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测试含答案及解析教育文档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3201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测试含答案及解析教育文档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测试含答案及解析教育文档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测试含答案及解析教育文档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测试含答案及解析教育文档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测试含答案及解析教育文档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测试含答案及解析教育文档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测试含答案及解析教育文档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测试含答案及解析教育文档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测试含答案及解析教育文档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测试含答案及解析教育文档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测试含答案及解析教育文档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测试含答案及解析教育文档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测试含答案及解析教育文档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测试含答案及解析教育文档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测试含答案及解析教育文档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测试含答案及解析教育文档Word下载.docx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测试含答案及解析教育文档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测试含答案及解析教育文档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测试含答案及解析教育文档Word下载.docx

20′-124°

40′,北纬25°

40′-26°

00′之间的海域.图中最接近此地的点是(  )

A..④B..②C.①D.③

4.从南极到北极,纬度变化的规律是(  )

A.越来越大B.越来越小

C.由大到小再变大D.由小变大再变小

5.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对着北方,你认为应该建在(  )

A.北极点上B.南极点上

C.赤道和本初子午线的交点上D.赤道和180°

经线的交点上

6.读图,甲点所在的经纬度是(  )

A.10°

N,10°

E

B.10°

W

C.10°

S,10°

D.10°

7.本初子午线是指(  )

A.0°

经线B.180°

经线C.20°

W经线D.160°

E经线

读地球自转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下列各题。

8.判断A在B的方向

A.东南B.东北C.西南D.西北

9.此时正值东营

A.一年中正午时刻影子最短B.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

C.昼夜平分D.元旦前夕

10.下列诗句中能够反映地球形状是球体的是(  )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1.甲乙两人约定环球航行,甲沿经线一直向北走,乙沿纬线一直向东走,他们能够环球航行成功的是(  )

A.甲B.乙C.甲和乙D.都不成功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8.0分)

1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位于本初子午线上的点是_______,位于赤道上的点是______。

E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

从东西半球上看,G处于____半球;

从南北半球上看,K位于____半球。

13.读经纬网图(图甲)和地球公转运动图(图乙),回答问题。

(1)甲图C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图中,当A地为一年中的7月时,D地为__________月,此时地球运动位置是对应乙图中①、②、③、④的________________处;

(3)在乙图中,当地球运动到③处时,表示沈阳正午太阳光照情况的是( 

 

(4)在图乙地球运动中,对应图甲A、B、C、D、E五个点中,昼夜平分的是点____________,昼夜长短变化最明显的是点________________。

14.地球的平均半径是________千米,表面积是______平方千米。

15.在经纬网图上,越往西度数越大,是______经;

越往东度数越大,是______;

越往南度数越大,是______纬;

越往北度数越大,是______纬.

16.为了便于看到地球的全貌,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 

,制作的地球 

,叫做地球仪。

17.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点的位置是经纬度是____________。

2、图中B点的位置是经纬度是____________。

3、A点在东西半球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B点在南北半球的___________________。

5、A点在B点的_____________方向。

18.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______是最大的纬线圈.

19.

(1)___________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

(2)地球仪上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

(3)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___________。

(4)地球上最大的大陆是___________大陆,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____岛。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20.读图回答问题

(1)说出下列各点的地理坐标

A:

________;

B:

C:

________。

(2)C点位于___________(低中高)纬度。

(3)C点在A点的________方向。

(4)三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有________。

位于北半球的有_______。

21.读“某区域经纬网图”(图甲)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1)A点的经度是 

,纬度是 

(2)B点在A点的 

方向,B点位于五带中的 

(3)北极圈(有)出现极昼自然现象时,地球绕日公转的位置是 

(填数字)

(4)当太阳直射在B点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示意图上的 

处或者 

处。

(5)地球由公转轨道的③处向④处运动过程中,宝鸡市的白昼将变 

(长、短)。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C2.C3.B4.C5.B6.D7.A

8.C9.A10.B11.B

12.H 

13.(20°

W,40°

N) 

14.西 

北 

13.

