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论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8772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测量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工程测量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工程测量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工程测量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工程测量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工程测量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工程测量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工程测量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工程测量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工程测量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工程测量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工程测量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工程测量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工程测量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工程测量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工程测量论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工程测量论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工程测量论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工程测量论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论文.docx

《工程测量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论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程测量论文.docx

工程测量论文

 

浅谈测量技术在(西双版纳)回龙山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姓名:

指导教师:

学号:

专业名称:

 

 

年月日

 

参考文献16

致17

浅谈测量技术在(西双版纳)回龙山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尚靖渊

摘要:

近十几年,随着科学空间,信息科学的飞速发展,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已成为当前测绘工作的核心技术。

每个测绘工作者要有责任不避艰辛,努力当好国民建设的尖兵,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多做贡献。

文中结合中国水电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工程,简单介绍了建筑测量的施工方法与技术,其中包括平面控制测量、标高控制网的建立、基坑交接测量、质量控制等。

关键词:

工程测量控制网的建立质量控制

 

1引言

测绘科学是人类认识和研究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测绘工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性、前期性工作,测绘科学技术的应用围非常广阔,测绘科学技术在国民建设、国防建设以及科学研究领域,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国家可持续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测绘工作常被人们成为建设的尖兵,不论是国民建设还是国防建设其勘测、设计、施工、竣工及运营等阶段都需要测绘工作,而且都要求测绘工作先行。

本文结合国电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工程,介绍了建筑施工测量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测量概述

2.1工程概况

序号

项目

1

工程名称

(西双版纳)宿舍楼群建设

2

工程地址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回龙山小黑江。

3

建筑概况

16201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2776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34250平方米。

建筑性质属于高层科研建筑群。

4

建筑主要功能

研究办公、会议室、餐厅、宴会厅、等

5

±0.000

4m

2.2编制依据

1)《城市测量规》(CJJ8---99);

2)《工程测量规》(GB50026—2007);

3)《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DB11/T446-2007);

4)《市工程测量技术规定》(DB11/T339-2006)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DBJ50204---2002);

6)《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5---2001);

7)本工程设计书及设计图纸。

2.3施测标准

严格执行测量规;遵守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先确定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放线。

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

遵循测法要科学、简捷、精度要合理、相称的工作原则,仪器选择要适当、使用要精细。

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

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

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3准备工作

施工测量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包括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测量仪器的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准备,施工场地测量等

3.1现场勘察

到现场了解工程位置,核实测量基准点是否稳固,通视条件如何,勘察场区情况及周边情况,作好勘察记录。

工程开工前进行工程现场标高测量,并将所得到的资料按业主要求制成图纸,上报业主方进行审查。

3.2测量人员组织

考虑本工程的重要性和测量的复杂性,对专业测量技术人员要精挑细选,反复审核,要求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操技术;计算思维缜密,能完成工程中的各种复杂的计算。

并对所有施测人员进行:

专业技术交底、安全技术培训、环保培训等。

3.3测量设备调配

要做好施工测量控制的工作,仪器是保证。

考虑到本工程施工测量工作量大,因此我们选用了先进的、高精度的仪器,以满足工程的需要,并对下列进场的仪器进行检查。

4测量控制系统建立

由于本工程占地面积较广,施工场区面积较大,结合现场情况,本工程控制网分两级测设,Ⅰ级场区控制网和Ⅱ级建筑物控制网,以此保证工程施工精度。

控制网的作用主要是满足施工放样精度;并且将设计的建筑物转移到平面上;还可以作为竣工检查验收建筑物位置和编测竣工总平面图的控制依据。

4.1场区控制网

将业主提供的高级点作为,场区控制。

测量人员接到业主提供的坐标成果后,利用测角精度为2″,测距精度为:

±(2mm+2ppm.D)的电子全站仪对控制桩距离及角度进行校测。

使用水准仪按照国家四等水准进行高程复核,校测合格后进行现场测量。

4.2建筑物轴线控制网

4.2.1控制网布设原则

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以避免放样误差的积累;

2)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以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坐标系统相同;

3)场区控制网的布设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以及各施工段的划分等因素进行;

