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894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Word格式.docx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Word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Word格式.docx

(2)关注校园资源;

(3)调动家庭资源;

(4)共享网络资源;

(5)挖掘社会资源。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综合与实践;

教学策略;

实践路径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2001年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调整了数学学科的结构,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这些知识性的领域之外,设置了“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数学学习领域,设置这一领域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进行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型学习的课程渠道,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多维学习中实现数学素养的综合提升。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设置是这一轮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但在前十年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对这一领域的容要求及教学方式还不是非常明确,也经常出现忽视、简单化处理等现象。

在十年课改实践的基础上,《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这一领域做了进一步的修订完善。

首先,将原来三学段的“实践活动”“综合应用”“课题学习”的名称做了统一,统称为“综合与实践”;

其次,进一步明确了“综合与实践”的目的与涵。

《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指出:

“‘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

”同时在“教学建议”中又指出:

“‘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外结合。

提倡把这种教学形式体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综合与实践”课程的设置为学生提供一种通过综合、实践的过程去学数学、做数学、理解数学的机会;

为发展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搭建了一个平台;

也为学生自主参与、全程参与,了解数学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积累活动经验创设了有利条件。

同时,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助于探索创造一种新的教与学的模式。

“综合与实践”在数学课程建设和学生能力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践教学中,由于教师意识的差异和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我们就本校38位数学教师对“综合与实践”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选项

深入开展学生实践活动

应付了事,以课堂教授为主

认为没意义,跳过不上

人数

9人

21人

8人

所占百分比

23.7%

55.3%

21%

在深入开展学生实践活动的9人中,能对学生的实践活动开展有效评价的仅4人,只占调查的10.5%。

由此可见,由于教师意识的差异及教学条件的限制,大部分教师只是应付了事,有点干脆不上,致使“综合与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起到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能力、提升数学学习能力与应用能力的作用。

基于“综合与实践”的教育价值及其实施过程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我们成立了一个课题组,对“综合与实践”领域容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和探索,这对于纠正教师错误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数学素养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有关概念的界定

1、综合:

一是指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是指把数学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解决实际问题。

2、实践:

是指学生立足于教本、校本和学生实际,脑、眼、手等多个器官参与的学科领域的活动,是一个探索过程,要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索,不能套用老办法,靠简单的模仿去解决。

3、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

是小学数学四大学习领域之一,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

它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

它是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

三、同类课题研究的情报综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不断加强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

美国各州中小学都设计和实施了“设计学习”、“应用学习”;

法国中小学设计和实施了“动手做”。

日本1999年颁布的《小学、初中、高中学习活动纲要》规定中小学必须实施“综合学习实践”,要求设计和实施“基于课题的探究学习活动”和“体验性学习活动”。

从国外的研究经验可以看出,综合实践活动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但并不意味着任何一项活动都面面俱到。

“综合性”是相对的,其涉及的形式大致包括:

主题研究或课题研究、社会实践学习、生活学习。

从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来看,各国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自己本民族对培养目标的不同解读,但其核心是一致的,即在学习目标上突出知识、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培养;

学习容上强调多元知识与多元智能;

学习方式上突出自主、探究的学习体验,突出学生的发现、研究。

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是开创性的,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知识传授的全新学习方式。

国外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和研究,对于我国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

在国际大背景的推动下,我国开展了“研究与制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工作,详细介绍了综合实践活动产生的背景、性质和理念,制定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分学段制定了具体目标,而且提出了活动的基本容和具体方案,正式拉开了我国综合实践活动的序幕。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首次将“实践与综合应用”纳入数学课程中,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一起构成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四大学习领域。

这样既把数学容各部分知识联系起来,又建立起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学生通过这一部分的实践活动,探索数学知识之间的在联系,综合应用学科外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随着研究者对数学“综合与实践”理论的日渐深入,关于数学“综合与实践”的实践探究活动更是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

许多学校都积极开展了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尝试,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

查阅资料,我们发现现在国的研究主要关注了“综合与实践”价值与特征等理论层面,对于实践层面的研究虽然也有所涉及,但更多考虑的是怎样与数学知识相结合,采用怎样的教学模式等等,目前都还没有形成完整体系,更没有具体实施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尤其是关于活动案例的开发与实施,则更缺少策略与方法的研究。

