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珍贵的友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3672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珍贵的友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珍贵的友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珍贵的友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珍贵的友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珍贵的友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珍贵的友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珍贵的友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珍贵的友谊.docx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珍贵的友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珍贵的友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珍贵的友谊.docx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珍贵的友谊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珍贵的友谊

第一单元

  珍贵的友谊学情分析1.学生能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齐唱2.结合歌曲学习连音、反复记号、三连音等3.在感受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教学分析:

1.学生能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者齐唱。

2.结合歌曲学习连音、反复记号、三连音等。

3.在感受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少先队友谊之歌》2.学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3.卡农练习教材分析:

本单元设计了“同窗友谊”和“友谊地久天长”两个课题,通过师生一起收集和品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作品,感受和体验不同艺术作品赞颂友谊、歌颂友谊的审美情感,唤起学生对同窗友谊的珍惜,联系学生自己的真实生活。

引导学生用声情并茂的歌唱和朗诵赞美友谊,用富有激情的舞蹈交流友谊。

教学目标:

1.感受和体验歌曲中歌颂人间友谊的旋律,从音乐中感受友谊带给自己个别人的欢乐,体会到友谊的珍贵。

2.能够用优美的歌声和舞蹈表现友谊。

3.学唱歌曲《少先队友谊之歌》感受歌曲的二段体结构和二声部演唱效果的美感。

教学重点:

1.欣赏《少先队友谊之歌》,感受歌曲中的八分休止拍体验歌曲朝气蓬勃、欢乐地情绪、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二段体结构和二声部演唱效果的美感。

2.欣赏《友谊地久天长》,感受英格兰歌曲的风格。

教学难点:

1.歌曲中有不同类型的弱起拍节奏、掌握并唱准2.多种休止符的学习,掌握时值、比较不同。

本单元课时安排:

五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时间:

(1)

(2)(3)(4)

  2/17~2/23

  一、课前准备:

1.歌颂友谊的歌曲、故事2.歌曲《少先队友谊之歌》的cD二、教学内容:

1.欣赏、学唱歌曲《少先队友谊之歌》三、教学目标:

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二段体结构和二声部演唱效果的美感。

四、课时安排:

1课时五、主要教学方法:

学唱法、体验法、情景法、学唱法六、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1.畅谈感想(播放音乐《友谊地久天长》)在音乐声中激情导入:

同学们,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涯即将结束了。

我们就要离开美丽的母校、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离开小学这个温馨的家。

往日大家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已深深印在我们心头,曾经经历过的酸甜苦辣,都变得如此珍贵。

在即将离别之际,留下我们真挚的话语,送上我们衷心的祝愿,这是一份友谊,一份智慧,一份精神财富。

这份财富的聚集,将使我们一生感到幸福而充实。

今天就给大家提供这样一个机会。

2.体验歌曲播放歌曲《上学歌》、让学生唱响《上学歌》。

3.互相交流感受师:

刚才这首歌曲让我们想起了什么?

六年的时光稍纵即逝,你们又有什么样的感受?

用歌声和老师进行问好。

引导学生回忆六年前刚入学时的情景,谈谈即将毕业的想法、感触。

二、复习巩固1.发声练习1

  2

  3

  4

  5-

  5

  4

  3

  2

  -mihi

  hihi

  ya

  mihi

  hihi

  ya

(1)断音练习要求:

短促、有弹性

(2)长音练习要求:

流畅、自然

在老师的引导下:

软腭抬起,找到头腔共鸣。

断音有腹部气息支撑声音具有漂流感

三、新课教授播放《少先队友谊之歌》A聆听(播放歌曲一遍)B介绍歌曲师:

歌曲的特点在它的节奏,几乎每句都是从八分休止拍后或四分休止拍后的弱起拍节奏进入,旋律中还有不同位置的休止拍节奏。

这种节奏形成了这首歌曲的比较统一的特点。

c复听歌曲和老师一起分析歌曲突出的节奏特点。

体会从弱拍开始的节奏特点。

再次体验歌曲节奏特点。

四、学唱歌曲1、唱谱师:

请跟着老师的琴轻声用“la”哼唱歌曲旋律。

2、出示歌谱《少先队友谊之歌》:

a.比较第一乐段中两个乐句是否相同?

b.学唱第一乐段:

用比较的方法学唱c.学唱第二乐段:

  引导学生通过唱谱辨析结束句的不同

跟着钢琴用“啦”模唱旋律,熟悉歌曲通过观察歌谱,找找两个乐句之间的不同。

1.

  前休止符2.

  八分休止符的停顿通过对比演唱,比较出两段结束句的不同之处。

休止拍节奏所形成的弹性、跳跃、欢快、轻巧塑造了朝气蓬勃的少先队员形象,指导学生运用呼吸和内心对节奏的感觉,准确唱好休止拍节奏。

五、课后小结师生告别

第二课时教学时间:

(1)

(2)(3)(4)

  2/24~2/26一.课前准备:

1.

  童话故事《好朋友》2.

  歌曲《少先队友谊之歌》cD二.教学目标:

1.

