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军用毒剂的医学防护.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8563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三章 军用毒剂的医学防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十三章 军用毒剂的医学防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十三章 军用毒剂的医学防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十三章 军用毒剂的医学防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十三章 军用毒剂的医学防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十三章 军用毒剂的医学防护.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十三章 军用毒剂的医学防护.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十三章 军用毒剂的医学防护.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十三章 军用毒剂的医学防护.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十三章 军用毒剂的医学防护.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第十三章 军用毒剂的医学防护.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第十三章 军用毒剂的医学防护.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第十三章 军用毒剂的医学防护.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第十三章 军用毒剂的医学防护.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第十三章 军用毒剂的医学防护.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第十三章 军用毒剂的医学防护.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第十三章 军用毒剂的医学防护.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第十三章 军用毒剂的医学防护.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第十三章 军用毒剂的医学防护.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第十三章 军用毒剂的医学防护.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三章 军用毒剂的医学防护.docx

《第十三章 军用毒剂的医学防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章 军用毒剂的医学防护.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十三章 军用毒剂的医学防护.docx

第十三章军用毒剂的医学防护

第十三章军用毒剂的医学防护

化学武器袭击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

通过学习军用化学战剂、毒剂侦检、医学防护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常规的侦检与防护救治技术,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实施“打赢战略”及平时的医学救援,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防护是指对敌进行化学武器袭击前后所采取的一系列对应举措,包括化学(毒剂)侦检,遭受袭击时采取防护、袭击后及时消毒、急救以及后送医疗等一系列措施。

第一节医学防护的原则

一、平时“卫防”教育和自救、互救训练;战时做好可能遭袭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采取“卫防”和“器防”相结合;“药防”和“救治”相结合;阵地自救和互救与医学救治相结合。

三、及时消毒,避免毒剂继续吸收、加重中毒和二次染毒。

四、尽快救治中毒伤员,根据战况确定转移、集结或后送救治。

五、对染毒区域水源、食品、饮料等进行卫生监督,及时取样检毒并上报。

高技术战争对化学武器的医学防护包括侦检、防护、洗消、救治等要求更高。

必须在卫勤组织指挥、防护部署、伤员抢救等方面应建立起有效的保障力量;做到线网结合、定点与机动相结合;建立卫勤动员体制,制定地方卫生力量动员及军民联合保障预案等,不断提高对化学武器损伤的医学防护能力,为保护部队战斗力创造条件。

第二节军用毒剂侦检

化学战剂侦检一般分为四个步骤:

一、使用化学武器的初步判断

接到上级侦检命令后,通过调查和观察,初步对下列情况进行判断。

(一)化学袭击的时机、场合

根据敌化学袭击的时机和场合可初步判断施用毒剂的种类,见表13-1。

 

表13-1敌化学袭击的时机、场合及对其初步判断

敌化学袭击的时机和场合初步判断

对欲占领的阵地与目标或反冲击前

――杀伤性袭击沙林、氢氰酸、氯化氰、光气等暂时

为杀伤、迟滞我方冲击、追歼部队性毒剂。

或袭扰我方构筑工事

――杀伤性袭击多为VX、芥子气、沙林。

在敌我交错态势下,欲俘获我方人

员、物资而使用化学武器。

――扰乱性袭击刺激性毒剂或失能剂。

对我指挥所、交通枢纽、战役或战

略后方使用化学武器。

--扰乱性袭击持久性毒剂。

(二)化学袭击的兵器和方法

1、化学航空炸弹

 装有化学毒剂的航空炸弹称化学航空炸弹或航空化学炸弹。

化学航空炸弹简称化学航弹。

按毒剂装料的形式,化学航弹分为普通化学航弹和二元化学航弹。

普通化学航弹弹体内装填的是军用毒剂,一般由弹体、毒剂、炸药、引信、爆管和安定器组成。

二元化学航弹内装填的是由可以生成毒剂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无毒或低毒的前体化学物质。

