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刘大民2017.1026修正稿.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31943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刘大民2017.1026修正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刘大民2017.1026修正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刘大民2017.1026修正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刘大民2017.1026修正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刘大民2017.1026修正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刘大民2017.1026修正稿.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刘大民2017.1026修正稿.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刘大民2017.1026修正稿.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刘大民2017.1026修正稿.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刘大民2017.1026修正稿.doc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刘大民2017.1026修正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刘大民2017.1026修正稿.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刘大民2017.1026修正稿.doc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学科

数学

学段:

第一学段

年级

四年级

相关领域

数学

教材

书名:

义务教育教科书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出版日期:

2013年秋季

教学设计个人信息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设计者

刘大民

西二道河中心小学

13810775410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

”这是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教师应该把教学植于生活,将枯燥乏味的教材内容设计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有价值、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过程,注重把理论为重的学习经历改为实践为重,把传授为重的学习经历改为发现为重,把教师主导的学习经历改为学生主导。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是北京出版社四年级数学上册六单元《除法》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被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以及一个因数是两位数,另一个因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又是学生在五年级学习小数除法的基础。

因此,本节课在小学计算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习本课教学内容之前,例1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例3到例6还将学习两位数除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

除数是整十数的计算原理和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基本相同,只是试商难度加大。

因此,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关键引导学生掌握“四舍五入”试商法以及调商的规律,这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

把计算内容置于实际生活情境之中,如社会大课堂租车、分组、植树等,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

让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计算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技能是发展数学能力的必要条件和基本前提,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理解、掌握运算知识,然后再在课堂中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运算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本课内容我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通过倾听、阅读、表述、讨论、交流、讲解、练习等不同的学习方式探索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算理。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在展示个性化算法的过程中,注重算理的交流和反思,体会除法运算的本质、沟通知识之间的关联,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设计教学活动,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计算核心素养。

学情分析

1.学生的认知起点分析:

上课之前,对学生进行了前测。

练习了一位数除法。

发现优等生已经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原理,能够比较清晰地说出笔算过程。

中等生不熟练,后进生全忘了。

口算除数是两位数的整十的任务在第1课时已经完成,后进生经过练习基本掌握了竖式除法的基本方法,知道从高位除起,除的过程中要看被除数的前一位或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每次除完,所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学生的能力结构分析:

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学生已比较熟练掌握了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了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

因此,本节课内容很适合放手让学生探索。

由于我们学生活泼开朗,爱表达,会欣赏别人作品,课堂生成会精彩纷呈。

教学方式:

情景激趣、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学习方式:

自主、探究、交流、观察、推算、验证。

教学手段:

课件演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技术准备:

ppt演示文稿、实物投影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分享掌握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试商方法和竖式的书写格式。

2.会用竖式的方法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除法。

3.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主动参与学习、交流的能力。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能熟练的进行试商和商的定位;掌握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商的位置及试商的方法。

问题框架(可选项)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环节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学生熟悉的社会大课堂活动中提取数学问题,

环节二:

尝试探究学习新知掌握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计算方法;

环节三: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巩固算法;

环节四:

课堂小结拓展知识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安排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1.创设情境:

师:

社会大课堂是同学们喜爱参加的实践活动(同时课件展示:

学生参加社会大课堂的图片),其实在组织社会大课堂的过程就蕴含着有趣的数学问题呢?

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来研究其中的租车问题。

(出示例2)

2.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

1.观看PPT,回忆参加大课堂的情景

2.读题并用自己的话说出题目的数学信息。

预设:

1、说出数学信息和问题(略)

2、限乘50人的意思是最多乘坐50人

从学生熟悉的社会大课堂活动中提取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联系。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培养审题能力。

演示文稿

3

环节二:

尝试探究

学习新知

一.独立思考,尝试探究

师:

究竟需要租多少辆客车呢?

请同学们完成任务一,

你是怎么解决的,把思考过程记录下来,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

二.小组交流

1.按要求完成任务一,再在小组交流。

2.巡视,选样,收集典型作品,包括错误的作品

三、全班分享,交流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这些作品,它们都是用除法解决的,这是为什么?

生汇报,随机点播

1.通过课件理解除数两位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的道理。

2.理解商中“1”占十位的道理,算式中“64”“50”“148”表示的含义。

3.点拨算理

4.对比评价对错两种笔算的不同之处,进一步理解算理

5.为什么商12,横式约等于13呢?

6、引导学生思考:

为什么这样计算?

你是怎样想的?

