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学作业习题第一章心理学与社会生活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3506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心理学作业习题第一章心理学与社会生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学心理学作业习题第一章心理学与社会生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学心理学作业习题第一章心理学与社会生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大学心理学作业习题第一章心理学与社会生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大学心理学作业习题第一章心理学与社会生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大学心理学作业习题第一章心理学与社会生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大学心理学作业习题第一章心理学与社会生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大学心理学作业习题第一章心理学与社会生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大学心理学作业习题第一章心理学与社会生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大学心理学作业习题第一章心理学与社会生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大学心理学作业习题第一章心理学与社会生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大学心理学作业习题第一章心理学与社会生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大学心理学作业习题第一章心理学与社会生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心理学作业习题第一章心理学与社会生活Word文档格式.docx

《大学心理学作业习题第一章心理学与社会生活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心理学作业习题第一章心理学与社会生活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心理学作业习题第一章心理学与社会生活Word文档格式.docx

10.从心理的内容和源泉来看,人的心理是对的能动的反映。

11.“狼孩”事件充分说明了人的心理对于人的依存性。

12.十九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影响的心理

实验室,标志着心理科学的诞生和独立。

13.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认为: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可直接观察的行为,行为就是

客观可测的“”及其关系。

14.现代认知心理学家主张心理应直接研究知觉、表象、思维、记忆和语言等内部。

15.精神分析观点是由奥地利精神病理学家提出来的解释心理、意识和行为的

一种独特的观点,亦称为精神分析学派。

16.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为指导思想,遵

循、、。

17.心理学的一般研究方法有:

、、、、。

18.德国心理学家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

志着科学心理学的正式建立。

19.年,我国现代心理学先驱教授在北京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

室,标志心理学开始在我国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三、选择题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A.公元前四世纪B.十八世纪C.十九世纪D.二十世纪

2.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亚里士多德B.弗洛伊德C.布伦塔诺D.冯特

3.行为主义观点的代表人物是。

A.冯特B.弗洛伊德C.华生D.马斯洛

4.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心理观点

是。

A.行为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认知的观点

5.认为人类行为是由某种潜意识动机驱使的心理学观点是。

A.行为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精神分析的观点

6.以神经生理学的研究结果为基础,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进行解释的心理学观点

A.行为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精神分析的

观点

7.把个体所有行为的产生看作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关系的心理学观点

o

8.主张人的所有行为的产生取决于他对世界的知觉和看法的心理学观点是。

9.在觉醒状态下,人们所感觉到、意识到、体验到的心理现象称为。

A.个性倾向性B.心理状态C.心理过程D.心理特征

10.心理学把灵感、心境、注意等心理现象称为。

A.认识过程B.心理状态C.情感过程D.心理特征

11.有的人情绪稳定,有的人情绪波动;

有的人做事果断,有的人做事优柔寡断。

类心理现象称为。

A.情感过程B.心理状态C.意志过程D.心理特征

12.从动态——稳态的维度,可以把人的心理现象分为

A.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B.意识、潜意识、心理特征

C.意识、心理状态、潜意识D.心理过程、意识、心理特征

13.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心理

活动称之为。

A.心理状态B.心理特征C.心理过程D.个性心理

14.人们在形成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价值观等方面,总会表现出个体的

差异性,这种经常表现出来的人们在此方面的差异称之为。

A.个性心理B.心理特征C.个性心理倾向性D.个性心理特点

15.人们在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心理学上统称为。

A.个性倾向性B.个性心理特点C.心理状态D.心理过程

C.人的心理的意识性D.人的心理反映了主体的个人主观状况

16.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在于。

A.人的意识性B.人的主观性C.物质性D.客观性

17.采用一种专门的测量工具,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被试的某些或某方面的心理品质

