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与经济技术分析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36259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管理与经济技术分析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企业管理与经济技术分析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企业管理与经济技术分析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企业管理与经济技术分析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企业管理与经济技术分析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管理与经济技术分析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

《企业管理与经济技术分析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管理与经济技术分析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企业管理与经济技术分析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

⑪公平;

⑫人员的稳定;

⑬首创精神;

⑭人员的团结;

7.泰罗,科学管理之父;

法约尔,经营管理之父;

韦伯,行政管理之父。

8.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未满足需要→动机→(质变产生)行为→满足为满足的需求。

(是一个的循环过程)

观点:

①人是有需求的动物,只有为满足的需求才能影响行为;

②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是依次需要,依次满足,逐级上升的。

9.现代企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满足社会需要和获得盈利为目的,以自己可以独立支配的财产为基础,从事物质产品的生产、流通或服务工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行经济核算并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

10.判断组织是否是企业:

①以赢利为目的;

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

③独立的法人资格。

11.组织的一般原理:

①管理幅度:

指主管能够直接有效的领导下属的数量;

②管理层次:

指从最高管理者到具体员工之间不同的层次数;

③在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呈反比例关系。

12.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

①工作能力②工作内容和性质;

③工作条件;

④工作环境。

13.组织结构类型及优缺点:

P32

14.决策的定义:

是决策者在占有大量信息和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对未来行动确定目标,并借助一定的计算手段、方法和技巧,对影响决策的诸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后,从两个或两个以上可行方案中选取一个满意方案的运筹过程。

15.决策的特点:

①目标性;

②选择性;

③过程性。

16.决策的基本原则:

①信息原则(做决策的基础);

②可行性原则;

③动态原则;

④满意原则≠最优原则

17.决策的类型:

(1)按重要程度分类:

①战略决策;

②管理决策;

③业务决策;

(2)按决策问题重复程度分类:

①程序化决策(解决例行问题);

②非程序化决策(解决例外问题);

(3)按决策的可控程度分类:

①确定性决策;

②风险性决策;

③非确定性决策;

(4)按影响时间划分:

①长期决策;

②短期决策;

18.定性决策方法:

①头脑风暴法;

②对演法;

③德尔菲法;

④民议群体法⑤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

19.定量决策方法:

(1)确定型决策方法:

①线性规划法;

②量-本-利分析法(重点计算);

(2)风险型决策方法:

①决策收益表法;

②决策树法(重点计算);

(3)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①乐观原则(大中取大);

②悲观原则(小中取大);

③折中原则(乐观值*乐观系数+悲观值*悲观系数,后取最大值);

④后悔值原则;

⑤机会均等原则;

20.企业战略概念:

是企业根据内外部环境及可取得的资源状况,为求得企业的生存和长期稳定发展,对企业发展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谋划。

21.战略特征:

①全局性;

②未来性及风险性;

③对策性;

④系统性;

⑤相对稳定性;

22.战略层次:

①总体经营战略(按战略发展的态势划分:

1稳定性;

2增长性;

3紧缩型);

②事业战略(竞争战略);

③职能战略。

23.种可供选择的战略:

SWOT矩阵(S—优势,W—劣势,O—机会,T—威胁):

so—发展性战略,ST—多种经营战略,TW—防御性战略,WO—扭转型战略。

24.战略评价的方法:

①常规定性分析方法;

②常规定量分析方法;

③产品矩阵模型评价方法(波士顿矩阵:

横轴代表:

相对市场占有率(反映企业实力);

纵轴代表:

市场增长率(反映了市场引力)).

评价与方法:

①金牛类产品最好;

②明星类产品一般转化为金牛类;

③问题类产品线转化为明星类产品,再转化为金牛类;

④瘦狗类产品可采取精算或放弃,瘦狗类产品过多会造成资金的紧张,也没有资金支持明星类产品,一次最好不要出现此类产品。

25.企业战略实施:

政策制定;

组织调整;

资源配置;

26.企业经营战略控制的主要方法:

①事前控制(又称前馈控制);

②事中控制(又称同期控制或“行或不行控制”);

③事后控制(又称后馈控制);

27.生产与运作管理系统:

①主体:

管理者/组织;

②客体:

生产产品和服务的系统;

③方式:

设计、管理、改进;

④目的:

高效、低耗、灵活、准时地生产出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

28.生产过程的构成:

①生产技术准备的过程;

②基本生产过程;

③辅助生产过程;

④生产服务过程;

⑤附属生产过程;

29.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

①保证生产上的连续性(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

②生产过程的平行交叉性作业;

③保证生产过程的比例性;

④保证生产过程的均衡性;

⑤保证生产过程的准时性;

⑥保证生产过程的适应性/柔性(是指对市场的变动有一定的应变能力);

30.网络计划技术原理:

利用网络图来表示计划中的各种状态,以此来找出关键工序和路线。

31.网络图的组成:

①事项(又称为结点);

②活动(用箭线表示);

③线路:

沿箭头方向至尾的一条路径;

32.网络图的基本规则:

①网络图中不允许出现闭合循环路线,箭头方向必须从左到右;

②箭头首位必须有结点,不能从箭线中间引出另一条箭线;

③相邻两箭线之间只允许有一条箭线;

④网络途中只允许有一个起始点和一个终结点;

⑤箭头结点一定要小于箭尾结点。

33.○→○(代表的意思是:

两个圈分别代表紧前工作和紧后工作,箭线的上方是名称代号,下方是作业时间)。

34.生产类型:

(按产量划分)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单件生产。

35.市场营销:

个人和群体;

产品和价值;

③目标:

满足消费者的欲望和要求;

④核心:

交换过程(主动地、积极的、动态的);

36.概念:

①需要:

人与生俱来的必需;

②需求:

人有能力购买(有意愿购买)所需要的东西;

③欲望:

为了满足需要而表达出来的意愿。

37.市场营销管理:

①目的:

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目标;

②方式:

分析、计划、实施、控制。

③任务:

调节需求;

④实质:

对需求管理;

38.需求的分类及转变策略:

①负需求(人们厌恶的产品),要将其转换为人们需求的东西(分析原因,重新设计,采取促销手段);

②无需求:

将其转换为人们需求的东西;

③潜伏需求:

开发市场营销;

④下降需求:

转变为上升需求;

⑤不规则需求:

转变为稳定状态;

⑥充分的需求:

最理想状态,要巩固。

39.市场的概念:

①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一个场所;

②是经济关系和经济现象的总和;

③是购买者需求的总和;

④市场=购买者+购买力+购买欲望(市场的三因素)。

40.市场细分的依据:

(1)消费者市场(买方):

①地理细分;

②人口细分;

③心理细分;

④行为细分;

(2)产业市场的细分(卖方):

①最终用户;

②用户规模;

41.

(1)目标市场的选择:

①有一定的规模和发展潜力;

②细分市场结构的吸引力;

③符合企业目标和能力。

(2)目标市场营销模式抉择:

①无差异性营销战略;

②差异性营销战略;

③集中性营销战略。

42.市场营销组合策略(4P组合):

①产品策略(product);

②定价策略(price);

③分销策略(place);

④促销策略(promotion);

43.产品组合:

某一企业所生产或销售的全部产品大类、产品项目的组合;

①产品大类:

产品中具有密切关系的一组产品,又称为产品线。

②产品项目:

指某一品牌产品大类内优尺码、价格、外观及其他属性来区别的具体产品。

44.产品整体概念:

①核心产品;

②有形产品;

③附加产品。

45.产品组合的宽度:

一个企业部多少产品大类;

产品组合的长度:

所有产品项目总和;

产品组合的深度:

产品大类中每个产品有多少花色、品种和规格;

关联性:

是指一个企业的各个产品大类在最终使用、生产条件、分类的相似、相近程度。

产品组合优化策略:

①扩大产品组合;

②缩减产品组合;

③产品线延伸。

46.产品的生命周期:

特点

投入期

成长期

成熟期

衰退期

销量

较低

增长迅速

平稳能达最大

下降

成本

最低

上升

利润

亏损

增长

能达到最大

47.定价方法:

①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1.成本加成法;

2.目标收益法);

②以需求为导向的定价方法(1.理解价值定价法;

2.需求差别定价法);

③已经证为依据的定价方法(1.随行就市定价法;

2.密封投标定价法);

48.全面质量管理:

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收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全体员工和相关部门;

资源;

多方面结合;

建立起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和提供产品、服务。

⑤质量:

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

⑥员工:

质量管理的核心。

49.特点:

①全面管理对象:

人或物;

②全面过程管理:

经营过程;

③全员管理:

人;

④运营各种管理方法;

⑤提高全社会效益;

50.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①以顾客为中心;

②领导作用;

③全员参与;

④过程方法;

⑤管理的系统方法;

⑥持续改进;

⑦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⑧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51.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

PDCA循环法:

(1)P:

plan计划;

D:

Do执行;

C:

check检查;

A:

Action处理;

(2)特点①大环套小环,相互衔接,相互促进;

②螺旋上升(爬楼梯);

③关键在于Action阶段:

1.问题标准化;

2.将问题考虑到下一个PDCA中去;

52.技术的含义:

狭义上指劳动工具,广义上指物质上的硬件技术和知识形态上的软件技术。

53.技术和经济的关系:

①发展经济必须依靠技术的支撑;

②经济推动技术的发展;

③:

技术进步受经济的制约。

54.技术经济分析的程序:

①确定目标;

②收集相关资料,提出方案;

③对方案进行综合评价;

④确定最优方案;

⑤实施和完善。

55.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①经济效益(E)原理;