化学航弹按毒剂装料的作用特续时间,分为持久性化学航弹(内装芥子气、路易氏剂、梭曼、维埃克斯等)和暂时性化学航弹(内装沙林、氢氰酸等)。

前者可采用触发爆炸或空中爆炸方式,主要造成地面、物体染毒;后者通常采用触发爆炸,造成空气染毒。

2、毒剂航空布洒器

航空布洒器是用于喷洒毒剂的装置,由飞行器携带,也称飞机布洒器。

按布洒原理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利用飞行器飞行中迎面气流的压力布毒,随风流散;二是利用布洒器内的超压将毒剂布洒出去。

航空布洒器中的毒剂布毒面积的大小取决于毒剂喷出的速度、布洒的剂量和距离、飞行高度、飞行速度、风向和风速。

对于布洒液滴状态的毒剂还取决于毒剂本身的性质,如粘度和表面张力等。

航空布洒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由德国首先研制的,1936年由意大利首先投入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场,布洒的是芥子气。

美国在侵越战争中,使用航空布洒器布洒过大量的刺激剂和除莠剂。

航空布洒器也可用于布洒生物战剂。

3、化学火箭弹

 装有毒剂的火箭弹称化学火箭弹,由火箭炮发射,能突然、集中、大量地杀伤较大区域内的有生力量。

化学火箭弹通常由弹体、毒剂、引信、炸药、爆管、燃烧室和点火系统组成。

有两种发射方式,采用触发爆炸或空中爆炸。

原理为引信引爆炸药,将弹体炸开,毒剂被分散成蒸气、气溶胶或液滴等各种战斗状态,造成空气、地面和物体染毒。

化学火箭弹一般装填沙林、维埃克斯、氢氰酸等毒剂。

另外,还有一种由单兵火箭筒发射的化学火箭弹。

这种火箭弹一般只装一些非致死性毒剂,例如装填西埃斯、苯氯乙酮等刺激剂,使人员暂时失去战斗力,达到占领阵地,赶走或生擒守敌的目的。

4、植物杀伤剂

引起植物枝叶凋落、不育甚至枯死的化学药剂称植物杀伤剂。

用于军事需要的植物杀伤剂主要有,2,4-D、2,4,5-D、毒莠定、二胂酸、除草定和灭草隆等。

植物杀伤剂按作用和施用方式分为:

杀死所有植物或有选择性地杀死某些种类植物的除草剂;可使植物生理机制变化,使其提早落叶的落叶剂;令常绿植物茎叶脱水蒌缩、干枯易伤的干燥剂和能杀死深根植物与土中幼芽,阻止、延缓植物重新生长的土壤不孕剂四种。

使用植物杀伤剂的主要目的是破坏植物屏障,增加水平和垂直的能见度,除掉藏匿点。

由于各种毒剂的性质不同,使用的器材和方法也有所区别,根据敌化学袭击的方法、兵器,可初步判断施用毒剂种类,见表13-2。

(三)化学袭击的气象条件

各种毒剂性质、状态不同,其使用受气象条件的限制很大,可根据气象条件初步判断敌施放毒剂种类,见表13-3。

表13-2敌化学袭击的方法、兵器与对其初步判断

敌化学袭击的方法和兵器初步判断

飞机布洒器施毒一般为V类毒剂、芥子气、植物杀伤剂等。

毒烟罐施毒一般为刺激性或失能性毒剂。

炮弹、炸弹、火箭、导弹施毒一般为沙林、V类毒剂或芥子气、氢氰酸等。

 

表13-3敌化学袭击时的气象条件与对其判断

气象条件初步判断

风速2~4米/秒,风向稳定,等温能使用各种毒剂,特别是沙林和

或逆温(夜间、拂晓、傍晚、阴天等)其它暂时性毒剂。

风速6米/秒以上或对流(晴天白天)能使用造成地面染毒的VX、芥子

空气湿度极大(雾天),风向极不稳定气等持久性毒剂。

雨天、大雪天、大风天一般不会用毒。

 

(四)人员中毒症状

由于各种毒剂的伤害作用不同,人员中毒后所出现的症状也各有特点。

根据这些特殊症状,可初步判断敌人用毒种类,见表13-4。

 

