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115课同步学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9128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115课同步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115课同步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115课同步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115课同步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115课同步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115课同步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115课同步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115课同步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115课同步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115课同步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115课同步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115课同步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115课同步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115课同步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115课同步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115课同步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115课同步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115课同步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115课同步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115课同步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115课同步学案.docx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115课同步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115课同步学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115课同步学案.docx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115课同步学案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第11课 将进酒

一、整体把握

1.《将进酒》中诗人以酒为引发诗情的触媒,用直抒胸臆的方法,表达内心的激愤与矛盾。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句。

(1)表达胸怀大志、乐观自信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达怀才不遇、愤懑不平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达鄙弃世俗、蔑视富贵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达豪爽豁达、醉傲尘世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2)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3)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用醒

(4)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2.诗人感情发展分为几个层次?

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答案 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开头四句用比兴手法,表现时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悲;“人生”以下六句写欢,在他看来,朋友聚会同样为人生快事,并相信自己必会有所作为;“钟鼓”以下写愤激之情,他鄙弃那结党营私、排斥贤能的豪门贵族集团,憎恨这些人的黑暗卑污行径,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兼以自况;“主人”句至末尾写狂放之情,这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体现。

二、细部探微

试将“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做一比较,说说二者在内容和表达形式上有什么异同。

答案 内容上相同的是,都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的态度;所不同的是,前者所谓“开心颜”包含着个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而后者所谓“长醉不用醒”显得消极一些。

总的来说,前者于愤激中略见昂扬,后者于愤激中略见低沉。

在表达形式上,前者直白,锋芒直指“权贵”;后者曲达,以“钟鼓馔玉”借代权贵。

一、中心主旨

这首诗的旨趣在着力刻画诗人的自我形象,其实是借劝酒为名吐胸中块垒。

全诗的基调是豪放的,但思想感情却十分复杂。

其中表达了人生几何、及时行乐、圣者寂寞、饮者留名的虚无消沉思想。

二、写作特色

1.笔墨畅酣,情极奔放。

《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

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

诗篇具有震撼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以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

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

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

2.句式参差多变,极富表现力。

全诗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缀(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随性,《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三、文白对照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君不见高堂(高大的厅堂)明镜悲白发

②古来圣贤皆寂寞(被世人冷落)

③钟鼓馔玉(zhuànyù,这里指美好的饮食)不足贵

B.①将(jiānɡ,请)进酒,杯莫停

②但(只)愿长醉不用醒

③呼儿将(qiānɡ,请)出换美酒

C.①斗酒十千恣欢谑(xuè,玩笑)

②径须沽(通“酤”,买或卖,这里指卖)取对君酌

③陈王昔时宴(举行宴会)平乐

D.①请君为我倾(侧)耳听

②会须(应当。

会,意为应当;须,意为必须)一饮三百杯

③主人何为(为什么)言少钱

答案 A

解析 B.①qiānɡ;③jiānɡ,拿;C.“沽”,买;D.“会,须”都是“应当”的意思。

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答案 A

解析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全都不同的一组是(  )

A.与尔同销万古愁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B.但愿长醉不用醒 但见悲鸟号古木

C.主人何为言少钱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D.将进酒,杯莫停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答案 A

解析 你/形容词词尾,不译。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经营者对稽查人员给予的处罚不服,可以在限定日期内向有关部门提出________。

②中国足协________王俊生发表声明,决定不再聘用英国人霍顿为中国男足主教练。

③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对于________整个教学改革具有“牵牛鼻子”的作用。

A.申辩 授权 推行B.申诉 授权 推动

C.申辩 受权 推动D.申诉 受权 推行

答案 B

解析 “申辩”:

申述理由,加以辩解。

“申诉”:

对上级或法院提出意见或重新处理的要求。

“授权”与“受权”主被动不同。

二、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5题。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5.对这段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诗人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老,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的事,把本来短暂的人生说得更短暂。

C.“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表现了作者消极的思想:

人生得意时,应尽情寻欢作乐,别让金杯,空对天上明月。

正因为人生寿命如黄河之水奔流入海一去不复返,因此应及时行乐,莫辜负光阴。

D.“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是诗人乐观自信的肯定,自我价值的宣言,流露出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感情。

答案 D

三、课堂延伸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6~7题。

将进酒

李 贺

玻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6.前五句写________,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渲染宴席上的欢乐沉醉气氛。