因而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教学策略和实施路径都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四、课题研究思路、方法及目标

(一)研究思路

本研究在借鉴国外“综合与实践”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进行研究,以期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首先,通过对国外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及“综合与实践”领域相关文献的进行查阅,了解研究现状,梳理教材中该领域的容。

其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观察对该领域的教学现状进行实证研究,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最后,针对小学数学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实施路径。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课题研究对象是海游镇中心小学三、四、五年级全体学生和部分数学教师。

本研究前期的原始数据主要是通过查阅文献、访谈这两种研究方法收集的。

中后期研究以团队、个人行动研究的方法解决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路径设计的实际问题,构建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体系等。

最后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的方法,总结开发、实施的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及解决策略。

(三)研究目标

在综合分析同类课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通过本课题研究,拟达成以下预期目标:

1、通过研究,了解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实施现状及其原因,明确“综合与实践”的实施路径,提出“综合与实践”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建议,并整理,挖掘一些“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的典型案例。

2、通过研究,初步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教学策略及其评价体系,努力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研究经验、成果。

3、通过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研究与实践,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改

革,在教研和教改的过程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教学水平,实现专业化成长。

4、通过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得自主、探究、

合作、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的机会,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五、课题研究容

根据国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和我校存在的实际问题,本课题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整体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实施现状分析

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我们感到“综合与实践”这一领域没有得到广大数学教师的重视,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前期准备中,我们对“综合与实践”实施的现状作了初步的调查,发现“综合与实践”的实施现状极不乐观,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

因此,我们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实施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及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为“综合和实践”的实施提供更好的支撑,从而使其教育价值得以更好的发挥。

1、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1)课标要求与考试制度之间的不协调

“综合与实践”作为新课标里的一个新增知识点,意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广泛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应用,而不仅仅是数学公式、定理的简单记忆。

总之,“综合与实践”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意识、创新精神、合作与交流能力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价值,是其他单纯的数学知识所不具备的。

但是,在当前考试制度的压力下,仍然是“以分夺天下”,对于分数以外的东西很少关注,学校的改革仍是在保证取得最高分数的前提下进行着。

所以,“综合与实践”所培养的这些综合素质,虽然对学生自身发展有很大作用,但因其具体的价值不能简单的以分数的形式外化出来,不能在书面上给予其评价,并不是考试的重点容,所以得不到学校的重视,而只是作为学习之外的一种娱乐存在着,或者只是一种复习课,并没有完全实现新课标所体现出的教育价值。

(2)课程实施与教师素质之间的冲突

由于“综合与实践"

并不作为考试的重点容,所以并不能成为老师眼中的重点,在教学的实施上也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往往只是作为课外知识拓展的信息平台,而不是一个学习领域,并没有认识到其潜在的价值,即使有的老师能够认识到它的重要作用,但是因为教学的压力及其他方面的限制,也只能是对其应付。

其次,“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对于教师本身的知识储备有很高的要求,学生不仅需要教师某一学科的指导,同时还需要教师科学、人文、社会等多个学科领域知识的储备,需要教师综合运用多种能力来保证课堂的顺利进行,但是,现实情况是,我们的教师却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大部分教师对于“综合与实践”的认识不深入,缺乏相关的体验,在具体的教学方式上总是无从选择,还是一贯的继承其他领域教学的方式,但这并不能很好的适应这一领域知识的学习。

对于《标准》要求,大部分只是停留在表面上。

再次,在“综合与实践”的课程评价方面,教师缺乏一定的指向性,还是一贯的运用结果性评价,而没有认识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对学生的评价不全面,缺乏客观性。

另一方面,“综合与实践”的学习方式与传统的接受学习有很大的不同,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这就对学生本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自身的不足需要教师的补充与督促,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3)教学实施与相关资源的不匹配

“综合与实践"

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外在限制条件就是相关资源的缺乏。

由于该课程的特殊性,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使得在教学实施上需要更多的教材配套资源,需要更多的教具与学具。

但是,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却缺乏相关的资源支持,使得教师在课程的实施上心有余而力不足。

