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原油及其衍生产品概况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2820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外原油及其衍生产品概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国内外原油及其衍生产品概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国内外原油及其衍生产品概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国内外原油及其衍生产品概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国内外原油及其衍生产品概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国内外原油及其衍生产品概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国内外原油及其衍生产品概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国内外原油及其衍生产品概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国内外原油及其衍生产品概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国内外原油及其衍生产品概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国内外原油及其衍生产品概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国内外原油及其衍生产品概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国内外原油及其衍生产品概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国内外原油及其衍生产品概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国内外原油及其衍生产品概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国内外原油及其衍生产品概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国内外原油及其衍生产品概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国内外原油及其衍生产品概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国内外原油及其衍生产品概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国内外原油及其衍生产品概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内外原油及其衍生产品概况Word文档格式.docx

《国内外原油及其衍生产品概况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外原油及其衍生产品概况Word文档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内外原油及其衍生产品概况Word文档格式.docx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3年

原油需求

OECD国家

48139

48106

48734

49566

49996

49794

49611

48053

45963

46438

19300

美国

19649

19761

20033

20732

20802

20687

20680

19498

18771

19148

45800

非OECD国家

29165

30162

31090

33262

34130

35164

36817

37946

38751

40944

45700

中国

4859

5652

5771

6738

6944

7437

7817

7937

8201

9057

11200

合计

77304

78268

79823

82827

84126

84958

86428

85999

84714

87382

91500

原油供给

OPEC国家

30640

29261

31020

33776

34951

35098

34757

35722

33365

34324

37700

非OPEC国家

35606

35907

35556

35385

34695

34315

33991

33466

33699

34287

53800

74906

74700

77075

80568

81485

81729

81544

82015

80278

82095

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IEA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2010年全球原油贸易摆脱了此前连续两年的下跌局面,重新获得增长。

全年,全球原油贸易量增长2.2%,达到2839.4万桶/日。

目前来看,世界原油输出地主要集中在中东、北非、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地区以及前苏联地区,原油的主要调入地主要为欧洲、北美及东亚等地区。

其中,前苏联、中东地区分别占全球石油出口的16.0%、35.3%;

美国、欧洲、日本分别占全球石油进口的21.8%、22.6%和8.5%。

而亚太地区是全球石油进口增长最快的地区,2010年亚太地区的净进口量几乎占全球增长额的90%,中国(+14.6%,68万桶/日)、日本(+7.1%,28万桶/日)。

全球原油贸易流向

3、全球十大油田概况

下表为全球前10大油田概况,主要分布在中东及俄罗斯境内。

全球10大油田概况

油田

国家

探明储量(亿吨)

年产量

(亿吨)

原油特点

说明

1

加瓦尔油田

沙特阿拉伯

107.4

2.8

含腊量少,多为轻质油,凝固点低于-20℃

占整个波斯湾地区的30%%

2

大布尔干油田

科威特

99.1

0.7

原油特点与加瓦尔油田相似

3

博利瓦尔油田

委内瑞拉

52

l00万桶

重质油

4

萨法尼亚油田

33.2

5

鲁迈拉油田

伊拉克

26

年产量占全国的60%

6

基尔库克油田

伊拉克北部

24.4

7

罗马什金油田

俄罗斯

24

中质与重质原油,含硫量较高

第二巴库,产量居俄罗斯的第二位

8

萨莫洛特尔油田

俄罗斯西伯利亚中部

20.6

1.4

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加瓦尔油田,为俄最大的油田

即秋明油田或“第三巴库”

9

扎库姆油田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西部

15.9

原油质量好,含腊少

10

哈西梅萨乌德油田

阿尔及利亚东北部

原油含硫量低,质量好

4、全球炼厂产能及产量情况

2010年,全球炼油产能去年增加70万桶/日,是自2003年以来增长最慢的一年,多数新增产能来自中国(增长64万桶/日,约全球增量的90%)。

2010年,全球原油加工量增加180万桶/日,增长2.4%;

增产主要集中在非经合组织国家,非经合组织国家炼油产量占比达50.2%,首次超过经合组织国家,其中中国原油加工量增加了13.4%,即100万桶/日,引领增长。

全球平均炼厂利用率上升至81.5%,是自2005年以来的首次增长。

(三)国内

1、国内原油供需情况

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2010年,我国累计生产原油2.02亿吨,同比增长6.9%,是过去18年中增长最快的年份。

