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9939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docx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docx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年级:

二年级学科:

道德与法治

备课人:

颜慧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第一单元:

春天的期待

一、教学目标

1、感受春天的美,体验春天到来的喜悦,热爱大自然。

2、观察春天的特点,了解春天季节的变化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3、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春天里的活动,能用观察、比较和小实验的方法探究活动。

4、启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变化,并引导学生要爱护植物,并能将自己的理想变为行动。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变化去发现春天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能用观察、比较和小实验的方法探究了解春天的活动。

四、教学理念:

采用开放式教学,把学生课外、双休日里的分散的观察、发现与班级集体活动结合起来,注重过程体验。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

我们周围的春天——找春天

教师和学生交流。

1、现在的季节你发现人们穿的衣服有什么变化?

2、街道、马路、社区、校园等的景色有什么变化?

学生:

学生自由发言。

(人们脱掉了厚厚的冬装,穿上了轻便的春装。

街道、马路、社区、校园等的树木抽出了新叶,小草绿了。

教师:

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可以在哪里看到春天?

学生:

可以在大自然、公园、果园等地方发现春天。

教师:

大自然有什么变化?

学生:

小草、小树都绿了,农民伯伯在播种。

教师:

公园、果园有什么变化呢?

学生:

公园里的柳树抽出了新叶,小草从地面钻出来了,迎春花开了;果园里杏花、桃花、梨花都开了。

教师:

动物们有什么变化?

学生:

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青蛙在洞里苏醒过来。

教师:

再有没有别的变化呢?

学生:

气温升高了,河面的冰雪融化了。

说一说,比一比:

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用各种方法交流自己的观察与发现。

活动二:

追寻春姐姐的脚步——说春天

1、看一看:

教师出示

画面一:

春雨、池塘、青草、绿水

画面二:

柳枝长出新芽。

教师:

说一说:

春天在哪里?

学生:

讨论交流。

春天在池塘,公园,果园等大自然里。

2、教师:

讲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学生:

小组交流。

派代表发言,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小草发芽了,小树长新芽了,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桃花、梨花、杏花开了,小动物们出来活动了,可以放风筝了。

教师:

选出你们心中的“春天的使者”,并说出理由。

学生:

讨论并发言。

活动三:

创设春天的情境——留春天

教师:

春天这么美,让我们一起想办法留住春天吧。

学生:

活动四:

创设春天的情境——唱春天

教师: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歌唱春天吧!

拓展:

给春天涂上美丽的色彩。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观察春天的特点,探究春天自然界的变化。

2.充分感受春天的美丽,体验春天到来的愉快。

3.热爱春天,增强爱护植物,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充分感受春天的美丽,体验春天到来的愉快。

2.掌握观察、记录、探究春天自然界变化的手段并进行交流。

三、教学过程:

(一)、春天的悄悄话——找春

1.师:

同学们,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春天来到了,在这个万物生长的季节里,暖暖的风、细细的雨滋润了大地,唤醒了一冬的花草树木;阳光更加明媚,鸟儿开始歌唱,大自然中的万物演奏着春天的圆舞曲。

我请你们竖起小耳朵,我们一起来听听春天跟我们说的悄悄话。

2.播放课件中的一段音响:

出现小鸟的叽叽喳喳,青蛙的呱呱呱呱,春雨的沙沙沙沙,春雷的轰隆轰隆,泉水的叮咚叮咚等。

3.每当同学们听出一种声音,点击课件,出现相应的画面。

4.师小结揭题:

同学们的耳朵很灵敏啊。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找一找“春天在哪里”。

(二)、春天的小号手——说春

1.师:

同学们,你们都到哪里去找春天了呢?

