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馆课文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3721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故宫博物馆课文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故宫博物馆课文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故宫博物馆课文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故宫博物馆课文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故宫博物馆课文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故宫博物馆课文教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故宫博物馆课文教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故宫博物馆课文教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故宫博物馆课文教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故宫博物馆课文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故宫博物馆课文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故宫博物馆课文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故宫博物馆课文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故宫博物馆课文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故宫博物馆课文教案Word下载.docx

《故宫博物馆课文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宫博物馆课文教案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故宫博物馆课文教案Word下载.docx

(ppt出示词语),(一分钟后)写完了吗?

好,我们来看看你写正确没有?

(出示拼音。

勾画重点词语)同学们重点记忆这几个词的字形及注音,马上请同学上来注音。

抽一个同学写。

2、找、圈方位词,明确说明顺序。

这是一篇介绍建筑物的说明文,为了说清楚建筑物各个组成部分的位置,哪类词最重要。

方位词!

(板书:

方位词)对,下面请同学们分工合作,找出文中的方位词,用红色笔圈出来。

1大组找2、3、4段;

2大组找5、6、7段;

3大组找8、9、10段;

4大组找11到最后。

每个大组三到四人为一个小组,找完圈出后,每个小组推荐一个代表回答。

ppt:

点拨:

方位词,表示位置的词,具体来说,就是“前、后、左、右、里面、外面、正中、两旁”等。

四座宫殿所应在的方框吗?

请你将他们拉进他们对应的方框里。

(白板展示)

根据方位词,同学们很快就找到了故宫这个庞大的建筑各组成部分的位置,那么大家能说出本文用的是哪种说明顺序吗?

齐答:

空间顺序。

(板书在方位词后面:

空间顺序)为什么?

请举手回答。

(明确:

因为文章使用方位词,按照各个组成部分的位置变化来介绍事物)。

3、明确说明对象的特征。

正是由于作者运用了空间顺序,我们才很快就了解了故宫建筑群的各组成部分,现在我们来看看故宫建筑群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齐读第二段,边读边思考:

这段中哪个句子概括了故宫的总体特征。

(读完之后,抽一个学生回答。

ppt明确。

学生用波浪线勾画这个句子。

三、研读,了解重点介绍“太和殿”的原因。

通过阅读第二段,我们了解了故宫建筑群的总体特征,现在请同学们速读第二段,独立思考这段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在书上作批注。

(学生看书时,板书:

说明方法:

)思考出来的同学举手。

请一个同学回答。

(列数字,具体真切地说明了故宫博物院规模宏大的特点。

)(在说明方法后板书:

列数字)

是啊,故宫的宫殿实在是太多了,这么多座宫殿,作者逐一介绍了吗?

没有。

那么,作者重点介绍的是哪座宫殿呢?

太和殿。

(白板上使用放大镜2倍放大,聚光灯显示。

)学生找出写太和殿的段落,教师明确:

5~8段。

认真研读5到8段,小组合作探究:

为什么要重点介绍太和殿?

讨论5分钟,回答5分钟明确3分钟

教师点拨:

先分析每一段介绍了太和殿哪个方面的特点,再看这些特点是否体现了故宫的整体特征。

(告诉学生小组汇报的方式,举例:

我们小组探究出第五段主要介绍了太和殿的外形,太和殿外形的特点是:

)(学生思考时,板书:

太和殿:

(一组汇报完毕,白板展示太和殿图片,让另一组学生作为导游向游客介绍太和殿,根据文字指着图片讲解。

并拉出:

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在太和殿后面板书:

外形)

参观了太和殿的外景,游客还会参观哪里呢?

学生齐答:

内景。

好,下面哪个小组来汇报第六段介绍的是什么。

(白板出示内景图。

学生上来指出皇帝宝座,雕龙屏等,拉出:

富丽堂皇,图案以龙为主。

)(在外形下面板书:

内景)

对于第六段,大家还探究出了什么吗?

比如:

作者是以什么为立足点按哪种顺序来介绍太和殿的内景的?