作出测定、鉴别和分析的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属于方法。

A.观察法B.实验法C.心理测验法D.调查法

18.人们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产生一定的需要和动机,拟定目的和计划去行动,

人们的这类活动叫做。

A.意志行动B.意识活动C.认识过程的心理活动D.情绪、情感方面的心理

活动

19.人们在认识及其活动效率方面表现出的不同内容,称之为—凶个别疋於•

A.气质B.性格C.能力或智力D.意志行动

20.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点有机综合地体现在一个人的身上,就构成一个人完整

的。

A.性格B.能力C.气质D.个性

四、辨析题

1.人的心理现象作为观念的东西,它可以离开物质载体。

2.如果说粗心大意是稳定的个性特征,漫不经心则是暂时的心理状态。

3.从人的心理过程所包含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可以看出:

认识是基础,情感是动力,意志是保障。

4.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就是在人脑中形成被反映事物的映象过程。

5.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人的能动性。

6.在同一班级里接受同一老师的教育,但各个学生的心理反映是不同的,这种现象说明了人的心理是先天固有的。

7.心理状态常常是从心理过程的发展到个性心理特点形成的一个过渡环节。

8.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的各种心理现象都是密切联系,交互影响,具有高度的整合性。

9.被人脑所反映的客观现实在某种意义上是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它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环境。

10.人的心理活动不仅依附于人脑这一物质器官,而且也取决于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但并不依存于作为主体的个人主观状况。

11.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

12.精神分析学派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并特别强调意识在人整个精神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13.教师通过学生的作文、作业、日记、试卷或其他活动产品,来了解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观察法。

14.人的心理过程总是体现在人的各自不同的生活实践中,受差异规律的制约,表现出个体心理的不同倾向和特点。

15.心理过程和个性的相互制约关系,从整体上反映着人的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和差异规律的辩证统一。

五、简答题

1.心理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如何?

2.心理学的对象、目的任务是什么?

3.心理学的分析水平主要有哪些?

4.简述心理学的发展?

5.简述主要心理学流派或观点的主要内容与研究取向?

6.心理学分支学科发展的线索?

7.简述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的内容?

第一章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

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作为认识对象的心理现象,包含两个最基本的层次:

日常生活意义上的心理现象和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心理现象。

2.心理: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发映,人的心理是人的社会化活动的结果。

3.发展心理学:

是一门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年、再到老年心理发生、发展的事实及其规律的学科。

发展心理学在教育适应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促进其德智体全面发展、社会服务、社会控制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应用意义。

4.普通心理学:

依据并归纳心理学在各个方面的研究成果、阐明心理现象中各种最基本的事实与最一般的问题,探索心理活动的普通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5.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人及群体在相互交往中出现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产生、变化规律的学科。

社会心理不仅从理论上阐明人的种种社会行为的内因外因、个体社会化的历程与条件,而且具体探索个体社会心理和群体社会心理的形成、两者相互制约的规律,还探索团体特征与工作的效率之间的关系,领导心理品质与领导艺术等。

6.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活动中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从理论上阐明人类学习的本质、过程与普遍规律,具体探索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品德的规律,以及探索有效教育对教育者角色、心理品质、组织领导领力等方面的要求。

二、填空

1.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2.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

3.心理过程;

4.意志行为

5.心理倾向心理特点;

6.气质能力性格;

7.心理状态;

8.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点;

9.脑人脑;

10.客观现实;

11.生存环境;

12.冯特;

13.刺激—反应;

14.认知过程

15.弗洛伊德;

16.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实践性原则;

17.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心理测验法活动产品分析法;

18.1879冯特;

19.1917陈大齐

1—5CBCDD;

6—10BACBA;

11—15AACCB;

16——20BCACD

1.x;

2.V;

3.V;

4.x;

5.V;

6.x;

7.V;

8.V;

9.x;

10.V;

11.V;

12.x;

13.x;

14.V;

15.V

由于心理现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人类实践领域的广阔性以及研究、应用方法的多样性,科学心理学在短短100多年历史中,发展成为拥有300来个分支学科的庞大学科家族。

