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31820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版)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版)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doc

《(新版)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版)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doc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混合运算的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算式中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3.小括号是老大,乘除法是老二,加减法是老三。

先算老大,再算老二,最后算老三。

老大>老二>老三

二、观察物体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2.站在一个位置上观察,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3.判断什么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时,一定要借助物体的形状特征、方向特征等来帮且辨别。

4.要知道观察者看到的是什么形状,首先要弄清观察者所站的位置,然后从观察者所站的角度观察,就能判断出观察者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5.根据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来辨认它的摆放方式时,首先要了解这个物体相邻面以及相对面分别是谁,然后根据确定的方位看到的形状来想象物体的摆放方式。

三、加与减(三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连加:

1.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方法:

可以逐步脱式计算,列两个竖式进行计算,先算出前两个数的和,用所得之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也可以把三个数直接列一个竖式计算,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运用连加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时,先要分析题意,弄清数量间的关系,再列出连加算式解答。

计算时可以列两个竖式计算,也可以列一个竖式计算。

连减:

1.使用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在有小括号的算式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2.计算三位数连减时,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减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用第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3.用竖式计算三位数的连减运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

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它的前一位退1当10,在本位上加10再减。

加减混合:

1.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3.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时,先要分析数量关系,根据题意画出直观图,借助直观图理清数量间的关系,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列出相应的算式解答。

四、里程表问题

1.根据路线图计算两地间的路程,先要读懂里程表,把里程表和路线图结合起来,并在路线图中找出相应的部分,这幅路线图就起到了线段图的作用,有助于理解题意。

2.求两地间的路程,要找准起点,用较远的路程减去较近的路程就得到两地间的路程。

3.根据里程表的读数或电表的读数解决问题时,先要弄清里程表的读数所表示的意义,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当天行驶的里程数=当天的读数—前一天的读数(例:

星期四=星期四—星期三)

本月的用电量=本月月底的电表读数—前一个月月底的电表读数

(例:

四月份=四月份—三月份)

五、乘与除

口算乘法

1.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先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中0前面的数,算出积后再看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两位数乘一位数

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和一位数相乘后,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口算除法

1.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

(1)想乘法算除法,看看一位数与哪个数相乘得整十、整百、整千数,结果就是那个数。

(2)先不看被除数末尾的,按照表内除法算商,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商的末尾添上几个0。

2.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例420÷6=70

(1)与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相同,先按照表内除法算出商,再将被除数末尾的0添在商的末尾。

(2)想乘法算除法

3、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1)把被除数看作整十数与一位数的和,分别除以一位数,再把除得的商相加

(2)想乘法算除法,看看一位数与哪个数相乘得这个两位数,结果就是那个数。

乘数×乘数=积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积÷乘数=乘数 商×除数=被除数

六、周长

1、周长是一个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2、封闭图形沿着边绕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描出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周长时,可以从不同的起点开始,但是最后必须再回到这一点终止,首尾连接。

3、计算周长就是计算一个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之和。

4、多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就是把所有围成多边形的线段长度相加,是几边形就是几条边的长度相加。

5、长方形周长

(1)长方形的周长是指组成长方形的2条长边与2条宽边的和。

(2)比较常用的、简便的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是:

(长+宽)×2=长方形的周长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引申出:

(长+宽)=周长÷2  

长=周长÷2—宽 

宽=周长÷2—长 

6、正方形的周长

(1)正方形的周长就是指正方形4条边的长度和。

根据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相等的特征,可以知道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边长×4=正方形周长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引申出:

边长=周长÷4

七、乘除

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对着那一位写积。

一位数乘两位、三位数(进位)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

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一位数乘两、三位数(连续进位)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

用一位数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有关0的乘法

1、0的乘法规律:

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2、一个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多位数中间的0也要乘,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是0,就在积的那一位上写0,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

3、一个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先用0前面的数乘一位数,再看这个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0。

连乘

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

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估算:

估算就是利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两、三位数看作整十、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然后再用近似数相乘。

对于接近几百五十的数,也可取近似数几百五十进行估算。

估算有多种方法,关键是灵活应用,能够发挥推理判断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