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铁路机械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33275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25.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铁路机械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济南铁路机械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济南铁路机械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济南铁路机械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济南铁路机械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济南铁路机械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文档格式.docx

《济南铁路机械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铁路机械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文档格式.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济南铁路机械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文档格式.docx

故选A。

  4、教师私拆学生信件,侵犯了学生的()。

  A、隐私权

  B、肖像权

  C、名誉权

  D、财产权

  【解析】教师未经许可,拆看学生信件,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5、某中学曾老师,每次布置课后作业后,都只是在下次课堂上与学生核对一下答案。

曾老师的做法()。

  A、合理,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B、不合理,教师应认真批改作业

  C、合理,可以促进学生自学

  D、不合理,增加了学生课后负担

  【解析】教师教学行为规范要求,教师在课下应认真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

  6、班级日常管理包括()。

  A、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建立学生档案、单元测验、个别教育

  B、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操行评定、批改作业、个别教育

  C、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建立学生档案、操行评定、个别教育

  D、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建立学生档案、备课、批改作业

  【答案】C

  【解析】班级日常管理包括:

  

(1)班级财物管理;

  

(2)班级信息管理;

  (3)操行评定;

  (4)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5)个别教育;

  (6)建立学生档案。

故选C。

  7、()是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基础,是国家和社会对教师提出的道德要求。

  A、关心工作

  B、依法执教

  C、为人师表

  D、自我监督

  【解析】执教是本职工作。

  8、李兴终于完成了一道复杂的化学题目,他对自己的解题能力相当满意,这是他的()。

  A、自我控制

  B、自我概念

  C、自我评价

  D、自我体验

  【答案】D

  【解析】自我体验是主体对自身的认识而引发的内心情感体验。

本题就是李星对自己解题能力的一种情感体验。

  故选D。

  9、某中学曾老师,每次布置课后作业后,都只是在下次课堂上与学生核对一下答案。

  10、科学知识在被用于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或潜在的生产力,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为人能掌握并用于生产的现实生产力,必须依靠()。

  A、训练

  B、自学

  C、培训

  D、教育

  【解析】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并且通过教育可以高效能地扩大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更多的人所掌握,使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先进的生产经验得到推广,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故选D。

  11、传统教育学认为教育学有两个基础:

一是心理学,二是()。

  A、哲学

  B、伦理学

  C、人类学

  D、社会学

  【解析】传统教育学的提出者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学应该有两大理论基础,一是心理学基础,二是伦理学基础。

  12、教学过程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规律的主要观点是()。

  A、学生学习以直接经验为主

  B、学习直接经验必须以间接经验为基础

  C、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重要

  D、以间接经验为主,直接经验为辅

  【解析】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间接经验的学习。

教学过程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主要指的是以间接经验为主,直接经验为辅。

  13、教育应“因材施教”,这是因为学生发展具有()。

  A、个别差异性

  B、顺序性

  C、阶级性

  D、不平衡性

  【解析】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4、最早的教学手段是()。

  A、实物

  B、人自身的活动

  C、说教

  D、标本

  【解析】从教育史上看,最早的教学手段就是人自身的活动,如口耳相传、示范、模仿、练习,但主要通过语言,也包括表情、动作、形体等进行。

  15、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人类进行教育改革的依据。

  A、教育目的

  B、教育内容

  C、受教育者

  D、教育手段

  【解析】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灵魂、贯穿教育全过程、评价标准。

  16、“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景,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品德。

”这是一种()。

  A、德育基本规律

  B、德育基本途径

  C、德育主要方法

  D、德育主要原则

  【解析】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这是一种主要的德育方法。

  17、青少年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叫做:

  ()。

  A、心理自我

  B、生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自我意识

  【解析】心理自我时期个体能够透过自我去认识客观世界。

  18、有利于教育普及的学制是()。

  A、双轨制

  B、单轨制

  C、分支型学制

  D、多轨学制

  【解析】美国的单轨制开创了从小学直至大学,形式上任何儿童都可以入学的单轨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普及。

