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同湾项目部机电安装QC小组.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3393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6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海同湾项目部机电安装QC小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海同湾项目部机电安装QC小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海同湾项目部机电安装QC小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山海同湾项目部机电安装QC小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山海同湾项目部机电安装QC小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山海同湾项目部机电安装QC小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山海同湾项目部机电安装QC小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山海同湾项目部机电安装QC小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山海同湾项目部机电安装QC小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山海同湾项目部机电安装QC小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山海同湾项目部机电安装QC小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山海同湾项目部机电安装QC小组.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山海同湾项目部机电安装QC小组.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山海同湾项目部机电安装QC小组.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山海同湾项目部机电安装QC小组.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山海同湾项目部机电安装QC小组.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山海同湾项目部机电安装QC小组.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山海同湾项目部机电安装QC小组.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山海同湾项目部机电安装QC小组.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山海同湾项目部机电安装QC小组.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海同湾项目部机电安装QC小组.docx

《山海同湾项目部机电安装QC小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海同湾项目部机电安装QC小组.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海同湾项目部机电安装QC小组.docx

PVC电线管预埋连接工艺的创新

课题注册编号NT2JSY15-08

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海同湾项目部机电安装QC小组

一、工程概况

二、QC小组简介

三、选择课题及选题理由

四、设定课题目标

五、提出方案并确认最佳方案

六、制定对策

七、实施对策

八、效果检查

九、巩固措施

录目

十、总结和下一步的打算

制表人:

陈永辉

复核人:

施卫东

日期:

2015.3.15

小组名称

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山海同湾项目部机电安装QC小组

小组注册编号

NT2JSY11-04

课题名称

PVC电线管预埋连接工艺的创新

课题编号

2015-08

活动时间

2015.3.16-2015.12.20

课题类型

创新型

小组人数

8人

出勤率

98%

培训情况

小组成员平均接受TQC教育培训60学时

1,QC小组本次活动情况:

表27

PVC电线管预埋连接工艺的创新

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山海同湾项目部机电安装QC小组

一、工程概况

由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滨海经济开发区山海同湾三期工程12#楼为酒店式高层公寓住宅组成,建筑面积37120必,建筑高度99.9M,剪力墙结构。

本工程也是辽宁绥中东戴河新区地标建筑。

12#楼工程结构为剪力墙结构,结构施工采用小模板方钢支撑钢筋混凝土体系。

本工程自2014年10月开工,2015年3月20日开始正负零以上结构施工,主体结构于2015年H月30日完成。

本工程质量管理目标:

争创辽宁省“世纪杯”。

二'QC小组简介

本QC小组成立于山海同湾一期工程2011年3月,在集团公司技术部指导下,随着工程进展我们持续进行QC活动,取得QC成果3项:

“提高建筑卫生间预埋件安装质量”、“优化管道井布置提高安装质量”、“提高剪力墙内配电箱安装预留洞合格率”,并且发表相关论文2篇,微创新成果18项,通过积极的QC活动解决现场质量和技术问题。

序号

姓名

学历

职务

职称

组内分工

1

陆建忠

大专

项目经理

工程师

项目经理/顾问

2

施卫东

本科

安装经理

工程师

组长/全面负责小组活动

3

樊有福

本科

项目总工

工程师

副组长/QC培训、指导

4

龚建兵

大专

技术负责人

工程师

组员/组织具体活动

5

石红生

大专

安装施工员

技术员

组员/技术质量管理

6

陆永生

大专

安装质检员

工程师

组员/现场检查监督

7

曾宪彪

大专

电气工长

技术员

组员/负责现场实施

8

陈永辉

本科

资料员

工程师

组员/数据收集、整理

项目

时间

责任人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P

选择课题

2015.3.16

2015.3.18

施卫东/樊有福

设定目标

2015.3.19

2015.3.20

龚建兵/施卫东

提出方案确定最佳方案

2015.3.21

2015.3.25

樊有福/陆永生

D

制定对策、实施对策

2015.3.26

2015.10.30

龚建兵/曾宪彪

C

效果检查

2015.11.1

2015.11.5

石红生/陆永生

A

巩固措施

2015.11.6

2015.11.10

樊有福/龚建兵

总结和今后打算

2015.11.15

2015.11.15

施卫东/樊有福

制表人:

陈永辉

复核人:

施卫东

日期:

2015.11.15

2,QC小组成员:

表2-2

制表人:

陈永辉 复核人:

施卫东 日期:

2015.11.15

3,QC小组活动实施计划:

表2-3

三'选择课题及选题理由

在建筑工程剪力墙结构施工时,PVC电线管敷设时往往多在结构梁内和顶板内预埋穿越结构模板甩电线管头,作为本层的开关、配电箱等连接管;往往需要用电钻开孔器或麻花钻在结

构模板上开洞。

由于伸出模板预留线管长度、垂直度受到现场影响,造成线管长短不一、歪斜、拆模时容易被折断,严重影响结构工程和电气二次相接的感观质量,也造成模板开洞损坏、电线管材料浪费。

尤其是,结构模板开洞穿越线管,容易在混凝土浇筑时漏浆,造成混凝土表面缺陷,影响结构质量。

(如图3T)。

图3-1 传统结构模板开洞预埋PVC电线管

为更详细的掌握电线管穿越结构模板开洞造成混凝土缺陷的情况,2015年3月16日,由

小组成员龚建兵、曾宪彪、陈永辉三人随机调查结构刚刚封顶的三期工程16#楼工程的3、5、

19、22层四个楼层电线管穿越结构施工模板时线管根部混凝土漏浆造成蜂窝、麻面和突起等

缺陷数量进行统计,统计表如下:

(表3T)

统计项目

3层

5层

19层

22层

合计

合格率

总数

144

144

144

144

576

(576-136)/576=76.4%

缺陷数

32

35

28

41

136

线管穿模板处混凝土漏浆等缺陷数量统计表 表3-1

制表人:

陈永辉

复核人:

龚建兵

日期:

2015.5.16

通过统计表可以得出:

线管穿模板处混凝土质量合格率仅为76.4虬

结构工程过程中,在结构顶板和墙体内预埋电线管工程量很大,传统的电气线管预埋工艺需要穿越结构混凝土模板,难于避免需要在结构模板上开洞,造成模板周转率降低,且线管穿越处混凝土存在缺陷,影响到混凝土表面观感质量。

如果电线管不穿越模板(模板免开洞)就能杜绝上述缺陷的产生。

为了提高结构产品质量,合理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急需解决上述问题,山海同湾12#楼工程2015年正负零以上结构施工开始时,项目部机电安装QC小组将“PVC电线管预埋连接工艺的创新”作为本次活动课题。

选题理由:

(见图3-2)

选题理由 图3-2

制图人:

施卫东 审核人:

陆建忠 日期:

2015.3.16

四、设定课题目标

1,设定目标:

根据上述的选题理由及对现状的调查分析,为确保整个工程质量创优目标和项目管理目标“质量升上去,成本降下来”的实现,我们确定QC活动小组目标:

积极研究和寻找PVC电线管预埋连接的新方法,达到结构模板免开洞,从而杜绝传统结构模板开洞穿线管造成的混凝土

缺陷,提高混凝土结构质量;从而降低模板、线管浪费,降低成本,取得经济效益。

2,目标值设定:

通过PVC电线管预埋连接工艺创新的实践将电线管接管处混凝土质量合格率提高到95%O目标设定柱状图:

(见图4-1)

图4-1

制图人:

龚建兵

审核人:

陆建忠

日期:

2015.3.20

3,目标可行性分析:

1)不利条件:

(1)PVC线管预埋连接施工方法免结构模板开洞,没有相关的工程和成熟经验或施工方法可以借鉴;

(2)新施工工艺涉及到新的定型PVC配件,市场上没有定型产品提供,必须自行研发;

(3)电气安装班组对新工艺的掌握需要一个观念转变和操作熟练的过程。

2)有利因素

(1)公司、项目部大力支持,我公司特别重视每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并且对技术提高、创新创优方面给予极大的支持,项目经理和技术总工直接参与工程创新创优工作,集中技术力量进行专门攻关,土建施工班组提供全力的配合。