表13-4人员中毒症状与对其判断

中毒症状特点初步判断

呼出气有苦杏仁味,皮肤粘膜

呈红色,抽搐严重时瞳孔散大全身中毒性毒剂

皮肤发红、起泡、溃烂糜烂性毒剂

瞌睡、眩晕、反应迟钝,行动

不稳,产生幻觉、全身乏力等失能剂

开始有刺激感、咳嗽,后消失,

经2~8小时后,咳嗽加重、吐

淡红色泡沫痰光气

强烈刺激眼睛和呼吸道,流泪、

打喷嚏、流鼻涕刺激性毒剂

瞳孔缩小、出汗、肉跳、抽筋神经性毒剂

 

二、毒区现场观察

化学炮弹爆炸后毒剂分散成蒸气、气溶胶、液滴等状态,造成空气和地面染毒。

其炸药装量较一般炮弹要少,爆炸声音很低,弹坑和弹片飞行声音也小。

根据各些特点,可判断有无遭受化学武器袭击。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特殊征候,通过进入染毒区现场观察,可进一步判断敌用毒兵器及毒剂种类,详见表13-5。

三、实施侦检

侦检是在初步判断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侦检过程中,侦察兵必须根据毒区的情况,正确地选择侦检点,合理地选用器材,灵活选用侦检方法。

(一)正确选择侦检点

正确地选择侦检点是侦得快、侦得准的前提。

通常应选择在毒剂密度大、浓度高、干扰小的地方。

由于染毒空气会向下风向传播,并且在传播的过程中浓度递减,因此,卫生防化兵应迎风而上接近毒区侦检。

若初生云已经扩散消失,可在遭受毒袭地域内寻找弹坑和毒剂易滞留的地方进行侦检;当染毒地域内有植物层覆盖时,可根据情况选在植物层或地面上;对布洒法造成的染毒地域侦检时,可选山地或凹地迎风坡面及平地的毒剂液滴明显或染毒密度较大的植物层;在石头、水泥地面上侦检时,应尽量选在背光处(因毒剂蒸发慢,持续时间长):

对染毒水侦检时,应选水面油膜或浅水水底液滴取样。

表13-5敌化学袭击的征候与对其判断

各种征候判断

炸声沉闷,无明显地震感,只能听到毒剂弹

声个别弹片的飞行哨音

音炸声沉闷,无明显地震感,有极浓密烟幕弹或刺激性毒剂弹

和的白色烟团

烟敌机低飞尾部有黑色线条布洒毒剂

团少量灰黑色或棕色烟团,见不到地面用于地面染毒的芥子气、路易

有抛起物氏气、VX等持久性毒剂(空爆)

爆后30分钟内弹坑有潮湿现象沙林

弹弹坑及其周围有明显的细小黑色油状VX、芥子气、路易氏剂等

坑液滴,在光滑物体(如金属、防毒衣

周等)表面,可看见发亮的液滴或液膜,

围水面有“油膜”

弹坑周围的幼嫩植物叶枯萎路易氏剂、芥子气、澄剂

弹坑及其周围大量昆虫死亡神经性毒剂、路易氏剂

微弱的水果香味沙林

特殊的嗅味(硫醇味)VX

气大蒜味芥子气

天竺葵味路易氏剂

味苦杏仁味氢氰酸

烂干草味光气

刺激味氯化氰或刺激性毒剂

 

(二)合理选用侦毒器材

敌释放化学毒剂后,要根据其特点和性质选择合适侦检器材,现装备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毒剂报警器

毒剂报警器是必不可少的装备器材之一,主要由探测装置、报警装置和电源及某些辅件组成。

探测装置是利用毒剂特定的化学或生化反应或某种物理作用来检测它们的。

报警信号有音响信号和视觉信号。

毒剂报警器有分队用和个人用两种。

根据作用距离毒剂报警器分为点源式报警器和遥感式报警器。

美国“Grasely”化学毒剂离子监测器(GraselyIonicsChemicalAgentMonitor)是美国新研制的取名“Grasely”化学毒剂离子检测器,可对多种化学毒剂污染物快速给出定量检测结果和报警。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新材料的应用,新式侦毒器材不断出现。

