。

9.(2018•恩施学业考)图中a、b、c表示流经人依某部位的血管,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若b为小肠处毛细血管网,则c内流含营养物质丰富的动脉血,血液流回右心房

B.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网,则c内流营养物质减少的动脉血,血液流回右心房

C.若b为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则c中为代谢废物浓度不变的动脉血,血液流向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

D.若b为胰腺周围毛细血管网,则c中营养物质减少、胰液增多的静脉血,血流流向右心房

【解析】若b为小肠处毛细血管网,则c内流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血液流回右心房,A错误;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网,则c内流氧气丰富的动脉血,血液流回左心房,B错误;若b为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则c中为代谢废物浓度不变的动脉血,血液流向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C正确;b为胰腺周围毛细血管网,则c表示的是体静脉,体静脉内是静脉血,胰液进入消化道而不是血液,D错误。

10.(2018•南充学业考)2018年5月20日我市营山举办了国际马拉松比赛,比赛中运动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了变化。

下列叙述错误的(C)

A.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开始起跑,控制这一反射类型的神经中枢位干大脑皮层

B.比赛中,运动员需要不断补充水分,消化道中能吸收水分的结构有胃、小肠、大肠

C.运动中,通过呼吸系统吸入的大量氧气要经过心脏两次才能到达肌肉细胞

D.冲刺时,运动员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会增加

【解析】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后,受大脑皮层的调控,迅速起跑,为条件反射,A正确;胃能吸收少量的水和酒精,小肠能够吸收水分、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甘油、脂肪酸、氨基酸,大肠吸收水、无机盐和维生素,B正确;呼吸系统吸入的氧气,经肺静脉到达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最后到达骨骼肌细胞,此过程只经过心脏一次,C错误;冲刺时会消耗大量的氧气,运动员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会增加,D正确。

(2018•广东学业考)特定人群往往需要特定饮食方案。

相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A.婴幼儿在补钙时应补充维生素D

B.坏血病患者要补充新鲜水果蔬菜

C.高血压患者饮食要清淡、忌油腻

D.糖尿病患者需要补充高糖食物

【解析】选D。

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有大量葡萄糖排出,给糖尿病患者补充高糖食物会加重病情,糖尿病患者应忌食高糖食物。

婴幼儿补充钙的同时补充维生素D有利于钙的吸收;水果蔬菜中含有维生素C,有利于治疗坏血病;高血压患者吃清淡少油的食物,可减少脂肪积累,对降压有利。

(2018•衡阳学业考)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如果M表示肺,a表示肺动脉,那么b中的氧气会增加

B.如果a表示入球小动脉,b表示出球小动脉,那么b血管中流静脉血

C.如果M表示小肠,a、b代表与M相连的血管,那么b中的营养物质和二氧化碳会增加

D.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的一部分,且a表示传入神经,b表示传出神经,那么M是神经中枢

【解析】a表示肺动脉,M表示肺,则b为肺静脉,内流动脉血,氧气增加;a表示入球小动脉,b表示出球小动脉,则M为肾小球,a、b、M内都流动的是动脉血;M表示小肠,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故b内营养物质和二氧化碳增加;反射弧的五部分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018•晋江学业考)人体完成各项生理活动需要各个系统协调配合,下图所示为人体部分器官对自身结构和功能的描述,请补充完整:

(1)气体交换

(2)血红蛋白(3)关节(4)氧化分解

(5)左心房(6)主动脉(7)小肠壁的内表面有大量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

【解析】

(1)图中四个器官分别是肺、心脏、骨骼肌、小肠。

其中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

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进行运输。

(2)骨骼肌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人体内,当骨骼肌受到刺激时收缩,会牵引骨绕着关节产生运动;人体进行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3)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分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四个腔,左心房连肺静脉,左心室连主动脉,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肺动脉。

由肺流出的血液经肺静脉流入左心房,由左心房流入左心室,再由主动脉流送出心脏。

(4)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其中小肠适于吸收的特点有:

小肠长约6米,小肠壁的内表面有大量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答案

(1)气体交换血红蛋白

(2)左心房主动脉(3)关节氧化分解(4)小肠壁的内表面有大量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或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或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2018•衡阳学业考)如图是人体进行消化和吸收,循环、呼吸、排泄等生理活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填数字或字母。

“”处请用文字作答)

(1)图一中[]分泌的消化液,不含消化酶,可以乳化脂肪。

(1)在图二心脏的结构中,心脏壁最厚的是[],与其相连的血管是。

(2)图三中a、b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那么a表示的气体是(填“氧气”或“二氧化碳”)

