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突击步步为赢原卷版V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666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突击步步为赢原卷版V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突击步步为赢原卷版V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突击步步为赢原卷版V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突击步步为赢原卷版V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突击步步为赢原卷版V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突击步步为赢原卷版V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突击步步为赢原卷版V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突击步步为赢原卷版V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突击步步为赢原卷版V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突击步步为赢原卷版V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突击步步为赢原卷版V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突击步步为赢原卷版V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突击步步为赢原卷版V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突击步步为赢原卷版V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突击步步为赢原卷版V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突击步步为赢原卷版Vdoc.docx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突击步步为赢原卷版V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突击步步为赢原卷版Vdoc.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突击步步为赢原卷版Vdoc.docx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突击步步为赢原卷版Vdoc

考纲解读

空气和氧气在初中化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历年中考的热点,也是每年中考的必考内容。

有关空气和氧气这一考点内容包括空气的组成成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空气的污染、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等常见考点外,还常与金属性质的测定、水的电解、分子的构成、燃烧等知识点相融合,渗透在各种题型中。

空气和氧气是初中化学的基础考点,是中考必备知识。

在中考命题中形式多样,主要考查学生环保意识,对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实验探究能力,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考题揭秘

1.(2013湖南长沙)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2.5)的多少不影响人体健康

B.空气是混合物

C.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D.氮气可以供给呼吸

2.(2013天津)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甲烷B.氮气C.氧气D.二氧化碳

3.(2013云南昆明)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医疗急救B.潜水

C.灯泡中充氧气以延长使用寿命D.动植物呼吸

要点归纳

1、空气

(一)空气的成分

2019-2020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突击步步为赢(原卷版)(V)

空气成分

O2

N2

CO2

稀有气体

其它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21%

78%

0.03%

0.94%

0.03%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

不能。

原因:

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三)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空气污染的危害:

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防治措施: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4)常见气体的用途

①氧气:

供呼吸(如潜水、医疗急救);支持燃烧(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

②氮气:

惰性保护气(化性不活泼)、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冻

③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

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

2、氧气的性质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为1.429g/L(标准状况下),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在降温和加压的条件下,氧气可变为淡蓝色的液体或固体。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

木炭、硫、磷、铁等物质能够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

如下表所示:

物质

反应现象(在O2中燃烧)

化学方程式

注意

木炭

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

C+O2CO2

盛有木炭的燃烧匙应由上而下慢慢伸入瓶中。

1.发出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2.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3.放出热量

S+O2SO2

硫的用量不能过多,防止空气造成污染。

红磷(暗红)

1.产生大量白烟;2.生成白色固体;3.放出热量

4P+5O22P2O5

此反应生成的P2O5为白色固体,现象应描述为白烟。

铝(银白色固体)

1.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2.生成白色固体;3.放出大量的热量

4Al+3O22Al2O3

1.铝非常薄;2.预先放少量水或沙,防止生成物溅落瓶底,炸裂瓶底;3.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镁条

1.发出耀眼的白光;2.生成白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量

2Mg+O22MgO

铁丝

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生成黑色固体;3.放出大量的热量

3Fe+2O2Fe3O4

1.预先放少量水或沙,防止生成物溅落瓶底,炸裂瓶底;2.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氧化反应:

物质与氧(氧元素)发生的反应,可分为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

剧烈氧化:

燃烧;缓慢氧化:

铁生锈、人的呼吸、事物腐烂、酒的酿造。

燃烧、自燃、和缓慢氧化相同点是:

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而缓慢氧化不发光,另外两个发光。

3、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一)药品:

高锰酸钾(紫黑色晶体)

或过氧化氢溶液(无色液体)和二氧化锰(黑色粉末)

或氯酸钾(无色晶体)和二氧化锰(黑色粉末)

(二)原理: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或过氧化氢

水+氧气

或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三)装置:

③导管不可伸入试管太长(否则试管中有部分气体不易排出)

④铁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

⑤酒精灯用外焰加热(因为外焰的温度最高)