尽管国内原油产量大幅提升,但供需缺口仍进一步扩大。

2010年国内油表观消费量达4.39亿吨,增长13.1%。

据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2010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2006-2010年,我国原油表观消费量年均增幅高达8%。

2010年,我国原油进口量达到2.39亿吨,同比增长17.5%;

,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3.79%,比2005年提高了14.06个百分点。

综合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能源研究会等的研究,预计到2015年,我国石油需求将增至5.35亿吨,石油净进口量将达到3亿吨,到2020年我国的石油需求达到6.03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将上升至60%。

近年国内原油产销统计

万吨

2011年1-10月

产量

18060.6

18371.7

18546.3

19022

18990.2

20301.4

17024

进口量

12708.3

14518

16317.5

17889.3

20378.9

23931.1

20793.5

出口量

806.7

633.7

382.9

373.3

516.9

304.2

205.7

表观消费量

29962.2

32256.1

34480.9

36537.9

38852.2

43928.3

37611.8

对外依存度(%)

39.72

43.04

46.21

47.94

51.12

53.79

54.74

2009年9月-2011年9月我国主要油品累计产量同比变化趋势

进口原油价格持续攀升。

在2010年进口原油单价上涨28.9%(达564.8美元/吨)基础上,2011年1-9月,我国进口原油单价又同比增长37.8%,达768.9美元/吨。

2010年全年,我国原油进口额达到1351.51亿美元,同比增幅为51.4%。

2010年9月-2011年9月我国原油单月进出口数量和累计平均单价

2010年9月

2329

35.4

557.9

39.1

39

0.0

538.8

35.5

2010年10月

1639

-15.3

558.0

35.2

-27.8

543.6

34.0

2010年11月

2091

22.1

559.8

32.1

58

38.1

542.3

29.1

2010年12月

2086

-1.9

564.8

28.9

-33.3

544.9

28.2

2011年1月

2180

27.4

650.5

18.3

28

115.4

565.4

2.2

2011年2月

1995

7.8

663.3

19.4

-63.6

551.7

-4.6

2011年3月

2167

2.9

689.0

24.5

34

21.4

659.6

16.2

2011年4月

2154

1.7

717.3

28.4

29

53

666.4

19.1

2011年5月

2155

20.8

743.3

31.0

-73.7

686.5

24.8

2011年6月

1970

-11.5

753.8

33.1

27

108

692.8

25.4

2011年7月

1943

2.3

760.6

20

17.6

717.0

31.4

2011年8月

2104

766.8

37.1

12

-52.0

729.0

34.8

2011年9月

2045

-12.2

768.9

37.8

33

-15.4

737.2

36.8

注:

此处平均单价=自年初累计进口金额/累计进口数量

?

中国海关,国研网

处于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考虑,我国积极推进原油进口来源多元化工作。

目前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已经分布在中东、前苏联、非洲等地,前10大来源国合计占我国原油进口量的75.29%,其中沙特和安哥拉分别占我国原油进口量的18.7%、16.5%。

2010年中国石油原油(包括从沥青矿物提取的原油)进口来源统计表

单位:

千克、美元

进口

进口来源国家或地区

数量

金额

2.39311E+11

1.34936E+11

安哥拉

伊朗

阿曼

俄罗斯联邦

苏丹

哈萨克斯坦

2010年中国石脑油进口来源统计表

韩国

印度

巴布亚新几内亚

埃及

新加坡

挪威

印度尼西亚

泰国

卡塔尔

3、国内10大油田

目前国内油气生产大致呈现在西部接替东部、海上补充陆上格局态势。

长庆油田、新疆(克拉玛依)、塔里木和吉林油田是产量增长的主要来源,东部地区开发较早、较充分的传统石油生产主力大庆油田和辽河油田的产量,则逐年递减。

大庆油田的产量年递减率平均在3%左右,辽河年递减率略低一点,在2.6%左右。

2010年,在大庆油田保持稳产4000万吨的同时,长庆油田产量突破3500万吨,海上油气产量也突破5000万吨当量。

当前国内年产油气当量排名前10的油田如下表。

国内10大油田

2008年产量(万吨)

2009年产量(万吨)

2009年同比增长(%)

2009年天然气产量

(亿立方米)

储量前景

概况

进一步说明

大庆

4020

4000

下降0.5%

30.4

平稳递减

属中石油公司,产量占到全国原油总产量的21%,中国石油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1997年油田产量达到顶峰(5600.92万吨),目前原油产量已进入递减期,2008年大庆油田提出了4000万吨稳产10年的目标。