有些国家在探索研究压电晶体传感器、声表面传感器,结合芯片技术,设计出超小型多功能侦毒报警器材。

这种器材既能对多种毒剂报警,又能进行分辨,使侦毒、报警一体化。

它可以由单兵携带,也可以安装在飞机、舰艇和装甲车上。

2、侦毒箱

侦毒箱是防化兵和卫生勤务保障人员单兵最常使用的侦检器材。

侦毒箱的形式有多种,一般由侦毒管、抽气装置和辅件三部分组成。

其中侦毒管是与毒剂进行化学反应显色的部件,在细玻璃管的中部装有可吸附空气中毒剂的硅胶或玻璃纤维等载体,载体上一般浸渍有可与毒剂产生颜色反应的化学试剂,或在侦毒管的硅胶体上未浸渍化学试剂,而在管子的一端有一个或两个装有试剂溶液的小玻璃安瓿。

对染毒空气侦检时,一般可按一红、一绿管等顺序选用。

若为毒烟则首先使用一白管。

对染毒面地、植物、物体表面和水源侦检,若情况不明、难以判断时,应首先使用一红管,尔后视情况选用其它管;若液滴、斑痕明显时,可首先使用一黄或二红管(二黄管)。

GraselyIonicsChemicalAgentMonitorGraselyIonicsChemicalAgentMonitor

美军新式毒剂检测器

抽气装置是用于抽吸染毒空气的部件。

它有卿筒或胶囊型两种,唧筒有手动式和电动式。

辅助件有供侦毒用的保护罩、烟片、顶针、加热器等。

3、新式战斗服

法国热带核生化战斗服(TropicalNBCCombatSuit)是法国最新研制的热带用NBC战斗服,配有视角广阔的防毒面具,见下图。

这种新型面具是根据多种脸型的分析设计而成,因此穿着这种战斗服,士兵毫无不舒适之感。

这种战斗服还配有远距离毒剂报警器,可以给出足够的预警时间的进行着装防护。

4、野战化验车(分析化验车)

野战化验车是指在野战条件下分析化验毒剂和测定放射性活度的技术车辆。

主要于化验毒剂、毒物、毒素、消毒剂、火箭推进剂、发烟剂等军用化学物质,确定其化学成份或组成,以及染毒浓度、消毒效果和消毒剂的质量,测定空气、粮秣、水的放射性活度等,为部队组织防护、消、除沾染及治疗提供依据。

野战化验车可以是单车,也可由若干辆车组成分析化验车组或分析化验中心。

一般车上装有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层层析仪、光谱仪、质谱仪、放射性沾染测量装置和各种玻璃器皿、试剂、溶剂,以及采样、供水、电、通风、采暖设备等。

在车内可连续对各种受染样品进行提取、分离、浓缩、纯化,测定各组分的理、化学性质,迅速地对战场上出现的毒剂等军用化学物质的成分及含量作出鉴定。

野战化验器材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我军于50年代开始从事野战验器材的研制并逐步形成装备系列。

战化验车上通常还配有野战化验箱,在车辆无法到达的染毒地域进行化验和采样时使用。

箱内装有分析仪器、

试剂及溶剂等,以物理或化学方法检定常见的毒剂(物),测定消毒剂的质量。

法军TropicalNBCCombatSuitFuchs野战化验车

 

5、侦毒扣

缝在衣服上的侦毒扣与一般纽扣不同,是荷兰一家公司独具匠心研制生产的一纽扣形的侦毒器件。

侦毒扣为内装有两张分离的分别浸渍了酶、底物滤纸和封闭润湿剂的特殊侦毒装置。

纽扣壁易于。

使用侦毒扣时,将其置于防毒面具滤毒罐的进气口部。

呼吸时,进入的有毒空气首先穿过毒扣,其中的毒剂便被扣中的滤纸吸附而滞留下来。

然后取下,用力使两滤纸接触,同时刺破封闭的润湿剂,湿剂流出,发生化学显色反应。

如果滤纸颜色不变,表明空气中有毒剂存在;如显蓝色,则表明空气无毒。

该侦毒扣对于采取全态式三防防护的部队特别重要,因为只要侦毒扣反应阴性,即显蓝色,就脱掉面具和防毒衣。

6、侦毒片

侦毒片是一种片状侦毒器件。

片基是有一定刚度的有透孔的塑料片,孔中放置易于吸附毒剂的纸片。

使用侦毒片的操作如下:

先让纸片吸附一些毒剂,这在有毒环境中很容易做到,然后在其上面滴加反应试剂,进行化学显色反应。

根据纸片是否发生某种颜色变化来判断毒剂的有无,并从颜色变化的深浅断其大致浓度。

有的国家将此侦毒片与微包胶技术结合,将其所需滴加试剂全部预置于纸片或片基上。

一旦毒剂落在纸片上,被纸片吸附后,只要稍加外力,将微包胶弄破,即可完成化学显色反应,从而根颜色变化判断毒剂的存在和浓度。

这种侦毒片为完全单兵操作自行反应器材,不需从外部再滴加试剂。

7、侦毒粉

侦毒粉就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侦毒物质。

侦毒粉是白灰样的硅藻土,里面掺有红色颜料颗粒。

侦毒粉可用来确定地面是否染毒。

作法是将侦毒粉撒在一些易见的地段,一旦有毒剂撒爆,就会将其中所含的红色颜料溶出,使硅藻土变得红白相间、斑斑点点,一眼就能看出地面染毒。

否则不发生颜色变化。

侦毒粉是德国的产品,其它国家也陆续使用,但是它存在着柴油、汽油和酒也会使其变色的缺点,现正在设法克服。

8、侦毒粉笔

含有侦毒物质粉笔。

该粉笔表面上似乎和常用的粉笔没有区别,可以在各种物体上任意涂画、写字。

但侦毒物质一遇毒剂便会产生颜色变化,非常醒目。

侦毒粉笔既可以在地上书写或标示行军路线,又可起到侦毒作用。

9、侦毒纸

侦毒纸上含有化学添加剂、染料及硫化物等,其纸浆经强烈漂白成型,表面呈白色,其实有红、绿、黄三种染料在上面。

当侦毒纸遇到毒剂液滴时,不同性质的毒剂反映在纸上的颜色也不同:

糜烂性毒剂呈红色,神经性毒剂显绿色,沙林、梭曼和塔崩等显黄色。

侦毒纸的灵敏度很高,只要有0.2毫升的毒剂液滴落在上面,不到30秒的时间就会根据毒剂种类出现相应的变化。

根据侦毒纸所显现的颜色即可确定敌人使用的毒剂种类,从而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减少伤亡。

侦毒纸的外形尺寸相当于小卡片,十几张、二十几张装订成册,装订纸上打有小孔,便于撕扯,纸的背面涂有不干胶,不但可贴在人员身上,也可贴在大型装备如坦克、大炮乃至飞机的易观察部位上。

侦毒纸有效期很长,一般在十年左右。

侦毒纸的使用简便、迅速、准确、直观。

(三)灵活选用侦检方法

侦检方法很多,侦检方法选用是否恰当,对侦得快、侦得准有很大影响。

侦检时,应根据毒剂的战斗状态、染毒对象、染毒时间长短、气象条件等情况灵活选用。

1、对染毒空气的侦检

对染毒空气,通常用直接侦检法;当染毒空气中有大量灰尘或烟幕时,应用滤烟法侦检。

2、对染毒地面的侦检

由于毒剂液滴在干土、松土上易渗透,液滴不明显,通常用取样法侦检;毒剂落在硬土上不易渗透,液滴往往比较明显,可采用覆盖法侦检;在湿土上不易水解的毒剂,视情况可采用覆盖法侦检;对泥泞地可采用棉球等沾取毒剂,尔后用覆盖法侦检;土质地面染有路易氏剂、维埃克斯,可采用顶针法侦检。

