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0763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8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docx

《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docx

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

 

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

 

2020年5月

 

前言

互联网已经成为未成年人重要的学习工具、沟通桥梁和娱乐平台,对其学习和生活的影响不断增强。

2019年3月,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联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首次发布了

《2018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力求全面、客观反映我国未成年人的网上生活状态。

本次报告延续上一次的研究框架,在各级共青团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以纸质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共回收有效问卷34,661份,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小学、初中、高中及职业学校学生。

报告聚焦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网络接入环境、应用使用特点、网络素养教育、网络安全与防护等,重点研判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建议。

主要发现包括:

第一,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我国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相当高。

第二,互联网对于低龄群体的渗透能力持续增强,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

第三,未成年人的网上学习与学校课堂教育深度融合,网上娱乐和社交活动在不同学历段呈现不同特点。

第四,初中阶段是未成年人网络社会属性形成的关键时期,高中阶段进一步发展和巩固。

第五,目前的网络素养教育尚不够完善,网络操作技能、网络防沉迷知识、网上自护意识和能力需要得到加强。

《报告》提出的建议包括:

第一,重视学龄前儿童的上网管理和教育,帮助孩子从触网之初就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

第二,从家庭、学校、政府、企业、社会等多个层面采取措施,有效降低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风险。

第三,针对不同学历段未成年人特点完善网络教育,重点将上网技能、防止沉迷、自我保护、信息甄别等能

 

力作为必修课。

第四,推动包括家长在内的全民网络素养教育。

第五,完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机制,严厉打击利用网络侵害未成年人安全和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当今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未成年人与互联网共同成长。

我们希望通过持续跟踪研究,全方位展示未成年人网络使用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为企业履行责任提供有价值的指引、为学校和家庭教育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报告核心数据

一、互联网普及情况

2019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为1.75亿,1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

93.1%。

2

2019年我国城镇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为93.9%,农村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为90.3%。

二、互联网接入环境

未成年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3.9%。

未成年网民中拥有属于自己的上网设备的比例达到74.0%。

手机是未成年网民拥有比例最高的上网设备,达到63.6%。

三、互联网使用情况

未成年网民中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的比例为89.6%。

未成年网民中上网玩游戏的比例为61.0%。

未成年网民中看短视频的比例为46.2%。

四、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相关情况

未成年网民通过自己摸索学习上网技能的比例为65.6%。

未成年网民中认为自己对互联网存在依赖心理的比例为17.3%。

81.9%的学校不允许学生带手机进校。

五、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与防护情况

未成年网民中对网络权益维护或举报具有一定认知的比例为75.3%。

未成年网民中过去半年内未遭遇过各类网络安全事件的比例为66.0%。

 

1本次报告的调查对象为18岁以下的小学、初中、高中、职高、中专、技校在校学生,未成年网民规模不包括6岁以下群体和非学生样本。

2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9》,全国普通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不包含成人教育)人口共1.88亿。

 

第一章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情况

一、未成年网民规模与普及率

(一)总体情况。

2019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为1.75亿,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3.1%,和2018年的93.7%基本一致。

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率

没上过网

 

(二)城乡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情况。

随着移动互联网向农村持续渗透,城乡未成年人数字差距进一步弥合。

城镇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3.9%,农村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0.3%,差异较2018年的5.4个百分点下降至3.6个百分点。

 

(三)不同学历段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

初中、高中、中职学生互联网普及率分别达到97.6%、97.6%和99.0%,小学生互联网普及率也达到89.4%。

二、未成年人首次上网的时间

互联网对于低龄群体的渗透能力日渐增强,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

调查显示,高中和中职学生首次使用互联网在学龄前的比例为15.9%和10.7%,初中生增长至18.8%,小学生首次使用互联网在学龄前的比例最高,达到32.9%。

 

三、互联网对于未成年人的积极意义

互联网已经成为未成年人认识世界、日常学习、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

超过六成的未成年网民认为互联网是自己认识世界的重要窗口和日常学习的得力助手,超过五成认为互联网是自己娱乐放松的有效途径和便利生活的重要工具。

区分不同学历段发现,高中生网民由于网络使用技能和经验都较为丰富,他们将互联网作为认识世界窗口、娱乐放松途径、便利生活工具和自我表达空间的比例均高于其他学历段;中职学生网民将互联网作为社交渠道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学历段,达到55.4%;初中生网民对于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的认可程度为各学历段最高,达到70.5%。

