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第八册全册教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31979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3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数学第八册全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北师大版数学第八册全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北师大版数学第八册全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北师大版数学第八册全册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北师大版数学第八册全册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北师大版数学第八册全册教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5页
北师大版数学第八册全册教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5页
北师大版数学第八册全册教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75页
北师大版数学第八册全册教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75页
北师大版数学第八册全册教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75页
北师大版数学第八册全册教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75页
北师大版数学第八册全册教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75页
北师大版数学第八册全册教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75页
北师大版数学第八册全册教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75页
北师大版数学第八册全册教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75页
北师大版数学第八册全册教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75页
北师大版数学第八册全册教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75页
北师大版数学第八册全册教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75页
北师大版数学第八册全册教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75页
北师大版数学第八册全册教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75页
亲,该文档总共7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数学第八册全册教案.doc

《北师大版数学第八册全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数学第八册全册教案.doc(7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版数学第八册全册教案.doc

全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第五单元:

小数除法;第七单元:

认识方程

(二)空间与图形

第二单元:

认识图形;第四单元:

观察物体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

游戏公平

(四)综合应用:

数图形中的学问、激情奥运、图形中的规律

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生活中的小数和小数的意义、测量活动、比大小、小数加减、购物小票)

本单元是在三年级下册“元、角、分和小数”的基础上,已有了对小数的基本认知,加上对分数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学习小数的意义不是十分困难。

测量活动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因此通过实践操作来理解小数与复名数的互化。

小数的加减是对学生基础的训练,为生活中小数加减四则运算作准备。

第三单元小数乘法(小数乘法的意义、有趣的小数点、世界人口、人口与环境、整理复习)

本单元的学习是在小数的加减法学习的基础上展开的。

从认识小数的乘法意义入手,安排了五个情境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总结出计算小数的方法,发现和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所引起的小数大小的变化,即及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个乘数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的计算小数乘法,利用小数乘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并能灵活的将小数乘法与小数加、减法加以混合应用。

第五单元:

小数除法(精打细算、参观博物馆、打电话、人民币兑换、谁爬得快、电视广告)

本单元的知识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除法的意义、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以及商不变的性质、整数除法的运算性质、整数的四则运算等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在此注意了把已学的整数知识迁移到小数,然后区别于整数不同的地方,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同时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逐步体会将没有学过的知识转化为已学过的知识的思想;并不失时机地进行估算,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

第七单元:

认识方程(字母表示数、方程、天平游戏、猜数游戏、邮票的张数、图形中的规律)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已初步接触了一点代数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等代数初步知识。

结合具体情境,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通过游戏,理解等式性质,会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等量关系。

学生掌握好本单元的知识,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而且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二)空间与图形

第二单元:

认识图形(图形分类、四边形分类、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图案欣赏、数图形中的学问)

本单元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且要重视培养学生对图形的审美情趣。

通过大量的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特征,知道各部分名称,并能画出图形的高;通过实际操作,对三角形进行分类,知道什么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以及发现三角形的性质。

第四单元:

观察物体(天安门广场、节日礼物)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具有活动性,过程性和体验性的特点。

学生在观察物体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能区分拍摄一组照片的先后顺序。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

游戏公平本单元设计了三个游戏活动,组织全体学生参加游戏活动,在活动中体会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进一步体会不确定现象的特点,并进行一些简单的可能性大小的计算。

(四)综合应用:

数图形中的学问、激情奥运、图形中的规律

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

除此之外,还安排了“数图形中的学问”“激情奥运”“图形中的规律”三个专题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

1、进一步学习小数有关的运算,进一步发展数感;初步了解方程;获得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

2、了解一些简单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学习图形变换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3、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含义,并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教学难点:

1、小数加减法、乘除法的教学中小数意义、小数点的处理等。

2、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3、知道各部分名称,并能画出图形的高;通过实际操作,对三角形进行分类,知道什么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以及发现三角形的性质。

五、教学准备:

学生数学学具、教师课件、计数器等。

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21页。

单元目标:

1.结合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会用小数表示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3.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对小数大小进行比较。

4.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能进行两位小数的加减及其加减混合运算。

5.能运用小数加减运算的知识,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通过探索单位换算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3、探究并概括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

4、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5、理解并掌握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6、掌握小数进、退位加减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1、小数意义的理解。

2、把分数转化成小数。

3、有效地协调好同整数大小比较的关系。

4、理解“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的算理。

5、理解并掌握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6、合理选择和使用简便的运算方法。

课时安排:

9课时

小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

课本第2-6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生活中的小数

(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价格用到小数外,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

结合树上的例子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在每个情境中消失表示的是什么,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意义的兴趣。

小数的意义

自学小数的意义(看书第3页)

小组交流

汇报:

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1。

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

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归纳小数的意义

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意义。

小数部分的数位及读写:

1、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

先复习整数部分的数位,再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数是千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千分位。

在计数器的各位上拨3个珠子,说一说各表示多少,体会数位间的进率。

2、小数的读写

让学生试读,注意提醒学生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不同。

3、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

对照计数器写出小数,并读一读,说出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数学游戏:

通过数和形的对应,加深对各数位间关系的理解。

作业:

第6页1-5。

测量活动

[教学内容]:

课本第7-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准备尺子。

[教学过程]

一、测量活动:

让学生分组测量本班教室内的黑板和桌椅或其它物品的长度,然后讨论这些长度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

在讨论把几分米或几厘米写成以米作单位时,可以先写成分母是10或100的分数,再写成小数。

当学生知道了6分米=6/10米=0.6米后,可进一步问学生如果门的高度是1米6分米怎样用米为单位表示呢?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可以用小数表示测量结果的原因。

二、填一填:

填写第7页的表格,左边已经有测量结果,只要把测量结果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右边要求学生自己选择物品,先测量它们的长和宽,再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

三、试一试:

第1题:

将几克改写成以千克为单位,其方法是一样的。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中交流,这样改写的原因。

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测量的结果,如曲别针的长度是2厘米5毫米,再写成以厘米为单位的小数。

四、作业:

第8页练一练

比大小

(一)

[教学内容]:

课本第9-11页。

[教学目标]

1、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尝试比较

创设少年演讲比赛的情境,比较两个同学的得分谁的高一些。

小组讨论:

9.87和9.90哪个数大,并说明自己是怎样想的。

汇报:

通过全班的讨论明确,从数位来考虑,两个数的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二、多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张华比李明表现好,但不能得10分”让学生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明确张华的分数在9.90和10之间。

让学生自己确定一个分数,然后将三个人的分数按顺序排列。

“王平的表现比张华差一些,比李明好一些。

”让学生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明确张华的得分在9.90和9.96之间。

全班交流、归纳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三、练一练

第1题:

先让学生在直线上找到9.8和10.1的位置,从直线图上很容易看出结果,体会到直线右边的数一定比左边的数大。

第4题:

这个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位值制的理解。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几分钟,再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想法。

四、数学游戏:

这个游戏有利于增进学生对小数相对大小的具体感受。

不要求学生用小数减法计算出准确结果。

五、作业

练一练第10页2、3

练习一

[教学内容]课本第12-13页。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数位间的进率。

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小数数位间的进率、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1题:

找出小数在直线上的位置,写出直线上的点所表示的小数,加深学生对小数的理解,体会数与形的结合。

第2题:

首先让学生明确航模比赛时,哪一架飞机模型飞行的时间越长,成绩就越好。

第3题:

让学生看清楚是什么单位,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先化成十进分数再化成小数,也可以直接化为小数。

第4题:

三人的身高用的是不同的单位,不容易比较,让学生先改写成相同的单位,再进行比较。

第5题:

答案是多样的,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

数学游戏:

通过组数游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各个数位的意义,建立小数数位的概念,巩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同时,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将体会不确定现象的特点。

小数的加减

[教学内容]:

课本第14-15页。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超市购物情境,笑笑在收银台结算账单。

师:

笑笑正在核对找回来的钱数对不对,让我们一起帮助她。

2.师出示购物小票,学生说说上面都有些什么内容?