课程在开展过程中很难顺利进行。

其次,有的教材资源和学生所处的外在环境相差太远,使得学生缺乏相关的生活体验,不能很好地理解课本中教材的概念,也使得课程的开展很难顺利进行,例如四年级下册的“小管家”,这一课题对于城市孩子来说,比较熟悉,也方便统计,但是对于大部分生活必需品都自给自足的农村孩子来说,这一活动就很难开展。

所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教学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相关资源的缺乏也使得教师无法顺利开展教学。

(4)学生活动流于形式

在“综合与实践”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应该是活动的主体,但在大部分活动课的课堂中,教师仍然是主角。

活动的程序仍然是老师在操纵着,学生只是作为老师表演的一个平台。

虽然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学生踊跃回答问题,积极参与,但是唯独缺少了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机会,缺少了学生自己探索的空间,缺少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使得“综合与实践”的课堂变成了热闹的演示课或表演课。

2、不理想状况的原因分析

(1)社会方面

教育处于社会大环境下,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分支,需要社会大环境的支持与认可。

在我国的传统教育观下,学校就是念书的地方,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把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会读书、会写字,学习的方式就是听、写、背,很少去考虑学生读书以外的其他素质的发展。

这种思想是根深蒂固的,很难轻易的改变,所以作为一个新生儿,“综合与实践’’所倡导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意识、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等素质的发展,很难得到社会的理解,在实施方面缺乏相应的社会认可,也使得在寻求社会的资源上,缺乏相应的环境支持。

(2)学校方面

学校对于“综合与实践”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资金与考试的双重压力下,不能很好地为“综合与实践"

的教学提供充足的配套资源,多数学校没有专门的活动室,没有专门为学生提供的器材和设备,学生只能通过想象来进行实践活动。

而且也没有完善的教学计划,对于教师在相关方面的培训也比较缺乏,教师在该领域教学的发展举步维艰。

另一方面,现行学校的班级人数都比较多,老师组织学生的活动时,不能很好地给予指导和帮助。

(3)教师方面

教师对于“综合与实践”的认知比较表面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认为不作为学习评价的容,就没必要花时间去进行研究,不能真正理解“综合与实践”的价值。

另一方面,“综合与实践”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更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但是我们的教师都是在传统的教学体制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的知识储备都只限制在自己的专业上,课外知识储备不足,在教学上很难顺利进行。

(4)学生方面

现在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面所有的事情基本都是父母包办,使得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差,遇到问题就想着让别人来代办或者逃避。

这种生活上的依赖性也会被带到学习的过程中来,在“综合与实践”活动课中,需要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但是大部分学生并不具备这样独立思考或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使得活动课的开展困难重重。

(5)其他方面

作为一个新的学习领域,教育专家对“综合与实践"

的研究尚少,而且大部分研究都停留在宏观的理论方面,对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还有待于更好的加强。

而且教材对于“综合与实践"

的相关解析比较少,有的主题又很笼统,加之素材缺乏,教师不容易理解作者的编写意图,使得教材在教学中缺乏一定的指导性。

(二)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教学策略的研究

“综合与实践”是小学数学课程的全新领域,它需要教师具有开阔的视野和整体的教学观。

我们以为,要切实推进“综合与实践”教学,要从教材涵、教学方式、评价体系等角度开展研究,寻求有效的教学策略。

1.研究教材体系,挖掘活动涵

“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容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它的目标又不仅限于这三个数学本体知识。

我们整理了现行人教版教材小学阶段“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容后发现,其具有以下特点:

(1)以数学本体知识为依托

纵观现行人教版教材小学阶段的24个“综合与实践”容,都是在学生学习相关数学本体知识后安排的实践活动。

第一学段以单一知识点的实践操作活动为主,第二学段以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为主,原则上均以学生就近知识点安排活动。

(2)以生活不足为背景

综合与实践容的设置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点,在学生的生活场景中挖掘教学素材。

(3)以参与实践活动为载体

以容安排上来看,这一领域的教学都必须依赖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活动为探讨基础,如实物操作、实地勘查、数据测量、信息整理等。

(4)目标追求多元化

教学目标除了关注数学本体知识的巩固,更重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同时,还关注科学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如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数学美的体验、环保意识、投资意识等。

基于对教材容的浅析,要有效开展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教师必须挖掘每一次实践活动的涵,恰当地把握教学目标,设计切实可行的活动案例,引导学生深入参与实践活动,获取数学活动经验。