  学唱歌曲《少先队友谊之歌》的歌词2.

  感受歌曲的二段体结构和二声部演唱效果的美感。

三.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少先队友谊之歌》四、课时安排:

1课时五、主要教学方法:

学唱法、体验法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3.复习歌曲调整学生情绪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发声复习歌曲二、听故事《好朋友》三、复习《少先队友谊之歌》1.复习歌谱(高声部)2.填上歌词:

第二段歌词的节奏与第一段不同。

四、学习低声部:

1.学低声部歌谱、熟悉旋律2.填上歌词演唱五.跟着伴奏分组分别演唱高声部与低声部六.试着合唱七.课堂小结

一对好朋友出去旅行。

一天,正在山路上走着,突然能碰到了一头熊……112.3465.4345-珍藏…112.346.65231-把我们…结束句2:

35

  423—14-4从1开始注意两声部连接处,找准音高。

会唱成高声部,注意音准唱高音要注意发声方法教学反思:

  学习了两个声部后,高低声部的音准有问题,结束句会出现混淆,在单独练习时要特别注意结尾部分。

第三课时教学时间:

(1)

(2)(3)(4)

  2/28~3/2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五声音调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的历史背景后,学唱这首歌曲,启发学生表现歌曲的情感。

2.这又是一首弱起拍的歌曲,引导学生结合以前学习过的方法,探讨如何准确唱好歌。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试唱旋律;理解、表达歌曲。

难点:

用自然渐强、减弱的力度控制来表现歌曲的抒情性。

三、课时安排:

1课时四、主要教学方法:

学唱法、欣赏法五、课前准备:

相关歌曲资料、钢琴、六、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3.复习歌曲调整学生情绪用歌声进行师生问好练习连音和断音的唱法二、学唱歌曲1.播放音乐《友谊地久天长》2.讨论师:

知道刚才老师播放的是什么歌曲吗?

3.老师介绍相关的知识师:

〔作者简介〕罗伯特·彭斯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他复活并丰富了苏格兰民歌;他的诗歌富有音乐性,可以歌唱。

彭斯生于苏格兰民族面临被异族征服的时代,因此,他的诗歌充满了激进的民主、自由的思想。

诗人生活在破产的农村,和贫苦的农民血肉相连。

他的诗歌歌颂了故国家乡的秀美,抒写了劳动者纯朴的友谊和爱情。

这首诗被人谱了曲,在每年新年零点到来之时,全欧美都会齐唱的这首不朽之作。

在经典电影---“魂断蓝桥”中,此曲被作为主旋律。

聆听歌曲交流歌曲感受听老师介绍歌曲背景从歌曲的背景来全面体会歌曲中的含义和深度,有机会可让学生欣赏电影其中的经典片段。

三、学唱《友谊地久天长》1、导入师:

《友谊地久天长》原是苏格兰老歌,译过来就是友谊地久天长的意思了,属于古英语。

又名《过去的好时光》。

2、学唱歌曲A欣赏歌曲,体会歌曲多要表达的情感B歌曲的旋律很熟悉,放慢速度弹奏,熟悉歌谱c轻声演唱歌谱D填上歌词四.用正确的情绪演唱五.巩固1.巩固演唱,引导学生背唱歌词2.小组分段,有表情地背唱简单介绍歌曲内容体验歌词的情与美注意A附点节奏B弱起节奏注意节奏与速度注意一字多音的地方深情地1.背唱歌曲2.分段背唱四、毕业体验1.分别齐唱《友谊地久天长》配黑鸭子合唱的背景音乐。

2.课后小结齐唱歌曲可以找英文版本给学生听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板书设计:

第四课时教学时间:

(1)

(2)(3)(4)

  3/3~3/4一、教学目标:

1.复习歌曲本单元的《少先队友谊之歌》、《友谊地久天长》,培养学生用不同的声音表现方式演唱歌曲2.学唱二声部卡农3.节奏练习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巩固两首歌曲及一首歌谱难点:

两声部练习三、课时安排:

1课时四、主要教学方法:

学唱法、分析法、对比法、交流法五、课前准备:

钢琴、相关六、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组织教学1.

  师生问好

调整学生状态用歌声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1.带领学生一起复习歌曲《少先队友谊之歌》a.我们用什么样的声音表现最适合?

b.一起自信地演唱2.复习《友谊地久天长》a.复习歌谱,唱准三度音程b.用中速演唱歌谱2.

  复习歌词,背唱歌词三.唱唱二声部1.听赏歌曲《匈牙利三声部卡农曲》2.用图表的形式为学生分析这首卡农歌曲的结构3.

  视唱歌谱4.

  填入英文歌词慢速演唱5.