4)控制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4.2.2轴线控制网的测设

本工程的首级控制桩由测绘部门测定,在接到测绘部门提供的控制桩放线成果后,测量人员首先使用电子全站仪对控制桩位进行校测,误差合格后作为定位依据。

轴线控制网的测设是以场区控制网为基准,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形状、轴线布置结合测量方法采用全站仪以直角坐标定位的方法测设出建筑物主轴线的控制桩,经角度、距离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作为该建筑的轴线控制网;如图1所示。

图1研究单元围楼轴线网图

控制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必须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如图2所示。

图2轴线控制桩围护示意图

4.2.3轴线控制点的复核

为保证施工测量的定位准确,定时对布设在基坑周围的轴线控制桩标高基准点进行复核检查。

具体方法如下:

坐标法校核:

首先对平面控制点的坐标进行复测,利用全站仪的标准测量模式进行控制点的坐标采集,并与设计坐标对比。

若复核得到的结果与原始数据之间的差值在允许围之,则说明控制点未受周边环境影响是安全可靠的,否则就要对各控制点进行调整。

建筑物轴线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

等级

适用围

测角中误差

测边相对中误差

二级

框架、高层、连续程度一般的建筑

12″

1/15000

4.3建筑物标高控制网

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应布设三个水准控制点,建立高程控制网。

水准点应布设在通视良好,便于保护的位置;

高程控制网按国家四等水准精度进行测设;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根据测绘部门提供的首级水准基点,首先进行校核,无误后测设一条四等附合水准路线,联测出场区所布设施工水准控制点高程,作为本工程的高程控制网。

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等级

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

仪器型号

水准尺

与已知点联测次数

附合或闭合环线次数

平地闭合差(mm)

四等

≤10

DS3

双面

往返各一次

往各一次

20

注:

L为往返测段附合水准路线长度(km)

水准观测主要技术指标

等级

水准仪器型号

视线长度(m)

前后视

较差(m)

前后视累积差(m)

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

基本分划、辅助分划或黑面、红面读数较差(mm)

基本分划、辅助分划或黑面、红面所测高差较差(mm)

四等

DS3

≤100

5

10

0.2

3.0

5.0

5基坑交接测量

5.1基坑上下口线交接测量

为保证基坑位置准确,大小尺寸合适,避免大量超挖或欠挖,影响结构施工,进场后应进行交接测量,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方法,测量基坑上下口线坐标,并和理论坐标比较,得到偏差值。

5.2槽底高程交接测量

采用水准仪中丝读数法,测量槽底留土标高,以防超挖。

当土方开挖完成后,根据各轴线控制桩投测外轮廓控制轴线到基坑底,并钉出木桩,在木桩顶面轴线方向上钉小铁钉,然后栓小白线检查基坑底口和集水坑、电梯井坑等位置是否正确,并架设水准仪,联测基底水准控制点,每隔3m测量基底实际标高并记录,检查基底标高是否正确。

同时测量人员要积极配合监理单位、设计单位验槽。

6结构施工测量

6.1±0.000以下控制测量

6.1.1平面控制测量

1)轴线控制桩的校测

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位移,而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

校测仪器采用测角精度为1″,测距精度为:

±(2mm+2ppm.D)的电子全站仪。

2)轴线投测

楼板混凝土浇筑并达到一定强度后,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J2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控制轴线投测到作业面上。

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线各不得少于二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

一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

3)轴线加密控制工艺

正倒镜分中法:

如下图所示,设地面上有AB方向,要在A点以AB为起始方向,向右测设出设计的水平角

将经纬仪安置在A点后的操作过程如下:

盘左瞄准B点,读取水平度盘读数为LA;松开水平制动螺旋,顺时针旋转照准部,当水平度盘读数约为LA+

时,制动照准部,旋转水平微动螺旋,使水平度盘读数准确地对准LA+

,在视线方向定出C’点。

4)超长轴线放样工艺

方法一业:

在放样前计算出长轴线上的坐标放样数据,为了避免人工计算的繁琐,可采用在CAD电子图上查询得到,应保证CAD电子图的坐标系统和现场施工坐标系统完全一致。

外业:

依据现场控制桩,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放样各点,放样出长轴线的控制点(Ⅰ、Ⅱ、Ⅲ),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测设出的3个基线点可能不在一条直线上,应对角度进行检查。

