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总结 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7262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阶段总结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阶段总结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阶段总结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阶段总结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阶段总结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阶段总结 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阶段总结 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阶段总结 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阶段总结 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阶段总结 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阶段总结 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阶段总结 2.docx

《阶段总结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阶段总结 2.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阶段总结 2.docx

阶段总结2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课题阶段性总结

市四小张学娟

口算是计算的基础,良好的口算能力能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所以,在小学阶段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口算能力薄弱是学生计算能力差的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数学大纲中明确提出,要使学生能“正确、迅速、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

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低年级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对学生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对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口算在日常生活和实践中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并不太重视口算。

通过调查发现:

孩子普遍认为这种题目太简单,不如做道思考题有意思,做对了,骄傲情绪明显,做错了也不当回事;有的同学口算时马马虎虎,不是看错运算符号就是写错数,甚至会出现毫无道理的错误,不能算出正确的结果。

还有些学生在做口算题时,常常不能全面仔细地看题,不假思索,提起笔就匆匆写得数,做完了也不检查。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主要表现计算得是否正确、迅速和灵活。

怎样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下面谈几点自己的拙见。

一、剖析影响口算能力的因素

    出现以上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

1、教师未能结合儿童年龄特点,从小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使得练习形式单一化,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2、学生心理方面的原因,即俗话说的“粗心大意”,这其中包括感知粗略,甚至感知错误,表象模糊,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注意的分配能力差,有意记忆力差,情绪脆弱等。

   口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不书面表达计算过程而通过思维直接算出结果的计算方式。

事实表明,口算速度快的,笔算速度也快,正确率高,反之,口算速度慢的,笔算速度也慢,正确率低。

“计算要过关,必须抓口算”,这是科学结论,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条规律。

口算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个懂理、会算、熟练、灵活的过程。

懂理,就是使学生懂得口算的算理;会算就是通过一定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口算的方法;熟练就是经过反复练习,使学生对基本口算能够算得又对又快;灵活就是使学生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灵活地解决问题。

二、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途径

1、培养学生口算的兴趣。

  

   口算枯燥乏味,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是尤其重要的。

教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想学”。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胜心强的这一心理特点,采用多种训练形式代替以往单一练习的形式。

例如:

用游戏、比赛等方式训练;开火车、抢答、闯关卡等。

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予,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

  

   良好的口算习惯是提高口算正确率的保证。

大量事实说明,没有良好的口算习惯是学生口算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养成良好的的口算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口算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检。

  

   一看:

小学生在口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

例如,不是看错数字,就是看错符号。

因此,做题前,先要完整地看清每个数字和每个符号,决不看错题目,这是正确口算的前提。

  

   二想:

确定运算步骤。

  

   三算:

一年级学生很容易不是加法忘了进位,就是减法忘了退位;或者加法当减法做,因此在确定运算步骤后,要认真地进行计算。

  

   四检:

平时学生除了对规定的验算题目进行验算外,基本上不能自觉验算每一步。

所以要强调学生算完一步要及时“回头看”,检查是否正确,一步一回头,及时检查验算,及时纠正错误,保证计算的正确。

检验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严格的标准,做到每题必检查,每步必验算。

  3、培养认真演算的习惯。

   

   训练学生做题要有耐性,认真思考,即使做简单的口算题也要谨慎。

教师要求学生无论是简单的口算题还复杂的口算题都要耐心细致地口算,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四、培养坚强的意志。

  

 要培养口算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才会有成果。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对学生能够长期进行准确、快速的口算,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每天晚上坚持练5分钟。

口算教学中,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和笔算训练。

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就会提高了学生的口算能力。

  

5、重视口算训练。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口算的速度和准确性直接影响笔算,低年级的最基本口算是100以内加减法。

我们必须采取形式多样的训练方法:

如低年级的口算可以采用开火车、找朋友、对口令、抢答等游戏活动形式进行口算。

口算训练要持之以恒坚持做到课前三分钟口算练习,为今后学习较复杂的运算打下扎实的基础。

  

6、安排专门的改错课。

  

    有针对性地把学生经常错的题目类似的题目作为学生的课堂作业,再次反馈了解学生改错后的作业效果。

改错题型的练习对学生是有要求:

判断对错→找出错误处→分析错误原因→改正。

课堂采取小医生找病因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取知识。

“改错”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分清了错误原因,改正了错误,而且达到预防效果,教育学生对这些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口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俗话说,要想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就必须得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口算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

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总之,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我们要用新理念进行口算教学,加强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和口算技巧,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为计算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课题阶段性总结

            (第二阶段2010年5月)市四小张学娟

  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研究”的课题研究进行到第二阶段,在实际教学中,我总结出了几点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措施,主要做法如下:

  一、坚持培养学生的口算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兴趣最活跃的心理成分之一,他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学生的学习,特别是小学生的学习,完全是靠这兴趣来学习的,这个时候的孩子没有太多的自制力。

如果这时老师教学有方,引导得法,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满足的快感,那学生的兴趣就会随这这种快感而不断的强化,达到教学的目的。

  首先,要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口算在日常生活当中的意义及作用。

如:

有一个学生在算390-299时错算成了390-300-1=89,我问他:

“如果你给售货员阿姨300元,这件衣服只售299元,是售货员阿姨要找你1元呢,还是你再给售货员阿姨1元呢?