对矮植物层,通常采用覆盖法侦检;对高植物层,用镊子夹取染有较多毒剂液滴的叶子放在地上或将植物踩倒,选择液滴较多的位置,用覆盖法侦检。

视情况可用棉球取样侦检。

对碎石,通常采用取样法侦检;对大石块,可用覆盖法侦检;石头表面不平,可用小覆盖法或用棉球取样侦检。

另外,若风速小、气温高、密度大、染毒时间短,也可采用直接法侦检。

3、对染毒水源的侦检

对漂浮在水面的毒剂,一般可用镊子夹住滤烟片或棉花等,沾取水面上的毒剂油膜,用覆盖法侦检,水中染有路易氏气、维埃克斯,可用顶针法侦检;对沉入水底的毒剂,可用取样铲或小圆锹轻轻地铲取有毒剂液滴的稀泥,倒在干地上用覆盖法侦检。

(四)染毒样品分析鉴定

1、毒剂的分离及提取

收集的样品,如系水样,一般毋需分离可直接进行检验。

如系固体或粘稠样品,应根据物理性状和化学原理进行分离、提取、萃取和浓缩,并溶于相应的溶剂中进行测定。

实际工作中采集的毒剂样品,常含有许多杂质妨碍毒剂的检验或样品中毒剂含量较少,必需采用适当的方法,将杂质分离或提取毒剂,增加检定的灵敏度。

2、毒剂鉴定

(1)物理检验法根据毒剂的沸点、熔点、比重、浴解度等物理性质的不同鉴别毒剂。

(2)生物检验法根据各种动物的异常表现进行检验。

小动物对毒剂均较敏感,接触后很快出现中毒症状。

如蟀、蝇、蚂蚌等中毒后很快出现飞行困难,抖动翅膀。

麻雀、青蛙、鸡、兔、羊、狗等中毒时,出现眨眼、瞳孔缩小或散大、流涎、站立不稳、呼吸困难、活动异常等。

水源染毒时,色、蛙等活动加快、乱爬乱跳、活动困难等现象。

发现大范围小动物中毒和/或死亡是该地区有毒的征象。

(3)化学检验法该法灵敏、专一。

根据毒剂与化学试剂起反应后生成的不同颜色、沉淀、荧光等判断有元毒剂存在、鉴别毒剂的种类以及染毒程度。

根据这一原理,制成侦检试纸、侦检管、侦检粉笔等以适应野战需要。

4、仪器检验法随着高技术武器的发展,以仪器分析代替化学分析以及快速化、自动化、具有滤毒装置、空调器和通讯系统的侦察车是化学侦察(检)器材的发展方向。

我军装备的侦检器材,形式多样,如侦检纸、侦毒器、检毒盒、检毒箱、毒剂报警器、化验车等。

毒物监测中心可对各种样品进行系统分析。

此外,单兵侦毒器材的发展亦应受到重视。

美国在沙漠风暴作战中,应用了具有预警系统的侦检技术:

①远距离侦检技术,美国研究了装在机载平台(如HV-60)上的红外线激光器,确定在30-50KM范围内作出侦检,主要使用1~55um波长范围内的脉动红外激光器,一旦需要专门鉴别,将很小的平台通过无人驾驶飞行器发挥侦检作用。

②近距离侦检:

主要是车载生物一体侦检系统(BIDS),由7个连续空气取样侦检部件构成,能在15-30mm内,侦检5-25种2-10μm范围的战剂微粒。

③便携式手持装置DNA“指纹”侦检器;神经细胞电片涂膜侦检装置。

④点源报警器:

如XMZZ型毒剂自动侦检报警器,配合使用M256A1侦检包匹配鉴别一种实质性毒剂,英、美、芬兰有此种技术;新型GID-3型毒剂自动报警器正在研究中。

新的轻型远距离毒剂侦检器(LSCAD),拟取代扫描宽度和范围较小的神经性毒剂和糜烂性毒剂的M21型遥感毒剂报警器。

该报警器可作3600红外线扫描目标蒸汽云团,通过表面声波来区别化学战剂的特征,光纤导波技术来评估毒物的不同吸收速率。

此外,质谱仪、色谱仪、红外光谱仪、微波技术等已被用于毒剂的侦检。

而关于传感器的具体技术均处于保密之中。

四、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综合分析就是将了解的毒情和侦检的结果加以认真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它是侦毒过程的重要环节。