已经进入开发后期高含水阶段

胜利

2774

2791

增长0.6%

平稳生产

属中石化公司,位于山东北部渤海之滨的黄河三角洲地带,1991年胜利油田原油产量达到顶峰3355.19万吨,目前保持平稳生产。

水平井年426口,占新井比例达26.5%,开发了45年

长庆

1378

1572

增长14.1%

190

迅速增长。

探明石油储量2.65亿吨,天然气基本探明储量5700亿立方米

属中石油公司,位于西北鄂尔多斯盆地。

为国内产量增幅最大、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性最好的油气田。

2001年-2009年原油产量年均增速达到14.84%。

2000年-2009年年均增速达到29.3%,2009年产量达到189.5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一。

按照中国石油的规划,到2015年,长庆油田将实现油气当量5000万吨,打造成中国的“西部大庆”。

渤海

1100

1350

增长22.7%

属中海油公司,为我国最大的海上石油基地。

在2009年中国建设的20多个重大产能项目中,除西部地区项目外,其他项目就主要集中在渤海和南海海域。

延长

1090

1121

增长2.8%

平稳递增,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8000万吨

属延长石油集团,是独立于三大石油公司之外的陕西省政府地方直属企业。

位于陕北,属特低渗油藏。

内蒙,马达加斯加,泰国呵叻盆地天然气区块成功中标,吉尔吉斯斯坦项目

新疆

1221

1089

下降10.8%

36

迅速增长

属中石油公司,位于西部准噶尔盆地。

油气探明率仅为23%和4%,勘探程度在全国各油田最低,资源潜力巨大

辽河

1123

1019

下降9.3%

8.1

属中石油公司,位于辽河中下游平原以及内蒙古东部和辽东湾滩海地区,是国内最大的稠油、高凝油生产基地

油田已开采了40多年,近年来,辽河油田提出稳产“千万吨级”寿命再延长20年的目标,实施“二次开发”战略,使2006年-2008年原油产量基本实现了稳定,保持在1200万吨左右。

塔河

600

660

增长10%

13.45

属中石化公司,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

深、稠、硫化氢含量高、开采难度大

吉林

655

605

下降7.6%

油气当量701万吨

平稳递增

属中石油公司

油减少,气增加

塔里木

645

554

下降14.1%

180.91

属中石油公司,位于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1989年建成投产。

2009年天然气产量180.91亿立方米,2004年-2009年年均增速67.9%,是“西气东输”工程的主力气源之一。

2009年,油田上交油气三级储量当量4.97亿吨,创历史新高。

来源:

《中国能源报》

4、国内炼油能力持续提升,多元化市场主体格局逐步形成并快速发展

截至2010年底,我国炼油能力达到5.04亿吨/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炼油国。

国内炼油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以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为主导,中国海油、中国化工、中国兵器等国企,延长等地炼企业以及道达尔、埃克森美孚、沙特阿美等国外公司参与多元化市场竞争格局。

2010年,中国石化炼油能力达到2.37亿吨/年,占全国总能力的46.96%;

中国石油炼油能力1.54亿吨/年,占全国总能力的30.62%;

中国海油、中国化工、中国兵器等国企及延长等地方炼厂合计炼油能力约1.13亿吨/年,占全国总能力的22.42%。

除地方企业外,外资公司在华炼油业务也取得重大进展。

继道达尔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参股建成大连西太平洋石化公司之后,埃克森美孚、沙特阿美参建的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也已于2009年正式投产,目前外资在华的权益炼油能力达1050万吨/年,占我国炼油总能力的2.2%%。

此外,中俄天津东方石化项目、委内瑞拉与中国石油合资广东揭阳项目、卡塔尔与中国石油的合资项目、科威特与中国石化广东湛江东海岛项目等中外合资项目也都在推进。

上述项目建成后,外资在华的权益能力将增至3680万吨/年,约占全国总炼油能力的5.3%。

当前,扩大炼厂规模、提高集约化程度,已经成为中国炼油业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炼厂大型化、炼化一体化建设不断推进。

2010年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已成为世界第二和第六大炼油公司,其旗下石化炼厂平均规模已分别达到614万吨/年和697万吨/年;

国内已建成20座千万吨级炼油基地(其中14座配有炼化一体化乙烯装置),其合计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占全国总加工能力的49%。