  19、有利于教育普及的学制是()。

  20、()是教师最神圣的权利。

  A、管理学生权

  B、民主管理权

  C、教育教学权

  D、获取报酬待遇权

  【解析】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是教师最基本、最神圣的权利。

  21、每当学生请教课堂上没听懂的问题时,李老师总是批评学生没有用心听讲,而雷老师则会耐心地给学生解答。

两位教师的不同做法反映了()。

  A、职业知识的差异

  B、职业理念的差异

  C、职业能力的差异

  D、职业认同的差异

  【解析】两位教师的不同做法反映了职业理念的差异。

  22、错觉是一种()。

  A、感觉

  B、知觉

  C、注意

  D、视觉

  【解析】错觉是对外界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是对当前发生刺激作用的某种对象或现象所产生的一种不正确印象,是知觉与物理世界的偏离,是一种主观现象,属于知觉的特殊情况。

  2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

  A、每个人的心理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

  B、人一生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速率前进的

  C、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速率不同

  D、人一生各个阶段智力发展的速率不同

  【解析】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

二是:

不同方面所达到的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同的。

即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

  24、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

  A、思维品质

  B、学习内容

  C、学习结果

  D、知识技能

  【解析】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25、()仍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教师先把教学内容教给年龄比较大的学生,然后由学生中的佼佼者去教年龄小或成绩差的学生。

  A、贝尔-兰卡斯特制

  B、导师制

  C、特朗普制

  D、道尔顿制

  【解析】由贝尔和兰卡斯特提出的导生制,是老师教学生,再由学生中的佼佼者去教其他人的教学组织形式。

特朗普制的特点是大班教学,小班研究,个别教学相结合。

道尔顿制强调自学。

  26、我国教育目的实现的基本途径是()。

  A、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B、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C、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D、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解析】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27、教育的阶级性开始出现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近代社会

  【解析】奴隶社会开始出现私有制,教育就具有了阶级性。

  28、王老师总是“自我感觉良好”,以自我为中心,将自己的期望混同于现实,把对课堂出现的情况按自己所期望的结果加以解释,这属于()。

  A、期望效应

  B、光环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效应

  【解析】有的教师对课堂出现的情况按自己所期望的结果加以解释,把教学纳人自己所期望的轨道上去,而不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这类教师通常是“自我感觉良好”,以自我为中心,将自己的期望混同于现实,把偶然情况当作必然结果,或把必然当作偶然。

  29、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须具有()。

  A、管理能力

  B、控制能力

  C、教育能力

  D、研究能力

  【解析】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

同时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所以教师必须具备教育能力。

  30、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教育起源的学说是()。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需要起源说

  【解析】第一个正式提出教育起源学说的是生物起源说,主张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代表人物是利托尔诺和沛西•能。

  31、喜欢数学且对理论、抽象东西感兴趣的学生的认知风格是()。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解析】场独立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自己的内部线索(经验、价值观)为依据.不易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倾向于对事物的独立判断;

行为常是非社会定向的,社会敏感性差.不善于社交,关心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喜欢独处。

  32、体罚、侮辱学生属于侵权行为中的()。

  A、违反宪法行为

  B、作为侵权行为

  C、不作为侵权行为

  D、轻度违法行为

  【解析】作为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以一定的作为致人损害的行为。

  33、教师的同事关系表现为()的统一。

  A、和谐与温暖

  B、友爱与竞争

  C、协调与互助

  D、合作与竞争

  【解析】教师的同事之前既合作又竞争。

  34、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体育课

  B、课外体育锻炼

  C、体育竞赛

  D、运动队训练

  【解析】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

  35、以下跟教师道德修养无关的是()。

  A、“学而不厌,海人不倦”

  B、“立志乐道,甘于奉献”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以身作则,反躬自省”

  【解析】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一种教学方法,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无关。

  36、教师要把握儿童学习的关键期,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选择性

  B、不均衡性

  C、阶段性

  D、顺序性

  【解析】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绩,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

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因此,教师要把握儿童学习的关键期,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37、教师通过平常的观察记录,与学生的交流和谈话,以及多次阶段性的测试和考核,学生学习进展情况等多种信息,对学生的表现和学习状况进行评估,这属于教学评价中的()。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标注参照性评价

  【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题干中“多次阶段性的测试和考核”等说明是形成性评价。

  38、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的“四好老师”更多地体现了对老师()。

  A、专业技能要求

  B、专业思想要求

  C、专业素养要求

  D、专业知识要求

  【解析】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包括知识,能力,信念等。

习总书记提出的“四好老师”体现的是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

  39、学生林某发现自己的钱包不见了,怀疑是他的同桌拿了,于是,班主任就把林某的同桌叫到办公室对林某进行搜身,班主任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

