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合作型教师团体的行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8916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合作型教师团体的行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构建合作型教师团体的行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构建合作型教师团体的行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构建合作型教师团体的行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构建合作型教师团体的行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构建合作型教师团体的行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构建合作型教师团体的行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构建合作型教师团体的行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构建合作型教师团体的行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构建合作型教师团体的行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构建合作型教师团体的行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构建合作型教师团体的行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构建合作型教师团体的行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构建合作型教师团体的行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构建合作型教师团体的行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

《构建合作型教师团体的行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合作型教师团体的行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构建合作型教师团体的行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

构建合作型教师团体的行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构建合作型教师团体的行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心小学

一、研究背景

1、构建合作型教师团体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学校的管理方式和评价方式都发生了变革,教师碰到的新事物、新难题越来越多,单靠教师个人很难胜任新课程的教学任务;新课程强调课程的综合性,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校本课程的开发,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新课程的教育教学已经不是仅限于学校、教室、课堂和课本的狭小范围之中,而是需要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去研究教材、指导教学。

这些都迫切需要教师之间合作,需要教师相互借鉴,共同探讨,构建合作型教师队伍成为适应新课程的必需。

2、构建合作型教师团体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任何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都要面临理论到实践的转换问题。

如果单靠教师个人力量,这道鸿沟是难以逾越的,而合作和对话是实现“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较好形式,为此要充分发掘、利用各种有助于自我专业发展的资源,寻求与同事的合作与帮助。

尤其是当专业发展道路遇到各种困难和障碍时,更需要同事和学校的帮助和支持,所以我们要及时引导教师走向合作教研和对话教研,努力构建合作型的教师队伍。

3、构建合作型教师团体是学校持续发展的需要。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一支优秀的、不断成长的教师队伍。

当学校营造了一种合作的气氛,形成了一种合作的教师文化,教师间找到一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觉,教师才能在一个互信、互谅的环境中共同探求改变思维和习惯的方法,相互激发,共同探究,最终实现共同的愿景,有效推动学校的不断发展。

综合各方面考虑,我校试图通过“构建合作型教师团体的行动研究”这一课题,改变学校的现状,整合教师资源,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我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同时也力争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超越,为其他学校的教师提供一些借鉴。

二、概念界定

合作:

是指人与人之间积极的互依,彼此促进成功,从而导致个体较高的成就、积极的人际关系以及健康的心理状态。

合作型教师团体:

是指具备了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通过积极的互依和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不断地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协作努力的教师团体。

(什么样的教师团体才称得上是合作型教师团体?

一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有合作的愿望,有共同的目标,并为此而努力;二是学校的各级组织都能尽力满足所有教师合作的愿望,为教师的合作提供必要的条件,搭建多样的舞台;三是学校的各个机构必须对教师的合作学习成果表示认可并给予鼓励。

具备以上几个条件的可以称为合作型教师团体。

行动研究:

在实际情境中,由实际工作者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是教师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将问题发展成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必须具备参与、改进、系统、公开四个特性。

也就是教师将成为研究者,亲自参与系统的、持续的、有计划的、合作的和自我批判的研究过程,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改变自己的专业生活方式。

行动研究特征:

研究的问题就是行动的问题,研究人员就是行动人员,研究过程就是行动的过程,研究的成果就是行动的成果。

合作型教师团体和行动研究的关系:

构建合作型教师团体是学校发展的必经之路,而行动研究则是教师互相合作的有效途径,两者相辅相成,密切联系。

三、研究目标

1、转变教师观念,增强合作意识,促进交流互助。

为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为执行新课程标准,推动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做出有效的尝试。

2、构建合作体系,探索有效提高教师之间合作性的实践途径,创设“善于学习、积极反思、不断汲取、学会创造”的自主发展的格局,逐步摸索创建一支合作能力强、有创生力的教师队伍。

3、强调行动研究,通过合作研究合作,鼓励教师将研究中的合作迁移到更广泛的生活领域中,形成合作的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使所有的参与者充分体验到合作的价值,进而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将合作学习研究深化和扩展。