需在Ⅱ’点安置经纬仪,精确测定出角∠Ⅰ’Ⅱ’Ⅲ’,若此角超差应,则应对点位进行调整。

调整时,将Ⅰ’、Ⅱ’、Ⅲ’点沿与基线垂直的方向各移动相等的调整值δ。

其值按下式计算

除了调整角度以外,还应调整Ⅰ、Ⅱ、Ⅲ点之间的距离。

先用钢尺检查Ⅰ’、Ⅱ’、Ⅲ’的距离,若丈量长度与设计长度之差的相对误差超差,则以Ⅱ点为准,按设计长度调整Ⅰ、Ⅲ两点距离。

方法二:

正倒镜投点法放样,正倒镜投点法将视距缩短了一半,大大提高照准精度。

可按图1在A、B之间选一个能同时与两端点通视的O点处安置经纬仪,尽量使经纬仪中心在A、B的连线上,最好是与A、B的距离大致相等。

盘左(也称为正镜)瞄准A点并固定照准部,再倒转望远镜观察B点,若望远镜视线与B点的水平偏差为

,则根据距离OB与AB的比,计算经纬仪中心偏离直线的距离d:

最后,当瞄准A点,倒转望远镜便正好瞄准B点,不过这并不等于仪器一定就在AB直线上,这是因为仪器存在误差。

因此还需要用盘右(也称为倒镜)瞄准A点,再倒转望远镜,看是否也正好瞄准B点。

如果是,则证明正倒镜无仪器误差,且经纬仪中心已位于AB直线上。

如果不是,则仪器有误差,这时可松开中心螺栓,轻微移动仪器,使得正镜与倒镜观测时,十字丝纵丝分别落在B点两侧,并对称于B点。

这样就使仪器精确位于AB直线上。

正倒镜投点法的关键是用逐渐趋近法将仪器精确安置在直线上,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减少通过搬动脚架来移动经纬仪的次数,提高作业效率,在安置经纬仪时,可按图2所示的方式安置脚架,使一个脚架与另外两个脚架中点的连线与所要测设的直线垂直,当经纬仪中心需要往直线方向移动的距离不太大(10~20cm以)时,可通过伸缩该脚架来移动经纬仪,而当移动的距离更小(2~3cm以)时,只须在脚架头上移动仪器即可。

图1

图2

按式计算偏离直线的距离d时,有关数据和结果并不需要非常准确,甚至可以直接目估距离d,因为主要是靠不断的趋近操作使仪器严格处于直线上。

为了提高精度,应使用检验校正过的经纬仪,并且用盘左和盘右进行最后的趋近操作。

5)基础放线的允许误差

基础放线的允许误差

长度L、宽度B的尺寸(m)

允许误差(mm)

L(B)≤30

±5

30<L(B)≤60

±10

60<L(B)≤90

±15

90<L(B)≤120

±20

120<L(B)≤150

±25

150<L(B)

±30

6)细部线放样

以控制轴线为基准,以设计图纸为依据,放样出其他轴线和地梁边线、承台边线等细部线。

垫层放线样例:

当每一层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测量放线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填写中间交接检查记录移交给下道工序,同时填写楼层放线记录表报监理验线。

6.1.2高程控制测量

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

在向基坑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

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引测所需的标高。

2)基坑标高基准点的引测

土方开挖过程中,每开挖一步,都要往基坑引测标高基准点,引测方法:

悬吊钢尺法。

以现场高程控制点为依据,采用S3水准仪以中丝读数法往基坑测设附合水准路线,将高程引测到基坑施工面上。

标高基准点用红油漆标注在基坑侧面上,并标明数据。

3)施工标高点的测设

施工标高点的测设是以引测到基坑的标高基准点为依据,采用水准仪以中丝读数法进行。

测量的过程中采用附和水准路线进行测量,以消除或减小仪器及其他误差对施工的影响。

施工标高点测设在柱上,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

6.1.3立模时的控制测量

1)中心线平面控制借线及标高的测设

根据轴线控制点将中心线测设在靠近墙体底部的楼层平面上,并弹好墙柱外皮借+500mm线,并在露出的钢筋上抄测出楼层+500mm或+1000mm标高线,控制模板平面位置及高度。

2)立模时垂直度检测

模板支立好后,利用吊线坠法校核模板的垂直度,并通过检查线坠与轴线间距离,来校核模板的位置。

6.1.4超长结构测量控制

本工程多个建筑为超长结构,给测量放线工作提起更高的要求。

轴线控制必须遵循先整体后细部的的原则,同一个建筑物各个施工流水段必须使用同一套轴线控制系统,各流水段轴线放样必须充分考虑和相邻流水段轴线对接,各流水段之间相互校核。