  A、人格尊严权

  B、人身自由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解析】人身自由权指未成年学生有支配自己人身自由和行动的自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非法拘禁、搜查和逮捕,如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

  40、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是()。

  A、发展心理学

  B、思维心理学

  C、教育心理学

  D、记忆心理学

  【解析】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即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41、试图将结果与预期目标进行对比,是学习策略中的()。

  A、检查

  B、提问

  C、监控

  D、矫正

  【解析】尼斯比特在依据功能的不同划分的六种学习策略中,"

监控"

的功能是试图将结果与预期目标进行对比。

  42、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A、教育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学论

  D、教育哲学

  【解析】教育学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故选A。

  43、人类特有的最高级的心理现象是()。

  A、认识

  B、情感

  C、能力

  D、意识

  【解析】人类才有意识现象,动物没有。

  44、()中关于教师素质的规定是制定和执行教师素质要求的根本依据。

  A、《教师法》

  B、《高等教育法》

  C、《义务教育法》

  D、《教育法》

  【解析】制定和执行教师素质要求的根本依据是《教师法》,这部法律的基本精神是用法律来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保障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

加强教师队伍的规范化管理,确保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优化和提高。

  45、放学途中,11岁的强强在人行道上被同班同学小刚撞倒,导致骨折。

对该事故应担赔偿责任的主体是()。

  A、小刚

  B、小刚的监护人

  C、学校

  D、班主任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未成年学生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由其监护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46、教育心理学中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都集中体现在对()的不同解释上。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解析】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包括: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这些理论都是针对学习过程而进行的阐述。

  4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A、社会教育

  B、学校教育

  C、家庭教育

  D、以上都对

  【解析】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身心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48、《学记》提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句话强调()。

  A、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B、德育与智育相结合

  C、教师与学生相结合

  D、教师与家长相结合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的意思是按照一定的时间或季节进行正课的教学,休息的时候也必须有各种与课堂学习相关的课外活动。

故这句话强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49、学生为了提高自己在班级中的成绩排名而努力学习,这样的学习动机主要属于下列哪种动机?

()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认知性动机

  D、交往性动机

  【解析】外部动机是指人们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不在活动之内,而在活动之外。

这时人们不是对学习本身感兴趣,而是对学习所带来的结果感兴趣。

如有的学生是为了得到奖励、避免惩罚、取悦于老师等而努力学习。

学生为了提高排名而努力学习,即是受外部动机的驱使。

  50、()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是教育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

  A、民主平等

  B、尊师重教

  C、教学相长

  D、心理相容

  【解析】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包括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其中民主平等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是教育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

  51、下面关于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正确的是()。

  A、依法治国比以德治国更为重要

  B、以德治国比依法治国更重要

  C、以德治国是目的,法治是手段

  D、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解析】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都是党治理国家的重大方略。

依法治国是以德治国的保障,以德治国是依法治国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52、在学校,教师之间要善于()。

  A、团结合作,一致对外

  B、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C、各自为政,独立思考

  D、相互监督,勇于竞争

  【解析】同事之间要团结合作,互相帮助,达到共同提高。

  53、影响学习动机的内部因素()。

  A、成熟

  B、家庭教育

  C、社会舆论

  D、教师的榜样作用

  【解析】只有A项才是内部因素,其他三项是外部因素。

  54、下列不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A、阅读

  B、吹拉弹唱

  C、运算

  D、记忆

  【解析】吹拉弹唱属于操作技能。

  55、一种学习中所习得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这种迁移是()。

  A、正迁移

  B、横向迁移

  C、特殊成分迁移

  D、非特殊成分迁移

  【解析】根据迁移的内容,迁移可以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一般迁移又叫“非特殊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即习得的一般原理迁移到具体学习情境。

  56、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是按照()来划分的。

  A、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B、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

  C、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

  D、课程任务

  【解析】课程有多种划分方法,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不同,课程可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根据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不同,可以划分为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

根据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不同,可以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根据课程任务不同,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57、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12~18个月的儿童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儿童的()。

  A、自主性

  B、主动性

  C、勤奋感

  D、信任感

  【解析】12~18个月的儿童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儿童的信任感,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

  58、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