(以朱漆方台为立足点,空间顺序。

其他小组继续汇报7、8段。

分别介绍了位置、用途。

并在内景下板书:

位置、用途)

总结:

重点介绍太和殿的原因:

(ppt展示)

从外形看,建筑精美,雄伟壮丽;

从内景看,皇帝的宝座在此,富丽威严;

从位置看,位于紫禁城的中轴线上,又是三大殿之首,从用途看,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凡此种种,都最能体现故宫的总体特征,读者了解了太和殿,就基本上了解了整个故宫,所以要重点介绍。

四、运用,知识落实。

以上我们学习了按空间顺序、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重点突出地介绍建筑物的写法,现在我们也用这种写法来介绍一下我们的教室。

(ppt展示要求:

写一个小片段:

运用空间顺序重点突出地介绍我们的教室。

3分钟后,学生读自己写的片段。

三个同学即可。

五、拓展,情感教育。

同学们,你们能说出图片上这些建筑的名字吗?

(白板展示)这些就是世界著名的五大宫殿式建筑。

其中,中国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它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我们在惊叹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之余,也为我们祖国有这样优秀的文化遗产而骄傲和自豪!

六、小结,巩固加深。

最后,我们用这四句话来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齐读:

ppt概括:

空间顺序运用合理故宫建筑一目了然重点突出特征鲜明文化遗产令人自豪

七、作业。

1、抄写并听写本课的词语。

2、利用合理的空间顺序,重点突出地介绍你参观过的一处建筑物。

【篇二: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优质课课案)】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优质课课案)

【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

《故宫博物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一篇典范的以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现代说明文。

文章相对浅白,怎样在教学中做到既讲习应该讲习的基本内容、又适度发掘有价值的教学因素,这就值得深究了。

叶圣陶先生指出:

“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

”故,说明文的阅读教学必须坚决地站在语言文字立场之上展开。

学习说明性的课文,我们更要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背后的语言文字和语言表达,关注作者思考问题所表现出的科学的思想态度,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7—9年级)中提出的相应要求,让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获取主要信息”,“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等。

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当然应该教,应该渗透,但是怎么教、怎么教更好呢?

“只要是学习一篇说明文,就一定要让学生弄清楚说明对象、说明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结构、说明语言……这样一来,说明文的学习还有什么美感可言?

”(《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2期《警惕:

说明文教学的去语文化》)学生在本单元前两篇经典说明文《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的学习中,对说明文基本的文体知识已有较充分的把握和训练,如果再按部就班地按照相关套路设计这篇课文的学

习,难免有些枯乏,很可能滑向一种简浅的重复和浪费,既不合乎学情,也不符合教材编者意图,更体现不出单元教学统摄下的篇目教学侧重点。

基于以上考虑,我在本节课的设计中主要进行两方面的教学活动——

开展两大板块活动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学生对课文进行比较充分的

预读。

一是“理读”,理清文章脉络。

主要包括两点,一是给文章划分层次、理清文章结构,二是交流预读时填写的故宫平面图并作解说,明确

文章的说明顺序。

“作为现代意义的科技说明文,必须用西方意义上的理性分析的解读方式”(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而“这些课文要用什么方法阅读呢?

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意思的路子,至少也可以作为阅读方法的一个选项”(王晓春《语文课什么是好》)。

通过划分段落层次,学生不难看出本文“总分总”的结构。

故宫平面图课本上虽有一幅简图,但显得太“小气”,填起来不方便不醒目,因此我另行设计刻印了一份平面图,要求学生按照课文提供的脉络线索在预习期间完成,课上以导游身份进行解说。

这一方面主要体现的是课程标准“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

路”、“获取主要信息”的教学要求。

二是“细究”,揣摩言语手法。

这里包括三个板块——

其一,分析解说技法的把握,学习“分解说明层次清晰”:

引介什么是“分解说明”技法,并举例分析,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其他典型语段作为例证;

其二,分析解说重点的把握,理解“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引导学生速读文章重点解说太和殿部分内容,概括各段段意,分析局部说明时采用的说明顺序、理解文章选材上详略取舍关系的处理;

其三,分析解说语词的把握,品评“双向锤炼优化表达”(语义、语音):

通过比较分析三组语句,分析本文语义表达上的准确周密、得体贴切,语音传递上的整齐匀称、富有节奏。

第二大方面主要体现的是课程标准“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等教学要求。

说明方法的运用、说明语言的特点渗透在以上内容的学习中。

所有学习项目的设计力求“有真意、有新意、有深意”,教与学追求“真正的语文”。

最后视实际情况开展1—2项课堂上的语言实践活动,作为训练提高方面的小检测。

作业设计为“《故宫博物院》语言实践综合练习”,分必做和选做两类,着重考查和训练学生相应的语言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通读课文,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概括层意和填注、解说故宫平面图,提取文本主要信息,理清文章结构,理顺说明顺序。