(1)160º

E,0º

(可以前后颠倒)

(2)7 

(3)B

(4)C 

A

14.6371 

5.1亿 

15.西;

东经;

南;

16.缩小 

模型 

17.1、10º

W,20º

N

2、10º

3、东半球

4、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

5、西北方向

18.赤道 

19.

(1)本初子午线

(2)赤道 

20°

W,160°

E组成的经线圈。

(3)自西向东

(4)亚欧 

格陵兰

20.

(1)北纬60°

东经45°

 

北纬25°

180°

南纬70°

东经45°

(2)高

(3)正南

(4)AC 

AB

21.

(1) 

90°

E(东经90°

) 

N(北纬20°

(2) 

东南 

热带

(3) 

(4) 

① 

③ 

(5) 

【解析】

1.解:

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

W和160°

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

W→0°

→160°

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

E←180°

←20°

W,故C正确.

故选:

C.

W.

本题考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读图解答即可.

2.解: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

E组成的经线圈,20°

W以东、160°

E以西为东半球,20°

W以西、160°

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

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由此可判定,点(10°

E)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C.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

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本题考查利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理解解答即可.

3.解:

依据经纬度的判读,读图分析可知,①点的经纬度位于150°

W-160°

W,30°

S-40°

S之间;

②点的经纬度位于120°

E-160°

E,20°

N-40°

N之间;

③点的经纬度位于130°

W-140°

W,20°

④点的经纬度位于80°

E-120°

E,40°

S-50°

由此可知,图中最接近东经123°

40′、北纬25°

00′的地点是②点.依据题意.

B.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

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4.解:

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0°

纬线)为起始线,向北向南各分了90°

.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从赤道向北度数越大,北极是北纬90°

,赤道向南度数越大,南极是南纬90°

.根据题意故由北极点到赤道再到南极点,纬度数变化情况为大-小-大.

从赤道向北度数越来越大,北极是北纬90°

,赤道向南度数越来越大,南极是南纬90°

考查了纬度的变化规律,属于基础题.

5.解:

南极点在地球的最南端,南极点的四周均是北方,北极点位于地球的最北端,北极点的四周均是南方.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对着北方,建造这样的房子是可能的,应该建在南极点上.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本题考查极点地区方向的判读,理解解答即可.

6.解:

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

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分析可知,甲点的经纬度是10°

W.依据题意.

D.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7.解:

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特殊的经线,其经度是0°

,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

依据题意.

A.

,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该经线是一条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

本题考查重要的经纬线,属于基础题,识记即可.

8~9.本题考查在极点处判断方向。

从图可以看出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可以判断此图是以北极地区为中心的俯视图,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以及用劣弧定向的方法,可以判断A在B的西南方向,C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引起的季节变化以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从图中可以看出,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此图是北极地区;

北极圈及以北地区此时有极昼现象,说明此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太阳高度最高,正午时刻影子最短,A正确;

夏至日是6月22日前后,此时不是元旦前夕,这时北半球昼长夜短,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东营位于北半球,所以和北半球的情况一致,BCD错误。

故选A。

10.解: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能够证明地球是个球体.而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与气候有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与地势有关,“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与地形有关.故选项B符合题意.

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

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确定选项中的地理现象和什么因素有关,在理解的基础上解答即可.

11.解:

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指示南北方向;

甲沿经线一直向北走,只能到达北极点;

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

乙沿纬线一直向东走,可以回到原出发点,即环球航行成功.依据题意.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本题考查经纬线的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12~14.本题考查经纬网的相关知识。

在地球仪上,0°

经线被称作本初子午线,其东侧为东经度,西侧为西经度;

纬线被称作赤道,其南侧为南纬,北侧为北纬。

读图可知,图中位于本初子午线上的点是H,位于赤道上的点是G。

故填“H;

G”。

本题考查经纬网中的位置确定。

根据在经纬网上,经度向东变大为东经(E),向西变大为西经(W),纬度向北变大为北纬(N),向南变大为南纬(S),判定:

E点的地理坐标是(20°

N)。

故填“(20°

N)”。

本题考查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

E组成的经线圈,东半球的范围是20°

E,西半球的范围是160°

E→180°

→20°

W;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为赤道,其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故图中G点位于西半球,K位于北半球。

故填“西;

北”。

13.本题主要考查的地球公转和经纬网的应用,结合教材和图示理解解答。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

(1)读图可知,C点所在的经纬网图中经度度数向东增加,是东经,纬度度数0°

,A点的经纬度是(160°

E,0°

)。

(2)甲图中,当A地(北半球)为一年中的7月时,D地为7月,此时地球运动位置是对应乙图中①——②之间,靠近①处。

(3)在乙图中,当地球运动到③处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十堰(中国湖北省、位于北半球)的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并且太阳直射点在十堰的南面。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在图乙地球运动中,对应图甲A、B、C、D、E五个点中,昼夜平分的是点C(位于0°

,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昼夜长短变化最明显的是点A(纬度越高,昼夜变化越明显)。

14.本题考查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大小可以用三个数据说明: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为4万千米,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故填“6371;

5.1亿”。

15.解:

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依据题意.

故答案为:

西;

北.

本题考查经纬网上经、纬度的判读,牢记即可.

16.本题考查地球仪的概念。

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的模型。

地球仪与地图不同,地球仪上没有长度、面积和形状的变形,其经纬线和地理事物的形状、方向、相对位置与实地基本相符,因此是我们直观、逼真地了解地球全貌的工具。

教材中安排制作地球仪的活动,主要目的是通过制作地球仪,使学生了解地球仪的基本结构,建立球体的空间概念。

故填:

“缩小;

模型”

17.本题考查经纬度的判别及半球的分别以及方向的判别。

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

南北纬度的判定:

纬度度数由赤道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由赤道向南变大为南纬。

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读图可得,1、A点的地理坐标是西经10°

,北纬20°

2、B点的地理坐标是东经10°

,纬度是0°

3、A点在东半球;

4、B点在赤道上,所以在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

5、在经纬网图上,根据AB点的经纬度,可以得出A点位于B点的西北方向。

18.解:

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

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赤道.

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

本题考查纬线的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19.

(1)本题考查零度经线。

,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该经线是一条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

本初子午线。

(2)本题考查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是东西走向所以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南是南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

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

W和与其相对160°

E所组成的经线圈来划分东、西半球的。

E是东半球,160°

W是西半球。

赤道;

(3)本题考查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从空间位置来看,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但观察的角度不同呈现不同的特点;

如从北半球上空,观察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

从南半球上空,观察地球的公转方向是顺时针。

自西向东。

(4)本题考查世界的大洲和岛屿。

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最大的岛屿是位于北美洲的格陵兰岛。

亚欧;

格陵兰。

20.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

读图可见:

(1)依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

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分析可知各点的地理坐标,A:

北纬60°

(2)根据纬度划分,0°

~30°

为低纬度地区,30°

~60°

为中纬度地区,60°

~90°

为高纬度地区,C点位于南纬70°

,属于高纬度地区(60°

—90°

(3)C点在A点的正南方向。

因为CA点位于同一经线45°

E上,只有南北方向。

(4)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

E以东为西半球。

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

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根据各点坐标,三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有AC,位于北半球的有AB。

21.本题考查经纬网图的判读和地球公转图,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

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

据图中经纬度度数的变化规律可得:

A点的经度是90°

E,纬度是20°

N。

(2)根据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B点在A点的东南方向,B点位于赤道上,位于五带中的热带。

(3)读图乙可得,①是春分日即3月21日,②是夏至日即6月22日,③是秋分日即9月23日,④是冬至日即12月22日。

北极圈出现极昼时,说明地球绕日公转的位置是②即夏至日,阳光直射北回归线。

(4)当太阳直射在B点即赤道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示意图上的①处和③处即春分日和秋分日。

(5)地球由公转轨道的③处向④处即由秋分日向冬至日运动过程中,宝鸡市的白昼将变短,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