(2)解决问题的技术保障,本项目QC小组成员年轻,有长期的QC小组活动经验,深入

一线善于解决问题,综合水平较高、经验丰富;

(3)本工程总承包施工,土建、安装施工班组均为自身产业工人队伍,执行力没有问题。

(4)提前工艺策划、模拟施工,是我公司长期坚持的施工制度。

结论:

我们得到公司及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而且大家齐心协力、目标明确,创新积极性彳I高。

小组成员一致认为:

课题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五、提出方案并确认最佳方案

1,提出方案

2015年3月21日QC小组并召集了电气施工技术员、各班组长开了专题会,借助“头脑风暴法”,在原传统施工工艺的基础上,围绕实现小组活动目标,提出了很多结构模板免开洞施工的方法,其中较有可行性的可筛选、归纳为以下3个:

(1)PVC电线管加直接,用钉子将直接固定在模板上;

(2)PVC电线管直接加管帽,用自攻钉内固定在模板上;

(3)定型PVC电线管连接接头,用自攻钉固定在模板上。

方案一,PVC电线管加直接,用钉子将直接固定在模板上替代模板开洞穿越。

施工方法如下:

(见图5-1)

1)结构模板支设后进行电气管路定位,线管穿越模板处用鸭嘴笔涂油漆做记号;

2)在记号处,将预加工好的用胶带缠绕绑扎的铁钉和PVC线管直接固定在模板上;

3)PVC电线管接入直接;

4)混凝土浇筑完成,达到强度拆模后清理铁钉并作防锈处理;

5)二次线管连接到位。

方案二:

PVC电线管直接加管帽,用自攻钉内固定在模板上替代模板开洞穿越。

施工方法如下:

(见图5-2)

1)结构模板支设后进行电气管路定位,线管穿越模板处用鸭嘴笔涂油漆做记号;

2)在记号处,将相应管径之直接的管帽用自攻钉固定于模板上;

3)将PVC电线管直接插到管帽内并用胶水粘牢;

4)PVC电线管接入直接;

5)混凝土浇筑完成,达到强度拆模后用钱刀将管帽较开露出直接;

6)二次线管连接到位。

图5-2

方案三:

采用定型PVC电线管连接接头,用自攻钉固定在模板上替代模板开洞穿越。

施工方法如下:

(见图5-3)

1)结构模板支设后进行电气管路定位,线管穿越模板处用鸭嘴笔涂油漆做记号;

2)在记号处,将相应管径电线管连接的定型连接件底座用自攻钉固定于模板上;

3)将PVC电线管接入插到连接件内内并用胶水粘牢;

4)混凝土浇筑完成,达到强度拆模后清理自攻钉头并作防锈处理;

图5-3

5)二次线管连接到位。

2、对三个方案进行分析

针对上述三种方案:

小组成员从施工操作性、经济性和工程质量保证情况几个方面对各个方案展开了讨论。

在工程样板区内按照三种方案分别推演过程,并进行了测算、分析对比,见表5-1:

方案分析、评估'确认表 表57

方案

比较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PVC电线管加直接

预埋连接工艺

PVC电线管直接加管帽

预埋连接工艺

定型PVC电线管连接接头预

埋连接工艺

1

工艺

流程

比较

1.线管模板定位

2.将PVC线管直接和铁钉用

塑料胶带绑扎

3.将铁钉固定于模板上

4.PVC电线管插入直接用

PVC胶水粘牢

5.混凝土浇筑

6.模板拆除后去除铁钉头

7.二次接管

87道工序

1.线管模板定位

2.在直接管帽中心用自攻

钉固定于模板上

3.PVC电线管带直接插入管

帽并用胶水粘牢

4.混凝土浇筑

5.模板拆除后露出管帽用

钱刀将管帽头铰掉

6.二次接管

共6道工序

1.线管模板定位

2.在定位处安装电线管连

接件

3.PVC电线管插入连接件并

用胶水粘牢

4.混凝土浇筑

5.模板拆除后去除钉头

6.二次接管

共6道工序

2

工艺操作难易程度比较

1.用铁钉胶带绑扎,稳定性

2.工序较多

3.可能存在PVC直接头在混

凝土内找不到现象

1.操作较易

2.直接管帽受到混凝土振

捣影响脱开

3.管帽需要二次铰施工

1.定位固定简单

2.定型连接件需要定型生

3.不受振捣影响

4.不存在二次施工

3

成本

经济性

比较

1.铁钉和直接组合,缠绕胶

带:

0.35元/个

2.和模板固定:

0.4元/个

3.钉头割除防锈:

0.3元/

合计成本:

1.05元/个

1.直接和管帽组合:

0.2元/

2.和模板固定:

0.15元/个

3.铰管帽:

0.2元/个

合计成本:

0.55元/个

1.定型连接件预测开模加

工批量生产:

0.25元/个

2.和模板固定:

0.15元/个

3.钉头割除防锈:

0.2元/

合计成本:

0.6元/个

4

环境

影响

程度

对环境影响基本没有

对环境影响基本没有

对环境影响基本没有

6

综合

评价

施工工序多,人工成本高,最大的问题是不稳固。

操作简单,成本低;强度不够存在断裂的可能性,需要二次操作

稳定性好于前两种,需要定

型加工生产。

经济合理

制表人:

樊有福 复核人:

施卫东 日期:

2015.3.25

QC小组成员从技术可行性、操作难易程度、稳固性、经济合理性方面结合样板试验,对三种方案进行深入的评估和比较,分析结果如下:

方案一:

成本最高;施工工序较多,稳定性差,容易产生质量通病;技术陈旧。

结论:

不采用。

方案二:

成本最低;操作简单,强度不够,且需要二次施工,后续施工不能保证接口完整性,观感质量受影响。

结论:

不采用。

方案三:

成本合理。

操作方便,产品强度、稳定性能够保证,观感质量能够保证。

结论:

米用。

QC小组从新工艺新材料方面研讨:

方案三更具有先进性和推广价值但方案三的实施没有定型产品,施工工艺只是一种设计方案的推演,我们对方案三建立了模拟施工样板(见图5-4);考虑到结构模板免开洞应具有普遍性,尤其是梁底模板和平台模板支撑混凝土高度不同,是否需要不同的产品解决电线管连接问题。

为此要完善方案,从技术角度进行方案的优化。

QC小组活动重点和方向得到明确。

3,确定最佳方案

经过定型连接件的设计并经讨论和多次优化确定,将设计图纸和PVC连接件模具厂家取得进一步确认。

QC小组最终确定选用“采用定型PVC电线管连接接头预埋连接工艺”为PVC电线管预埋连接工艺的最佳方案,并进一步细化实施方案,制定对策。

六'制定对策

1,根据选定的最佳方案,QC小组进行分解任务,进行分解实施和样板试验,通过优化比较,最终确定了最佳方案的施工工艺流程:

(见图6-1)

最佳方案的施工工艺流程 图6-1

梁底和平台模板支设、验收合格

模板上电气接管定位

模板上安装连接件

底层钢筋铺设

PVC电线管铺设连接

接管钢筋马凳保护

钢筋绑扎验收、碎浇筑,达到强度后模板拆除

清理外露钉头

后续接管

编制人:

樊有福

复核人:

施卫东

日期:

2015.3.26

2,最佳方案实施要点分析:

QC小组3月26日全体成员召开讨论会,由于没有可以借鉴的施工经验,对改进后采用的新工艺提出工序的控制细节对照实施流程逐步将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保证最佳方案能够顺利进行。

主要有可能出现主要问题有如下:

1)电气预埋点位问题。

定位偏差,有可能导致以后线管位置超出墙体位置;

2)PVC埋定型连接件设计定型和加工生产问题。

确保产品一次成型并有有足够的强度;

3)成品保护问题。

PVC电线管和连接件连接不牢固,混凝土振捣时产生脱断或者损坏。

3,编制对策表

针对上述有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我们QC小组组织了专题会议,通过“头脑风暴法”,按照5W1H原则制定对策表,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实施目标,并根据对策、目标制定具体解决的措施和完成时间,最后讲措施分解落实到人。

对策表见表6T.