○通过细读,分析、学习文本可资借鉴的三种言语取向——

其一,分解说明层次清晰;

其二,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其三,锤炼语词优化表达(语义的准确周密、得体贴切;

语音的整齐匀称、富有节奏)。

【教学方法】问题导学;

研讨点拨等。

【教学用具】班班通ppt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

(上课之前进行充分预读,完成“预读要求”项目、填注《故宫平面示意图》。

一、导入,引入正题

■出示奥巴马访华游故宫的一组图片,导入正题。

■检查疏解重点的字词音义。

鳌()头湛()蓝蟠()龙额枋()藻()井矫()健

中轴()线金銮()殿迥()然不同

肃穆:

严肃而恭敬。

悠扬:

形容声音时高时低,和谐动听。

井然有序:

形容整齐的样子。

二、理读,梳理文脉

■速读课文,在每个自然段前面标注数字序号(如①),然后用“‖”将全文划分层次,概括每一层层意。

(自读分析)

■根据课文内容,同桌之间核对预习时填注的“故宫平面示意图”,现在请你作奥巴马总统的导游,按课文路线进行简要解说,并对有关景点作简要介绍。

(互动交流)

要点点拨——

三、细究,揣摩手法

■引介名师讲解内容:

特级教师余映潮谈《故宫博物院》中的“分解说明”技法(自读思考):

这是一篇典型的按空间顺序说明的文章,条理性极好。

若要换一种说法,从说明的技法来看,我们可以说文章进行着分解说明——将故宫以及其中不少重要景点分解为若干个区域,一处处地进行说明。

可别小看了这个“分解说明”的方法,有了这个概念,我们对划分层次会有更细腻的感觉,在说明建筑物之类说明对象的时候,心中会有更明晰的框架。

■如对宫城进行“分解说明”:

紫禁城的城墙10米多高,有四座城门:

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南东华门、西华门。

/宫城里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9000多间,/城墙外是50多米宽的护城河。

/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

■你能否从文中再找出类似的体现“分解说明”技法的典型语段语句?

提示:

如第11段对“广场”进行分解说明——

从保和殿出来,下了石级,是一片长方形小广场,西起隆宗门,东到景运门。

把紫禁城分为前后两大部分。

/广场以南,主要建筑是三大殿和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叫“前朝”。

/广场北面乾清门以内叫内廷,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主要建筑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和东六宫西六宫。

(还有,第4段解说台基、第6段解说太和殿内景等)

■作者在分述、分解说明故宫建筑时是不是平均用力?

重点解说的是哪一部分,哪处景观?

——重点解说的是三大殿中的太和殿。

■读第4—8段,概括每一段段意,说说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

作者是怎样说明的?

(自读回答)

第4段大殿台基:

高(暗示地位高)

第5段大殿外观:

雄伟壮丽(列数字)

【篇三: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认知目标:

了解故宫博物院的建筑布局。

技能目标:

学习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事物的方法;

学习本文选择组织材料上突出重点、有详有略的特点与层次安排的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对故宫博物院建筑群的了解,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

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2.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

说明文空间顺序立足点的确立以及具体空间顺序的方位词的把握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讨论式

教学媒体:

投影仪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显示“故宫”全景图

同学们,知道这是中国哪个旅游景点吗?

对了,这是故宫,明清二十四位皇帝居住的地方。

它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听到这里,同学们是不是很想到故宫一游呢?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故宫,去深入了解故宫的独特魅力。

(板书课题、作者)

投影学习目标:

了解故宫博物院的建筑布局。

学习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事物和总分结合的方法。

学习课文选择组织材料上突出重点、有详有略的特点与层次安排的方法。

三、本文原来是一篇广播稿,曾经配上音乐,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后来在《地理知识》杂志刊载,选入教材时作了部分删改,可以看作一篇解说词,属于说明文。

现在请班上普通话标准,声音洪亮的一位同学来当播音员为大家播读这篇课文,其他同学合上书本边听播音员读课文边看屏幕上投影图片。

(播音员读到课文的景点时教师投出相应景点的图片)