4、身体力行,以教师间的合作带动家校合作,带动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汲取,学会创造。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以文献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

   行动研究法:

我们强调将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教师成为研究者,研究自己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的过程就是行动的过程,行动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

重视促进教师将教育理念向具体教育行为转化的动态过程,正视、尊重并引导教师真实的发展过程,帮助教师在研究过程中逐渐澄清自己头脑中内隐的合作学习观,真正认同合作的价值,形成自己的、科学的合作学习观。

并在具体的研究设计和实施中,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寻找合作学习研究新的生长点,探索总结构建合作团体的创新做法。

文献研究法:

我们要从多渠道,多角度搜集资料、信息及国内外已取得的研究成果。

借鉴他们的经验教训,防止重复研究,尽量少走弯路,结合本校实际找到新的生长点。

调查研究法:

我们将跟踪研究各子课题实施的全过程,包括教师之间相同和不同层面的合作情况,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素质教育中教师合作所发挥作用的调查研究等。

力求以量化的方式,科学的数据、事实性材料,评定前阶段工作,启动下阶段工作。

经验总结法:

在每个阶段研究后,通过阶段总结,全面回顾和评价前阶段的各方面得失,用以指导下一阶段的工作。

在课题全部结束后,为求为课题的整体效益和拟订推广延续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五、研究过程

(一)心手相牵,凝心聚力,营造教师合作的舒心氛围

(二)聚焦课程,多元整合,关注教师专业的不断成长

(三)合作教研,搭建平台,探索教师合作的有效策略

(四)拓展渠道,打通外延,引领合作文化的有机凝练

1、青蓝合作,搭建教师梯队

“青蓝工程”是我们学校的一项常规工程,每学年我们都组织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开展师徒结对活动,结对形式主要有这样三种:

一是平行结对,即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师徒结对形式;二是垂直结对,即不以年级为界限,让青年教师与富有经验的老教师和骨干教师结对;三是交错结对,即有些教师身兼两职,既是新教师的师傅,又是骨干教师的徒弟,从而使全校教师成为联动合作的学习群体,力求整个教师队伍在合作互学中得到最优化发展。

我们要求结对师徒中的全体青年教师制定个人成长规划书,学科组和师傅及青年教师本人联合论证规划书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并督促实施。

每学期结束,职能部门和师傅对青年教师成长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每一学年由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委员会成员对青年教师的成长进行考核评比,评选出“最佳师徒”和“优秀师徒”,并依据考核成绩确定在哪一梯队,达到相应要求的青年教师及时进行“梯队递升”,促进教师在合作与竞争中不断成长。

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打破了办公室、教研组的局限,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交往机会,使整个团队更具有凝聚力,教师更有归属感,专业成长更快。

近三年,在“青蓝工程”的带动下,我校共有十四位教师被评为市、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促进教师梯队的和谐发展。

2、各层合作,组建学术团队

(1)行政合作:

学校行政领导团队引领着学校各个条线、各个层面的工作,对于他们而言,最为关键的一是要做好“研究策划者”,二是要有机整合各项工作,做好“合作调控者”。

我校行政团队分工明确,但分工不分家,团队成员间构建了合作话语系统,营造了合作氛围,为决策的诞生和实行推波助澜。

学校行政还经常性地开展计划交流会、反思例会、主题研讨会、行政听课研课活动等,不同的条线,不同的学科,为着相同的目标在深度撞击与心灵交汇中得以共同成长。

(2)骨干合作:

我校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的骨干教师团队,通过团队的相互配合,默契支持,形成共鸣和协同,从而产生巨大能量来引领全体教师。

引领的方式可以是讲解也可以是示范,可以是指路也可以是带路,还可以是无拘无束的启发、商讨等。

我们学校一直坚持组织骨干教师每学期上好一堂示范课,组织好一次专题研究活动或专题讲座活动,通过这样的团队协同,将学校不同学科的优秀教师凝聚起来,并通过团队成员之间创造力和思想的自由流动,为学校塑造一种互助学习的氛围和榜样。

(3)学科组长合作:

在以校为本的教研、培训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毫无疑问学科教研组长的作用也在学校中越来越凸现出来。

如何让每一位教研组长都能成长为教研组里出色的引领者、推动者,从而使每个教研组能够相对均衡地发展?