2.组织探究学习,提升活动效能

开展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仅仅明确教学目标还不够,还必须通过一个具体的项目来组织开展探究学习活动。

一项完整的探究学习活动,大致要经历“确定探究主题→制订探究方案→开展探究活动→交流探究成果”这样四个阶段。

(1)确定探究主题

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活动的主题设计,不是先决定教师该教些什么,学生该学些什么,而是先要思考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寻找探究的主题。

探究主题的生成方式主要有如下三种:

生活诱发式

生活中不是缺乏问题,而是缺乏发现问题的眼光。

大千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纷繁复杂的变化,教师要利用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思考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促使学生从生活的诱发中产生探究的主题。

例如:

六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的车轮均为圆的,但为什么不做成其它形状呢?

从而诱发出“自行车的车轮为什么是圆的?

”的探究主题;

四年级的学生春节期间拿到了许多压岁钱,不知如何使用好?

从而引发出“压岁钱怎样用合理?

五年级学生在打过程中,觉得打很有技巧,从而激发学生去探究“怎样打省钱?

”这一主题……

课堂拓展式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主阵地。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托,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引导学生确定探究的主题。

例如五⑴班学生在学习了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都知道一个数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5整除,那么它的个位肯定是“0”。

这时一位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

……×

99×

100所得积末尾连续有几个零?

顿时教室里议论纷纷,争论不休,于是教师抓住这个契机,引导学生确定了“末尾‘0’”的探究主题。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有捕捉确定探究主题的意识,其次,要善待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具有探究性价值的主题。

学科联系式

数学学科具有鲜明的综合性的特点,这决定了它与其它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确定探究主题时,必须打破僵化的框架、软化学科体系,让学生从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中发现探究的主题。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把数学学科与美术、思品等学科有机结合起来,围绕“圆的魅力”这个主题让学生体会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圆的美,知道祖冲之在圆周率计算上对世界的杰出贡献,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高。

(2)制订探究方案

探究的主题,一旦确定了下来,接着,教师便教会学生学会制订探究学习方案。

根据各年级学生学习的认知特点,方案的制订必须经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

中、低年级,主要以“扶”为主,高年级主要以“放”为主,扶放结合。

在起始阶段,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制订一项方案,大致包括:

项目名称、探究人员、探究目的、探究的容与方法、探究的步骤及时间安排、预期的探究结果容。

制订探究学习方案,可以增强探究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这种探究项目,一般每学期安排1~2次,而且一般适合于高年级的学生。

(3)开展探究活动

探究学习的方案确定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方案开展探究活动。

这是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主体部分。

在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必须体现如下四性:

自主性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过程,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探索、求知的主体。

因此,我校教师深深懂得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选择问题,自己制定解决方案,给学生较大的自由选择权。

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在全面深入研究学生和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课堂学习的实际状况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环节,设计动态化的教学过程,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开展调查、访问、参观等实践活动,通过感官、数学计算、科学知识、人际协商解决活动中的冲突,通过实践活动感受生动的现实生活,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

情境性。

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把教学活动安排在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中,可以使学生积极投入问题情境中,自觉地参与数学实践的探究活动。

如,教学“圆面积”课始,数学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了学生喜欢看的解放军叔叔打仗中用手榴弹炸敌人的情境,通过电脑模拟实际的爆炸场面,再由此提炼出圆及圆面积公式推导简图,让学生回答:

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选择有关信息,你可以求出什么问题?

采用这种音像式问题情境,声像并茂、真实生动,使学生如临其境,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促进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协调发展。

合作性。

探究活动离不开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

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既有明确的分工,防止出现互相推诿、被动参与或惟我独尊的情况,又要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通力合作。

如让学生设计“郊游乘车”方案时,我们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动。

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活动空间,以获得更多的相互交流机会,以利于学生更自然、更大胆、更主动地进行交流合作,互帮互助,产生共生效应,达到共同发展提高。

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学会在合作中与人协调和施展自我,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探究活动的效率。

开放性。

综合性的学习探究活动,必须是一种全新的、开放式的活动。

必须让学生在游戏中、在实践操作中、在交流研讨中、在合作互动中、在情感体验中去应用数学,从而获得认识社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与策略。

例如,在复习“利息”时,六年级老师设计了这样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