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掉小学生数学计算粗心的毛病的措施报告.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32534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掉小学生数学计算粗心的毛病的措施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改掉小学生数学计算粗心的毛病的措施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改掉小学生数学计算粗心的毛病的措施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改掉小学生数学计算粗心的毛病的措施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改掉小学生数学计算粗心的毛病的措施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改掉小学生数学计算粗心的毛病的措施报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改掉小学生数学计算粗心的毛病的措施报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改掉小学生数学计算粗心的毛病的措施报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改掉小学生数学计算粗心的毛病的措施报告.doc

《改掉小学生数学计算粗心的毛病的措施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掉小学生数学计算粗心的毛病的措施报告.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改掉小学生数学计算粗心的毛病的措施报告.doc

《改掉小学生数学计算粗心的毛病的措施》的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计算是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

算得对,是学好数学的基本要求。

如果小学四则运算不过关,不仅影响当前的学习效率,还会影响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所以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非常重要。

然而我们三年级的孩子,计算能力普遍偏低。

造成孩子们计算能力偏低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粗心,好多孩子不管是平时的作业,还是检测都会因为粗心错上好几道题。

为止我和周老师决定从三年级开始着手训练如何改掉小学生计算粗心的毛病。

二、研究的内容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找出造成小学生计算粗心的原因。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解决小学生计算粗心的方法。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

研究的方法

1、调查分析法

2、行动研究法

3、案例分析法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

三年级全体同学

五、课题研究的周期:

一学年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

(一)、从树立信心开始,逐渐改掉小学生计算粗心的毛病

教师不要动不动就以粗心为理由批评孩子,这样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对孩子的粗心,教师尽量不要采取正面惩罚的方式,以避免对孩子粗心的强化,造成孩子“破罐破摔”的负面影响。

我们在课堂上是这样说的:

“黄礼,虽然你没回答对,但你积极参与,就是好样的。

你知道吗?

参与是走向成功的开始,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

”、“沈圆,你这次比上一次做得好得多了,只错了4道小题。

”“胡友丽,你已经非常尽力了,不要急,慢慢做。

”、“杜文轩,学习也像龟兔赛跑,暂时的落后不要紧,只要你咬紧牙关,迎头赶上,最后的胜利还是属于你的!

”、“王小雨,别气馁,自信点儿!

再做一次好吗?

”、“杨顺,老师一直认为你是一块金子,只要你努力,一定会发光的。

”、“邓敏,今天你比昨天进步多了。

”……在老师的一次次表扬声中,学生会树立起“别人行,我也行”的信心,他们计算粗心的毛病也会随之而丢掉。

(二)、从培养良好习惯开始,逐渐改掉小学生计算粗心的毛病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保证。

首先,计算时要求学生认真审题,看清楚数字、运算符号;其次,计算时要严格规范计算过程,解题时,要求学生做到计算格式规范,书写工整:

不要“1”和“7”、“0”和“6”、“3”和“5”、“5”和“8”、“+”和“÷”、“+”和“×”不分,相互混淆,即使是草稿,也要书写工整,字迹清晰;计算时要让学生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

抄好题后,要先与原题进行核对,数字、运算符号都正确了,再进行计算,做完题后,要细心地检查,看看结果是否合理,进行验算。

验算绝不能摆样子,走过场,有错必改,改正错的答案时,为了不影响书写,我们规定:

用拉斜线的方法(从错的数字左上角斜拉到右下角)再把正确的数写在错的数后面。

教师或小老师批改后,如果还有错题,要求学生把错题改在错题本上,还要认真分析错误的原因,把出错的原因说给老师或小老师听,最后用简短的语言总结应吸取的教训,把教训贴在文具盒内,或数学书上。

通过我们长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计算粗心的毛病不知不觉就丢掉了。

(三)、从加强口算训练开始,逐渐改掉小学生计算粗心的毛病

部分学生由于计算基础不扎实,对于20以内加、减法不熟练,乘法口诀不能脱口而出、表内除法更不熟练,出现7+8=14、12-5=6、二六十八,六九四十五、32÷4=7等错误,所以我们从三年级上期开始,加强学生的口算,口算形式多样,有听算、开火车、口算接力、定期比赛。

1、听算:

小老师念题,全班在口算本上直接写得数,然后由小老师念得数,其他同学在自己口算本子上批改,全对的在本子上画一面红旗,错2题的在本子上画一颗星,下课拿到科代表处作登记,一周后科代表作小结,把一周计算全对的,再在评价表“我最棒”上画一面小红旗,错题率控制在20%及以内的画上一颗星。

一期后,根据小红旗和星的多少,进行奖励。

2、开火车:

每5人一小组,每天小组长出示不同的5张口算题卡,让该组学生排成一排,每人都要依次轮流地读出5张口算题卡的得数,小组长对组员要进行评价,要为读得又对又快的同学,进行加“星”奖励。

3、口算接力:

每周二、四下午的活动课,教师先把准备好的3组相同口算题(20道)抄在3块小黑板上,并用箭头表示计算的顺序,把学生分成3组,教师喊口令,同时进行,各组学生依次在小黑板上填写得数,那一组填的又对又快,就为每位成员加上一颗“星”。

4、定期比赛:

每周开展一次口算比赛。

有时以“组”为单位,有时以“个人”为单位,有时分“男、女”两组对抗赛。

每一次比赛由“小老师”出题,要限制时间。

再由另一名“小老师”记录比赛结果:

看看谁用的时间最少,就给谁先加上一颗星,然后再由参赛同学互相批改,看谁得分最高,再给他(她)加上2颗星。

每周根据星的多少,评出一名“口算小明星”,每月评出一名“口算速算王”。

通过长期的、形式多样的口算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这样以来,学生计算粗心的毛病也随之丢掉。

(四)、从理解算理开始,逐渐改掉小学生计算粗心的毛病

算理,就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算。

只有学生知道了为什么要这样算后,他们才不会算错。

然而,原来我们在教学中,常常是让学生知道怎样算就可以了,他们在遇到商中间(末尾)有0时,就会出错,老师就爱说“你看,又粗心了。

”现在才明白,那里是粗心哦,是算理没弄明白。

整数与小数加、减法也常出错,也是算理没吃透。

我们从这一年开始,就非常重视算理的教学。

比如在教学:

624÷6时,就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十位上为什么要商0,并要求学生完整说出这道题的算理。

学生:

被除数百位上的6,表示6个百,把6个百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1个百,百位上商1;被除数十位上的2,表示2个十,把2个十平均分成6份,每份分不到1个十,所以只能用0占位置;最后把2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就是24个一,把24个一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4个1,个位上商4。

所以624÷6=104。

这道题,学生如果没有理解算理,就会得出商为14或140。

又如:

原来学生口算3+9.5、8.6-2……,没有理解算理时,他们会错误的得出:

3+9.5=9.8、8.6-2=8.4,而现在学生吃透了算理:

个位上的3与个位上的9才能相加,3个一加9个一等于12个一,所以整数部分是12,12与5个十分之一合起来是12.5;同理个位上的8与个位上的2才能相减,8个一减2个一等于6个一,整数部分为6,6与6个十分之一合起来是6.6。

学生在长期坚持边说算理,边计算中,就会丢掉粗心的毛病。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找到了学生计算粗心的根源

1、态度问题:

部分学生贪玩,不爱学习,做题都是敷衍了事,心不在焉,边做边玩。

2、知识点掌握不好,造成认知不清:

知识点的掌握上凌乱无序,知识点的理解上一知半解,不能将一个个的知识点,连接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

3、感知粗略:

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是比较笼统、粗略、不具体,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出事物的联系及特征,因而对算式在头脑中的印象缺乏整体性,加上计算本身比较单调枯燥。

可能引起心理疲劳。

这时,遇到相似或相近的数字、符号,往往还没有看清楚就动笔算。

出现运算顺序错误、抄错符号或抄错数据。

4、记忆错漏:

一道计算题往往包括多步计算,中间得数需要进行短时记忆,而小学生由于急躁、抢时间、怕麻烦,使得储存的信息部分消失或暂时中断,造成“记忆性错漏”。

(二)、探索出一些解决小学生计算粗心的方法

1、提高认识,强化孩子们的责任心

责任心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可以说如果没有责任心,对什么事情都敷衍塞责,马虎了事,必然做不好。

有了责任心以后,才会谨慎从事,细致认真,不敢有半点儿懈怠。

要培养儿童的责任心,教师光靠说教不行,还得举出有说服力的实例,通过讲粗心的故事可以增强孩子们的责任心。

案例一:

《18万元付东流 》    

乌鲁木齐市粮食局挂面厂1980年从日本一家厂商引进一套挂面生产线,随后又花18万元从日本购进1000卷重10吨的塑料包装袋,袋面图案由挂面厂请人设计,样品制出后,经挂面厂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贸厅机械进出口公司审查,交付日方印刷。

1986年3月当这批塑料袋漂洋过海,运到乌鲁木齐时,细心的人们发现“乌”字上多了一点,乌鲁木齐变成“鸟鲁木齐”,于是,这一点之差,使价值18万元的塑料袋成了一堆废品,真是一点值万金。

如果挂面厂和进出口公司的同志认真细致地检查,怎会让18万元付之东流呢?

 

案例二:

《一个小数点与一场大悲剧》

1967年8月23日,前苏联的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在返回大气层时,突然发生了恶性事故—减速降落伞无法打开。

前苏联中央领导研究后决定:

向全国实况转播这次事故。

当电视台的播音员用沉重的语调宣布,宇宙飞船两个小时后将坠毁,观众将目睹宇航员科马洛夫殉难的消息后,举国上下顿时被震撼了,人们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在电视上,观众看到了宇航员科马洛夫镇定自若的形象,他面带微笑地对母亲说:

“妈妈,您的图像我在这里看得清清楚楚,包括您头上的每根白发,您能看清我吗?