同时为保证长轴线的直线度,选用望远镜放大倍数较大的测量仪器,并采用长轴线放样工艺,对轴线直线度进行调整。

严格执行检查验收制,只有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6.2控制测量方法

针对本工程具体情况,地上结构采用控法,为减少各种因素影响,提高测量精度,本工程拟引用激光经纬仪配合激光靶,进行轴线竖向传递,确保工程测量放样精度。

6.2.1平面控点的布设

控点的布设及选型必须结合建筑物的平面几何形状,组成相应图形,为保证轴线投测点地精度,控点要形成闭合几何图形,以提高边角关系,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流水段图的划分进行,每一流水段至少布设3个点,并相互之间衔接,组成闭合图形,作为该流水段的测量控点。

6.2.2控点埋件的作法和埋设

预埋铁件由100×100×8mm厚钢板制作而成,在钢板下面焊接12钢筋,控点所在首层平面相应位置上需预先埋设铁件并与楼板钢筋焊接牢固,验收合格后打混凝土,使其与结构联成整体。

上部每层在垂直对应控制点位置上均要预留出300mm*300mm的孔洞,以便轴线投测。

6.2.3控制点的转移

待首层底板施工完成,预埋件埋设完毕后,利用全站仪将轴线全部投测至首层底板上,按照基础底板的做法进行角度距离校核等工作,完成测量控点的工作。

由外部控制向建筑物部转移时,其投点误差,一级不超过2mm;二级不应超过3mm。

本工程选用一级。

6.2.4激光接收靶

激光接收靶由300×300×5mm厚有机玻璃制作而成,接收靶上由不同半径的同心圆及正交坐标线组成。

6.2.5平面控制点的竖向传递

先将激光经纬仪架设在对中架上,调整脚螺旋使气泡居中,然后接通电源使激光器发光,转动天顶准直仪使激光束垂直,清晰地发散至楼面预留孔上的光靶上,通过操作人员用对讲机通话联系,点取圆心点即为控制点的垂影点,各垂影点的连线即组成该楼面的轴线控制网。

为消除误差,同方向旋转激光准直器0°90°180°270°,激光点在投影面上留下圆形旋转轨迹,移动接收靶使其中心与旋转轨迹圆心同心,通过接收靶上的刻划线使全圆等分并取其中点作为控制点的垂影点。

6.2.6楼层平面放线

待本施工段所有控点都投测到楼层完成后,用经纬仪及钢尺对控制轴线进行角度、距离校核,结果达到规或设计要求后,进行各条轴线的测放。

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进行细部放线。

室应把建筑物轮廓轴线和电梯井门窗洞口等轴线的投测作为关键部位。

为了有效控制各层轴线误差在允许围,并达到在装修阶段仍能以结构控制线为依据测定,要求在施工层的放线中弹放下列控制线,所有主控轴线、细部轴线,墙体边线、门窗洞口边线等。

6.2.7高程控制网传递

1)标高的竖向传递

悬吊钢尺法

标高传递采用钢尺丈量法,每次至少传递三个点,并相互校对。

依据二层标高控制点,用检定合格的钢尺沿结构向上直接丈量,钢尺量距应使用标准拉力、并进行尺长和温度改正。

钢尺量距应使用标准拉力、并进行尺长和温度改正,现场必须实测出当时环境的,大气温度、构件温度、钢尺温度。

----钢尺在温度

时的实际长度;

-----钢尺的名义长度(钢尺出厂标定的长度);

---钢尺改正数;

----钢尺的膨胀系数,约为

----钢尺鉴定时的温度(标准温度);

-----钢尺使用时的温度。

每次测量均应从基准点重新丈量,不得使用下一层的标高点,传递上来以后,应和下一层标高点进行比对。

2)高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

3)楼层标高抄测

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基准点,当较差小于3mm时,取其平均高程引测水平线。

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围的中心位置,抄测完成后,换人进行复查。

6.3成果的验收

每一层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测量工作完成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表及测量成果记录报请监理单位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步施工。

7测量技术资料编制及管理

7.1资料执行规

本工程的测量资料编制,必须执行国家《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11/T695-2009)及相关地方的规。

工程定位测量记录(C3-1);

