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部份大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7907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核部份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审核部份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审核部份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审核部份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审核部份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审核部份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审核部份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审核部份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审核部份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审核部份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审核部份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审核部份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审核部份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审核部份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审核部份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审核部份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审核部份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审核部份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审核部份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审核部份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审核部份大纲.docx

《审核部份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核部份大纲.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审核部份大纲.docx

审核部份大纲

审核大纲

3.2.9个人素质

A.阅读理解能力

B.观察感知能力

C.分析判断能力

D.逻辑推理能力

4.审核知识部分的考试范围和内容

4.1范围

A.注册准则2.3.2审核原则

道德行为:

职业的基础

1)对审核而言,诚信、正直、保守秘密和谨慎应是最基本的。

2)公正表达:

真实、准确地报告的义务

3)审核发现、审核结论和审核报告应真实和准确地反映审核活动。

报告在审核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障碍以及在审核组和受审核方之间没有解决的分歧意见。

4)职业素养:

在审核中勤奋并具有判断力

5)审核员应珍视他们所执行的任务的重要性以及审核委托方和其它相关方对自己的信任。

具有必要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6)独立性:

审核的公正性和审核结论的客观性的基础

7)审核员应独立于受审核的活动,并且不带偏见,没有利益上的冲突。

审核员在审核过程中应保持客观的心态,以保证审核发现和结论仅建立在审核证据的基础上。

8)基于证据的方法:

在一个系统的审核过程中,得出可信的和可重现的审核结论的合理方法

审核证据应是可证实的。

由于审核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并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审核证据是建立在可获得的信息样本的基础上。

抽样的合理性与审核结论的可信性密切相关。

B.注册准则2.4.1.1管理体系审核

1)理解GB/T19011标准3、4、6章的内容

2)理解审核原则、程序和技术的应用

3)理解受审核方管理体系与审核准则的关系

4)理解如何在受审核方组织环境中实施有效的审核

5)理解审核中运用抽样技术的适宜性和后果

6)维护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7)为有效和高效地实施管理体系审核,应具备的个人素质的具体表现

C.注册准则2.4.1.4组织状况

1)理解组织的规模、结构、职能和关系

2)了解总体运营过程和相关术语

3)了解受审核方的文化和社会习俗

D.注册准则2.6审核员行为规范

1)遵纪守法、敬业诚信、客观公正;

2)努力提高个人的专业能力和声誉;

3)帮助所管理的人员拓展其专业能力;

4)不承担本人不能胜任的任务;

5)不介入冲突或利益竞争,不向任何委托方或聘用机构隐瞒任何可能影响公正判断的关系;

6)不讨论或透露任何与工作任务相关的信息,除非应法律要求或得到委托方和/或聘用单位的书面授权;

7)不接受受审核方及其员工或任何利益相关方的任何贿赂、佣金、礼物或任何其它利益,也不应在知情时允许同事接受;

8)不有意传播可能损害审核工作或人员注册过程的信誉的虚假或误导性信息;

9)不以任何方式损害CCAA及其人员注册过程的声誉,与针对违背本准则的行为而进行的调查进行充分的合作;

10)不向受审核方提供相关咨询。

4.2内容

4.2.1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概述

A.GB/T19011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

1)审核:

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注1:

本准则中的审核仅指通常所说的外部审核,包括“第二方审核”和“第三方审核”。

第二方审核由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或由其他人员以相关方的名义进行。

第三方审核由外部独立的审核组织进行,如那些对与GB/T19001要求的符合性提供认证或注册的机构。

注2:

当质量管理体系和其它管理体系被一起审核时,称为“结合审核”。

注3: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审核组织合作,共同审核同一个受审核方时,这种情况称为“联合审核”。

2)审核组:

实施审核的一名或多名审核员,需要时,由技术专家提供支持。

注1:

指定审核组中的一名审核员为审核组长。

注2:

审核组可包括实习审核员。

3)审核员:

有能力实施审核的人员。

4)能力:

经证实的个人素质以及经证实的应用知识和技能的本领。

5)审核准则:

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

注:

审核准则是用于与审核证据进行比较的依据。

6)审核证据:

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

注:

审核证据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

7)审核发现:

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行评价的结果

注:

审核发现能表明是否符合审核准则,或改进的机会。

8)审核结论:

审核组考虑了审核目标和所有审核发现后得出的最终审核结果

9)审核委托方:

要求审核的组织或人员

10)受审核方:

被审核的组织

11)审核方案:

针对特定时间段所策划,并具有特定目的的一组(一次或多次)审核。

12)审核计划:

对一次审核活动和安排的描述。

13)审核范围:

审核的内容和界限

B.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类型(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审核)

1)内部审核(第一方审核):

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

作用:

依据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来评价组织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满足规定要求(符合性);验证组织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并且正在有效运行(有效性);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和自我改进机制,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纠正和预防,使体系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在第二、三方审核前做好准备。

2)外部审核(第二方审核):

由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或由其他人员以相关方的名义进行;

作用:

当有建立合同关系的意向时,对供方进行初步评价,是否能满足要求(符合性);在有合同关系的情况下,验证供方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并且正在有效运行(有效性);作为制定或调整合格供方名单的依据之一;沟通和加强供需双方对质量要求的共识。

3)外部审核(第三方审核):

由外部独立的审核组织进行。

作用: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或某一部分是否符合审核准则的要求;查证是否满足法律法规和合同要求的能力;确定质量管理体系实现规定质量目标的有效性;识别管理体系潜在的改进方面;决定受审核方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可以注册、认证;减少许多重复的第二方审核;

C.审核原则

1)道德行为:

职业的基础;

2)公正表达:

真实准确地报告的义务;

3)职业素养:

在审核中勤奋并具有判断性。

4)独立性:

审核的公正性和审核结论的客观性的基础;

5)基于证据的方法:

在一个系统的审核过程中,得出可信的和可重现的审核结论的合理方法。

D.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阶段及活动

●审核的启动

1)制定审核组长

2)确定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

3)确定审核的可行性

4)选择审核组

5)与受审核方建立初步的联系

●文件评审的实施

1)确定文件所述体系与审核准则的符合性能。

2)必要时,可以进行现场初访

●现场审核的准备

1)编制审核计划

2)审核组工作分配

3)准备工作文件

●现场审核实施阶段;

1)举行首次会议

2)审核中的沟通

3)向导和观察员的作用和职责

4)信息的收集和验证

5)形成审核发现

6)准备审核结论

7)末次会议

●审核报告编制、批准和分发。

1)审核报告的编制

2)审核报告的批准和分发

3)审核的完成

E.审核方案与审核计划的不同点

1)审核计划是对一次审核活动和安排的描述,而审核方案是针对特定时间段所策划,并具有特定目的的一组(一次或多次)审核。

即使审核方案仅包括一次审核,也不能用审核计划代替审核方案,或用审核方案代替审核计划。

2)审核计划是对某一次审核的具体安排,而审核方案包括策划、组织和实施审核的所有必要的活动。

3)审核计划由审核组长编制,审核方案由负责管理审核方案的人员制定。

4)审核计划应形成文件,而对一个审核方案,有的内容未必要形成文件。

4.2.2审核的启动

A.指定的审核组长,审核组长和审核员的职责

●负责管理审核方案的人员应当为特定的审核指定审核组长,在进行联合审核时,各审核组织在审核开始前就各自的职责特别是审核组长的权限达成一致

●审核组长的职责:

审核组长除了应承担审核员的职责之外,还应承担以下职责:

1)对审核进行策划,并在审核中有效地利用资源,包括:

——合理规定审核要求及所需人员资格

——协助选择审核员

——制定审核计划

——对审核组进行任务分配

——指导编制检查表

2)代表审核组与审核委托方和受审核方进行沟通(包括主持首、末次会议)

3)组织和指导审核组成员(包括组织审核组内部会议)

4)领导审核组对审核发现作最后评价,得出审核结论

5)对审核过程进行控制,预防和解决冲突

6)编制和完成审核报告

7)组织对纠正措施跟踪、验证

8)参加对审核方案的评审和改进

●审核员的职责

1)遵守、传达和阐明审核要求;

2)有效地策划并履行被赋予的职责;

3)将观察结果形成文件并报告审核结果;

4)适当时,验证所采取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5)收存和保护与审核有关的文件;

——按要求提交这些文件

——确保这些文件的保密性

——谨慎处理特殊的信息

6)配合支持审核组长和其他审核员的工作。

B.影响确定审核组组成和规模的因素

1)审核目的、范围、准则以及预计的审核时间;

2)是否结合审核或联合审核;

3)为达到审核目的,审核组所需的整体能力;

4)法律法规、合同和认证认可的要求(适用时);

5)确保审核组独立于受审核的活动并避免利益冲突;

6)审核组成员与受审核方的有效协作能力以及审核组成员之间共同工作的能力;

