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第六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545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第六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政治经济学第六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政治经济学第六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政治经济学第六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政治经济学第六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政治经济学第六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政治经济学第六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政治经济学第六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政治经济学第六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政治经济学第六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政治经济学第六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政治经济学第六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政治经济学第六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政治经济学第六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政治经济学第六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政治经济学第六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政治经济学第六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第六章.docx

《政治经济学第六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第六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政治经济学第六章.docx

政治经济学第六章

概念题

1.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2.社会总产品3.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4.竞争性行业和非竞争性行业5.幼稚性产业、传统性产业和支柱性产业

6.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概念题答案

1.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

个别资本指各自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社会资本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所有单个资本所组成的总和。

2.社会总产品:

又称社会总商品资本,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年内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3.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价值补偿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通过商品的出售以货币形式回流,用于补偿在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且还要取得剩余价值;

实物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转化为货币以后,如何再进一步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产品。

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是社会总产品再生产运动过程中需要补偿的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4.竞争性行业和非竞争性行业:

竞争性行业是指供求完全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产业;

非竞争性行业是指包括提供公共产品的行业和基础产业。

竞争性行业和非竞争性行业是按照市场机制作用程度的不同对全部产业的一种划分。

5.幼稚性产业、传统性产业和支柱性产业:

幼稚性产业是指发展时间不长,还没有成熟,需要政府扶植的产业;

传统性产业是指曾经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将逐步弱化或需要用新技术加以改造,或被新兴产业所部分取代的产业;

支柱性产业是指支撑一个国家国民经济规模和增长的主要经济生产部门,是在国民经济中占较大比重,向前、向后和旁侧关联效应较大的产业,其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最终需求诱发系数都比较高。

幼稚性产业、传统性产业和支柱性产业是按照产业的成长阶段和竞争力对全部产业的一种划分。

6.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是指在一国或一地区一定时期内社会的产品、产值和劳务总量的持续增加;

经济发展是指以经济增长为基础,还包括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经济结构的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生态平衡、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质的变化。

经济增长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而经济发展不仅包含数量的增长,而且还包括国民经济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判断题

1.社会总资本运行的中心问题是社会总资本运行的速度问题。

2.Ⅰ300C+1500V+1500m=6000

Ⅱ2000C+1000V+1000m=400

是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图式。

3.社会总产品是分析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

4.Ⅱ(C-m+m/x)>Ⅰ(v+m/x)是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之一。

5.Ⅰ(v+△v+m/x)可以与第二部类有关部分进行交换。

6.Ⅱ(C+△c)可以在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内部实现双重补偿。

7.生产资料的更快增长是有机构成提高条件下,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消费资料增长的条件。

8.平衡发展就是说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产业的平行发展。

9.经济增长是一切经济进步的首要因素和必要的物质条件,因此经济增长越快则经济发展也快。

10.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是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的基础。

判断题答案

1、×2、×3、√4、×5、√6、×7、√8、×9、×10、√

选择题

1.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是

(1)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2)社会总产品是由C+V+M构成

(3)社会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

(4)社会总产品包括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

(5)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可用如下几个公式表示:

(1)Ⅰ(v+m)>Ⅱc

(2)Ⅰ(c+v+m)=Ⅰ(c+△c)+Ⅱ(c+△c)

(3)Ⅱ(c+m-m/x)>Ⅰ(v+m/x)

(4)Ⅰ(v+△v+m/x)=Ⅱ(c+△c)

(5)Ⅱ(c+v+m)=Ⅰ(v+△v+m/x)+Ⅱ(v+△v+m/x)

3.对社会资本运动的分析可以看出其运动的特点是:

(1)社会资本运动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2)社会资本运动的目的是为了价值的增殖

(3)社会资本运动不仅包括生产消费还包括个人消费

(4)社会资本运动不仅包括资本流通,还包括一般商品流通和剩余价值流通

(5)社会资本运动不仅考察价值补偿,还考察实物补偿

4.衡量一个国家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主要标准是:

(1)各个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是否均衡发展

(2)产业结构是否有利于资源配置的优化

(3)经济增长速度是否加快

(4)支柱产业所占比重是否大

(5)产业结构是否实现了高度化

5.影响和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

(1)生产要素的投入和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2)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扩大

(3)产权制度、市场制度、分配制度等制度因素

(4)国家规模和人口数量

(5)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条件

6.马克思的经济增长模型表明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

(1)资本有机构成

(2)剩余价值率

(3)积累率

(4)储蓄和投资

(5)资本总投入和劳动投入品

选择题答案

1、①⑤2、②④⑤3、③④⑤4、①②⑤

5、①②③6、①②③

辩析题

1.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和核心是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

2.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用公式表示是Ⅰ(v+m)=Ⅱc。

3.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说明剩余价值的来源。

4.在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图示中,属于两大部类相互交换的是Ⅰ(v+m)与Ⅱc。

5.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Ⅱ(v+m)>Ⅰc。

6.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规律性决定了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的越快越好。

7.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因此,没有经济发展就没有经济增长。

8.马克思的经济增长模型与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以及罗默的经济增长模型没有区别。

辩析题答案

1.错误。

社会总产品是分析和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运动的出发点,核心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2.错误。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用公式表示是Ⅰ(v+△v+m/x)=Ⅱ(c+△c)。

3.错误。

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寻找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顺利进行的条件。

4.正确。

Ⅰ(v+m)与Ⅱc表示两大部类相互交换的关系,是依据马克思建立的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图式。

5.错误。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之一是Ⅰ(v+m)>Ⅱc。

6.错误。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必须以消费资料生产相应增长为条件。

因为,第一部类扩大再生产所追加的劳动力对消费资料的需求,要依靠第二部类生产增长来提供;第一部类为第二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其产品的数量、品种和规模直接决定于第二部类。

7.错误。

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一切经济进步的首要因素和必要物质条件。

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经济发展。

8.错误。

马克思的增长模型是建立在社会再生产理论基础上的,其不是以分析一个经济总量为满足,而是把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以一个不论确定积累率后再决定另一个部类的相应的积累率,由此计算出经济增长率,它的含义比其他三个增长模型的简单的计算公式所能说明的问题要丰富得多。

案例分析题

1.案例内容:

进入2000年以来,中国消费市场活跃,商品销售保持较快增长,成为经济回升的主要动力。

在2000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8。

2%的增长率中,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8。

8%,拉动GDP增长四点八个百分点。

2000年下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17800亿元,比1999年同期增长9%;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34000亿元,增长9。

5%。

较为典型的是占据居民生活性消费50%强的住房消费比重不断扩大,对经济起到了较大程度的拉动作用。

2000年全国销售给个人的商品房2840亿元,占商品房销售额的79。

5%,比1999年同期净增九点二个百分点。

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购房支出455元,比1995年增长150。

8%;人均居住支出500元,是1995年的一倍,居住消费比重从1995年的7。

1%,上升到10%,增加二点九个百分点。

2001年1—5月累计,全国商品住宅销售899亿元,比2000年同期增长44。

1%。

从居民消费趋向分析,中国住房消费仍将大量挤占居民其它消费支出,对经济的持续增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是,,“十五”期间,全国城乡将建房57亿平方米,其中城镇建房27亿平方米,较“九五”期间增长15%。

到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增加到22平方米。

二是,中国每年大约净增人口1300万左右,在“十五”期间大约有1350万对新婚夫妇需要住房。

三是,随着农村居民改善居住环境的愿望越来越高,在今后五年间有14%的家庭准备购买新房,户均支出约11万元,平均每年增长7。

4%;有14。

6%的家庭准备装修住宅,户均支出约2万元。

四是,预计今后每年的房地产投资将递增7%,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为0。

7个百分点。

到2050年,我国城镇居民住房将增加150亿平方米,住房共计将达210亿平方米。

届时,到2020年全国城镇居民进入市场买卖住房产生的住房消费为8000亿元,到2050年,将达到3。

4万亿元,平均每年增长在1000亿元以上。

案例问题:

(1)为什么说市场需求已成为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2)请谈谈影响和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案例内容:

经过10年发展,深圳崛起了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激光五大产业群,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最为耀眼:

1999年产值达740亿元,占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九成,比1998年增长23%,列全国第一位。

深圳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信息技术产业化基地,同时也是亚洲最大的电子产业配套基地,计算机配套厂就有1500多家。

1999年生产微机153。

45万台,占全国产量的34%;程控交换机1074万线,占全国的50%;硬盘驱动器、高性能电池、干扰素、生物乙肝疫苗等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通讯行业巨头的华为、中兴两大企业2000年产值超过300亿元。

深圳市高科技成果产业化之所以发展较北京、上海快,有如下原因:

首先是政府政策上全力支持。

这主要体现在营造发展高科技的政策环境上,具体可以归纳为三个支持系统。

一是知识产权的保护系统。

深圳市建立了一系列以知识产权的创造、利用和保护为核心的法规和条例,初步形成了保护知识产权、调动企业研究开发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法规体系。

二是知识支持系统。

深圳自身没有名牌大学,但政府提供多种优惠条件鼓励国内外著名大学到深圳办学。

1999年9月1日,国内22所著名院校联合在深圳高新区建立“深圳虚拟大学园”。

市政府无偿地为入园大学提供办公设施和高新技术基金。

其次,创建了一套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全国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的技术创新体系。

深圳727家技术开发机构,其中679家建在企业,比例高达93%,人员90%以上属于企业。

深圳企业与内地200所大学、数百家研究结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现有600多个充满活力的研发结构诞生在企业。

全市8个博士后流动站都设在企业里,他们一头连着市场,一头依靠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较好的将科技与经济连接起来了。

从科技经费投入看,1999年达32亿元,约90%来自企业,1999年科研投入费用平均为当年产值的8%。

研发人员平均占职工总数的13。

69,华为公司则高达40%。

而在申请专利中,企业申请的比例是全国最高。

最后,对吸引人才的重视。

从80年代至今,深圳吸引人才的新政策出台之早、之多、之全面、之深入在全国一直遥遥领先。

正当国内很多大城市用户口等条条框框限制人才流入的时候,深圳市就提出了“博士生来深圳不受户口限制”的政策,吸引了每年数以万计的毕业生到深圳求职。

赴海外招聘留学人员,是深圳开全国风气之先,为了吸引更多的留学生回国到深圳创业,深圳市又推出给予启动经费,简化手续等六项政策措施。

案例问题:

(1)为什么深圳的高科技发展速度最快?

(2)结合实际说明我国要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战略目标首先要进行体制的创新。

案例分析题答案

1.答:

(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

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消费是经济运行的前提,即一是消费实现了生产;二是消费创造出需求。

所以消费结构为生产创造出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消费作为生产的目的又成为经济运行的前提。

(2)需求的快速增长将保证供给的相应增长。

这是因为:

一是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中最主要部分,是社会生产的最终实现。

消费需求的总量和实现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民经济体系的有效运转程度。

二是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动与需求总量的持续增长,不仅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最广阔的市场空间,促使产业分化和市场细分深化,使产业内部的新产业链环和专业性市场不断形成,产品系列不断扩展,供给的多样性大大增加;而且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合理化发展。

三是由于消费需求的结构升级,将促进工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强化技术开发和新产品开发,加速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进程,并应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

(3)消费需求变动内含的技术进步的要求,一方面,将对全面改善产业生产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能源、原材料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产生积极作用,使产业的生产体系及技术素质全面改善,从而推进产业的升级。

另一方面,将促使企业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名特优新产品为主攻目标,进行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等全方位的创新,提高产品的加工深度、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促进产品的升级和换代,从而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4)一是生产要素的投入和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二是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扩大。

三是产权制度、市场制度、分配制度等制度因素的影响。

2.答:

(1)现实经济生活中,制度的状况则决定了知识技术的创新、能否被利用以及被利用的程度。

制度是导致知识技术水平发生改变的、人为决定的因素。

即使科学技术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最终是由制度决定的。

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约束个人和组织行为的规则。

制度安排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特定的制度安排会激励或抑制经济主体(个人、企业、政府)对生产要素的积累和投入,从而促进或阻碍经济增长。

二是,特定的制度安排会鼓励或抑制经济主体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或阻碍经济增长。

上述案例正说明了这一点,。

深圳的高科技发展速度快的真正原因,就在于建立了一个能持续激励人们创新的产权制度和制度环境,从制度上激发和保护了经济领域的创新活动。

(2)我国要实现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战略目标,首先要进行体制的创新。

这就需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科技发展规律的新机制,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技术集成,进一步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

其次,要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企业成为技术进步和创新的主体,并加强产学研结合,鼓励应用开发型科研院所进入企业或改制为企业。

再次,建立服务功能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发展资本市场,以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化。

最后,加大国家和全社会的科技投入,提高投资效益,完善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形成鼓励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

问答题

1.马克思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的两个理论前提是什么?

2.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图式如何表示?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3.衡量一个国家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4.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5.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问答题答案

1.马克思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的两个理论前提是什么?

答:

(1)从社会总产品的构成上看,实物构成表现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价值构成是由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所组成。

(2)从社会生产上看,按产品的最终用途划分,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为第一部类;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为第二部类。

2.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图式如何表示?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答: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图式是: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2000c+500v+500m=3000

运用该图式,可知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顺利进行遵循的条件是Ⅰ(v+m)=Ⅱc,以及由此引申的两个条件:

Ⅰ(c+v+m)=Ⅰc+Ⅱc,Ⅱ(c+v+m)=Ⅰ(v+m)+Ⅱ(v+m)表示。

3.衡量一个国家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答:

(1)各个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是否均衡发展。

(2)产业结构是否有利于资源配置的优化。

(3)产业结构是否实现了高度化。

4.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答:

(1)经济增长是指在一国或一地区一定时期内社会的产品、产值和劳务总量的持续增加;经济发展是指以经济增长为基础,还包括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经济结构的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生态平衡、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质的变化。

(2)经济增长是一切经济进步的首要因素和必要物质条件。

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经济发展。

但经济增长并不就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包含数量的增长,而且还包括国民经济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所以,发展是增长的结果和目的。

5.影响和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

(1)生产要素的投入和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2)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扩大。

(3)产权制度、市场制度、分配制度等制度因素的影响。

论述题

1.试述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运动的异同点。

2.分析、阐述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

3.试述马克思两大部类理论与三次产业类型划分理论的关系。

4.为什么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要顺利进行必先具备前提条件?

为什么前提条件具备后还要具备实现条件?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5.在技术进步的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为什么生产资料必然优先增长?

论述题答案

1.试述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运动的异同点。

答:

(1)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

个别资本指各自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社会资本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所有单个资本所组成的总和。

(2)共同点:

首先,从运动的内容看,二者都包含着生产剩余价值或资本增殖的生产消费;其次,从运动的形式看,二者都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并各自完成着自己的循环;再次,从资本的运动过程看,二者都要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都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最后,从运动的目的看,二者都是为了价值的增殖。

(3)不同点:

首先,社会资本运动不仅包括生产消费,还包括个人消费;个别资本运动却只包括生产消费。

其次,社会资本运动不仅包括资本流通,还包括一般商品流通和剩余价值的流通,个别资本运动只包括资本流通。

最后,社会资本运动不仅考察价值补偿,还考察实物补偿,个别资本运动只考察价值补偿。

2.分析、阐述社会总资本运行的核心问题。

答:

(1)研究社会总资本运行的中心问题就是研究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就是分析社会总产品各部分的价值补偿与实物补偿问题。

(2)因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要能正常运行,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社会总产品实现价值补偿,使全部预付总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都得到实现,换回相应的货币,才有可能重新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开始新的再生产过程。

二是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耗费掉的全部生产资料和工人与资本家需要补充的全部生活资料,必须能从社会总产品的购买中,得到物质补偿,新的再生产过程才能真正开始。