除了明确职责、强化考核评比外,我校很重要的一个举措就是通过组建学科教研组长团队,为教研组长提供取长补短、完善自我、提升执行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平台。

在这个团队中,我们经常性地开展提高教研组长自身专业素养的读书行动分享、基于一个主题的理论学习研讨、外出参观、听课研课等各项活动,并且着力培养教研组长执行力、组织协调能力、创造力,提高团队合作技巧,从而使教研组和教研组长的品牌魅力日益显现,近几年,我校语文、数学、英语教研组先后被评为市、区优秀教研组。

3、浓情合作,共建和谐团队

如果说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的合作是工作中的必须,那么教师在生活上的合作,则充满着浓情,是教师深入合作的润滑剂,有效提升了教师工作中合作的达成度。

每当教师生日,校长总会为教师亲手送上蛋糕与鲜花,送上真诚、美好的祝福;教师因病暂时离岗,其他教师定会鼎力相助,行政团队总会及时慰问,让教师倍感温暖;圣诞聚会上,各年级组群策群力,竭尽所能,尽情展示,团队的力量让人惊叹,让人感动;趣味运动会上,教师全员参与,奋力拼搏,用汗水和彼此的鼓励浇灌绚丽的一刻,竞争与合作的丰富内涵在此刻铭刻于我们的心灵……无数次亲密的合作,无数次倾心的交流,浓浓情谊,使我们的教师团队充满和谐的音符。

(二)聚焦课程,多元整合,探索教师合作的有效策略。

1、学科教学多元合作,实现异质共享。

2006年4月27日,在本课题的开题活动中,我们向省、市、区及兄弟学校的领导和专家以同课异构的方式展示了两堂不同的数学课,课后,所有的数学教师和其他学科的教师代表还一起参加了主题为“有效学习活动的研究”的跨学科研讨。

这样的合作教学、合作研讨活动,我们学校几乎天天都在上演着,各学科组根据实际情况,或定同一教学内容,或结合某一专题,或围绕个人小课题,先自主备课,再集体修改,相互听课、评课,互动研讨、反思改进。

有时候,我们也结合教学研究的需要,开展一课多轮的研究活动,即围绕同一课题,同一位教师在教学中与同伴切磋交流,反思重建,在每一轮教学中提升教学素质。

为了使教师在“同课异构”和“一课多轮”的合作教学实践中不断成长,我们在学科研究时间上作了统一安排,即周二上午、周二下午、周三下午、周四下午分别为体艺、数学、语文、英语的“学科研究”专用时间段,各学科或组织集体备课,或组织专题研究、主题沙龙,所有的教师都站在平等的立场上共同切磋教学。

在一系列的研究实践活动中,同一备课小组的老师之间可以互相听课、评课,不同备课组的教师之间也经常横向学习,经常性地互听互评,而且我们还尝试着在同一年级和不同年级进行交换教学,通过对自身教育教学的审视研究,换位探究,进而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解决自身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就这样,我们渐渐地开放了教室,敞开了心扉,找到了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一条有效路径。

2、综合实践课程整合,开辟崭新天地。

(1)教师全员参与,兼顾各个领域

在师资安排上,我们以学校统筹安排与学生自主聘请相结合,提倡教师人人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评价者。

因为各个班级的指导老师来自不同的学科,在设计活动时,大家都尽可能考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自己的教学特长,并努力挖掘本学科的资源,注重学科间的融合,注重各领域的整合,活动时有所侧重,既有和其他学科相联系的实践活动,也有以本学科为主题性的特色研究实践活动,从而让学生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领域都产生研究意识和实践冲动,得以全方位地发展。