 

互联网对于不同学历段未成年人的积极意义

0%10%20%30%40%50%60%70%80%90%

 

认识世界的窗口

 

日常学习的助手

57.0%

 

63.8%

 

77.1%

83.5%

78.1%

 

70.5%

69.2%

61.0%

 

娱乐放松的途径

 

自我表达的空间

 

12.5%

 

24.4%

29.8%

27.6%

48.8%

 

67.8%

70.2%

 

81.0%

 

认识朋友的渠道

 

便利生活的工具

 

以上均无

 

3.3%

1.6%

1.5%

 

11.9%

27.3%

 

46.0%

46.6%

 

39.3%

 

55.4%

 

65.5%

 

75.9%

72.5%

小学初中高中中等职业教育

2019.12

四、未成年人互联网接入环境

(一)上网设备使用情况。

未成年网民在2019年使用手机、

笔记本电脑和电视上网的比例较2018年有所提高,使用台式电脑和平板电脑上网的比例则有所降低。

调查显示,使用电视上网的比例提升最为明显,由46.7%提升至56.7%;受到大屏手机对平板电脑的替代影响,使用平板电脑上网的比例由37.4%下降至28.9%。

 

城乡对比发现,城镇未成年网民使用各类设备上网的比例均高于农村,但手机使用比例差异最小。

调查显示,城镇未成年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达到94.0%,农村也达到93.4%,相差仅0.6个百分点。

农村未成年网民使用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的比例较城镇未成年人存在较大差异,差距分别达到15.7和10.9个百分点。

 

(二)上网设备拥有情况。

未成年网民中拥有属于自己上网设备的比例达到74.0%。

手机拥有比例最高,达到63.6%;其次为平板电脑,为24.0%。

 

五、未成年网民上网时长

未成年网民工作日日均上网时长在2小时以上的为9.9%,节假日日均上网时长在5小时以上的为10.4%。

这部分未成年网民可能受到过度使用互联网带来的不良影响。

 

数据显示,小学、初中和高中生网民工作日日均上网时间在2小时以上的分别为5.5%、7.4%和10.5%,中职学生网民在2小时以上的达到51.5%。

 

在节假日,各学历段日均上网时长均显著提升。

数据显示,小学生网民在节假日日均上网时长超过3小时的为8.5%,初中生网民为20.8%,高中生网民为35.9%,中职学生网民达到59.2%。

 

六、家长对未成年网民上网时长的限制

调查显示,49.2%的未成年网民表示经常被家长限制上网时长。

有8.3%的未成年网民表示上网时长没有受到家长限制,与可能过度使用互联网的未成年网民比例(9.9%)比较一致。

家长对未成年网民上网时长限制情况

 

以15岁为界,家长对未成年网民上网时长的限制呈现差异。

小学生和初中生网民(年龄一般小于15岁)经常受到家长限制上网时长的比例为58.2%和50.1%,高中生和中职学生网民(年龄一般大于15岁)经常被限制时长的比例下降至27.9%和16.2%。

 

第二章未成年人互联网应用使用情况

一、整体情况

未成年网民经常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的比例达到89.6%。

3上网听音乐和玩游戏是主要的网上休闲娱乐活动,分别占65.9%和

61.0%。

上网聊天作为网上沟通社交的主要方式,占58.0%。

短视频作为新兴休闲娱乐类应用,占比达到46.2%,较2018年的40.5%进一步提升。

 

3此处的网上学习包括利用互联网做作业、复习、背单词、在线答疑、网上课程学习等活动。

 

二、小学生网民上网经常从事各类活动的情况

小学生网民上网从事各类活动的比例,均较未成年网民平均水平偏低。

其中,差异最大的是网上聊天、使用社交网站和网上购物,分别较平均水平低16.4、16.1和13.9个百分点;差异最小的是网上学习、网上看动画/漫画和网上听书/听电台,与平均水平的差异均在2个百分点以内。

 

三、初中生网民上网经常从事各类活动的情况

初中生网民所有互联网应用的使用比例均高于未成年网民平均水平。

相比其他群体,他们更加偏爱网上聊天、使用社交网站和网上听音乐,分别高出平均水平15.1、13.8和11.2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初中生网民经常在网上看动画/漫画和“粉丝应援”的比例为各学历段最高,分别占35.8%和11.8%。