(3)下表中的三种样品是从上图四中的不同部位取出的血浆、原尿、尿液成分表(健康人)据表分析:

从图四中的④和⑥处取出的样品,分别是下表中的样品[]和[]。

成分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样品A

×

×

样品B

×

样品C

【解析】

(1)①为肝脏;②为胃;③为胰;④为小肠;其中肝脏分泌的胆汁内不含消化酶。

(2)①为右心房;②为右心室;③为左心房;④为左心室;心脏壁最厚的是左心室,与其连的血管是主动脉。

(3)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原理是气体扩散,肺泡内氧气多,二氧化碳少,血液中氧气少,二氧化碳多,故a为二氧化碳,b为氧气。

(4)④为肾小囊,内为原尿;⑥为收集管,内为尿液。

分析表中样品,样品B不含蛋白质,含葡萄糖,为原尿;样品A不含蛋白质和葡萄糖,为尿液。

答案

(1)①

(2)④主动脉(3)二氧化碳(4)BA

18.(2018•南充学业考)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多个系统既有分工又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图—是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二是人体某处的血管分布情况。

请据图回答

下列问题:

(1)组织细胞生命活动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吸收这些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____小肠_____。

(2)当外界气体与图一中_____A______(填字母)系统发生气体交换后,血液中氧气含量会明显增加。

(3)在图二中,血液流动的方向为b→a→c。

①若c中为动脉血,则a可表示肺部毛细血管,b为动脉;②若c中为动脉血,则a可表示小肠处毛细血管,b为静脉;③若c中为静脉血,则a可表示肾小球,b为动脉;④若c中为静脉血,则a可表示脑部处毛细血管,b为动脉。

以上表述正确的个数有___B___。

A.1B.2C.3D.4

(4)通过尿检,发现某成年人的尿液中有红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医生判断可能是肾脏中的__肾小球___结构发生了病变。

如果通过静脉注射药物进行治疗,请问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____右心房____。

(5)上述生理活动能够正常进行,主要是在___神经系统___的调节下,各器官和系统共同协调完成。

【解析】

(1)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组织细胞生命活动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这样营养物质就来自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

(2)图一中A系统和循环系统中的箭头是双向的,所以A系统是呼吸系统。

当外界气体与图一中A呼吸系统发生气体交换后,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被排出体外,所以血液中氧气含量会明显增加。

(3)①若c中为动脉血,则a可表示肺部毛细血管,b为动脉,正确;

②如果a可表示小肠处毛细血管,经过小肠处的物质交换后c内流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b为动脉,错误;

③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它的一端连着入球小动脉,另一端连着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因此如果a可表示肾小球,那么血管b是入球小动脉、c血管是出球小动脉,在b、c内流动的都是动脉血,错误;

④若a可表示脑部处毛细血管,经过脑处的气体交换后c内流静脉血,b为动脉,正确。

所以表述正确的个数有2。

(4)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都可以通过滤过屏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

当肾小球发生病变时,肾小球的通透性会增加,原来不能滤过的蛋白质和血细胞被滤过掉;而肾小管对这些物质没有重吸收能力,因而在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和血细胞。

上臂静脉注射药物,药物随血液循环到达病灶的流动途径是:

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肾部毛细血管。

所以药物最先到达右心房。

(5)上述生理活动能够正常进行,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各器官和系统共同协调完成。

8.(2018•襄阳学业考)金秋十月,丹桂飘香。

国际马拉松赛又为襄阳增加了一张亮丽的名片。

参加马拉松比赛,赛前早餐要以清淡为主;赛中要调整好呼吸,注意补充水分;赛后要迅速保温、补水等。

下图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分析作答:

(1)空气中的氧气透过__肺泡__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运动员的腿部肌肉处毛细血管网,经过的主要路径依次是__bdace__(填字母序号)。

a左心室b肺静脉c主动脉d左心房e各级动脉

(2)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____胃_____,在消化道中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

(3)细胞内蛋白质分解的终产物——尿素排出体外的途径有__④⑤___(填图中序号)。

(4)运动员冲刺时,观众情绪激动,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激素。

肾上腺等内分泌腺没有__导管_,它们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到全身各处,对人体起调节作用。

(5)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对生命活动有重耍意义,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有运输氧的功能”。

请再写出人体中的一种蛋白质及其作用:

__抗体,可以帮助清除抗原__。

【解析】

(1)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肺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腿部肌肉处毛细血管网。

所以,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运动员的腿部肌肉处毛细血管网,经过的主要路径依次是bdace。

(2)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胃,在胃中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氨基酸。

因此,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在消化道中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

(3)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

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4)肾上腺等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它们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到全身各处,对人体起调节作用。