基槽平面及标高实测记录(C3-2);

楼层平面放线及标高实测记录记录(C3-3);

楼层平面标高抄测记录(C3-4);

建筑物垂直度、标高观测记录(C3-5);

业主或监理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7.2资料汇编要求

测量技术资料应进行科学规化管理,所有测量资料必须做到:

表格规、格式正确、记录准确、书写完整、字迹清楚、汇编齐全、分类有序,必须符合国家及相关部门对建筑施工资料编制的管理规定。

8质量控制

8.1质量过程控制

(1)测量经理要按照施工进度和测量方案要求,安排现场测量放线工作,作好施工测量日志。

(2)现场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应根据《测量仪器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检校维护、保养并作好记录,发现问题后立即将仪器设备送检。

(3)本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必须符合《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DB11/T446-2007)的精度要求。

(4)测量放线作业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三检制”

自检:

作业人员在每次测量放线完成后立即进行自检,自检中发现不合格项立即进行改正,直到全部合格,并填好自检记录。

复检:

由施工负责人或质量检查员组织进行质量检查,发现不合格项立即改正至合格。

交接检:

由施工负责人或质量检查员组织进行,上道工序合格后移交给下道工序,交接双方在交接记录上签字,并注明日期。

(5)为了做到防患于末然,建立合理的复核制度,每一工序均有专人复核。

(6)测量仪器均在计量局规定周期检定,并有专人负责。

(7)由于施工分项多,为保证各班组相互配合,以求紧密搭接,施工测量应与各专业工种密切配合,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与施工同步的测量措施。

8.2季节性施工测量应采取的措施

(1)即时注意天气变化,提前采取应急措施;

(2)尽量避免雨中进行测量作业,如确需在雨中进行测量作业时,应打伞遮仪器主机及棱镜等,避免雨淋;

(3)雨季测量作业完毕应先将仪器表面水汽擦干,然后放置阴凉处或用电吹风吹干才可放入仪器箱內,才不致造成水汽进入仪器部导致仪器失准现象;

(4)夏季空气潮湿,最好备有防潮箱,以利每次仪器使用完毕后,将主机体及光电配件放入,以防湿气浸入;

(5)在进行二等水准测量等精密测量作业时,应避开地面蒸汽大的时间段,减少地面蒸汽引起的视线误差;

(6)高温气候下作业需用遮阳伞遮挡仪器,避免高温影响测量精度;

(7)冬季气温低,作业前30分钟,先将仪器置于外界露天中,使仪器温度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

作业前测定外界温度,钢尺量距时进行温差改正;

(9)冬季多风三级风力以上不利于仪器施工测量,三级风力以下作业时随时观察仪器水准气泡的变化。

9结论

在项目前期准备,我们对参加目标作业的全体人员及检查人员进行培训,填写培训记录,以认真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能上岗。

并按照《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和《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认真做好产品检查及产品质量评定工作。

投入作业的仪器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作业中遇到特殊情况仪器性能可能受到影响时,及时进行检校,以确保仪器性能可靠。

 

参考文献

【1】测绘科技大学测量平差教研室编著、测量平差基础1996.5

【2】自治区航空遥感测绘院、援马拉维卡隆加至奇蒂帕公路项目工程测量报告

【3】中华人民国行业标准《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JTJ/T066-98)

【4】中华人民国国家标准《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GB/T18314-2001)

【5】文通.《建筑工程规划竣工测量技术与方法探讨》[J].建筑,2004,(4)

【6】章明.《检查导线测量错误的方法》[J].引进与咨询,2000,(04)

 

随着毕业日子的到来,毕业设计也接近了尾声。

在做毕业设计以前觉得毕业设计只是对这几年来所学知识的单纯总结,但是通过这次做毕业设计才发现自己的看法太片面。

毕业设计不仅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才明白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应该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知识和综合素质。

在此要感指导老师悉心的指导,感老师给我的帮助。

在设计过程中,我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经验和自学,并向老师请教等方式,使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也经历了不少艰辛,但收获同样巨大。

在整个设计中我懂得了许多知识,也培养了我独立工作的能力,树立了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大大提高了动手的能力,使我充分体会到了在创造过程中探索的艰难和成功时的喜悦。

虽然这个设计还有需完善之处,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和道理是这次毕业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相信将使我终身受益。

尚靖渊

二零一五年六月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