答案 筵席的华贵丰盛 夸张 借喻

7.简要分析“桃花乱落如红雨”一句的含义。

答案 形象说明“青春将暮”,生活没多少欢乐的日子,须及时行乐。

诗人借助联想、想像创造出红雨乱落这样一种奇异境界。

四、语言运用

8.仿照下面的句式,写两个句式相同的句子。

我梦想,来到塞外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情怀;我梦想,坐在家乡的明月下,在满月的银辉中,体会“月是故乡明”的感慨。

答案 我梦想,登上巍峨的泰山,在云雾的缭绕中,感受“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我梦想,来到茂密的松林,在皎洁的月光下,观察“明月松间照”的美景。

9.仔细阅读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

(1)为这幅漫画拟写一标题(不得为“无题”)。

(不超过4个字)

(2)说明画面内容。

(50字左右)

答案 

(1)家在何方(或:

同情) 

(2)人的家被开发公司野蛮拆迁,居民无家可归;而小鸟正在向无家可归的人哭诉相同的遭遇,它的家也因无知的人乱伐树木而毁掉。

第12课 阁 夜

一、整体把握

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他的《登高》和《登岳阳楼》两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登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岳阳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旅夜书怀》中描绘雄浑阔大境界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万里悲秋常做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2)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3.诸葛武侯祠内有一联:

“布衣吟啸足千秋,草庐频频,收起潜龙,蜀丞相尽瘁鞠躬,非得已也;竹帛勋名垂两代,汉祚将终,霄沉羽鹤,杜少陵沥心呕血,有由来哉。

”里面暗含杜甫《蜀相》的两句诗,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二、细部探微

1.首联描绘了怎样的图景?

结合“岁暮”“催”“天涯”“寒”等词语揣摩作者融入的思想感情。

答案 寒冷孤寂的图景。

“天涯”既写积雪漫无涯际,凄神寒骨,又包含客居天涯的冷落孤寂;“催”既写光阴催促每天日升月落,又指光阴催人步入暮年,时光流逝来日无多;“寒”指天寒地冻,对于贫病交加的杜甫来说,心境更为凄寒。

2.颔联上句写悲惨之战争现实,下句写壮美之三峡夜景,放在一起,二者为什么能浑然融为一体?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案 悲壮的鼓声是国家失序、民有怨气的表现,星河动摇是百姓劳顿的反映,战争频频带来的灾难与痛苦不言而喻。

一、中心主旨

本诗集中地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通过雪霁寒宵的冬夜的所见所闻,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写作特色

1.诗中用事。

诗中用事共有三处:

①“五更”句用祢衡事。

②“三峡”句用汉武帝问星象事。

③“卧龙”句用诸葛亮、公孙述事。

诗人用事之妙在于事与诗中意境合为一体,而使人不觉得这是用事。

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是中国诗歌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

诗的前两联中的景物描写,所暗含的是诗人对时事的伤怀。

诗人从景物写起,意在创造一个与诗人内心世界一致的情境,让读者凭借集体可感的形象,走入诗人的心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三、文白对照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雪霁(jì)   侪辈(qí)  天涯(yá) 悬崖(yá)

B.渔樵(qiáo)挣脱(zhènɡ)寂寥(liáo)创伤(chuānɡ)

C.朔漠(shuò)回溯(sù)攻讦(jié)囹圄(wǔ)

D.泾渭分明(jìnɡ)发酵(xiào)信笺(jiān)角色(jué)

答案 B

解析 A.“侪”读chái;C.“圄”读yǔ;D.“泾”读jīnɡ,“酵”读jiào。

2.下列诗句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

B.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廖。

C.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答案 D

解析 A.霄—宵;B.廖—寥;C.常—长。

3.下列加点字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岁暮阴阳催短景    景:

景色

B.天涯霜雪霁寒宵霁:

雪止

C.人事音书漫寂寥漫:

徒然,白白地

D.吴楚东南坼坼:

分裂,引申为划分

答案 A

解析 景:

日光。

二、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4~5题。

阁 夜

杜 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4.“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一联诗的诗眼是什么?

起到了何种作用?

答案 “声”、“影”二字。

作者用“声”字传出所闻,一个“影”字传出所见,使人仿佛置身于那战鼓声声、动荡不安的情景之中,体会到诗人在战乱年代的内心感受。

5.整体感知诗作,从诗作内容与诗人感情出发简析这首诗。

答案 这是一首感时伤事之作。

篇中描写了夔州西阁冬夜的所闻所见,抒发了诗人垂老自伤飘零及忧国忧民的情怀。

全诗写阁夜的见闻和感触,从寒宵雪霁写到五更鼓角,从滚滚波涛写到灿烂星河,从山川写到人事,从古人写到自身。

笔触驰突,气象雄阔,上天下地,俯仰古今,而篇终又接以混茫之思。

感情深沉悲愤,风格阔大苍凉,情景融汇一体。

三、课堂延伸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6~7题。

沙丘城下寄杜甫

李 白

我来竟何事?