制定对策实施表 表6-1

问题

对策

目标

措施

完成地

完成

时间

负责人

1

电气预埋定位偏差,有可能导致以后线管位置超出墙体位置

复核结构控制线,严格按照结构控制线进行测量定位

确保PVC线管接管位置准确,出墙

率为0%

1,跟踪结构放线技术人员放线成果,详细了解建筑墙体位置和尺寸,深化电气预埋图纸;

2,电气预埋定位由专人负责并进行详细技术尺寸交底;

3,定位后,对位置进行西子全面的复核。

办公室

施工

现场

2015年4月1日前完成图纸深

陆建忠施卫东专业协调龚建兵图纸深化曾宪彪现场实施跟踪检查

2

预埋定型连

接件设计定

型和加工生

产问题

参照PVC电线管材料标准,CAD出图设计定型产品,通过模具

确保定型连接件生产一次成型,合格率100%o并有足够强

1,CAD出图,论证;

2,委托专业工厂生产定

型连接件,保证质量;

工厂

施工

现场

2015年4月1日前完成产品设计定型

施卫东

图纸设计

石红生

监督检查

D户型电气点位图L50

图77

厂家生产样

品并做实验

度满足现场

预埋连接要

4月10

日开始

生产

3

PVC电线管和连接件连接不牢固,混凝土振捣时产生脱断或者损坏

用优质快干PVC胶水连接,接管出采用钢筋马镜保护,防止混凝土浇筑时的踩踏损坏电线管和接头

确保每处接

管完好无损

率100%

1,对班组做好成品保护意识的交底;

2,每处接管位置在线管完成连接后上加线管方向两道钢筋马凳;

3,混凝土浇筑时派专人看护。

施工

现场

每次混

凝土浇

筑前后

全过程

曾宪彪

陆永生

跟班作业

制表人:

龚建兵 复核人:

施卫东 日期:

2015.3.28

七'对策实施

对策实施一:

严格按照结构控制线进行电气预埋测量定位,确保先管接管位置的准确性,避免二次结构墙体完成后线管出墙。

由项目经理陆建忠和组长施卫东负责结构施工期间土建班组和安装班组作业顺序和配合的协调;由电气工程师负责完成电气预埋尺寸点位的深化设计,确保技术尺寸和结构尺寸的吻合;由曾宪彪负责现场跟踪检查班组预埋定位情况,对现场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

1,按照设计图纸,并结合结构、建筑墙体构造设计,在土建技术人员的协同配合下,按照12#楼不同户型完成了电气预埋点位图纸的深化设计,尺寸详尽满足现场定位需要。

(2015.3.28-3.30)D户型大样图如图7-1o

2,在项目部样板间进行,组织了土建技术人员对各户型进行了二次结构墙体位置检查,核实图纸定位尺寸进行管路敷设推演。

经检查,图纸定位尺寸数据准确可靠。

(2015.4.1-4.2)

3,各户型预埋施工前安排固定的负责任的组长专门进行定位,并由他负责检查复核。

平台电气预埋完成后,由曾宪彪联合监理等相关验收人员对预埋连接件点位进行再次现场复核检查。

效果评价:

通过项目部土建和机电安装技术人员及班组之间的协同配合,从技术和现场施工实现了过程控制,完全解决了电气预埋定位问题;经复核,线管出墙率统计为0%。

对策目标实现。

对策实施二:

参照PVC电线管材料标准,CAD出图设计定型产品,通过模具厂家生产样品并做连接强度实验,确保定性连接件一次成型,并有足够强度满足现场预埋连接要求。

由施卫东负责连接件图纸设计并和专业厂家沟通,解次生产技术问题;由石红生负责在工厂进行样品生产过程监督,按照图纸要求尽快生产样品。

1,按照最佳方案的要求,结合各

规格PVC电线管的管外径和插接要求,

充分模拟连接件在模板上固定方式

和开模具的可加工性,施卫东于完成

了最终连接件图纸设计。

(2015.4.1)