2.师:

现在我们都来争当春天的小号手,吹响春天的集结号,说一说你找到的春天吧。

3.学生以小组汇报的形式进行交流自己观察到的结果。

气侯小组:

气温在15度左右,暖暖的春风,细细的春雨,隆隆的春雷,小河流淌等等;

植物小组:

万物复苏,柳树发芽,小草葱绿,迎春花开,百花齐放;

动物小组:

燕子归来,蝴蝶飞舞,蜜蜂采蜜等等;

人物小组:

脱下冬衣,换上春装,暖气停了,蔬菜水果更丰富了。

……

4.播放多媒体教学课件,打开学生们的视野,把他们带入更广阔的春天的世界里去。

(三)、感受春之美

1.听“春之歌”。

春天刚刚来到我们身边,细心的小朋友就发现了它,感受到了它,请大家欣赏一曲春之歌。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2.看“春之舞”。

同学们,让我们来欣赏一组春天的舞蹈吧。

播放舞蹈视频。

(四)、总结本课内容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有好多美景,我们要用心去观察和。

教学设计理念:

生活是言语生成和发展的源泉。

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一旦与生活相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

富有童趣的诗歌来自生活。

本课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

本设计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小组合作、美丽的图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内化、适度的延伸中学生字、学语言、学诗歌,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一、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

画面渲染激情、导入、揭题:

  

(一)游戏激趣

  同学们,有四兄妹的本领可大了!

他们可以让草儿变绿、花儿变红;可以让太阳变成大火球;可以让许多水果挂在枝头;还可以呀,让世界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雪白。

他们就是美丽的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

今天呀!

老师把他们的照片都带来了,我们一边看,一边猜一猜哪个是他们好吗?

  

(二)顺趣导入

  师:

同学们的脑袋真灵!

一猜就猜中了。

今天我们的课室可热闹了!

你们看4个小朋友分别从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走来了。

我们来认识认识他们。

(依次贴出拟人化可爱的草芽、荷叶、谷穗、小雪人图片和名字。

让学生分别说出他们的名字并板书。

  (三)引进课题

  师:

他们给美丽的四季写了一首优美的诗歌《四季》

拓展延伸,创作诗歌

  出示两幅四季的图片,让学生模仿课文诗歌句式给图编小诗歌。

(师示范、点拨)

  【设计意图】

  这一教学要求对一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通过示范,采取先“扶”后“放”的方法引导学生去动脑思考。

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导与学,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得以体现。

小结全文

  师:

四季的景色很美丽。

我们都想把他们留住是吗?

那我们就要做一个爱护花草、不随地丢垃圾、保持环境卫生的小使者哟!

  【设计意图】

  情感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是新课标的三维目标之一,在这样一篇优美的课中应得到体现。

因此,在本课教学即将结束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白,要把这么美的四季留在身边,就必须做一个爱护花草,不随便丢垃圾,保护环境的的小卫士。

趣味作业,课外延伸

  师:

一年四季都很美,小朋友们请把你自己喜欢的季节画下来,怎么想的就怎么画。

画完后尝试给它写一句小诗歌。

(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

  从课内引向课外,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美的存在。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第二单元:

我该做得更好

爱惜生活、学习用品及公共物品,既是一种美德,也涉及到讲究卫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主题教育。

本主题活动设计沿着“爱惜学习用品——爱惜生活用品——爱惜公共物品”的思路构建,重点突出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个人生活、学习用品及学校周围的公共用品。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使学生知道日常生活、学习、公共用品的用途及不珍惜这些用品的后果,体会珍惜的好处。

2、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和珍惜生活、学习用品及公共用品,憎恶不爱惜这些用品的行为。

3、行为目标:

使学生懂得在生活和各项活动中正确使用和爱护日常用品,爱护公共物品,做一个真正的“爱心小主人”。

活动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明白事理,学会珍爱日常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及公共物品,并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同学们一定很喜欢猜谜语,下面老师说几个,看谁聪明,猜得快。

身体细又长,一根直长长。

写字做数学,绘画写文章。

(铅笔)

身子方方耳朵长,上学背在我身上,别看它的个子小,笔墨书本帮我装。

(书包)

2、提问:

这些东西我们在什么时候用呢?