在不断的合作实践中,我们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间由原来外在的、布置性的合作逐步向内在的、需求性的合作发展。

(2)立体合作开发,建立课程资源网络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广泛性,决定了它课程资源的丰富性。

我们从大教育观着眼,把影响学生成长的一切因素都视为课程资源,并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立体开发:

我们合作开发,整合社区资源:

我们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与社区单位以共建的形式联合开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采访、调查、学习活动,既开发了社区资源,又保证了实践活动的真实有效;

我们就地取材,挖掘校内资源:

一是开辟物态资源,在校园绿化美化的过程中重视创设综合实践活动情景,如为植物制作名片并挂牌,开辟“青青菜园”种植基地等;二是开辟文化资源,结合古诗文特色,在教学楼内创建诗化长廊、艺术长廊,创设诗意标语;三是融汇活动资源,如校园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的深入开展,深化了学校的内涵发展;

我们结合实际,丰富人力资源:

我们聘请关心学校教育而又有特长的社会各界人士担任我校的校外辅导员,各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邀请感兴趣、有能力的家长组成“家长导师团”,构建起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人才资源库”。

(3)学科课程融合,促进互促互长。

我们在开展各项综合实践活动的时候,特别关注教师间的相互合作,关注师生间的相互合作,努力寻找合作的最佳路径和有效策略。

如去年11月份我校四(3)班在区观摩活动中展示的活动——《我是校园小小节能员》,吴静娟老师结合校园资源存在浪费现象这一现实,组织学生分成“节粮”、“节水”、“节电”、“节纸”、“节学习用品”五个小组,并让学生自由选择指导老师,在教室、办公室、食堂等地方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采访,研究、分析。

课堂上,孩子们形式多样地展示了自己的调查结果,交流了活动后的收获,教师及时加以引导,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校园节能献计策;再如针对学生职业意识薄弱,学生对社会各行各业了解片面,我们四年级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开展了主题为《走近“三百六十行”》的系列活动。

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请他们走进我们的课堂,介绍职业特性,讲述从业故事,交流心得思考,这一举措得到了众多家长的热烈响应;再如五年级组和一年级组的“大手牵小手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师合作、学生合作,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而且综合实践活动还和很多学科、校本课程、班队活动等发生密切的联系。

与各学科的融合:

综合实践强调淡化学科界限,加强知识整合,所以我们常常把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巧妙融合,如中秋节,王燕老师和杨新艳老师围绕“中秋饼儿香”这一主题,尝试让综合实践活动与作文教学紧密结合,既使综合实践活动形成的资源得以发扬,也为三年级学生起步作文做了很好的铺垫;有的语文教师抓住教材中“秋天”的主题,带领学生开展“秋的研究”系列活动;有的老师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学习了《家庭树》,接着从学科与课程整合的角度上了一堂主题为《新年祝福》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使课堂得以延伸,还与美术老师、音乐老师、校本课程指导老师在课堂上合作了一把,既熟练了学生的学习技能,又使教师跨学科合作成为可能;有的教师看到学生在科学课上学习了关于声音的研究,结合学生周围的噪音环境,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以《生活中的噪音》为主题,展开了系列研究……这一系列的合作研究,拉近了不同学科教师的距离,也使教师专业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与校本课程的融合:

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相互融合的地方可不少。

在古诗文、阅读、数学新思维等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中,我们的课程指导老师常常会挖掘部分资源,与综合实践有效结合,展开系列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如“主题诗词的研究”、“走进军营”等,使校本课程的内容更充实,研究的味道更浓,学生的收获更多。

同时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衍生出的一些相对成熟的主题也可与校本课程融合,分解成系列专题,逐步完善,成为校本课程的重要部分。

与班队活动的融合:

如我校开展的“走廊游戏巧设计”、“文明礼仪伴我行”、“今天我当家”元旦实践活动、“手脑运动会”等活动都是有益的尝试。

3、校本课程合作开发,熔铸鲜明特色。

“诗化教育”是我们学校的最大特色,我们组织语文骨干教师合作编写古诗校本教材,强调年级组之间的教师学生合作策划、落实古诗特色活动,让诗意流淌进我们的心间,让诗化人生成为我们共同的所求。

基于学校古诗特色品牌的开发,我们又开发了“亲近母语,思维方法训练、英语新时空、童子军俱乐部和快乐游戏”等六个基础校本课程,从各课程实施开发纲要的制定、教师群体的读书沙龙、主题式的课堂教学研讨和最终的课程特色成果展示,无不渗透着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校与社区、学校与家庭合作的足迹。

可以这样说,正因为有了合作,我们在校本课程这条陌生又充满挑战的道路上才走得如此坚实,如此幸福!

(三)合作教研,搭建平台,展示教师合作的多元智慧。

1、合作读书:

书香熏出教师智慧。

“读书,可以滋养心灵;读书,可以厚实底蕴;读书,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灵动的气息……”如今,读书已经成为我校教师工作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了。

与同事合作读,与学生共同读,这是我们读书时经常采用的方法。

共读一本书,有相同的话题,有不同的思考,有共同的目标,有不一样的追求。

我们一起读叶谰的《“新基础教育”论》,读魏书生的《教学工作漫谈》,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读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读迈克尔的《变革的力量》……大家细细赏读,津津乐道,自然地交谈,无间地碰撞,深入地思考……我们不但读教育教学专著,还和孩子们一起读儿童文学作品:

《草房子》、《青铜葵花》《淘气包马小跳》、《窗边的小豆豆》、《小王子》、《今天我是升旗手》……这些是孩子的最爱,也是老师们乐于咀嚼、悠然品味的文字。

我们还着力为教师开辟了三个合作读书的交流平台:

一是校园BBS,即在校园网中开设专栏,让教师将平时的所思所想、读书心得、教学体会和疑难问题等随时贴上去,与大家交流,同时也点评别人的帖子;二是读书沙龙,定期组织读书沙龙活动,事先公布活动主题和活动时间、地点,活动时围绕主题,各抒己见,大家还可以相互质疑,相互争论;三是校本论坛,即定期让一位校内骨干教师充当“阅读先锋”,在深入研读的基础上为大家做讲座,互动交流。

这样,就增加了教师相互对话的机会,大家在经常性的对话中感到读书的重要,自我加压,将自觉读书付诸于行动,在行动中教师的智慧得以充盈。

读书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而且还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2、合作科研:

教师染上研究气质。

“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

”我们的教师在合作中钻研,在钻研中爱上研究。

我们在古诗文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合作开发了古诗文校本课程,引领学生在吟诗、唱诗、画诗、创作诗的过程中领悟古诗词的魅力,并且把古诗文研究活动延伸课外,在古诗擂台、诗文讲座、创作诗文等特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获得全面发展;我校的课题《小学生公民基本素养培育的行动研究》结合了所有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力量,共同引导学生学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环境、遵守规则、关注世界”;《小学英语教师“同伴互助”发展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则把英语组的所有教师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他们在“同伴互助”中丰厚了教育教学理论,丰富了语言素养,提升了教学能力,真正为教师的专业成长铺设桥梁。

我们还倡导教师之间合作开展小课题研究,只要是基于实际教学中的有价值的问题,均可开展研究,可以独立研究,可以两三人合作,可以同教研组共同研究,研究的时间不作硬性要求,理论探索也不作过高要求。

在小课题研究中我们的关注重点是教师在开展小课题研究中的问题意识、行动意识和反思意识。

成果的表达方式可以是典型课例,也可以是教育故事,还可以是经验总结等。

课题合作研究活动使教师工作学习化和学习工作化,教师学习自主化和合作化,使教师队伍成为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3、合作反思:

讲述自己的教学故事

我们建立了教学反思制度,要求所有任课教师,每新授课后写一篇反思日志,每月写一篇高质量的反思性教学随笔,每学期写一篇教学反思总结。

我们倡导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及时反思总结,主张教师在教学实践和校本研究中“口述”或“描写”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这些故事本身虽然不是教育理论,但它蕴涵了丰富的教育理论。

打开我们的校园网,走进教师博客,一篇篇真挚纯净的随笔、真实深刻的故事扑面而来:

课题研究中的苦乐感言,我们以“在合作中成长”为主题尽情抒发;外出学习归来,我们收拾心情,系统梳理,和同事分享、共勉经典一刻;读书活动中,我们及时记录心头的点滴思考与感悟,与名家对话,与同伴分享;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时刻关注,及时捕捉,让智慧的火花和思考的痕迹在脑中划过,在笔下生辉,在网络流传……这些教育教学故事或是零零碎碎的,及时生成的,或是形成系列的,每一篇都是老师们实践和思考的成果,大家彼此分享着,互学着,主体意识不断觉醒使,合作中的交流成为可能,并由此自然进入反思的状态。

当合作教学、合作读书、合作科研、合作反思成为教师的内在需求,成为学校的常规工作,合作教研就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校园文化,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在这种精神与文化的滋养下也焕发出更具魅力的生命活力。

(四)拓展渠道,打通外延,引领合作文化的有机凝练

我校管理者努力为教师创造合作机会,使合作成为教师的工作、学习方式,不让它成为教师的工作负担和压力,让教师合作文化由人为合作文化逐步过渡到自然合作文化。

如学校管理者在制订学校发展目标规划过程中,尊重教职工主人翁地位,让教职工充分参与讨论、表决,然后逐步实施,以目标激励人气,从而促使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间倾情合作。

再如校训、校风、校歌、办学理念等校园文化精髓的构建,让教职工参与讨论与总结,发挥集体智慧,达成共识,然后形成既具个性、又具特色的学校精神,促使教师合作文化的生成,让全校教职工共同拥有一个内涵丰富的精神家园。

同时我们还着力拓展渠道,加强了以下几方面的合作,引领合作文化的有机凝练。

1、与专家合作:

在学科教学研究中,我们分别聘请了学科专家坐镇,定期指导;课题研究中,我们请省、市、区的领导专家及时把脉,把握发展方向;重大的教研活动,我们会邀请区教研员的亲临指导,让教师与专家面对面地切磋教学问题,寻求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我们还组织教师们到各地培训学习,接受各级专家的感染熏陶,使教师团队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思维更为系统,教学行为更为有效。

2、校际合作:

我们注重与区内兄弟学校教师的合作,如和小河小学语文教学同课异构的研究,英语组和区内其他教师合作备课、集体研究,学校行政和百丈小学、浦河小学、安家小学的教学管理经验交流等。

我们的合作不仅仅局限在校内、区内,而且还迈向省内的一些学校,如,我们学校的万一琴老师在盐城新兴小学支教一年,为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也带动了学校整体发展,而且我校和新兴小学还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进行了专题的课堂教学研究。

同时我们还走进幼儿园,关注幼儿园的主题教学和数学教学,关注幼小衔接。

这样的校际交流活动使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实现了资源共享,不仅为我们的年轻教师提供了展示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的平台,更为我们学校与其他学校之间架起了一道友谊的桥梁,在这种浓浓的友情氛围中,让我们充分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和职业的幸福。

3、与家长的合作:

一方面我们十分注重培养家长的素养,经常性地组织家长培训工作,如王燕老师对一年级新生家长的新生入学指导、心理专家的“爱与责任同行”专题辅导,以及班主任老师对家长的其他细致指导,我们还定期向家长发放“家教指南”,有针对性地对家长们的家庭教育作出指导。

我们每个年级每学期都开展“家校开放日”活动,对家长开放课堂,让家长参加学校的实践活动、庆祝活动,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态,同时让家长也参与教学评价,有效促进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另一方面,家长也可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有效资源,如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就充分挖掘家长的特色资源,组建“家长导师团”,有选择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在这样互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