这些分支已经渗透到人类实践活动几乎所有方面,没有哪一门学科具有如此广泛的影响力,没有哪一门学科比心理学更能影响文明的深层结构,以至影响人们对文明的感受与生活质量。

因此,心理学已经成为全球高等学校中一门学生必修的知识与素质课程,成为一个人理解自己、理解他人、理解社会、理解自然的钥匙。

2.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目的、任务是什么?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可以界定为心理现象。

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目的是为了探索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

据此,我们可以给心理学下一个简明扼要的定义:

所谓心理学,即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作为认识对象的心理现象,包含两个最基本的层次:

日常生活意义上的心理现象和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心理现象。

(2)心理学研究的目的:

①理论目的是通过对心理现象的系统探索,不断完善学科自身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使自身不断成熟。

②心理学的应用目的,是通过对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揭示,帮助人们解决各个实践领域中凡是与人的心理活动密切关联的向题,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提高人的活动效率。

(3)心理学的任务心理学的学科任务主要是对人类心理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控制。

①描述:

描述发生的事情是心理学的最基本任务,作为科学,心理学力求通过一系列严格的研究程序与技术,尽可能客观、准确地、忠实、完整地描述人的心理、行为事件,为人类提供关于自身精神活动的正确知识;

②解释:

通过忠实描述的事实,心理学家归纳出心理活动的规律,确定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对心理行为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或连带关系进行解释,帮助人们理解心理社会行为背后的机理,提高人们认识的准确性与行为的自觉性;

③预测:

在把握心理行为规律、理解心理行为机理的前提下,人们希望能够预测自己、他人与社会群体的行为趋向,以便决定自己在特定情境中如何正确行动;

④控制:

有效预见当前心理行为的必然因果联系,是进行心理行为控制的前提。

人的心理现象是宇宙、自然中最复杂的现象。

在人的精神活动背后,有神经系统的物质活动作为基础,因此,全面探索人的心理现象,涉及从微观的生理活动到宏观的社会文化活动多个层面。

不同研究兴趣的心理学家、生命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选择其中一两个或有限几个水平上的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分析水平可分为如下8个层次:

社会文化水平(宏观社会环境作用)

社会心理学

团体水平(

中、微观社会环境因素)

个体水平

(心理过程、个性差异)

普通心理学

器官水平

(脑的整体活动)

亚器官水平

(脑的局部分工)

生理心理学

组织水平

(神经系统运作)

细胞水平

(神经细胞活动)

大分子水平(核糖核酸活动)

4.简述主要心理学流派或观点的主要内容与研究取向。

(1)结构主义心理学(StructuralPsychology)。

结构主义心理学又称作构造主义心理学,是众多心理学流派中的第一个学派,创始人为实验心理之父冯特。

结构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与复杂的化学复合物类似,可以细分为一定数量的基本元素。

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把人类意识分析成为若干基本元素,然后,再研究整合了的要素与整合的规则。

冯特把意识分析为感觉、意象与感情三个基本元素,分别组成复杂的意识活动:

感觉是知觉的构成元素,意象是观念的构成元素,感情是情绪的构成元素。

(2)机能主义心理学。

又称作机能心理学,是在结构主义心理学陷入困境的情况下崛起的一个心理学流派。

机能心理学认为,意识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形成意识流,因此不能把意识看成是若干有限元素的集合。

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强调对意识作用与功能的研究,运用作用与功能的原理提高人类的活动效能。

他们不赞成结构主义对心理结构进行分析的目标与方法。

(3)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Psychology)“格式塔”是从德文词汇“Gestalt”音译而来,原来的词意是“完形”或“整体”,因此,格式塔心理学又叫做“完形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研究人类知觉经验的形成过程。

受物理学中“场论”的影响,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知觉中也存在着“场”。

人的知觉经验受到“场”的影响,按“场”的特点把知觉经验按一定规律组织成为一定的“完形”,例如,人类倾向于将知觉场中时间、空间上接近的、形状与特征相似的对象看成是一个整体或归成一类。