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这首诗是李白暂别杜甫后寄居沙丘时所作,表达了对杜甫深深的怀念。

沙丘,大约在山东汶水流域。

6.“借景抒情”乃诗歌创作中主要手法之一,请分析李白在这首诗中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的。

答案 古树、日夕、秋声这些特定的景物无疑烘托出一种近乎于哀婉凄凉的心情,由此可见,杜甫的离去使诗人此时此刻的心绪极为不佳;再有,将自己的思念之情喻为汶水,浩浩荡荡随友而去,亦表现出此情的深远。

7.“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这两句诗是如何表现诗人对杜甫的深深怀念之情的?

答案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因为杜甫不在身边,喝酒听歌都不能解愁,由此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四、语言运用

8.下面是XX网站的首页,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它的设计特点及理念,字数在80字以内。

答案 ①首页正上方是网站图标,“熊掌”图案代表XX;②用汉语拼音和汉字写出的“XX”暗用“众里寻他千XX”的诗句;③中间是对话框,供搜索使用;④对话框的上方是六个信息分类,下方的“空间、更多”表明占有的信息量巨大;⑤页面不花哨,简洁明快,突显搜索、查询功能。

(答出其中任意三个要点即可)

9.在下面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语句,使前后内容对应,句式相近,语意关联。

个性是一种魅力,它以独特的方式展现自己,昭示于人。

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历史人物的个性魅力感人至深,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

答案 牵挂天下寒士的杜甫 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放翁 生当作人杰的易安 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

第13课 李凭箜篌引

一、整体把握

试概括这首诗的基本内容。

(不超过25字)

答案 再现了李凭弹箜篌的美妙乐声和感人的艺术效果。

二、细部探微

1.“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这两句诗各从什么角度写箜篌之声?

分别表现了声音的什么特点?

答案 都是兼具“以声类声”和“以形类声”两种属性。

“玉碎”形容乐声乍起的壮观;“凤凰叫”形容哀怨;分别给人以山崩地裂和孤凤哀鸣的形象感。

“芙蓉泣露”形容乐声凄凉,“香兰笑”形容乐声欢快愉悦;分别可以唤起露滴残荷与兰花盛开宛如笑靥的形象感。

2.这首诗具有浪漫主义风格,试举出两种表现手法,并概括其艺术效果。

答案 大量运用神话传说和夸张的描写,表现李凭的箜篌声具有惊天地而泣鬼神的艺术效果。

一、中心主旨

这首诗想像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诗人致力于把自己对于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

诗歌没有对李凭的技艺作直接的评判,也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有的只是对于乐声及其效果的描绘。

然而纵观全篇,又无处不寄托着诗人的情思,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他对乐曲的感受和评价。

这就使外在的物象和内在的情思融为一体,构成可以赏心悦目的艺术境界。

二、写作特色

1.通过感受描写音乐。

音乐是一种诉诸听觉的时间艺术,它的音响只存在一瞬,转瞬即逝。

音乐形象比较抽象,难以捉摸,要用文字将其妙处表达出来就更困难了。

李贺这首诗在众多的描写音乐的唐诗中脱颖而出,获得读者的挚爱,人们将李贺这首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并列为“摹写声音至文”,这是有道理的。

这首诗着重写“感”,写音乐给人的感受,写音乐强烈的、惊心动魄的艺术感染力。

2.想像奇特,瑰奇绚丽。

诗人凭借想像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

“昆山”两句,从正面写乐声,前句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后句以形写声,着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以下八句都是写音响效果,先写近处长安沉浸在寒光之中,然后写高处远处:

天帝受惊,五彩石破裂,神妪佩服,老鱼腾跃,瘦蛟起舞,吴刚废寝,露湿玉兔。

以形写声,选用的物象联翩而至,新奇瑰丽,令人目不暇接。

并且动静结合,高潮跌宕,惊心动魄,发人联想。

三、文白对照

一、基础知识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颓唐(tuì)  啼叫(tí)  缔造(dì)   挣脱(zhènɡ)

B.神妪(yù)沤肥(òu)怄气(òu)讴歌(ōu)

C.蛟龙(jiāo)渐染(jiàn)症结(zhēnɡ)毗邻(pí)

D.谄媚(xiàn)信笺(jiān)粗犷(kuànɡ)剔除(tī)

答案 B

解析 A.颓tuì—tuí;C.渐jiàn—jiān;D.谄xiàn—chǎn,犷kuàng—guǎ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文彩 纯粹 妍媸毕露 言简意赅