②导管不可伸入试管太长(否则试管中有部分气体不易排出)

上图中B气体发生装置应注意:

导管不可伸入试管太长(否则试管中有部分气体不易排出)

(2)收集方法:

(选择依据:

依密度选择向上或向下排空气法;依水溶性选择是否能用排水法)

排空气法收集时应注意:

导管要伸入到接近集气瓶底部(否则难以收集到较纯净的气体)。

排水法收集时应注意:

不可一产生气泡就立即收集(因刚排出的气体中混有空气)

集气瓶中水要装满(否则收集到的气体中混有空气)

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

较干燥但混有空气

排水法收集的气体:

不混有空气但较潮湿。

因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稍大且不易溶于水,所以氧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或排水法收集。

(四)查、装、定、点、收、移、熄

“先点后收”:

因刚排出的气体中混有空气,所以要到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才可以开始收集。

“先移后熄”:

为防止试管冷却,水槽中的水倒流引起试管冷热不均而炸裂。

(5)检验

验满:

带火星的木条置于瓶口,若木条复燃,表明该瓶气体已满(排水法收集时:

要观察水槽中集气瓶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表示以收集满了)。

验证:

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若木条复燃,表明该气体是氧气。

(六)反思问题

(1)若要收集到不混有空气的氧气宜采用什么方法收集?

(排水法)若要得到较干燥的氧气呢?

(向上排空气法)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中。

若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①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②试管外壁有水没有擦干;③试管底碰灯芯;④没有先均匀受热就固定加热;⑤收集完气体先熄灭酒精灯火焰,再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等等。

)若发现收集的氧气中混有空气,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集气瓶中的水没有装满;刚开始加热就马上进行收集。

)若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色,其原因又可能是什么?

(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随氧气进入水槽。

4、催化剂

催化剂(触媒):

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加速或减缓)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一变两不变)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5、氧气的工业制法

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举一反三

1.(2013广西南宁)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一定要加催化剂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依据的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

D.氧气能与大多数的金属、某些化合物反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2013辽宁本溪)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空气中含有少量的稀有气体,它们可以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B.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食品包装中充氮气可以防腐

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

D.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常温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3.(2013四川雅安)蜡烛(足量)在如图1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

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过程中装置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

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方法介绍

1、正确描述实验现象

(一)注意“烟”和“雾”的区别

“烟”是固体小颗粒悬浮于空气中形成的现象,如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雾”是小液滴悬浮于空气中形成的现象,如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时看到的是“白雾”。

(2)注意“光”和“火焰”的区别

熔沸点较高的可燃物如铁丝、镁条,燃烧时没有火焰只产生“光”(或火星);可燃性气体、熔沸点较低的固体、易液化的液体,如氢气、硫、酒精等,燃烧时除发光、放热外都有火焰。

(3)不能把结论当成现象来描述

描述实验现象时,对生成物的描述不能直接说出生成什么物质,只能说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或一些特殊的性质等。

2、化学实验中的多功能瓶

多功能瓶(又称“万能瓶”)是化学实验里经常使用与考查的实验装置之一,该装置由一个集气瓶、一个双孔塞和一长一短的两个导管组合而成,具有洗涤、干燥、检验、收集和储存气体等多种用途。

(一)收集气体:

⑴排空气法收集

①向上排气法:

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O2、CO2等,收集的气体从长管进,空气从短管出,即“长进短出”。

②向下排气法:

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H2、CH4等,收集的气体从短管进,空气从长管出,即“短进长出”。

仪器变式(图2):

如果瓶子倒放,则在收集气体时,所有的进出气口也应该交换,如O2、CO2等气体应从b端进入,空气从a端被排出;而H2、CH4等气体应从a端进入。

⑵排水法(图3):

收集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如O2、H2、CH4等。

瓶中盛满水,收集的气体从短管进,水则从长管出,即“短进长出”。

若想测定被收集气体的体积(图3),可将排出的水直接引入量筒,通过水的体积即可直观读出收集到的气体体积。

(二)气体干燥(图4):