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M.Weitheimer),主要代表人物有考夫卡(K.Koffka)、苛勒(W.Kihler)等人。

他们认为,人类个体的任何经验或行为本身都是不可分解的,每一种经验或行为都有其整体形态。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个元素。

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与意义,是人脑对外界刺激进行选择注意与自动组织的结果。

(4)行为主义心理学(BehavioristicPsychology)。

行为主义心理学既不同意结构主义心理学关于意识元素的看法与其“内省”的分析方法,又不赞成机能心理学把意识功能作为心理学的研究主题。

意识的玄妙性、不可操作性,使其

不能成为实证的心理科学研究对象。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Watson)认为,应该把意识及其有关的概念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名单中清除出去,作为科学,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研究刺激(S)与

反应(R)之间的联结关系,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范型确定为“S—R”模型。

行为

主义心理学的核心理念有三点:

(1)强调以客观的观察与测量来记录、分析人类的行为,否定意识这种不能观察与客观测量的现象的科学研究价值,也否定极富主观性的内省法的科学价值;

(2)人类行为的构成基础是个体的反应,一定的反应总是一定刺激作用的结果,因此,研究人类行为规律就是探讨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找到这种关系,就能找到预测与控制人类行为的钥匙;

(3)个体

的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后天通过条件反射机制在生活中习得的。

(5)精神分析心理学(Psychoanalysis)。

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一个基本观点认为,人类的行为是由强大的内部力量推动的,因此,学界又将精神分析心理学称作“心理学动力学(Psychodynamic)”。

这种观点认为,人的行为是从与生俱来的本能和生物驱力中产生、在试图解决个人需要与社会要求之间冲突的过程中形成的。

需求剥夺状态、生理唤起以及冲突都可以驱动行为。

行为的主要目的是按“快乐原则”降低紧张度。

(6)认知心理学(CognitivePsychology)。

认知心理学可以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

广义的认知心理学研究经验获得的全部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

狭义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信息接收、信息储存、信息提取与运用的过程及其规律,可以看成信息加工心理学。

(7)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Psychology)。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50年代以来,作为行为主义与精神分析之间的“第三势力”而出现的一个新兴心理学流派。

人本主义者相信,人类自身向善的内在目的性整体推动着自身的心理行为。

他们既不同意行为主义者简单认为人是环境产物的外在决定论,也不同意精神分析学者简单认为人受内在本能驱使的生物还原论。

他们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整体的人,相信人类要真正理解自己需要一套把社会、文化力量与个体身心因素整合在一起的完整的知识。

他们相信人的向善的内在目标只能在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才有可能实现,因此,强调人际和谐、尊重感、价值感,也强调现象学的方法从心理相对论的角度去解释人、理解人。

一些心理学史家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具有一定哲学意味。

5.简述心理学的发展?

(1)学科体系完备

(2)心理学研究繁荣昌盛

①研究学源百家争鸣

②应用价值充分体现

(3)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据未来学预测,心理学是大有作为、大有发展前途的,很可能成为未来前沿的带头学科之一。

心理学分支学科沿着三条相互交叉的线索繁衍:

(1)原有理论框架中,某些内容的纵深研究造成分支学科的产生,如感知觉心理学、记忆心理学、思维心理学等;

(2)人类新的实践领域的应用需要,引起新分支的出现,如宇航心理学等;

(3)新方法的引进促成新分支的产生,如生态心理学、认识心理学(信息论、控制论方法),等等

由于心理学对象的双重性——心理现象既具有社会属性,又有自然属性,心理科学的学科性质也就具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双重属性,这种属性确定了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地位。

总的来说,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心理学分支学科众多,具体到分支学科,有的偏社会科学,如社会心理学及其派生分支,有的偏自然科学,如生理心理及其派生分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