7)审核所用语言以及对受审核方社会和文化特点的理解。

C.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的内容和确定原则

●审核目的内容

1)确定受审核方质量管理体系或其一部份与审核准则的符合程度

2)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符合法律法规和合同要求的能力

3)评价质量管理体系实现质量目标的有效性

4)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潜在的改进方面。

●审核范围的内容

实际位置,组织单元,受审核的活动和过程以及审核所覆盖的时期

●审核准则的内容适用的方针、程序、标准、法律法规、管理体系要求、合同要求或行业规范

●确定原则

1)审核目的应当由审核委托方确定;

2)审核范围和准则应当由审核委托方和审核组长根据审核方案程序确定;

3)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的任何变更都应当征得原各方同意。

4)当实施结合审核时,审核组长应确保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适合于结合审核的性质。

D.确定审核是否可行的重要性,确定时需考虑的因素

●确定审核是否可行的重要性:

确定审核的可行性对于确保审核能够得以实施是必要的。

●确定时需考虑的因素

1)策划审核所需的充分和适当的信息,

2)受审核方的充分合作,

3)充分的时间和资源。

E.与受审核方建立初步联系的目的及责任人

●与受审核方建立初步联系的责任人是负责管理审核方案的人员或审核组长

●建立初步联系的目的是:

1)与受审核方的代表建立沟通渠道;

2)确认实施审核的权限

3)提供有关建议的时间安排和审核组组成的信息;

4)要求接触相关文件,包括记录;

5)确定适用的现场安全规则;

6)对审核做出安排;

7)就观察员的参与和审核组向导的需求达成一致意见。

4.2.3文件评审

A.文件评审的时机、目的、作用、内容、依据、评审意见和结论

●文件评审的时机:

认证机构原则上接受委托方的审核申请后。

●文件评审的目的:

在现场审核前应当评审受审核方的文件,以确定文件所述的体系与审核准则的符合性

●文件评审的作用

1)判断体系文件的符合性、充分性和适宜性

2)了解受审核方的基本情况

3)判断体系策划是否基本符合要求,是否可以进行现场审核

●文件评审的内容和依据

1)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对照4.2.3查描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文件是否符合文件控制的要求;对照5.3的要求查质量方针是否经过最高管理者批准,其内容是否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承诺;对照5.4.1查质量是否包括满足产品要求7.1的内容,是否可测量.

2)质量手册

对照4.2.3查质量手册是否符合文件控制的要求;对照查质量手册是否包含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包括任何删减的细节和正当的理由(见1.2);为质量管理体系编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其引用;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述。

3)其它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如管理体系的相关文件、记录及以前的审核报告

●文件评审的意见和结论

1)文件合格——文审通过,文件符合审核准则,可以进入现场审核

2)文件基本合格——文审原则通过,“受审核方对文件进行修改,结合现场审核予以验证。

3)文件不合格——文审不通过,没有覆盖“标准”的要求,“需对文件进行修改,并经认证机构验证符合后,才能进行现场审核”。

B.现场初访的意图和时机

●现场初访的时机:

文审或电问询所获得的信息不足以判断实施现场审核的可行性或对现场审核作出有效安排时

●现场初访的意图

1)为制定审核计划收集下列信息: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生产或工作特点;受审核区域的分布及交通;审核中的条件限制等;就审核计划的总体安排与受审核方交换意见

2)为审核的可行性收集必要的信息;

4.2.4现场审核的准备

A.编制审核计划的要求(编制人、作用、提交的时间和修改)

●编制审核计划的人:

审核组长

●审核计划作用:

1)审核计划为审核委托方、审核组和受审核方之间就审核的实施达成一致提供依据。

2)对于审核委托方,要满足审核方按总目的和审核方按程序的要求,并作为审核方按监视的依据之一。

3)对于审核组,要明确审核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包括分工,为审核实施进行预先安排;

4)对于受审核方,要了解审核活动的内容和日程安排,并提前做好迎审准备。

●审核计划提交的时间和修改

再现场审核活动开始前,审核计划应当经审核委托方评审和接受,并提交受审核方,受审核方的任何异议应当在审核组长、受审核方和审核委托方之间予以解决。

任何经修改的审核计划应当在继续审核前得到各方同意。

B.审核计划应包括的内容

1)审核目的

2)审核准则和引用文件

3)审核范围,包括确定受审核的组织单元和职能单元及过程;

4)现场审核活动的日期和地点;

5)现场审核活动预期的时间和期限,包括于受审核方管理层的会议及审核组会议

6)审核组成员和随行人员的作用和职责;

7)为审核的关键区域配置适当的资源。

8)适当时,还应包括:

9)明确受审核方的代表;