四、学生默读课文,按课文的说明故宫布局图

同桌之间讨论、交流之后,教师用多媒体显示故宫布局图

五、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明确:

1、师生一同回顾关于说明文的说明顺序的知识。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按时间变化介绍说明事物的是时间顺序;

按空间的位置关系来说明事物的称之为空间顺序;

按推理来体现事物内部联系的是逻辑顺序。

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宜采用时间顺序。

说明一座或很多建筑物时,离开空间顺序难以让读者看明白。

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

说明事理用逻辑顺序便于体现事理的内部联系。

2、提问:

本文采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

本文是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故宫的,大体上按照游览参观路线沿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的。

作者沿着参观路线,以天安门为起点,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石桥,来到前三殿。

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

三大殿和文华殿、武英殿合称为“前朝”。

然后继续向北,简单介绍了位于中轴线上的“内廷”建筑:

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御花园。

最后出顺贞门到神武门而离开故宫,这样写井然有序,条理分明。

六、重点分析课文5~8段,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老师提问:

作者重点介绍了故宫的哪个宫殿?

学生回答:

老师提问:

课文哪些段落是介绍太和殿的?

学生回答:

5、6、7、8段。

阅读太和殿部分,探究下列问题: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太和殿的?

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2、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详细介绍?

3、太和殿的主要的装饰物是什么?

为什么以它作主要的装饰物?

(一)、学生阅读太和殿部分,探究: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太和殿的?

说明顺序怎样?

教师步步引导:

1、第5自然段是介绍了太和殿的什么呢?

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说明了太和殿的高、面积、屋顶、殿檐、额枋、梁柱、圆柱、窗、门、台基。

引导学生掌握具体的说明顺序。

从上到下。

提问:

这些是介绍太和殿的什么呢?

外观。

引导学生找出介绍太和殿外观的立足点。

太和殿前的台基上。

归纳:

阅读按空间顺序写的文章,要求:

1)具体介绍了哪些事物;

2)具体的说明顺序怎样;

3)介绍了哪一方面的内容;

4)立足点在哪里。

学生仿照第五段的分析,自学第六段。

学生齐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小组讨论,通过提问完成:

1)事物;

2)具体顺序(要求在书上圈上方位词)

3)内容;

4)立足点

方台、宝座、龙屏、柱、蟠龙;

是按空间顺序说明的,先以朱漆方台为立足点,由上向后再向两旁介绍下部布局,然后沿大柱导上,以中央藻井的雕金蟠龙为中心点向周围展开,介绍上部装饰;

介绍的是内景;

立足点是大殿正中的朱漆方台。

介绍那么多的事物,哪个介绍得最详细?

明确:

龙。

为什么对龙的描述有10次之多?

龙是皇帝的化身,皇帝自命“真龙天子”,也是皇权的象征,突出龙,也是突出皇权的威严。

第七自然段,介绍了太和殿的什么?

位置。

太和殿的位置在哪里?

紫禁城的中轴线上。

强调太和殿建筑在中轴线上,用意是什么?

为了突出皇权。

第八自然段,介绍了太和殿的什么?

作用。

太和殿有什么用呢?

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小结:

可见,作者写故宫博物院着重写了太和殿,从文章的剪裁角度来看,属于详写。

板书(投影片出示):

太和殿

第5段(外观)高屋顶上圆柱外

面积殿檐窗

额枋门

梁柱下台基

第6段(内景)(正中)方台

(上面)宝座

(背后)龙屏

(两旁)柱

(顶中)蟠龙内

第7段(位置)中轴线

第8段(用途)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这部分采用了从外向内的说明顺序,从殿外写到殿内;

写殿内设置又按照方位顺序写:

正中、上面、背后、两旁、殿顶、中央、周围等。

(二)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详细介绍?

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至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它的地位非常重要;

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

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三)、教师总结:

说明文在以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要抓住重点,详略分明,这样才能突出说明事物的特征。

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实践中,要学习作者这种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写作特色。

平均使用笔力,只能分散读者的注意力。

七、学生谈谈学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

八、布置小练习:

以《我们的校园》为题写一篇说明文,要求按空间顺序写,400字左右。

1、空间顺序怎样安排应考虑清楚;

2、重点介绍哪座建筑要心中有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