”“能,能看清楚,儿啊,妈妈一切都很好,你放心吧!

”这时,科马洛夫的女儿也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她只有12岁。

科马少夫说:

“女儿,你不要哭。

”“我不哭……”女儿已泣不成声,但她强忍悲痛说:

“爸爸,您是苏联英雄,我想告诉您,英雄的女儿会像英雄那样生活的!

”科马洛夫叮嘱女儿说:

“学习时,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联盟一号今天发生的一切,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距离宇宙飞船坠毁只有7分钟了,科马洛夫向全国的电视观众挥挥手说:

“同胞们,请允许我在这茫茫的太空中与你们告别。

这些粗心造成严重后果的故事会警示着孩子们:

对待任何事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否则,即使是一个小小的细枝,也会让你付出惨痛的甚至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代价。

2、强化审题

首先要从感知算式入手,抓好审题的基本训练。

设计计算题时,要有意创设各类题型,让学生充分感知,善于发现算式的特点,可挑选学生最容易混淆的进行集中对比练习。

比如:

8+24+16、8×24+16、8×(24+16);95+15-23、95-15+23、95-(15+23);84÷7×5、84÷7-5、84÷(7-5)……

3、理解算理

算理为计算提供了正确的思维方式,保证了计算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在计算过程中,理解算理是计算的前提,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常常是算理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理解到位。

在计算教学中根据知识体系之间的联系可以在迁移中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作全面的了解,要对教材内容作细致的分析,把握教学的探究点,找准时机,巧设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引导学生走进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参与中找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感悟算理,探究出计算的新方法。

4、注重非智力因素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计算能力的前提。

在教学中,应教育学生树立责任心、自信心,培养细心和耐心,力争算一题对一题,不畏困难,勤于思考,独立完成。

要求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每算一步要上下、左右纵横检查,抄写数据和符号准确无误;打草稿书写也要整齐清晰,便于查对;算完后必须检查;有错题马上纠正。

(三)、转变了教师的观念

我和周老师在我们学校都算比较老的教师了,原来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几乎为零,原因有二,其一:

自身缺乏现代信息技术的知识,其二:

个人观念陈旧,觉得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够了。

然而在研究这个微型课题的过程中,我们尝到了用多媒体教学的甜头。

案例一:

《认识周长》

我们首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生活中的物体:

数学书、树叶、桌布、冰箱、车轮、三角形的指示牌、梯形的菜地……教师边点鼠标,大屏幕上就出现围数学书封面一周的红色线,围完后,红色线不停地闪烁,教师讲解围数学书封面一周的长度,就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教师讲解后,大屏幕上再出示:

“围数学书封面一周的长度,就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接着用相同的方法:

鼠标点树叶图、桌布、冰箱、车轮、三角形的指示牌、梯形的菜地……分别理解上面各种图形的周长。

通过课件直观形象地围,学生头脑里清晰地形成了周长的概念。

再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组平面图(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六边形、不规则图形)让学生用电子笔在大屏幕上勾画出这组平面图的周长。

最后再让学生小结出周长的意义,既围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教师就这样轻松愉快地让学生理解了周长的意义。

案例二:

《面积单位换算》

首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个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让学生说出它的面积。

学生很快说出:

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

接着又出示一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让学生说出它的面积,学生很快说出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

接下来教师问:

“要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才能把这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铺满呢?

”我话音刚落,就有同学说:

“100个”我追问:

“你怎么知道的?

学生说:

“因为边长1分米=10厘米,所以面积为10×10=100(平方厘米)。

我说:

“现在我们来验证一下这个同学说得对不对?

”于是我就点击鼠标,把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一个一个地“飞到”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中,先用10个铺满一横排,再用10个铺满一竖排,最后全部铺满,学生直观地看出刚好100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铺满了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清楚地看到: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再用同样的方法教学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充分感知了教材,深入理解了教材,突破教材的重、难点。

我记得以前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后,老是把周长和面积混淆在一起,而这一届的学生很少出现这种周长、面积不分的现象;以前学生学习了面积单位换算1周后,练习时,还是要与长度单位混淆。

现在用多媒体教学,一节课后95%的学生能正确换算面积单位。

(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计算的速度,正确率直接影响到计算能力的高低,计算能力的高低又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我们通过一年坚持不懈地努力,三年级学生粗心的毛病得到很好地控制,计算能力也得到了很好地发展,他们的学习效果得到较大提高。

下面是孩子们三期期末书面测试效果统计表:

(正确率是指该题全对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口算正确率

笔算正确率

脱式计算正确率

解决问题正确率

二年级下册

62%

58%

51%

47%

三年级上册

91%

92%

87%

84%

三年级下册

96%

94%

92%

91%

八:

课题研究的思考

1、计算教学任重而道远,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认真而负责的学习态度,必须长期坚持,一年半载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

2、小学生计算粗心的原因多种多样,改掉粗心的毛病的方法也不止这些,有待于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