 

四、高中生网民上网经常从事各类活动的情况

高中生网民经常使用网上购物、社交网站和网上聊天的比例均超过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以上,网上社会化活动比例明显较高。

4他们经常在网上学习、听音乐、看新闻资讯、逛微博、逛论坛、听电台/听书的比例也最高。

4此处的特指未成年人在互联网上使用新闻类应用、社交类应用、商务类应用的行为。

 

五、中职学生网民上网经常从事各类活动的情况

中职学生网民除网上学习、搜索信息、网上听书/听电台的比例偏低以外,经常使用网上购物、网上聊天、社交网站、看短视频的比例均超过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以上。

他们经常在网上使用聊天、玩游戏、看短视频、社交网站、看视频、网上购物、看小说、看直播的比例也为各学历段最高。

 

第三章未成年人利用互联网学习的情况

一、整体情况

互联网已成为推动教育信息化改革和知识普惠发展的主要依托。

调查显示,89.6%的未成年网民会使用互联网进行学习,较2018

年的87.4%提升2.2个百分点,各类网上学习活动的比例均较2018年有不同程度提升。

其中,通过互联网学习课外知识、复习的比例较2018年增长最为明显,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通过专业在线

教育平台进行学习的比例也较2018年提高3.9个百分点。

 

二、对网络学习的主观认知

调查显示,66.1%的未成年网民认为上网对自己学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较2018年的53.0%提升13.1个百分点。

其中,认为产生非常积极影响的14.6%,较2018年的13.3%提升1.3个百分点;认为有些帮助的51.5%,较2018年的39.7%提升11.8个百分点;认为因上网时间过长而造成学习退步的占11.4%,较2018年的19.5%下降8.1个百分点。

未成年网民对于上网和学习的主观看法

占用我较多时

间,使我的学习

没有什么影响,

22.5%

退步了,11.4%

对我的学习非常

有帮助,14.6%

 

对我的学习有些帮助,51.5%

不同学历段对上网不良影响的认识存在一定差异。

小学生网民认为上网对自己学习造成不良影响的比例最高,达到12.9%;初中生和高中生网民分别为9.0%和9.7%;中职学生网民认为上网对自己学习造成不良影响的为12.5%。

 

三、未成年网民学习在线教育课程的情况

随着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网络基础设施水平、网络技术研发能力的持续提升,在线教育行业发展基础日渐成熟,教育平台搭建、教师队伍建设、师生互动方式、课程专业细分等均取得显著进展。

同时应注意的是,虽然目前在线教育平台种类繁多,但各平台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虚假宣传依然存在,行业规范化水平有待提升。

如何利用在线教育帮助未成年人有效进行学习、消除教育资源区域性差异等问题仍需各方持续探索。

调查显示,初中生网民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学习的为22.2%,比例最高。

这一比例在高中生网民中为20.1%,小学生网民中为16.8%。

四、未成年网民利用互联网学习课外知识的情况

互联网是未成年人进行自主学习的有力帮手。

其中,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课外知识教育模式,5作为“互联网+教育”概念的延伸,为未成年人提供了良好的自主学习平台。

目前,我国已有超

12500门慕课上线,教育部推出1291门国家精品慕课,在校和社

会学习者累计超过2亿人次。

调查发现,小学、初中、高中生网民随着学历段的提高,对利

5慕课,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一般简写为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

 

用互联网学习课外知识的接受程度明显增长,但中职学生网民在这方面存在差距。

小学生网民利用互联网学习课外知识的为30.7%,初中生网民为37.0%,高中生网民达到42.6%,中职学生网民为

23.1%。

五、未成年网民利用互联网做作业的情况

互联网让未成年人可以通过信息化方式完成作业,但这种模式引起的问题也引发争议。

有政协委员提出《关于停止小学老师用手机微信和QQ对学生及家长布置和提交作业的提案》,指出学校利用即时通讯工具布置作业给家长带来了额外负担。

2019年2月,教育部做出回复表示,“教师不得通过手机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业,将批改作业的任务交给家长,避免出现学校减负、社会减负、教师减负、家长增负的现象。