  要求声音位置准确,用中速完整演唱《三声部卡农曲》6.引导学生清楚二声部轮唱概念,分好小组,试着演唱这首歌曲的二声部卡农7.带领学生分组进行二声部练习

轻快、短促富有弹性带着自信演唱复习歌谱,熟练演唱,唱准三度音程用中速演唱用真挚地情感演唱《友谊地久天长》,再试着背唱歌曲

  听赏歌曲了解“卡农”就是轮唱,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形式。

卡农形式的歌唱时使相同的旋律在不同时间出现、在不同声部上重复。

视唱歌谱填入歌词用正确的发音方法进行演唱进行二声部训练分声部演唱对音准要求更好,必须要抓好。

四、小结在《友谊地久天长》的歌声中结束本课教学。

师生告别可请个别学生起来完整演唱。

板书设计:

《罗西娜》《友谊地久天长》

  第一声部

  2

  3

  2

  第二声部

  空

  2

  3

  

  第三声部

  空

  空

  2

  3第五课时教学时间:

(1)

(2)(3)(4)

  3/7~3/9一、教学目标:

1.通过节奏配合,三声部卡农的训练,为今后的教学活动和学生学好歌曲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在多声部比较中锻炼学生的节拍感、节奏感,提高多声部配合能力,掌握较复杂的节奏型。

难点:

掌握较复杂节奏的二声部练习。

三、课时安排:

1课时四、主要教学方法:

合作法、模唱法五、课前准备:

轻音乐、钢琴、多媒体六、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组织教学1.

  师生问候2.

  发声练习1.调节情绪,进入愉悦的状态。

2.用歌声进行师生问好3.调整好状态,找到适合的声音位置

二、练一练1.节奏配合练习出示节奏:

参照书本上节奏二声部步骤:

A先请学生熟悉节奏(上一排读“咚”,下一排读“嗒”)B分组接龙节奏(先师生、再生生)c全班分为二个声部,进行配合训练。

2.学唱三声部卡农A复习卡农的歌谱B复习歌词(提醒学生演唱时的声音位置)c先复习二声部卡农D再次出示声部结构图,加入第三声部E引导学生在卡农轮唱中注意声部间的协调性全班分为两个声部来进行节奏配合如:

嗒嗒嗒嗒

  咚嗒嗒

  咚嗒先和老师配合再同学之间配合a.复习歌谱b.用准确的声音位置演唱歌词c.复习上一课时的二声部d.在老师的带领在进行三声部卡农注意声部间的协调性在分为二声部之前,可以先请全班和老师练习二声部的节奏。

三、小结1.总结学生课堂表现2.师生告别学生回顾课堂表现。

板书设计:

6/8拍节奏二声部三声部卡农匈牙利教材

  第一声部

  2

  3

  2

  第二声部

  空

  2

  3

  

  第三声部

  空

  空

  2

  3教学后记:

第一课时,我用十分钟带领学生欣赏“匈牙利三声部卡农曲”。

我们先对范唱进行赏析,学生了解“卡农”是“歌声的影子”,他们能够听辨出三个声部,但因为三个声部结构比较复杂,他们在听的过程中就向我提出“听上去很乱”的感觉。

我有点失望,我觉得孩子们没有在静静地聆听中感受到复调音乐特有的美感。

第一节课后,我进行了反思,我想,会不会是因为孩子们没有真正去体会,没有感知的过程,所以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于是在上另一个班级时,我调整了教学过程:

像学习普通歌曲一样,首先我请学生自己视谱演唱,等学生把歌谱唱熟练后再填入歌词,接着全体学生唱过两三遍后,我自信满满地说:

好!

下面我们来听听三个声部的效果!

然后我们也尝试唱一下!

就这样,学生听过两遍范唱后,我就开始带领他们从二声部开始到三声部轮唱的训练。

结果又是让我大失所望!

声部之间声音不和谐,学生对自己的声部一点也不熟悉!

好像在各唱各的。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课后我只有再一次好好反思。

其实,这是一首旋律简单、节奏单一的曲子,照理要求高年级的学生唱一点也不困难。

突然,“旋律简单”这四个字提醒了我,“唱好合唱可不是一个人的事,它需要每个声部相互之间默契的配合,如果学生对自己的声部不熟悉,那么再简单的曲子都无法唱好。

既然是“旋律简单”的乐曲,为什么我不能要求他们先背唱自己声部的旋律呢?

”背唱的好处有很多,它是对一首歌曲很好的巩固和熟练,只有学生到了一听音乐就会自觉地跟唱的程度,那才是真正掌握了。

有了这个想法,我又来了信心。

很快,又是一个班级的音乐课来了。

我带领这班的学生一起先学习了歌曲,他们很喜欢这首简单的英文歌,很快就学会了。

乘胜追击,通过比赛的形式我再鼓励学生背唱!

比赛很激励他们,孩子们各各唱得很投入。

看看他们已经基本都能掌握我才开始请学生听赏这首歌曲的“三声部形式”,因为对旋律的熟悉到了一定的程度,学生在我一步步地引导下,慢慢体会出多声部和声中和谐的美感。

要唱好合唱,光有这些还不行,下面就是指导他们用正确的发声方法进行演唱,声部之间的音量控制好,节奏、速度都能统一。

终于,在不懈地努力之下,经过了三个课时的学习,孩子们唱好了这首卡农曲,我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