学生果断回答:

“当然是售货员阿姨找我1元”我说“为什么不是你再给她1元呢?

”学生说:

“如果我再给她1元就给301元了。

”所以这时我就告诉学生,给300多给了1元,售货员应找回1元,我们就要做成390-300+1,他很快明白了“把一个数看成整十数多减了的要加回来,多加了的要减回来”个道理。

,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对明白算理很重要。

  其次,口算的形式要更加多样化。

有一句歌词可以在这里借用一下:

就算是山珍海味老吃也会烦。

学习也是这样,单一形式的重复会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减退,影响学习效果。

于是,在口算练习中,我采取了许多办法,我自制了许多口算卡片用于学生的视算,同时还进行听算训练和学生自己编口算题练习。

如:

学习运算定律后,我让学生自己编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这方面的口算题,并让同桌学生交换练习,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就调动出来了。

  再次教学活动中,采用分组竞赛及自我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口算的学习兴趣。

如:

让学生抢答口算题卡等,让学生乐此不疲。

  二、坚持坚持每天进行口算训练

  由于课程安排,每天只有一节数学课,不可能只用来训练口算。

但是口算训练是一个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于是在上每节新课之前,我都坚持做5分钟各种形式的口算训练。

同时,每天让学生回家做20道口算题,这样就能够保证这个工作的延续性。

  三、坚持坚持分散集中经常练。

口算训练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也不是能够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的,它是要长期进行训练的。

  四、坚持让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口算的算理。

黄爱华老师说过:

“虽然现在的教材不要求学生明确知道一些概念,但是最基础的还是应该让学生掌握,不希望再听见有学生说:

‘我觉得它就是无数个小数。

’”同样的,在练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就有学生给我说过:

“我妈妈说不会算就数手指。

”我不禁在想,学生能够一辈子都靠数手指来解决问题吗?

答案当然是不。

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

“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在本子上算,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学生说,只有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理解口算算理,简化思维方法,形成对学生来说最实用的口算技巧。

在练习20加法时涉及到了“凑十法”,如8+4=?

让学生完整得叙述过程很重要:

把4分成2和2,8和2凑成10,10+2=12。

通过这一过程,还为学生编出了一条顺口溜,帮助学生理解凑十法:

看大数,分小数,先凑十,再相加。

20以内的退位减法要用到“破十法”,如12-8=?

让学生熟练叙述:

把12分成10和2,10-8=2,2+2=4。

从而推广到更大的数的加减口算题。

  五、坚持教会学生掌握口算技巧有的算式,特别是学生学过的一些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算式,有的有简便运算时,可根据运算定律等进行改写,从而加快运算的速度,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掌握口算的技巧。

如:

24+37+6=?

那么就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下,先算24+6=30,再算30+37=67要比从左到右依次计算要简便一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

  六、坚坚持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

在小学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口算作为学习的一部分也不例外。

在口算训练中,要培养学生具有“三心”,即细心、用心、专心。

十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

在做口算练习中,决不做其他的事情;争取一次正确,尽量避免口算大量出错;要熟悉算理;对乘法口诀必须背得滚瓜烂熟等等

  七、坚坚持和家长齐抓共管

小学一个班里五六十个学生,老师不会也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测量每个学生的口算速度。

但是不做口算训练不行,老师还是要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这就是一个问题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我班学生基本上都会去买口算练习本在家里做。

那么根据这个情况,我发动全班的家长和我一起进行这个工作。

学生每天回去继续做口算练习本,家长给孩子计时,比较一下每天需要用的时间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孩子对哪一种类型的口算还较弱,就可针对这个类型加强训练,做到有的放矢。

家长每天在给孩子作业签字的时候顺便把时间写在一边,老师也能随时掌握孩子口算的情况了,使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从孩子入学的那天开始,就应该有目的的培养,为后继学习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知识基础。

训练口算,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设置不同难度的训练,作到因人而异。

练习的内容要灵活多样,并结合各年级的教材内容有机进行,持之以恒,使学生树立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勇敢精神。