(生答货号、销售价、数量、应交款、应交、实收、找零。

3.师: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合作交流,探究算法

  1.核对小票。

  师:

同桌互相说说通过观察购物小票,你知道笑笑都买了什么吗?

我们可以怎么帮她?

  2.汇报学习情况,先把一个蛋糕和一瓶橙汁的价钱加在一起,然后用20元减去买东西花的钱,看剩下的钱和购物小票上找零一项的钱数是不是一样。

列式:

20-(12.30+4.85)。

  师指名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小组讨论,核对小票,还可以怎样算?

引导学生探究还可以用买东西的钱加上找回的钱看是不是等于20元钱。

列式为:

12.30+4.85+2.85。

  4.师生小结算法。

  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时,按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没有括号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顺序来计算。

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三、练习运用,体验成功

  1.模拟购物。

(课件出示超市一角——文具组,货架上有各种文具,还有价签。

  师:

我们小组合作,模拟购物。

一人当售货员,其他三人扮演顾客,到货架上选自己需要的、喜欢的文具,选完后填到购物单中,请售货员算一算买这些商品要花多少钱?

顾客再核对一下,售货员四人轮流当。

小组合作模拟购物,并填购物单。

(购物单略。

  2.反馈练习。

  

(1)师:

(课件出示:

15-1.2-3.8=4.2+12.3+5.8+2.7=)在计算这几种商品的总价时,如课件所示,你有比较简便的算法吗?

  

(2)小组交流。

  (3)师生小结:

在计算小数连加法时,使用加法交换律或者结合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在计算小数连减法时,两个减数如相加可凑整,先把两个减数相加,再从被减数中减去,也可使计算简便。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师:

我们学习了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今天让我们当一回家,为家人准备晚餐,选购食品。

钱数在30元以内,你打算选购什么食品?

  生写出自己的方案并列式计算出共花多少钱?

如有剩余,余下多少钱?

  2.课件出示淘气当家收拾房间的情境,请学生帮忙解决问题。

  

(1)用两条长度都是1.27米的绳子接起来,捆扎报纸。

接口处共用去绳子0.25米,接好后的绳有多少米?

  

(2)出示数学书第19页7题。

提问:

淘气能摘下这顶帽子吗?

 五、小结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想说些什么。

   

量体重

 教学内容:

课本第16-17页。

【教学目标】

 1.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不够减应向前一位借1

 2.在学生的尝试计算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计算小数加减的方法。

 3.通过减法教学,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本位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口算:

  0.33+0.46    0.17+0.59  

  1.4+1.9         0.44+1.25

引导学生说出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竖式计算:

  489-264     1000-905

  学生交流,汇报,说出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重点说明:

相同数位要对齐,首先从低位减起,如果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1。

(二)、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导入

  出示情境图:

  2.板书:

淘气比丁丁重多少千克?

  45.2-33.4=(      )千克

  

(1)启发学生思考:

根据45.2-33.4这个算式,你想到什么?

  

(2)小结:

小数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十分位不够减要从个位退1作10,在十分位上加10再减。

  (3)讨论:

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低位减起;③十分位不够减向个位借1,然后再减.

  3.板书:

丁丁比笑笑轻多少千克?

  强调:

百分位不够减要从十分位退1作10,在百分位上加10再减。

  讨论:

小数减法和整数减法有什么相同点?

计算小数减法要注意什么?

  4.总结:

 

(1)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都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

  

(2)哪一位不够减都要向前一位借1;

  (3)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三)、实际运用,巩固方法

1、练习第17页第1、4、5题,写到书上。

2、P17页第2、3、6题课堂作业。

  四、小结

歌手大赛

教学内容:

课本第18、1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运算。

(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上的歌手大奖赛吗?

请看大屏幕,CCTV业余歌手大奖赛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

出示两位选手的歌唱得分

五号选手九号选手

专业得分8.55分8.65分

综合素质得分0.88分0.40分

总分9.43分

你都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知道这个“专业得分”是什么意思?