我们在学习时要用到这些东西,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学习用品。

板书:

学习用品

3、我们在学习时,还经常用到哪些学习用品?

4、说一说:

这些学习用品对我们的学习有哪些帮助?

5、小结:

它们就像我们的朋友,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

6.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学习用品呢?

板书:

爱惜

二、爱惜学习用品

1、讨论:

我们应该怎样爱惜学习用品呢?

小结:

同学们,学习用品是我们学习的伙伴。

我们爱惜学习用品,学习用品就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帮助我们学习。

三、小结,读儿歌。

爱护公物

小朋友,要记牢,

教室东西使用好。

门窗轻开关,

别把桌子踢,

别把椅子摇。

坏习惯,要改掉,

爱护公物很重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懂得诚实的含义、基本要求和重要性。

懂得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最重要的交往品质。

知道谎言的危害,懂得重视承诺。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邓费建、邓波兄弟的故事,体会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通过书上例子及身边的事例知道分辨身边的诚实和不诚实的行为,体会诚实行为的重要性与不诚实行为的危害性;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诚信行为的对照、评价、反思,自觉养成诚实守信的品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以诚实守信为荣,以撒谎、失信为耻的意识。

形成稳定的诚信道德情感,真正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二、教学重点:

诚信的重要性,怎样做到诚信。

三、教学难点:

如何处理拒绝谎言和保留隐私以及“善良的谎言”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通过国王和牡丹花的的故事引入“诚实”。

思考:

从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诚实)

(二)新课教学

1、内诚于心,外信于人

(1)诚实的含义的引出(问题:

你心目中的诚信是什么?

诚实的含义:

诚实就是实事求是,表里如一,说实话,做实事,不虚伪,不夸大其词,不文过饰非。

(2)诚实的表现有哪些?

①对自己:

不自欺,内心坦坦荡荡,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问心无愧。

②对他人:

诚恳实在,不说假话,不做假事,言行一致,恪守诺言等。

(3)诚实的重要性

①只有在一颗诚实的心中才能够生长出善良、正直、勇敢、谦逊;

②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牢靠的事业基础,取得坚实的人生业绩;

③只有人人诚实守信,社会秩序才能有条不紊,文明进步才有可能

五、归纳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诚实的重要性,诚实与“善意的谎言”之间的关系。

谎言的危害以及做人一定要重承诺的话题,我们以后要真正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课外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名言、故事,以及今天学习了诚实守信这节课之后自己的一些体会。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能够与同学平等相处,学会关心、尊重同学,与同学建立真正的友谊。

2、过程方法:

自主讨论,合作探究3、情感态度:

在同学有困难时能够主动帮助同学,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感受到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略)1、听说我们西街小学三年*班的学生都是懂礼貌的学生,所以我慕名而来想和大家交朋友,欢迎我吗?

2、先来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新农中心小学的莎莎老师,你能也向我介绍一下你自己吗?

(你好,我是***)——与学生手拉手。

你能就像我们这样,你和你的同桌也手拉手介绍自己吗?

3、同学们手拉手感觉怎么样?

生答师:

是啊,手拉手的感觉真好,那这节课就让我们手拉手更好的建立友谊吧。

————板书:

课题手拉手二、明理)看幻灯片明理。

1、回顾往事,自由发言。

师:

怎样才能和同学手拉手建立友谊呢?

一起来看幻灯片吧,这是老师记录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的场景播放幻灯片1师:

看了这些温馨的画面,你是不是也想起了你和同学一起经历的事情呢?

生发言师:

怎样让我们手拉手的感觉更美好呢?

让我们往下看。

播放幻灯片2师:

这几个小朋友你愿意和他们手拉手吗?

为什么?

师:

互敬互让是我们建立友谊的基础——板书:

互敬互让2、交流同学之间和睦相处的事。

师:

你做过这样的事吗?

可以说给大家听听吗?

