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表.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32550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表.doc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表.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表.doc

濉溪县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表

乡(镇):

双堆集镇学校:

双堆中心学校年级:

九年级学科:

历史

一、考试成绩统计表:

分数段统计(人数)

(%)

(%)

(%)

100

85

84

80

79

70

69

60

59

50

49

40

40

(1)

43

杜满恩

38

3

1

0

0

0

0

88

100

0

91.3

(2)

43

李志强

39

1

2

0

0

0

0

90.6

100

0

90.8

九(3)

46

杜满恩

5

3

18

14

4

2

0

10.9

87

0

71.4

九(4)

44

杜满恩

7

2

16

18

1

0

0

16.3

97.7

0

80.8

九(5)

46

李志强

6

4

11

19

4

2

0

13.0

87

0

80.5

九(6)

43

李志强

9

7

17

13

0

0

0

20.9

100

0

85.7

九(7)

43

杜满恩

5

4

14

15

4

1

0

11.6

97.7

0

79.6

九(8)

38

李志强

6

3

18

10

1

0

0

15.8

97.4

0

80.6

;;

二、对试题的评价与建议

1:

评价:

本张试卷为闭卷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其中选择题部分共有25个小题,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共50分,选择题考查知识立意的试题减少了,而考查能力利益的试题增多了,考生只有在牢固掌握教学内容主干知识基础上,活化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答好试题;

第二大部分为非选择题部分,共50分,共4题为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的题。

26题分值为14分,这道题考查学生在现史实和理解判断能力,难度不大。

27题11分,难度比第26题稍大,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从中提炼出答案。

28大题为考查书本内容的理解,共13分。

共有4问,每一问都侧重考查基知识,难度较小.29题较难,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从中提炼出答案。

2:

建议

a、试题的形式和内容最好与初三学习的的内容相一致,应考下册书内容

b、试题应各自独立,各题之间不能有关联,不能给其他试题提供暗示;

c、设计内容要突出重点,兼顾全面;

三、考试情况分析

1、基本情况

第一大题是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考查学生对历史本质的认识与理解以及判断历史是非的能力。

从总体来看,本次考试选择题难度较小,但得满分的学生不多。

其中,失分率最高的是第17小题、第19小题和第20小题。

在解答第17小题时,很多考生是按照思维惯性,在作原有题的基础上,不加思索的选择C项,解答第20小题时,部分考生对历史事件发展过程和结果理解不清,这证明光靠死记硬背和单一的学习历史事件,而不注重对事件的理解和联系是不可取的。

在历史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事件之间联系的认识,加强事件与事件间纵向与横向的联系、比较。

第二大题非选择题,材料分析题,是考查学生对所给的材料是否理解与认识,从而作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判断、概括性的点题,得出观点。

大部分学生能把握题意,但仍有部分学生考完后反映,答题时没有思路,找不出头绪,不知如何下笔。

另外还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部分学生在答题时虽全面,但层次不清,没能从思想、经济、政治三个方面分类归纳。

在今后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在这方面的训练。

2、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1)基本功不扎实。

书写不公正、不规范,错别字多。

(2)同类知识混淆不清,学生对同类知识掌握不牢固,张冠李戴的现象很普遍。

(3)读图类的知识掌握不到位。

(4)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5)复习不到位。

本次考试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是太好,选择题错了很多,特别是12、13、16、错误率高、材料题28(1、4),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不扎实,没有真正地理解,只是死记硬背。

3、改进教学的意见及措施

1、加强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学习,多研究新的历史课程标准。

2、加强集体备课,集中体现集体的智慧。

相互讨论,相互交流,高质量的备好每一节课。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突出“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

4、对书本知识的运用,应适当增加训练,才能去熟练灵活的运用,还要进一步的规范性答题。

5、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及时渗透阅读材料题,开放性题型的训练。

6、决定对成绩差的学生加强引导,让他们能够有信心在历史这一学科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学校(盖章)

二○一四年元月二十一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