此外,一批千万吨级炼油基地正在华南和西南等地加紧建设或筹划中。

若目前在建、拟建和规划中的炼油项目如期全部建成,2015年底我国炼油能力将达到7亿吨/年左右;

而按照较为保守和务实的测算,“十二五”期闻我国的炼油能力也将至少增加1亿吨/年,突破6亿吨/年大关。

2010年底中国20座千万吨级原油加工基地

5、国内凝析油开发利用现状

凝析油是与天然气和油田气一起回收的未经分馏的液态烃,它是短链烃和长链烃的混合物,石脑油的收率通常在60%~80%,柴油收率通常在20%~40%,API度通常在50以上。

有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已发现的凝析油气田超过12200多个,主要分布于美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中东及亚太地区。

亚太地区的主要生产地在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

国内凝析油的产地主在新疆油田、中原油田、东海油田等,其我国新疆的塔里木油田凝析油藏量占全国的80%。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凝析油的开发利用,但一直处于小规模示范应用状态。

例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正在建设年加工2万吨凝析油生产BTX工业性示范装置。

近年来,随着国内凝析油进口数量的增加,凝析油的开发利用受到更广泛关注。

2011年,中石化签订了300万吨伊朗南帕斯(SouthPars)凝析油的长约,其旗下炼厂包括天津石化、齐鲁石化、茂名石化、广州石化和镇海炼化等都已经开始尝试此种凝析油的加工,上述几家企业的凝析油加工主要还是采取掺炼的方式,用以增加石脑油的产率。

2011年4月天津石化将一套老的常减压装置(炼油1号)转做单炼凝析油的装置,可单独加工130万吨/年凝析油,年产72.4万吨轻重石脑油,基本实现天津大乙烯裂解原料自供,天津石化也成为国内首个单炼凝析油的企业。

我国凝析油分布简表

地区或井号

产出层位

产出深度(m)

产出物

塔里木柯克亚

Nx

3200-3900

凝析油

塔里木沙雅

∈-O

5300

轻质油

准噶尔夏子街

T2

1500

鄂尔多斯胜利井

P1

3900

四川盆地中坝

T2-3

四川盆地八角场

J1-3

2900-3650

东濮文留

Es

2900

辽河界3井

J3

2000

黄骅板桥

2970

苏北黄桥

Ny

370

D

2290

S2

2620

南海琼东南

3500-3900

济阳弧岛

Nm

760-780

松辽黎参1井

K

1450

吐哈盆地

J

二、国内三苯市场供需状况

三苯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

在我国,苯主要用作溶剂,其的下游产品还包括异丙苯/苯酚、乙苯/苯乙烯和环己烷等;

甲苯的下游应用主要集中在制苯、二甲苯和溶剂等领域,用于生产溶剂的甲苯约占甲苯总消费量的43%,用于生产PX的甲苯约占甲苯总消费量的16%,此外甲苯还可用来生产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己内酰胺、苯甲酸等化工产品;

混合二甲苯主要用于生产对二甲苯(PX)和邻二甲苯(OX),占比分别达77%和18%,溶剂级二甲苯主要用来生产溶剂、航空汽油添加剂、杀虫剂、涂料和油墨等。

国内的三苯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乙烯裂解副产、炼厂催化重整装置、芳烃装置、炼焦副产品焦化苯等。

在苯的来源中,炼厂催化重整和乙烯裂解副产比重各占38%、焦化苯占比约为5%;

在甲苯来源中,来自炼油厂催化重整及乙烯裂解副产等石油甲苯占比约82%左右,焦化甲苯约占甲苯总产量的18%左右。

近年来,我国三苯的产能、产量显着增长,增速远高于同期世界平均值,但由于消费增长速度更快,我国三苯供应仍存在约2000~3000千吨/年的缺口,需要进口或者产能扩建补充。

1、苯

2005年以来国内苯产能及扩张较快,除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全国苯产量下降3.2%,其余各年均保持10%以上的增速。

目前,国内苯供需状况已基本均衡。

2010年,国内苯产量553.1万吨,需求量560.9万吨,进口19.7万吨,对外依存度从2005年7.65%降至1.38%。

2005-2011年国内苯产销统计

万吨/年

308

347.7

416.8

418.3

466

553.1

529.8

25.5

29.8

24.9

32.8

62.2

19.7

8.3

19

5.6

6.9

27.8

10.4

333.6

358.5

436

444.1

500.4

560.9

527.7

7.65

3.01

4.42

5.82

6.87

1.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