B.琐屑 意蕴 稗官野史 千锤百练

C.辉煌 惶恐 道听途说 融会贯通

D.衰落 衷情 街谈巷语 惨酷无情

答案 C

解析 A.彩—采;B.练—炼;D.惨—残。

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李凭箜篌引    引:

古代一种诗体标志

B.吴丝蜀桐张高秋高秋:

指弹奏的时间

C.芙蓉泣露香兰笑芙蓉泣露:

形容乐声惨淡

D.昆山玉碎凤凰叫昆山玉碎:

形容乐声凝重

答案 D

解析 昆山玉碎:

形容乐声清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围绕“农民增收”这一目标,该信用社大力支持农村特色经济的发展,重点向特色化、优质化、技术化农户优先发放贷款。

B.随着通讯日渐发达,手机几乎成为大家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但使用量增加之后,关于手机质量的投诉也越来越多。

C.入世后,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通过强强联合的方式来实现文化产业集团化,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举措。

D.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答案 C

解析 A.前后重复,“重点”与“优先”重复,可以去掉一个;B.虚词运用错误,在这儿是直接对手机质量本身进行投诉,因此应将“关于”改为“对于”;D.“发挥”后面应跟一名词性宾语,但题干中它却跟了一个主谓短语,应在“起到”后加一“的”字。

二、文本阅读

阅读本课,然后完成第5题。

5.清人方扶南把这首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推为“摹写声音至文”,请结合五六两句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昆山”句是以声写声,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

“芙蓉”句以形写声,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昆山玉碎”写声音的清脆,“凤凰叫”写声音的和缓,“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惨淡,“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清丽,有形神兼备之妙。

三、课堂延伸

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完成6~7题。

驻马听·吹

白 朴

裂石穿云,玉管宜横清更洁。

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

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

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

6.下面对作品的理解或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驻马听”是这首小令的题目,作者白朴与关汉卿等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B.作者描绘了戍边将士吹箫抒怀的情景和自己听乐声时产生的丰富想像。

C.起句别致,先以比喻描绘其声,再言其声缘于何物,作品基调奇特、浓烈。

D.以“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比喻乐声的意境及其使闻者动情的魅力。

E.“一声吹落江楼月”,以夸张手法引出想像的世界。

曲终而意蕴不绝,妙笔!

答案 AB

解析 A.“驻马听”是这首小令的曲牌;B.说作者听“戍边将士吹箫抒怀”,没有根据;“吹箫”亦不妥,作品中写道“玉管宜横清更洁”,可见描绘的是笛子的吹奏效果。

7.为什么说“梅花惊作黄昏雪”形象地显现了乐声的艺术魅力?

答案 满树梅花竟然闻笛声而惊落,飘飘洒洒如黄昏时的雪花。

笛声使梅花有了人的情感,确乎有非同一般的魅力。

四、语言运用

8.下面的材料从四个方面对葫芦丝作了介绍,请筛选信息,保留各方面的主要内容,压缩成一段文字,不超过60字。

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它是由葫芦笙演进改造而成的。

其历史较为悠久,可追溯到先秦时代。

葫芦丝形状和构造别具一格,它是由一个完整的天然葫芦,三根竹管和三枚金属簧片做成的,通体长约30厘米,主管开有7个音孔,与后世的箫笛非常近似。

吹奏葫芦丝时,管身竖立,用左右手指按放音孔,右手在上,用拇指按背孔,食、中和无名指按正面上方3孔,左手按其余3孔,气流同时输入3个管口而发音。

音量较小,主管的音色柔润而纤秀,在两根副管持续音的衬托下,给人以含蓄、朦胧的美感。

因为它吹出竹颤音有如抖动丝绸那样飘逸轻柔,所以又叫“葫芦丝”。

葫芦丝常用于吹奏山歌等民间曲调,最适于演奏旋律流畅的乐曲或舞曲。

在我国民族乐器大花园中,它已成为一支引人注目的奇葩,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容易学会的特点,一直为人们所喜爱。

葫芦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云南少数民族乐器,由一个完整的天然葫芦,三根竹管和三枚金属簧片做成,音量较小,主管音色柔润而纤秀,深受人们喜爱。

第14课 虞美人

一、整体把握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以水写愁的名句,体会一下这写“愁”的语句妙处所在。

并联想其他诗词句中写“愁”的句子。

答案 举例:

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②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③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④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白居易《长相思》)

⑤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冯延巳《鹊踏枝》)

⑥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冯延巳《鹊踏枝》)

⑦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

⑧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