”以互联网串联老师、学生、家长三方的方式固然给教育工作带来很多益处,但更加合理的模式仍需摸索与实践。

调查显示,51.1%的初中生网民曾利用互联网完成过作业,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学历段。

这一比例在小学生网民中为44.0%,高中生网民中为42.1%,中职学生网民中为42.9%。

 

 

第四章未成年人利用互联网娱乐和社交的情况

互联网对未成年人休闲娱乐方面的影响比对学习的影响更为普遍。

如果家庭和社会不能对未成年人网上娱乐活动进行正确管理与引导,有可能影响到未成年人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为此,相关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互联网企业应分别结合自身职责,对未成年人网上娱乐活动推出保护性措施,在政策和机制上避免过度网上娱乐给未成年人带来的危害。

调查显示,听音乐和玩游戏依然是目前未成年网民的主要网上娱乐活动,分别为65.9%和61.0%。

看短视频和网络直播的比例保持较高增长,分别较2018年提升5.7和6.4个百分点。

 

一、未成年网民上网玩游戏的情况

网络游戏行业发展迅速,伴随智能手机的普及,向未成年群体的渗透更加快速。

在此过程中,部分未成年人沉迷游戏、过度消费问题引起社会高度重视。

为确保未成年人网络游戏行为在健康、适度条件下进行,政策层面,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19年11月发布《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明确网络游戏行业为未成年人提供服务应遵循的原则和规范,推动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管共治格局。

企业层面,人民网联合10家头部游戏公司在2019年

6月发起《游戏适龄提示倡议》,把游戏玩家分为四个年龄层级,提出相应提示体系,包括游戏内容、类型和运营等方面的标准。

一些大型网络游戏企业也陆续在2019年升级了游戏产品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和防沉迷系统,让家长和老师可以对未成年人游戏账号的使用时长和消费行为进行监控。

(一)未成年网民上网玩游戏的设备。

调查显示,61.0%的未成年网民会经常在网上玩游戏。

其中,玩手机游戏的为56.3%,玩电脑游戏的为24.6%。

手机是未成年人上网玩游戏的主要设备。

不同学历段对比发现,虽然小学生网民使用电脑和手机玩游戏的比例为各学历段最低,但依然达到20.9%和51.9%;初中生网民

 

使用电脑和手机玩游戏的比例分别为28.6%和61.2%,较高中生网

民高出1.4和2.0个百分点。

(二)未成年人玩手机游戏的情况。

相比电脑游戏,手机游戏在未成年群体中受众更广,且因其碎片化的使用方式更容易发生过度使用。

调查显示,各学历段未成年网民玩手机游戏的比例均在五成以上,小学生网民玩手机游戏的比例达到51.1%;初中和高中生网民分别为61.2%和59.2%;中职学生网民达到71.7%。

(三)未成年网民玩手机游戏的时长。

调查显示,未成年手机游戏用户中,工作日玩手机游戏日均超过2小时的达到12.5%,这

 

可能对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其中,小学、初中、高中学历段的手机游戏用户,工作日玩手机游戏日均在2小时以上的比例分别为8.9%、13.3%和15.4%,中职学生网民达27.9%。

在节假日,小学、初中、高中学历段的手机游戏用户,玩手机游戏日均在2小时以上的比例分别提升至14.1%、22.5%和27.3%,中职学生网民达39.0%。

 

 

(四)未成年网民玩手机游戏的付费情况。

调查显示,玩手机游戏的未成年网民中,没有为游戏付过费的占83.1%。

2.0%的用户月均消费在51至100元,3.3%的用户月均游戏付费超过100元。

 

8.7%

3.0%

2.0%

1.8%

1.5%

 

二、未成年网民上网看短视频的情况

短视频是近几年蓬勃兴起的互联网娱乐服务。

2019年未成年网民在互联网上经常收看短视频的比例达到46.2%,较2018年的

40.5%提升5.7个百分点,仅次于听音乐和网络游戏,成为使用最普遍的网络娱乐之一。

(一)不同学历段未成年网民收看短视频的情况。

调查显示,小学生网民收看短视频的比例达到38.3%,初中和高中生网民分别为52.7%和52.4%,中职学生网民达到70.3%。

 

(二)未成年网民收看短视频的时长。

调查显示,收看短视频的未成年用户中,9.8%会在工作日收看短视频超过2小时;节假日该比例提升至14.9%。

 