在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中使学生的口算能力逐步提高。

  总之,教师应掌握好训练的方法,长期的、有计划的进行训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难以收到预期效果的

 

培养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课题阶段性总结

青铜峡市四小史文进

成功之处:

 

   一、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时,创设适合的情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好的情境能让学生尽快地融入到教学中来。

因此,我创设两位小朋友买玩具的情景,既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练习,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注重交流,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

   交流是学生的天性,学生总愿意把自己知道的与别人一起分享。

在教学时,我要求学生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积极参与活动,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取长补短,发挥学生集体的智慧,在相互补充中得到最佳的方案。

不足与改进: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并结合教学时的实际教学情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反思:

  

   一、本节课的教学是学生在掌握了整十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所以在设计情境时,是先以复习旧知的方式,让学生口算以前学过的算式,以便重新唤醒学生对旧知的回忆,以便更好的学习新的知识。

但从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我设计了针对性很强的口算,但在体现算法多样化的环节中并没有如我所愿,会出现很多种不同的算法。

后来回想起来,才发现我们的问题所在,在复习题中,没有对复习题进行很好的反馈,我想比如在学生回答完口算后,教师可以先对刚才的复习题作一个反馈:

刚才我们口算了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加整十数,发现大家对以前的知识掌握的很不错,希望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你们也能很好的运用这些知识。

这样的话,学生在接下来的算法多样化中可能会出现稍微多一些的算法。

  

二、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教师的引导。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只会直接说出答案,不会说算法。

于是,由我直接出示了两种方法,然后让学生交流你看懂了老师的这种方法吗?

然后让学生学习和掌握这种方法的运用。

虽然从教学的效果来看,学生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这种口算的方法,但回过去想想,总感觉是我把这种方法强加给了学生。

在这里就缺少了我对学生适当的引导。

我想如果这样,会不会更好呢,39+26=,师:

如果老师把26拆成20和6,你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然后让学生来发现,并说出这种方法,这样可能会好些,当然这也只是我的想法,希望可以探讨出更佳的引导方法。

教师在教学时什么时候该引,又该怎样引,确实时一个很难处理的环节,这不光要看教师个人的素质就是引导的技能,还要看教师对课堂突发事件的调控能力,是否能根据课堂的随机事件及时调整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在这一方面,我觉得很惭愧,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有待加强。

培养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课题阶段性总结

青铜峡市四小史文进

在小学低年级培养口算能力,既是数学学习的重点之一,也是数学学习的难点之一。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运用口算卡片,保持训练的连续性。

口算能力的培养中,技能训练的成份很大。

凡基本技能的形成,都需要“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坚持天天训练,才能奏效。

运用口算卡片,可以调动全班学习的积极性。

视觉是感知过程中最敏感的器官,学生目视口算卡片进行视算,注意力容易集中。

一般可以利用刚上课的两三分钟集中训练。

灵活多样利用口算卡片,既可以按一定程序进行系列题目口算训练,又可以任意抽取,进行随机训练。

口算卡片在老师手中,可以有意识地控制视算速度,坚持天天训练,有利于学生口算能力的整体提高。

二、  利用练习题,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教材的练习一般具有典型性,是质量较高的口算材料,如: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巧填数、夺红旗、找朋友等,都应当充分运用。

在同一时间内,全体学生当堂演练,讲究其速度及正确率,同时及时反馈,当堂校对、当堂评价。

当堂练习口算,打破了课堂教学满堂灌的格局。

课堂口算练习,既能减少学生课外负担,又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了学生口算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达到口算比赛时不怯场的目的。

三、布置适量课外练习,保证口算的训练量

虽然口算能力培养的主渠道是课堂练习,但限于课时,还难以达到熟练所要求的练习次数。

所以布置适量的口算题,作为辅助性的家庭口算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

布置家庭口算作业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口算练习题目的数量要合适,以每天布置50—100道为宜。

不增加学生的疲劳和负担。

其次由家长统计正确率,供教师作课内和课外口算练习的比较和参考。

另外,课内和课外的练习要相互配合,统筹安排。

四、指导口算技巧,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口算练习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培养学生不畏枯躁,不投机取巧的良好心理素质。

在进行足够数量的机械演算基础上,可适当传授口算技巧。

若口算加巧算,并逐步扩大巧算的应用范围。

低年级的口算技巧主要是“凑加法”。

如:

22+17+23、69-35-15、36+11+24等。

可先将其中两数凑成整十数。

还有“运算顺序调整法”。

如:

58-31-18可看成58-18-31,56+23+14可看成56+14+23等。

但应当注意,小学低年级的口算技巧并不能讲得太多、太深,主要还应通过一系列的强化训练,达到熟练程度。

口算技巧除了计算过程中的巧算外,还有计算后检验的技巧,例如:

“位数估计法”、“尾数检查法”等。

教师还要应因材施教,总结口算易错的规律,加以诊断和矫正。

利用口算技巧不仅能省时省力,更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将机械的演练和灵活的口算结合起来。

五、新旧结合,注意训练的累进

实践证明,口算能力的培养过程,不只是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的循序渐进过程。

乘除法的运算由于有口诀为依据,反而比加、减法的运算更易于口算。

许多学生,尤其是一些智力水平较高学生的口算错误,往往不出在繁难处,而出在简易处。

所以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的过程,应实行累进式进程。

即以新带旧,新旧兼融。

进行高层次的运算时,应不忘渗透低层次运算。

这样做,才能使学生在提高口算复杂程度的同时,提高速度,在一定的时限内进行更多的口算。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算能力(阶段性小结)

青铜峡市第四小学李玉珍

口算也称心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只依靠记忆、思维和语言进行计算直接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和方式,它具有快速、灵活的特点。

一、培养口算能力,注重训练质量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

口算既是笔算、估算的基础。

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从口算能力着手。

在教学中,主要做到:

1、每堂课前安排口算训练。

在授课之前,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利用3分钟时间,进行口算练习。

这样长期进行,持之以恒,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变换方式训练。

形式多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而且有助于融洽学生之间关系。

3、鼓励学生参加必要的社会实践。

能培养学生口算的能力,并能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提倡算法多样化,激发学生潜能

算法多样化就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

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进行数学交流,而且有利于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它能使学生在计算中得到成功的愉悦,而且能使不同层次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

三、培养良好习惯,提升计算实效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的计算习惯的培养。

1、使学生养成认真校对的习惯。

要求学生对于所抄写下来的题目都进行认真校对细到数字、符号,不错不漏。

2、使学生养成审题的习惯。

要求学生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确定运算顺序,选择合理的运算方法。

3、使学生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

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字迹端正、做到不潦草,不涂改,保持作业整齐美观。

4、使学生养成估算和自觉验算的习惯。

交给他们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并将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严格要求,提倡利用估算进行检验答案的正确性。

5、使学生养成相互检查的习惯。

要求学生在作业完成后,在做好自查的基础上,对作业进行互查,然后上交学习小组长复查,对于出现的问题随时指出,帮组分析错误原因,及时纠正,对于普遍或典型问题,及时统计、汇总、上报,进行统一分析讲。

这样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协作意识,更能让学生掌握知识,进而逐步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和计算能力。

要使学生熟练掌握,老师首先要娴熟运用自如,直到才能得心应手,提高效率,同时训练应持之以恒,否则难以收到预期效果。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市四小李玉珍

一直以来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提高始终困扰着每位数学教师,许多数学教师经常会说:

“教学中,批改学生的作业时,总是发现我们的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出现:

不是看错数字,就是抄错数字;或是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或是把加法当减法,把乘法当除法等的错误;更有在作业本上有时用橡皮擦擦了一次又一次,用涂改液涂了一次又一次……”因此我们就把“计算教学中算理和算法的体验”来作为这一学期教研课题研究的重点,也是本学年教研工作的重点。

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收获,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每位教师从思想上重视计算课的教学。

以前,在数学教师的心目中总认为计算对于学生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而对于计算课的教学没有足够的重视,对于学生作业中存在的计算问题也没有深入的研究,因此对于上述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么教师就简简单单归结为马虎,要么就是老师反复对学生说:

“做题一定要仔细,做完认真检查……”这样的话语,其结果是收效甚微。

自从我们把“计算教学中算理和算法的体验”来作为这一学期教研课题研究之后,老师们对于计算课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从思想上有了足够的重视,计算课的教学有了新的起色。

二、把研讨工作落实到平时的教学工作中。

这个学期我们教研组教师集体研修共组织的两大活动,首先是全组教师的听评课活动,在10月份完成了,此次活动展示了每位教师计算课的教学情况;其次是集体备课活动,在11月份中旬开始,12月初结束,通过这一轮的集体备课,既优化了每位教师的教学,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研讨能力。

在为期将近三个多月的分散研修过程中,每位教师通过读书,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提升了自己的理论水平;每位教师不断探寻提高计算能力的方法,现在全组基本形成了这样的统一模式:

上好计算课——反思调整——日常口算练习——计算练习综合课——阶段性总结——改进再调整

三、教研效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研讨,每位教师的计算课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学生的计算问题有了明显的好转,数学成绩有了一定提高。

总之,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希望通过自己认真的研究有更多新的突破,切实提高每位教师的教学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