它的满分是多少分?

“综合素质得分”又是什么意思?

它的满分是多少呢?

 环节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师:

看到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板书其中一个问题:

谁的总分高呢?

高多少?

2、解决问题

(1)估一估

师:

估一估谁的总分高一些?

学生估计,教师强调一下估计的方法。

怎样判断谁的表现比较好呢?

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们一般是将专业得分和综合素质得分加起来进行判断的。

也可以分别比较专业得分和综合素质得分。

(2)算一算

师:

要想算出准确的结果怎么办?

引导学生认识:

要通过算一算才知道。

学生试着独立解决。

先做完的同桌交流如何解决。

(3)全班交流

师:

谁来说说你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让学生口述计算方法和过程。

(板书学生不同的解法)

一、8.65+0.40=9.05(分)9号选手的总分

8.65

+0.40

9.05

9.43-9.05=0.38(分)5号选手比9号选手高的分数

9.43

-9.05

0.38

二、

9.43-8.65-0.40

=9.43-9.05

=0.38(分)

三、

9.43-(8.65+0.40)

=0.78-0.40

=0.38(分)

师:

第二、三种方法,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为什么?

(强调:

第二、三种解决方法的运算顺序。

五、练习题设计

一、基本练习

   1、课本18页试一试的第1题(学生独立解决)

   师:

下面这两道题你会计算吗?

4.6+12.3+5.815-(1.2+3.9)

 订正时说一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注意提醒学生把得数末尾的0去掉;第2题在列竖式计算时,给被减数小数部分添上两个0,计算时不容易发生错误。

    2、试一试的2题

   交流时说一说每种解决方案,强调一下运算顺序。

  二、补充练习

   师:

下面我们就运用刚才学到的小数混合运算顺序来解决一些问题,大家有没有信心?

  1、完成书中19页练一练的1题

   学生读题,问一问学生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引导学生理解“接口处用去绳子0.25米”是什么意思?

   交流时说一说解决的思路。

  2、完成书中19页2题的左边的三道题。

 同桌互相订正,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练习二

[教学内容]:

课本第20-21页。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简便计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简便计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1题:

计算时可以以“亿平方千米”为单位。

第4题:

在比较车身高和车身长时,可以让学生求出高多少或长多少。

在解答第

(2)题时,由于两辆车的前灯道前轮都是0.72米,可以不计算他,只要把后两个数相加的和进行比较即可。

第6题:

在解答每一个问题时,先让学生估计,再进行实际计算。

第7题:

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想问题,虽然身高和凳子的高合起来没有衣架高,但还要考虑到臂长。

第二单元认识图形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分类活动,整理图形,认识不同类别图形的特征。

2、通过对三角形的分类活动,认识并能识别哪些图形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3、通过直观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4、通过摆一摆的实验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5、通过四边形的分类活动,了解梯形特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6、欣赏图案,体会图案形成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课时安排:

9课时

图形分类

[教学内容]第22-23页

[教学目标]

通过分类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整理归类,了解这些图形的类别特征。

体会到平行四边形及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了解这些图形的类别特征。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准备图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前知,提出问题。

让学生说说学过哪些图形?

看书第22页让学生从图画中找一找自己认识的平面图形,一方面鼓励学生从生活的空间中“发现”图形;另一方面为图形分类做准备。

二、分一分:

1、小组活动:

把找出的图形进行分类。

2、汇报:

分类的方法和标准。

3、对找到的四边形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标准。

4、分类后,找出同一类图形的共同特点,引导学生总结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

三、实践活动:

第1题:

这是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可以让学生自己举例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2题: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特性。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沿两个对角一拉,就变形了,他具有不稳定性。

把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对拉,图形不改变形状,他具有稳定性。

第3题:

让学生说一说图的意思,并解释为什么“现在可以坐了”。

三角形的分类

[教学内容]第24-26页

[教学目标]

通过分类活动,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剪下附页2中的图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