集气瓶中装入浓硫酸等干燥剂,则需要干燥的气体都从长导管进入,从短导管被排出的气体是干燥后的气体,即“长进短出”。

(图4)

(三)气体除杂(洗气):

瓶中装入适当的溶液,混合气体从长端进入,使溶液与其中的杂质反应,纯净的气体从短端被排出,即“长进短出”。

⑴若要可以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瓶中装入氢氧化钠浓溶液;

⑵若除去CO中混有的CO2和水蒸气,应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混合气体从长管进,通过两次洗气后CO从短管端出。

(四)气体检验

瓶中装入所需的特定试剂,气体流向是长进短出,通过观察显著的现象,来验证某种气体的真实存在。

⑴如检验CO中是否混有CO2,瓶中装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证明CO2是否存在;

⑵瓶中装入白色的无水CuSO4固体,观察是否变蓝来说明气体中是否有H2O存在。

(五)气体流量(图5)

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

长管连接供氧钢瓶,氧气从长端进入,短管导管连接病人吸氧导气管,短导管输出氧气供病人使用。

医生可以通过水中冒出气泡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C.该实验可说明N2难溶于水

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

3.(2013浙江嘉兴、舟山)同学们在做氧气性质实验时,将点燃的木炭伸入集气瓶内,有的现象明显,有的却不明显.导致现象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

A.排水法收集前未将集气瓶灌满水

B.导管口连续放出气泡时开始收集氧气

C.收集满后盖上毛玻璃片拿出水面

D.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于桌面

4.(2013上海)在充满氧气的机器瓶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物质是(  )

A.硫粉B.铁丝C.木炭D.红磷

5.(2013黑龙江齐齐哈尔)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防腐的保护气

C.被污染的空气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D.稀有气体常用来做光源

6.(2013福建漳州)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下列做法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

A.燃煤发电B.燃放烟花爆竹

C.焚烧垃圾D.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7.(2013四川凉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质量影响人类生命的质量

B.人类活动不会影响空气的质量

C.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约是4:

1

D.排放在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

8.(2013四川眉山)现行空气质量日报中,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不包括的项目是(  )

A.SO2B.CO2C.NO2D.可吸入颗粒

9.(2013广东佛山)以下气体制备的发生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a可作实验室制备CO2

B.装置b烧杯中加水后,干燥管内外液面一致,则气密性良好

C.装置c可用实验室制备氧气

D.装置d可用作实验室制备氧气、氢气

10.(2013山东枣庄)下列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78%

②二氧化碳没有毒性,但不能供给呼吸

③氧气能支持燃烧,是一种可燃性气体

④二氧化碳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最好的气体肥料

⑤在实验室中两种气体可以用相同的装置制取

A.②④⑤B.①③⑤C.②③④D.①③④⑤

11.(2013河南)氧气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

(1)如何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2)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什么?

(3)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或接触面积等因素有关,任举一例甲乙说明。

12.(2013黑龙江哈尔滨)如图是某同学正在绘制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标出仪器A的名称:

(2)将实验装置图补充完整:

(3)写出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13.(2013山东菏泽)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如图甲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用来加热的仪器名称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为防止水倒流,实验结束时应进行的操作为,图中的收集装置还可以收集的气体有(填写一种)。

(2)如图乙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氧气。

14.(2013辽宁大连)如图所示,取三根粗细、长度均相同的光亮细铁丝,将其中两根分别盘成螺旋状,在每根铁丝一端绑上粗铜丝,另一端系一火柴,点燃火柴,待快燃尽时,分别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预先放入一些水).观察到:

I、II中铁丝都剧烈燃烧,且II中铁丝燃烧比I中的更剧烈;III中铁丝没有燃烧。

(1)为什么III中铁丝不能燃烧?

(2)分析II中铁丝燃烧比I中的更剧烈的原因。

15.(2013浙江义乌)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取装置.在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脸中,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填装置的编号)。

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