3、小结:

听了同学们的话,我认为你们确实懂礼貌,你们的友谊之花需要互敬互让这样的营养来浇灌。

二)、反面事例明理。

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能告诉我怎样让我们的手拉得更紧,友谊更深?

(学生答互敬互让),对,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互相尊敬、互相谦让才能与别人建立真正的友谊,让我们手拉手,将友谊之花浇灌得更加绚丽芬芳。

第三单元:

美丽的家园

教学目标:

1.搜集相关资料,调查家乡近年来的发生了哪些巨大的变化,并进行简单地整理和应用。

2.通过调查、访问等多种形式展现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培养学生交流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调查、访问和参观,汇报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了解家乡的变化,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

教学过程:

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是个美丽神奇的地方,它的山山水水养育了我们,近些年来,敦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下去搜集资料,这节课,大家就来展示一下你们搜集来的成果,看看我们家乡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其中那些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学生多角度观察图片,自由表达。

1.老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说出发生了哪些变化。

以上是老师搜集的到的资料,相信同学们比老师搜集的更多,更全面,下面请同学们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成果。

2.学生分组展示搜集到的资料,组内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展示。

3.各组学生代表可将搜集的图片照片通过投影展示给全班同学。

总结:

我为家乡做点事

我们美丽的家乡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每一点变化都离不开家乡人民的努力。

作为家乡未来的建设者,从现在开始你想为家乡做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

活动目标

1、在初步观察了解自己身边不同行业的劳动者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运用观察、访问等方法进行社会调查,进一步地了解劳动者的苦与乐。

2、在调查访问的基础上体验,感受劳动者的辛劳和奉献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对辛勤的劳动者产生尊重和感激之情,懂得敬重他们。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访问从中体验、感受劳动者工作的辛苦。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产生对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尊重、感激之情。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

好,下面让我们安静下来,静静地聆听。

2.师讲故事。

3.想象,假如生活中没有这些不同的劳动者为我们服务,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怎样?

4.过渡、导入主题

你们看,如果没有这些辛苦的叔叔、阿姨,我们的生活将变得多么糟糕啊。

他们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都在默默地奉献着。

让我们真诚地向他们道一声:

“阿姨、叔叔辛苦了!

”(揭示课题)

总结:

老师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你们一定会理解、尊重每一位劳动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达对他们的敬意!

第四单元:

飞翔得更高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画一画勇敢的自己,学会对人物动态特征、表情特征的观察与描绘。

2、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及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坚强勇敢的意志品质。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素养。

二、教学重点:

学习观察与表现人物的表情和动态特征,并培养学生坚强勇敢的意志品质。

三、教学难点:

对胆小及勇敢的人物表情和动态特征进行大胆夸张和描绘。

四、教学过程:

(一)情感导入:

1、师生交流,增进了解。

同学们,今天上课老师有件事情请大家帮忙,老师最怕疼了,可是我最近长了一颗小虫牙,医生说必须拔掉,我应该怎么办呢?

(勇敢面对。

)那么,你们觉得自己是勇敢的人吗?

认为勇敢的同学请举手。

真不错,你们做过哪些勇敢的事儿呢?

当你遇到困难时是怎样的心情?

能告诉老师吗?

(学生自由发言。

2、师小结:

每个人都会遇到令自己感到紧张、胆怯的事情,特别是第一次做的事情,这其实很正常。

可如果不去勇敢地面对它们,向紧张和胆怯挑战,就会导致本来可以做到的事情做不了;本来可以做得很好的事情,却达不到好效果。

(二)展示交流(评价):

1、师:

同学们,你们都画一幅“勇敢的我”的画。

2、师:

看看谁最勇敢,愿意第一个上来,给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

(重点介绍“我”在做什么?

是怎样克服困难的?

人物的表情和动态有什么特点?

3、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对作业进行自评和互评,说一说自己的成功之处,找一找别人的闪光点,互相也提出有创意的修改意见。

五、课后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