②可比性原理;

56.经济效益(E):

在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劳动成果(F)与劳动耗费(C)之间的比较关系的指标;

57.度量经济效益的方法:

①差额表示法:

E=F-C(净收益);

(1)可行性方案的经济界限:

F>

C;

(2)经济效益标准:

maxE。

②比值表示法:

E=F/C(经济效益比)

(1)可行性方案的经济界限:

E=(F-C)/C>

0;

58.评价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

①反映劳动成果(F)的经济效益指标:

1.产量指标;

2.质量指标;

3.品种指标;

4.时间指标;

5.劳动条件改善指标。

②反映劳动耗费(C)的经济效益指标:

1.物化的劳动耗费指标;

2.活劳动的耗费指标;

3.综合指标(成本指标和投资指标)③反映技术经济效益指标:

1.绝对技术经济效益指标;

②相对技术经济效益指标。

59.可比性原理的条件:

①满足需求上的可比性;

②满足消耗上的可比性;

③满足价格上的可比性;

④满足时间上的可比性;

60.满足需求上的可比性:

(1)产量的可比性:

①消耗费用进行比较;

②产量不同,进行同化处理:

例题:

两种产品质量相同产量不同进行比较:

设年产量分别为Q1、Q2,年投资额为K1、K2,成本为C1、C2;

同化处理:

1.年投资额转化为单位产品投资额:

K1/Q1,K2/Q2;

2.总成本转化为单位产品成本:

C1/Q1,C2/Q2;

(2)质量的可比性:

①品种、产量、质量相同的情况下看消耗费用指标进行比较;

②品种、产量相同,质量不同的情况下,进行同化处理(修正):

1.计算效果系数k=Ek1/Ek2(Ek是使用效果);

2.修正消耗费用指标:

k1=K1/k,k2=K2/k,c1=C1/k,c2=C2/k;

3.进行方案比较。

61.投资:

为了将来获得利益或避免风险而进行的资金投放活动;

资产构成:

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

(固定资产的条件:

①使用年限达一年以上;

②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物质形态)。

62.固定资产的估算:

类比估算法和概算指标估算法:

①类比估算法:

1.对单位生产能力投资的估算(单方造价)公式:

Y2=X2*(Y1/X1)*Pj(其中:

X1、Y1表示类似项目的生产能力和投资额;

X2、Y2是拟建项目的生产能力和投资额;

Pj是物价修正系数)2.生产能力指数估算法(规模指数估算法):

Y2=Y1(X1/X2)n*Pj;

(其中n是生产能力指数);

②概算指标估算法:

国家或相关部门指定的概算指标计算。

63.总成本=生产成本+期间费用,生产成本包括:

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制造费用;

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借款利息支出(财务费用);

64.

(1)利润:

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结果。

①销售利润=销售收入—生产成本—期间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

②利润总额=销售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③税后利润(净利润)=利润总额—应交所得税;

(2)净收益=销售收入—经营成本—税金;

65.资金时间价值:

资金从投入到生产随时间的流动所产生的增值。

等量资金在不同的时间点产生的价值是不等的,而不等的资金在不同的时间点可能价值相等。

66.反映资金时间价值的指标:

①绝对指标(资金时间价值额);

②相对指标(资金时间价值率);

③利息和利率。

67.计算利息的方法:

①单利计息法:

指随时间的推移,仅以本金产生利息,而利息不再产生利息的方法,F=P(1+n*i);

②复利计息发(利滚利):

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本金产生利息,而且先前周期的利息在后续周期中还要计息,F=P(1+i)n。

68.

(1)名义利率=每一计息周期的利率*计息周期数;

(2)实际利率:

①如果按照单利法计算,则名义利率=实际利率;

②如果按照复利法计算,则名义利率≠实际利率。

③实际利率(i)与名义利率(r)的关系:

i=(1+r/m)m-1;

69.①现金流量:

指资金在项目里流入或流出;

②时值:

现金流量在某个特定时间上的值;

③现值:

将来某个时间上的值折成现在的值(本金P);

④终值:

与现值等价的未来某个时间上的值(本利和F);

⑤等额年值(A):

连续每期等额收支的值。

70.现金流量图:

①三大要素:

大小、流向、时点;

②画图注意:

1.每笔的投资都发生在年初,收入都发生在年末;

2.箭线向下是流出,并且箭线要与时间轴垂直。

71.①一次支付的终值公式:

②一次支付的现值公式:

③等额分付终值公式:

④等额分付偿债基金公式:

⑤等额分付现值公式:

⑥等额分付资金回收公式:

72.①静态投资回收期计算:

(1)年等额回收期计算直接套公式:

(2)不等额回收期,利用内插法:

首先要找出累计净现金流量;

然后找出累计净现金流量正负值变化的地方进行差值计算。

②动态投资回收期计算:

(2)不等额回收期,利用内插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