(5)抗体是一种蛋白质,能与对应的抗原结合,参与机体的免疫。

因此,写出人体中的一种蛋白质及其作用,抗体,可以帮助清除抗原。

27.(2018•福建学业考)人体的发育从受精卵开始到成人,细胞增加约1014个,形态多种多样。

(1)人的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生殖细胞有_________条染色体。

如果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此受精卵将发育成_________性个体。

(2)人体发育过程中,细胞数量增加是细胞_________的结果。

(3)与叶肉细胞相比,人体肌细胞没有_________、叶绿体、液泡等结构。

【解析】

(1)人的体细胞内含有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

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正常情况下父亲产生的精子中有23条染色体。

如果父亲精子中所含的性染色体是Y,则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将来发育成男孩;如果父亲精子中所含的性染色体是X,则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将来发育成女孩。

(2)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细胞壁。

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了。

因此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3)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相比,其基本结构相同,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

所不同的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人体肌细胞是动物细胞,叶肉细胞是植物细胞。

所以,人体肌细胞与叶肉细胞相比,缺少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答案】

(1)23

(2)男(3)分裂(4)细胞壁

10.(2018•内蒙古学业考)下列关于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论述,错误的是(A)

A.根尖分生区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有利于土壤中养分的吸收

B.小肠内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便于消化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

C.肺泡壁和其外面包绕着的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D.神经元有许多突起,突起末端都与多个神经元的突起相接触,从而能对各种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

【解析】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有利于土壤中养分的吸收,分生区细胞只有分裂产生新细胞的功能。

4.(2018•宁波学业考)由于酒精的麻醉作用,饮酒驾车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对酒驾嫌疑人员,交警通常采用检测呼出气体或血液中的酒精合量来判断。

  

(1)饮酒后,酒精会引起驾驶员的_中枢神经(或神经)_系统调 节能力下降,造成行为自控能力减弱。

(2)驾驶员呼气时助间外肌和隔肌__舒张__,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体被排  出体外。

(3)抽血前,先用橡皮软管绑住被抽血者的上臂,如图所示。

此时,橡皮软管与手掌之间的部分__静脉__(填血管种类)因血量增多而鼓起有利于扎针。

【解析】

(1)酒精具有麻醉作用,会使人体大脑的反应速度减慢。

人体若摄入过量酒精后,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由兴奋转入抑制的毒性生理反应(即“醉酒”),导致人体定向功能和判断能力下降。

(2)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3)前臂上的静脉血管内流静脉血,流向心脏,用像皮软管扎紧后,静脉血流动受阻,静脉鼓起,便于扎针。

18.(2018•内蒙古学业考)下图依次为人体血液循环尿的形成过程和小肠绒毛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各部分结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请分析回答问题:

(1)某人一氧化碳中毒,吸入后一氧化碳首先进入心脏的[],([]里填字母,上填名称)。

(2)血液流经途中E处以后,血液变成了(填“静脉血”或“动脉血”)。

(3)血液由主动脉基部的冠状动脉流向心肌内部的,再由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称为冠脉循环。

(4)图中F内液体的行程依次包括了过程G、H和K的过程。

(5)图中M和N内液体在成分上的区别是。

答案:

(1)C左心房

(2)静脉血(3)毛细血管(4)重吸收

(5)M中含氧多的动脉血,N中是含氧少、但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

【解析】

(1)一氧化碳是由吸气过程进入肺泡,经过气体扩散作用,进入肺部毛细血管网,随血液到达肺静脉,再到达左心房;

(2)E是身体腹腔的各个脏器,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血液流经途中E处以后进行气体交换,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所以变为含氧少的静脉血;

(3)血液由主动脉基部的冠状动脉流向心肌内部的毛细血管,再由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称为冠脉循环。

(4)由图二可看H是肾小球、G是肾小囊,此处会发生肾小球和肾小囊的滤过作用,K是肾小管,此处会发生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5)由图三看出是小肠绒毛的结构图,再根据图中箭头的血流方向推测M(主干流向分支)是动脉和N(分支流向主干)是静脉,而小肠属于体循环的一部分,符合体循环的特点动中动静中静,再联系到小肠具有吸收功能,血液流经小肠后营养物质会增加,所以会由含含氧多的动脉血变为含氧少、但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

29.(2018•福建学业考)人体通过循环系统运送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

观察人体部分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1是小肠内表面示意图,[①]_________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蛋白质、淀粉分别被消化成氨基、_____,在小肠内被吸收进入血液。

(2)图2是肺泡结构示意图,肺泡中的氧气只需通过_________层细胞即可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_________结合。

(3)图3是心脏结构示意图,血液由[___]进入主动脉,通过_______途径(选填:

体循环/肺循环)流经各器官毛细血管,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和氧。

【解析】

(1)图1中①是小肠绒毛,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被消化为氨基酸,这些物质在小肠内被吸收进入血液。

(2)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肺泡壁、毛细血管壁,因此共需穿过2层细胞。

(3)所以血液由⑤左心室进入主动脉,通过体循环途径流经各器官毛细血管,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和氧。

【答案】

(1)小肠绒毛葡萄糖

(2)2血红蛋白(3)⑤体循环

12.(2018•恩施学业考)下图表示人体部分代谢示意图。

图中a、b、e表示物质,A、B表示生理过程,I、Ⅱ表示肾单位的两种结构。

请据图分析作答:

(1)物质a是淀粉消化的最终产物,有多种消化液参与了淀粉的消化,包括___唾液、胰液、肠液___。

(2)图乙中曲线DE段所对应的呼吸过程中,膈肌处于__乙__(填甲或乙)状态。

(3)物质b进入血液后由红细胞运输。

红细胞呈两面中央凹的圆饼状,增大了_表面积(面积)_,这对于b与血红蛋白结合有利。

a和b最终进入组织细胞被氧化分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4)图丙所示的是进入和离开身体某器官时,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变化情况,该器官是__大脑__。

(选填:

肾脏、小肠、大脑、肺)

(5)如图甲健康人的Ⅱ末端流出中的液体与I中液体相比,__尿素___的浓度大大增加,而葡萄糖等对人体有用的物质重新回到了血液,这一变化是生理过程B完成的。

(6)正常人生长的速度在不同年龄段会发生变化,主要是因为__生长激素_(填激素名称)的量在不同年龄段会发生相应变化。

【解析】

(1)淀粉的消化是在口腔中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初步消化成麦芽糖,进入小肠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由小肠吸收进入血液。

可见参与淀粉消化的消化液是唾液、肠液和胰液。

(2)图乙中DE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吸气时膈肌收缩,隔顶下降,肋间肌收缩,肋骨上移,即图中乙呼气。

(3)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

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

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增大与血红蛋白的接触面积,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4)由图可知该组织处的物质交换的特点是进入该器官的氧气多,离开时少,进入的二氧化碳少,离开时多,进入的葡萄糖多,离开时少,尿素增加。

大脑符合上述的物质交换特点。

(6)生长激素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

正常人生长的速度在不同年齡段会发生变化,主要是因为生长激素的量在不同年龄段会发生相应变化。

13.(2018•黄冈学业考)下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标号①—⑧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过程⑤分泌的消化液含有的酶能消化图示中的__糖类、脂肪、蛋白质__等物质。

(2)通过过程④进入血液中的氧主要与血红蛋白__结合__,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3)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在排出体外过程中,随血液循环一定会流经心脏的__右_心室。

(4)过程⑥和⑤相比:

过程__⑥__(填标号)属于内分泌腺的分泌过程,它分泌的激素叫胰岛素。

(5)过程①、⑦、⑧排出的废物有__二氧化碳和尿素___以及水、无机盐等。

(6)在肾单位的结构中,既属于泌尿系统又属于循环系统的结构是__肾小球__。

【解析】

(1)胰分泌的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能将糖类、脂肪、蛋白质进行消化分解。

(2)呼吸系统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进入血液的是氧气,氧气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被运输到组织细胞中被利用。

(3)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被体循环运输到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经过肺循环运输到肺部,与肺泡发生气体交换,进入肺泡,再被排出体外,因此,二氧化碳只经过心脏1次,一定经过心脏的右心室。

(4)过程⑤产生的是消化液,经过导管进入小肠,过程⑥产生的物质直接进入血液,没有导管运输,因此过程⑥是内分泌腺分泌胰岛素的过程。

(5)过程①是呼吸,排出的废物由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过程⑦是皮肤排汗,排出的代谢废物有水、无机盐和尿素,过程⑧是排尿,排出的代谢废物有水、无机盐和尿素,故过程①、⑦、⑧排出的废物有二氧化碳、尿素,水和无机盐。

(6)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既属于泌尿系统又属于循环系统。

18.(2018•保定学业考)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协调,以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下图是人体部分系统及生理活动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通过C系统完成体内物质运输,其中肺循环的起点是心脏的__右心室__。

(2)人体生命活动消耗的能量是由组织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的,其消耗的有机物和氧气分别由__A、B__(填图中字母)系统从外界获得。

(3)正常情况下,血液流经D系统中的肾脏时,经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的液体与血浆相比,不含_大分子蛋白质__。

(4)图中所示各系统都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__神经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