2,专业厂家接到图纸迅速进行模

具制作加工,由石红生联同厂家技术

人员和模具师傅,精雕细琢,完成了

第一批模具并试制样品。

(2015.4.2-2015.4.5)厂家提供了相应产品的合格证和检测报告。

3,第一批样品提交后,现场又进行了强度试验,无论从连接牢固性,连接件本身强度均能满足施工需要。

为此项目部给厂家下单生产各规格的连接件,总计30000个。

(2015.4.10全部到场)见图7-2。

效果评价:

通过连接件定型产品的设计和完善,加上专人厂家蹲点指导,产品以最短的时间内定型生产,产品合格率100%,完全满足施工需要,现场使用后强度性能十分可靠。

对策目标实现。

见图7-3。

图7-3

对策实施三:

为防止PVC电线管和连接件连接不牢固,混凝土振捣时产生脱断或者损坏。

陆建忠经理和施卫东组长协调土建钢筋、混凝土施工班组进行相关成品保护注意事项的技术交底,对电气专业班组进行成品保护措施的技术交底,项目部安排曾宪彪和陆永生现场跟班作业。

1,PVC电线管和连接件时,将线管头和连接件内用棉丝搽干净,粘结采用快干优质PVC胶水,确保粘结牢固;预埋连接效果见图7-4。

图7-4PVC电线管和淬楼件在平台和梁内效果

2,PVC电线管和连接件连接完成后,及时对接管部位进行钢筋马凳双道保护,将钢筋马凳固定好。

碎浇筑成品保护见图7-5o

图7-5

3,现场由曾宪彪、陆永生及电气班组人员,全过程跟踪混凝土浇筑过程,发现线管损毁或接头脱落及时修复。

见图7-6o

图7—6

效果评价:

通过协调和技术交底及现场督查、跟班作业,十分有效地控制了线管接头的损坏率。

拆模检查,线管接头通道率100%,对策目标实现。

八'效果检查

通过本次QC小组活动,改变了原来电气预埋电线管过结构模板开洞穿越的陈旧施工工艺,采用定性连接件预埋、结构模板免开洞,杜绝了结构模板损耗和混凝土漏浆等缺陷,结构外观更加美观(梁、板),后续链接线管垂直、位置准确,有效地节约成本,提升了产品质量。

接管位置混凝土表面无一漏奖、麻面,观感非常理想。

见图8-1、8-2

现场实测结果:

2015年10月30日12#楼结构至三十层后,QC小组成员随机抽取12#楼工程的4、8、16、24层四个楼层采用PVC电线管连接件的部位进行接头部位部混凝土漏浆造成蜂窝、麻面和突

起等缺陷数量进行统计,统计表如下:

(表8-1)

线管穿模板处混凝土漏浆等缺陷数量统计表

统计项目

4层

8层

16层

24层

合计

合格率

总数

144

144

144

144

576

C576-7)/576=98.96%

缺陷数

3

2

1

0

6

表87

制表人:

陈永辉

复核人:

龚建兵

日期:

2015.11.1

图8-3QC活动前后电线管接管处混凝土合格率比较

制图人:

龚建兵

审核人:

陆建忠

日期:

2015.11.2

对策实施前后合格率对比结果说明我们本次QC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通过统计表可以得出:

PVC电线管接管处混凝土质量合格率达98.96%。

见图8-3。

取得的效益:

1,采用PVC电线管连接新工艺:

有效避免结构模板穿洞损耗,缩短电工预埋时间,提高工效和线管预埋质量,板底整洁,提升了结构品质。

2,PVC电线管连接件经济适用,性价比高。

线管连接件成本0.30元,和原开洞成本抵消;节约了模板开洞加速折旧费,二次接管成功率100队省去修管、锯管过程,接管完成后美观平直。

3,采用PVC电线管连接新工艺避免了材料浪费,并且直接节约了线管二次相接管接的使用。

该施工工艺得到业主、监理方的肯定,在集团公司内部得到积极推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