不同学历段区分发现,小学、初中、高中生网民在工作日日均收看短视频超过2小时的比例为6.3%、10.0%和13.8%,中职学生网民为22.5%。

 

在节假日,小学、初中、高中学历段短视频用户,日均收看超过2小时以上的分别提升至9.6%、15.9%和22.2%,中职学生网民达32.6%。

 

(三)短视频对未成年人的影响需要关注。

短视频题材内容丰富,且能够依据人工智能算法针对用户兴趣偏好定制推送内容,使得很多未成年人可能因受吸引而沉迷。

同时,短视频网站是内容发布和运营平台而非创作方,平台的内容均为用户主动上传,这个过程中很难避免未成年人收看到低俗或不健康内容。

虽然目前短视频企业已经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对用户上传视频进行审核,很多平台还拥有规模较大的人工审核团队,但一些处于灰色地带的低俗和不良内容缺乏清晰判断边界,内容难以被彻底区分。

2019年1月,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和《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要求“网络短视频平台应当建立未成年人保护机制,采用技术手段对未成年人

 

在线时间予以限制,设立未成年人家长监护系统,有效防止未成人沉迷短视频”,并要求“提升短视频内容质量,遏制错误虚假有害内容传播蔓延,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2019年3月,国家网信办指导主要短视频平台试点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并于10月完成53家主要网络直播和视频平台的覆盖。

进入青少年模式后,用户的使用时段、服务功能、在线时长均受限,并且只能访问专属内容池,侧重为青少年提供课程教学、书法绘画、亲子教育、人文历史、传统文化、手工制作、自然科普等内容。

三、未成年网民上网看直播的情况

未成年网民收看网络直播的比例持续提升,2019年达到19.8%,较2018年的13.4%提升6.4个百分点。

这种增长一方面来源于网络

直播在未成年群体中的渗透,另一方面也受到2019年新兴的电商直播产业快速发展的影响。

(一)不同学历段收看网络直播的情况。

调查显示,高中生和中职学生网民经常上网看直播的比例分别达到26.3%和28.8%,初中生网民为22.6%,小学生网民为15.6%。

 

(二)未成年网民收看网络直播的时长。

收看网络直播的未成年用户中,9.8%会在工作日收看超过2小时,节假日该比例则提升

 

至13.0%,同样存在可能过度使用的问题。

四、未成年人利用互联网社交的情况

(一)整体情况。

利用即时通信工具在网上聊天是未成年网民主要的网上社交活动,使用比例达到58.0%,其次为社交网站上查看或回复好友动态,使用比例为32.0%。

未成年网民使用微博和论坛的比例偏低,分别为10.6%和9.9%。

各学历段对比发现,未成年人的网上社交活动主要形成于初中阶段。

 

(二)未成年网民上网聊天的情况。

网上聊天是未成年网民最主要的网上社交活动,小学生网民使用比例明显低于其他学历段,为41.6%,其他学历段均在70%以上。

中职学生网民的比例最高,达到85.5%。

 

(三)未成年网民使用微博和论坛的情况。

不同学历段未成年网民上网逛微博、逛论坛的情况比较接近。

小学生网民使用比例分别为2.8%和3.0%,明显低于其他学历段。

高中生网民上网逛微博、逛论坛的比例分别达到26.8%和24.9%,明显高于初中生和中职学生网民。

 

第五章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相关情况

在互联网空间,各类信息与服务以互联网为媒介提供给用户。

在用户对互联网的依赖日益加深过程中,社会各界开始重视用户的上网技能学习能力、网上信息辨识能力、上网行为自控能力、网上自我保护能力等基本素质。

1994年,美国学者首先用“网络素养”(NetworkLiteracy)概念来描述个人识别、访问并使用网络信息的能力,并区分出计算机素养(ComputerLiteracy)和技术素养(TechnologicalLiteracy)。

6还有学者从社会认知理论出发,提出网络能力(NetworkCompetence)概念,包含互联网信息资源中的知识、使用工具获取信息的能力、信息的相关性判断的能力、沟通能力等。

今天,信息传播环境已发生巨大变化。

网络在影响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同时,也承载了数字技术、资源整合、信息传播等多个维度的能力要求。

在此背景下,国内学者提出,网络素养应是一种基于媒介素养、数字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