然后归纳概括: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计算时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

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1.认真读题、审题

独立探究,完成任务

2.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3.全班分享,交流

生:

这道题求648里面有几个50,所以用除法解决

分享作品

预设1:

估算

(1)648÷50≈13(辆)

650

(2)租租20辆车可乘1000人。

需租10多辆

预设2:

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问题的解答方法。

(1)如果先租10辆车可乘500人。

还剩148人,再租2辆车,还剩下48人,还需再租1辆车,一共需租13辆车。

(2)我可以简化:

如果先租10辆车可乘500人。

还剩148人,还需再租3辆车,一共需租13辆车。

(3)500÷50=10(辆)

148÷50=2(辆)……48(人)

10+2+1=13(辆)

预设3:

根据除法的意义

笔算竖式

648÷50

思考,回答:

除数是两位数,要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

被除数的前两位是64,64个十除以50商是1个十,1写在被除数的十位上面,64减50得14,14表示14个十,8落下来。

148除以50商2,148减100得48.

预设4:

错例

5.生:

因为48人还需租1辆车。

13并不是648÷50得准确值。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奠定基础。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交流计算方法,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加以概括,使学生初步掌握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实物投影

实物投影

25分

环节三:

运用知识

解决问题

完成任务二。

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商应写在什么位置以及为什么。

960÷80=72÷20=

272÷30=392÷40=

1.认真阅读题目,独立完成计算,然后交流订正。

讨论交流,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巩固练习,商的书写位置。

除尽和有余数的除法。

检测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演示文稿

10分

环节四:

课堂小结

拓展知识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你还有问题吗?

回忆课堂学习的过程,畅谈感受。

提出不懂的问题

梳理学习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

板书设计

例2一共648人,每辆车限乘50人,一共需要多少辆?

648÷50≈13(辆

答:

一共需要13辆。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一)课堂观察法:

针对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的程度、思维是否清晰及灵活运用知识的程度进行观察评价。

(二)练习检测法: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960÷80=72÷20=272÷30=392÷40=

评价量规:

1.课堂观察法:

评价方式

评价内容

评价项目

评价量规

A

B

C

D

自评

对本节课知识的兴趣

浓厚

较浓厚

一般

本节课独立思考的习惯

较强

自信心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愉悦 

较多

一般

理解别人的思路,与同伴交流的意识

较好

一般

在知识、方法等方面获得收获的程度

较高

一般

同伴互评

本节课发言的次数

较多

一般

本节课发言的质量

较好

一般

本节课课堂练习的正确性

较高

一般

师评

尝试探索

较好

一般

多维思考

较强

有理有据的表达

较好

一般

合作分享

较好

一般

评价说明

在评价等级下,相应的栏只选一项,打P

评价等级

优秀

良好

达标

待达标

评价标准

正确计算4个题目

流利表述计算过程,理解竖式的意义

正确计算4个题目

能够比较正确表述计算过程

正确计算3个题目,能够说出计算方法。

2个题目及以下不会准确找商

预期效果(人)

3

6

2

0

百分比(总人数11)

27.3%

54.5%

18.2%

0

2.练习检测法: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探索计算方法,。

计算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

把计算数学置入现实情境之中,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于一体,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经历除法计算方法形成的过程,还数学以本来面目,这正是促进数学的发展所需要的教学。

教材为学生学习除法计算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学时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创设社会大课堂租车的现实情境,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数量化角度观察身边事物的兴趣和习惯,促使学生形成计算意识。

2.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以往的计算教学,把总结、记忆计算法则回作为重要环节。

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则强调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死记硬背。

教学时,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笔算方法。

在此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提升学生对数学过程的认识,完善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学生在主动探索中经历除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既可以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又能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为学生赢得不断体验成功的机会,将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深度参与。

一是从尝试探索、多维思考、有理有据的表达、合作分享四个维度形成多元评价,促学生深度参与。

二是运用表达器,反馈多少学生会,多少学生不会,促使每个学生都积极思考。

同时为后续练什么提供依据。

三是重难点的地方随机发言、不用举手想法就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然生成,课堂上经常能听到“我的观点是……”“我们小组讨论的结果是……”“我补充一下……”“我还有一种解法”“我有不同的意见”等各种见解,通过发言的策略既体现公平又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

五是在组织学生交流时,学生的想法、观点偏离教学目标时,巧妙地把学生的交流方向引到即时的教学目标上来,但学生交流形成了不同的观点时,引导学生梳理、辨析、讨论,甚至可以想办法引起学生争论……真正引在重点上,导在疑难处,点在困惑时,学生自主的、自在的、有深度的学习真正发生。

学习单

任务一

你是怎样解决的?

把思考过程记录下来。

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

任务二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960÷80=72÷20=272÷30=392÷40=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