10)当审核工作和审核报告所用语言与审核员和(或)受审核方的语言不同时,审核工作和审核报告所用的语言

11)审核报告的主题

12)后勤安排(交通、现场设施等)

13)保密事宜

14)审核后续活动

C.审核计划在现场审核中的灵活性

审核计划在现场审核中必要时允许调整修改

D.审核人日的确定依据和影响因素

1)组织的规模和产品的类型;

2)生产方式;

3)审核范围和过程删减情况;

4)审核场所的布局和数量;

5)审核人员的素质。

E.审核组工作分配的原则

1)应考虑审核员的独立行性和能力的需要,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审核员、实习审核员和技术专家的不同作用和职责;

2)为确保实现审核目的,可随着审核的进展调整所分配的工作;

F.审核工作文件的内容和使用要求,在审核中使用检查表的益处和风险

●审核工作文件的内容和使用要求

1)检查表和审核抽样计划;

2)记录信息(例如:

支持性证据、审核发现和会议记录)的表格。

如:

审核记录表、不合格报告表、审核报告表、会议签到表和会议记录表等。

3)检查表和表格的使用不应当限制审核活动的内容,审核活动的内容可随着审核中收集信息的结果而发生变化

4)工作文件,包括其使用后形成的记录,应至少保存到审核结束。

审核组成员在任何时候都应当妥善保管涉及保密或知识产权信息的工作文件

●审核中使用检查表的益处和风险

检查表确定了具体审核任务实施的路线、内容与方法的框架,检查表的使用有助于

——保持审核目的的清晰与明确;

——保持审核内容的周密和完整;

——保持审核的节奏连续性;

——审核方法的合理性;

——减少审核员的偏见和随意性

●审核中使用检查表的风险

在审核过程中,有可能收集到的信息表明必须进行超出检查表的附加审核活动或才能达到审核的目的,如果审核员一味遵循检查表的内容实施审核,就可能使审核活动不全面、不客观,从而增加审核的风险。

G.编制检查表的方法和技能(如何体现审核思路、标准要点、抽样原则、PDCA方法的要求)

1)检查表的编制应依据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及受审核方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2)按部门审核要列出主要过程

3)按过程审核要列出主要部门,过程的流程要清楚

4)检查应体现审核思路,表内容要反映过程方法,体现PDCA循环。

应识别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明确每个过程的输入、输出和活动,同时清楚过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在此基础上明确审核步骤和审核方式,按PDCA循环审核每个过程。

5)应选择典型的质量问题,突出要审核部门的主要职能或过程的特点

6)所策划的抽样必须具有代表性,要确定好拟审核的项目及要寻找的审核证据

7)内容的繁简应根据审核员的经验而定

4.2.5现场审核的实施

A.举行首次会议的目的、时机、可能的参加人员、内容及程序

●首次会议的目的

1)确认审核计划;

2)简要介绍审核活动如何实施;

3)确认沟通渠道;

4)向受审方提供询问的机会。

●首次会议的时机:

实施现场审核前,一般在30分钟内。

●首次会议可能的参加人员:

受审核方管理层,或者(适当时)与受审核的职能或过程的负责人

●首次会议的内容及程序

1)与会者签到

2)介绍(双方与会人员)

3)确认审核目的、范围、准则

4)确认审核计划中日程和其它安排

5)介绍审核过程的主要方法和程序

6)确认正式沟通渠道

7)确认及时向受审核方通报审核进展情况

8)确认审核组所需资源和设施

9)确认有关保密事宜

10)确认审核组工作时的安全事项、应急和安全程序

11)确认向导安排、作用和身份

12)报告的方法

13)有关审核可能被终止的条件的信息

14)关于审核的实施或结论的申诉系统的信息

B.沟通的类型、目的、重要性以及对审核过程的影响

●沟通的类型

1)审核组内沟通:

交换信息,评定审核进展情况,以及需要时重新分派审核组成员的工作

2)与受审核方沟通:

审核过程中进行与受审核方的信息交流,报告审核遇到的问题和结果(审核进展的通报;风险的报告;审核的调整)

3)审核组准备阶段的沟通:

进驻现场前专业培训、任务分工、审核准备、信息沟通

●沟通重要性以及对审核过程的影响

1)在审核中,适当时,审核组长应当定期向受审核方和审核委托方通报审核进展及相关情况。

在审核中收集的证据显示有即将发生的和重大的风险可能时,应当立即报告受审核方,适当时向审核委托方报告。

对于超出审核范围之外的引起关注的问题,应当指出并向审核组长报告,可能时,向审核委托方和受审核方通报。

2)当获得的审核证据表明不能达到审核目的时,审核组长应当向审核委托方和受审核方报告理由以确定适当的措施。

这样的措施可以包括重新确认或修改审核计划、改变审核目的、审核范围或终止审核。

3)随着现场审核的进展,若出现需要改变审核范围的任何情况,应当经审核委托方和(适当时)受审核方的评审和批准。

C.向导和观察员的作用和职责

●向导的作用和职责:

不作为审核组成员,其职责:

1)建立联系并安排面谈时间

2)安排对场所或组织的特定部分的访问

3)确保审核组成员了解和遵守有关场所的安全规则和安全程序

4)代表受审核方对审核进行见证

5)在收集信息过程中,作出澄清或提供帮助

●观察员的作用和职责:

观察员可以随同审核组,但不作为审核组成员

1)仅对审核组的审核活动进行观察,不参与具体审核活动,不能替代受审核方回答问题

2)来自认证机构的评审人员可能会以观察员的身份见证认证机构的审核活动

D.信息与审核证据的关系,信息的来源及信息收集到形成审核结论的过程,收集信息/审核证据的方法

●信息与审核证据的关系

审核证据是与审核准则有关的,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

审核证据基于可获得信息的样本。

1)收集信息的方法

1)文件评审

2)面谈

3)对活动的观察

●信息来源

1)与员工及其他人员的面谈;

2)对活动、周围工作环境和条件的观察;

3)对文件、记录、数据评审;

4)受审核方抽样方案的信息,抽样和测量过程控制程序的信息;

5)其他方面的报告,例如:

顾客反馈、来自外部和供方等级的相关信息;

6)计算机数据库和网站。

●信息收集到形成审核结论的过程

信息来源→通过适当抽样收集和验证→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行评价→审核发现→评审→审核结论

E.审核中运用抽样技术的适宜性和后果,掌握合理抽样的方法

●审核中运用抽样技术的适宜性和后果

审核证据基于可获得信息的样本。

因此,在审核中存在不确定因素。

为了降低抽样带来的风险,审核抽样时应遵循“明确总体,合理抽样”的原则,明确样本总量,从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对足够的样本量进行验证。

●合理抽样的方法

——随机抽样,保证科学、客观、公正性、代表性

——分层(代表性)

——适度均衡(典型性)

——定的数量(3――12个)

——亲自取样

——对抽样的结果要有信心

F.有效的人际交往技能和面谈技巧,包括听和问的能力

●有效的人际交往技能和面谈技巧

1)善于提问:

——封闭式:

可用简单的“是”或“否”回答;用以获取专门的信息,有主动权,但信息量小

——开放式:

答案需要解释或表达,可获取较大的信息量,有时会浪费时间,被动

——澄清式:

用以获得更多的专门信息或确认已获得的信息,带主观导向,不能经常用

2)仔细倾听:

——仔细倾听谈话对象的回答,应表示出对回答内容感兴趣,并用适当的语言或行体语言表明自己的解释

——谈话时应注意观察回答者的表情,当答非所问时应客气并及时地加以引导

3)仔细观察

4)作好记录

G.审核发现的形成、审核发现的评审需求以及记录的要求

对照审核准则评价审核证据以形成审核发现。

审核组应根据审核的需要在审核的适当阶段共同评审审核发现。

应当记录不符合和支持的审核证据,记录审核证据和(或)审核发现有分歧但尚未解决的问题

H.不符合的含义,不符合报告的主要内容,编写不符合报告的技能

●不符合的含义:

未满足要求

●严重(主要)不符合

——体系运行出现系统性失效;

——体系运行出现区域性失效;

——影响产品或体系运行的后果严重的不合格现象

●一般(次要)不符合

——对满足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或体系文件的要求,属于个别的、偶然的,孤立的失效事件

——对确保所审区域的体系的有效性而言,存在一般性(次要)问题

●不符合报告的主要内容

1)受审部门、陪同员、审核员、审核日期

2)不合格事实陈述(包括时间、地点、内容)

3)不合格标准(文件)的名称和条款

4)不合格的性质

5)审核员签字、审核组长认可和受审核方确认(签字)

6)纠正措施计划及完成日期、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纠正措施完成情况及验证

●编写不符合报告的技能

1)不合格事实的描述要客观和准确,具有可追溯性,文字表达力求简明精炼

2)不符合的依据准确

3)不合格性质的判断客观

4)尽可能对相同性质不合格项加以合并

5)有利于受审核方采取纠正措施和跟踪验证

I.审核结论的定义,根据审核发现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应考虑的几个方面,认证审核的结论还应包括认证推荐建议(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