这些材料归纳起来可分为四类,即①向上级和友邻通报的材料②侦检人员搜集和观察到的情况③侦毒管的变化情况④毒剂的特殊鉴定反应。

最后,填写实验记录并及时上报。

第三节医学防护措施

在敌人使用化学武器时,正确使用防护器材和采取防护措施,能大大减轻或避免毒剂的伤害。

防护分个人防护和集体防护。

一、个人防护

个人防护指用个人防护器材保护人员不受毒剂、生物战剂和放射性气溶胶对人体的直接伤害,所用防护器材包括防毒面具、防毒衣、防毒斗蓬、防毒靴套、个人消毒急救盒等。

(一)头面部防护

防毒面具(gasmask)是用来保护呼吸器官、眼睛及面部免受毒剂、放射性微粒和气溶胶直接伤害的一种防护器材,依其结构和防毒原理分过滤式和隔绝式两种。

过滤式防毒面具是广泛使用的一类防毒器材,65型、69型、87型是合成军使用的器材。

这些面具重量一般不超过0.8kg,视野较大,能防沙林4~10小时以上,防氰化物数十分钟。

能保障人员在毒剂浓度不高于0.5%、含氧量不低于18%的环境中有效地进行工作。

要塞炮兵为防一氧化碳,可将氧化罐与64型面具结合使用。

1、防毒面具的构造和防毒原理

过滤式防毒面具均由面罩、滤毒罐(过滤元件)、面具袋三部分组成。

面罩包括罩体、5至6条头带、眼窗和通话器等部分(69型为开孔的头盔式)。

通话器材内装有呼气活门、通话膜起通话和呼气两个作用。

87型面具的罩体有两种形式,在两侧或下方安装滤毒罐,按需选用。

面具袋多用帆布做成,用于携带和保护面具。

袋内装有附件盒,盒内装有保明片或通话膜。

保明片用来防止呼气时的水汽凝结在眼窗镜片上,使用时用手指捏住边缘,并使呵气模糊的一面对向眼窗镜片,然后压紧即可。

滤毒罐(过滤元件)起过滤毒剂的作用。

内部结构分两层,即防毒炭层和滤烟层,防毒炭层是用优质活性炭再浸以铜、铬、银金属氧化物,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吸着,滤除毒剂蒸气。

活性炭吸附毒剂蒸气的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毒剂的种类和性质对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影响较大,毒剂分子量愈大、沸点愈高、饱和蒸气压愈小,其蒸气则易被活性炭吸附;反之,则不易被吸附,如氢氰酸和氯化氰等。

活性炭对各种毒剂蒸气吸附能力见表13-6。

 

13-6活性炭对各种毒剂蒸气的吸附能力

毒剂名称分子量沸点(℃)饱和蒸汽压吸附能力

维埃克斯267.4387.03.74xl0-5

梭曼182.0167.73.53X10-2

塔崩162.1235.06.66X10-3

沙林140.0151.51.97x1O-1易吸附

芥子气159.0219.09.33x10-3

路易氏剂207.3190.05.19X1O-2

光气99.08.2157.03难吸附

氢氰酸27.026.281.71

氯化氰61.512.6133.30

一氧化碳28.0-190.0不能吸附

 

一些难被活性炭吸附的毒剂,则须靠化学吸着作用来完成。

如氢氰酸和氯化氰与活性炭上的金属氧化物、空气中氧和水起化学反应,生成无毒物质或固体氰化物留在防毒炭上。

2HCN十Cu20=2CuCN十H20

2HCN十CuO=Cu(CN)2十H20

ClCN十H20=HCl十HOCN

HOCN十H20=NH3十C02

滤烟层是由滤烟纸(用石棉、纤维素、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