3.试述马克思两大部类理论与三次产业类型划分理论的关系。

答:

(1)马克思主要研究的是国民经济中各个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组合、构成及它们在社会生产总体中所占的比重,揭示了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价值形式的实现和实物形式的补偿之间内在联系,从而建立起社会再生产过程能够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因此,马克思的两大部类理论通常也被称为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

(2)三次产业类型划分理论是将社会上的所有部门按照经济活动的先后顺序或层次分为三次产业。

第一次产业的属性是取自于自然,包括农业和采矿业等;第二产业是加工取自于自然的生产物,包括制造业、建筑业、水、电、煤等工业部门;第三产业是繁衍于有形物质活动之上的无形财富的生产部门,包括运输业、商业、公用事业、金融保险业、信息业等。

这种划分是以西方的社会经济增长理论为依据,对于全面认识和研究功能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和发展趋势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具有积极作用。

(3)两种不同的产业类型划分理论,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产业结构的内容,它们各有利弊,不能相互取代。

我们要扬长避短,对它们综合地进行分析和运用。

4.为什么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要顺利进行必先具备前提条件?

为什么前提条件具备后还要具备实现条件?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答:

(1)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要顺利进行必先具备前提条件。

因为这里讲的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主要指外延的扩大再生产,是以积累为前提的。

积累的进行,首先要把剩余价值变成货币贮藏起来,即进行货币资本的积累。

当货币资本积累达到一定数量时,再用于购买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要素,即转化为现实的积累。

资本家要能把货币资本积累转化为现实的积累,就必须有追加的物质资料和劳动力。

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相对过剩人口,追加劳动力一般无问题。

问题是两大生产部类如何为扩大再生产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为此,社会总产品各部分的构成就要重新组合。

这一组合,必须符合两个前提条件,即

Ⅰ(v+m)>Ⅱc,(c+m-m/x)>(v+m/x)。

(2)因为具备了前提条件,只是为扩大再生产提供了可能。

要把这种可能转化为现实,社会生产两大部类还必须建立一定的平衡关系,即实现条件。

(3)实现条件是Ⅰ(v+△v+m/x)=Ⅱ(c+△c),以及Ⅰ(c+v+m)=Ⅰ(c+△c)+Ⅱ(c+△c)、

Ⅱ(c+v+m)=Ⅰ(v+△v+m/x)+Ⅱ(v+△v+m/x)。

5.在技术进步的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为什么生产资料必然优先增长?

答:

(1)资本积累总是伴随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是不断提高的。

这意味着在社会总资本中不变资本的比重将逐步增大,并快于可变资本的速度增长。

(2)因为,一是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在价值和物质上得到补偿;二是要使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得到保证,要求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快于为第二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的增长。

(3)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必须以消费资料生产相应增长为条件。

因为,第一部类扩大再生产所追加的劳动力对消费资料的需求,要依靠第二部类生产增长来提供;第一部类为第二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其产品的数量、品种和规模直接决定于第二部类。

计算题

1.设:

社会两大部类预付资本的情况如下:

I12000c+1500v;II3000c+750v。

两大部类C中固定资本都占60%,使用年限均为5年,当年更新1/5;剩余价值率为100%。

求:

(1)请写出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

(2)当年社会总产品价值是多少?

(3)为实现扩大再生产,第一部类积累率为60%,第一、二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到9:

1,剩余价值率不变,第二年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结果社会总产品价值,比第一年增加了多少?

(4)通过上述两大部类的计算,说明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那些基本规律性?

2.设:

社会两大部类预付资本的情况如下:

I24000c+3000v;II6000c+1500v。

两大部类C中固定资本都占50%,使用年限均为5年,当年更新1/5;剩余价值率为100%。

求:

(1)当年社会总产品价值是多少?

(2)为实现扩大再生产,两大部类积累率为60%,第一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到11:

1,则第二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比例应是多少?

(3)第二年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结果,两大部类生产的发展速度各为多少?

(4)请写出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