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创新作业.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0874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64.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创新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小学语文创新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小学语文创新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小学语文创新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小学语文创新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小学语文创新作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小学语文创新作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小学语文创新作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小学语文创新作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小学语文创新作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小学语文创新作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小学语文创新作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小学语文创新作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小学语文创新作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小学语文创新作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小学语文创新作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小学语文创新作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小学语文创新作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小学语文创新作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小学语文创新作业.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创新作业.docx

《小学语文创新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创新作业.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创新作业.docx

小学语文创新作业

小学语文创新作业

(第九册)

 

学校:

班级:

姓名:

 

1海上日出

一、看拼音写词语。

fànwéiyìchànàmùbùzhuǎnjīngfēnbiàn

()()()()

二、多音字组词

缝fèng()担dàn()刹chà()

fěng()dān()shà()三、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改为陈述句:

2、在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

改变词序,句意不变:

3、太阳把一片片云染成紫色或者红色。

改成“被”字句:

四、阅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

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那颜色真红得可爱。

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1、这段话共有句,具体描绘了在的天气里的过程,是

按记叙的。

2、画“”线的句子表现了太阳上升时的和。

在朗读时,应该把“慢慢儿一纵一纵使劲儿”读得,语气。

3、用文中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五、拓展阅读。

青海湖是个绝妙的世外桃源。

不然,为什么会一年又一年地吸引着数万至数十万不同种类的水鸟呢?

那么的、蓝的、花的鸟儿,甚至那洁白的天鹅、美丽的凤头潜鸭、欢快的云雀、优雅的黑颈鹤,年复一年地从我的江南,从东南亚,从尼泊尔,从印度,飞到这里,在这里畅游嬉戏,悠然鸣唱,在这里安家落户,繁衍(yǎn)后代。

只有这神奇、美丽、和平的地方,才能成为生气勃勃的鸟的世界,成为繁荣昌盛的鸟的王国啊!

还有那满湖欢快地畅游着的鱼儿,恐怕谁也说不清楚究竟有多少吧。

据说,到了盛夏时节,一群群、一层层的鱼儿在湖面上自由自在地游着,金灿灿,红艳艳,美极了。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内容。

2、请用另一个词来替换划横线的词语。

绝妙()繁衍()洁白()

3、写3个文中带点的ABB式的词语。

、、

4、为什么说“青海湖是个绝妙的世外桃源?

六、习作:

在平原、丘陵、高山、海上,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日出景象是有所不同的,请仔细观察,写一篇关于日出的文章。

注意表现出日出时的变化过程。

2、夕照

基础知识训练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

跳跃(yàoyuè)几乎(jījǐ)感慨(kǎigài)矫健(jiāojiǎo)

二、比一比,组词语

益()截()褒()矫()

溢()载()哀()骄()

三、按要求写语语

1、写近义词。

欣赏—绝妙—感慨—

2、写反义词。

整齐—喜悦—缓慢—

四、根据课文的内容填空

太阳的脸上开始泛出;轻轻的,如一般。

不一会儿,那红色变了,成了小姑娘脸上。

这句话把当做来写的。

五、阅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

太阳被裹上橘黄色,没有剌眼的光芒,稳稳地站在那排杨树的树梢上,没有丝豪衰老的样子。

柔柔的光泻下来,给砖瓦房镀上一层华丽的金黄;房顶顿时化作一汪晶莹的湖水,每一片瓦都跳跃着红润的光,变得波光粼粼一般了。

很明显,这雀跃着的“波纹”是夕阳得意的杰作。

那平静的“湖面”难道不是被它踩碎的吗?

啊,它和我们一样调皮!

1、用“”画出作者想像的句子。

2、想想“没有丝毫衰老的样子”的夕阳很像谁?

3、文中的房顶像什么,太阳的杰作是什么?

4、你认为这段话好在哪里?

六、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特别诱人的是牧场的黄昏,落日映红周围的雪峰,像云霞那么灿烂。

雪峰的红光映射到这辽阔的牧场上,形成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蒙(méngměng)古包、牧群和牧女们,都镀上了一色的玫瑰经。

当落日沉没(méimò),周围雪峰的红光逐渐消褪,银灰色的暮霭笼(lónglǒng)罩着草原的时候,你就会看见无数点的红火光,那是牧民们烧起铜壶在准备晚餐。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辽阔——映射——

3、你认为牧场的黄昏诱人的原因是什么?

七、习作

当如血的残阳慢慢落下时,展现在你面前的是一幅怎样绝妙的画卷呢?

请仔细观察一处地方日落的景色,写一篇关于夕阳的文章,注意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

3古诗两首

一、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至此(chǐcǐ)孤帆(gūhú)横看(hènghéng)

不识(shìshí)庐山(lúlóu)只缘(yuānyuán)

二、比一比,再组词。

壁()峰()侧()题()

避()锋()厕()堤()

孤()泸()此()缘()

狐()庐()些()原()

三、解释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开:

回: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

只缘:

四、请任选本课一首古诗默写。

五、填空。

《题西林壁》这首诗是代诗人写的。

题目的意思是。

诗人从观察庐山。

由此想到、。

这两句的意思是,这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

六、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周庄是水的世界,清粼粼碧泱泱的南北市河、后港河、车祥河、中市河,像四根透亮飘柔的带子,绕镇而过。

不知一路吻过多少岸边的绿墙,也不知抚过多少岸边人的甜梦。

现在,它们疲倦了,疲倦得像酣睡的宝宝,静静地躺着,仰视天上的白云,做着归入大海前的美梦。

1、这段话主要在写周庄的

2、文中第三句是句,把河流说成是。

3、周庄有哪几条河?

它们像什么?

七、习作

“在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里,李白坐在船上喝着酒,一边欣赏着两岸的美景……”请发挥想像,把李白乘船看到的天门山美景和触景生情发出感慨写下《望天门山》的经过写下来!

题目自拟。

 

积累运用一

一、比一比,再组词。

镶()镀()写()辩()

嚷()渡()泻()辨()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然不同名()其实水天相()

()地而起高()入云目不转()

三、按要求变换句子。

1、那平静的“湖面”难道不是被它踩碎的吗?

改成陈述句:

2、小同学有困难,大家要热情帮助。

改为反问句:

3、砖瓦房后面立着一排挺拔的钻天杨。

缩句:

4、小村里,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果树。

应修改为:

四、对比联。

1、有山皆图画,。

2、沉舟侧畔千帆过,。

3、两个鹂鸣翠柳,。

五、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大理三塔》第二段。

三塔中的大塔,又名千寻塔,十六层,高69.13米,是一座方形密檐式砖塔。

除顶部镏金的塔刹外,塔身洁白无瑕,犹如身披轻纱的少女,亭亭玉立。

整座塔倒映在水中,那优美的弧张,平添了几分端庄和典雅。

砖塔的第一层呈长方形。

以上各层为楼阁式,有角,有檐。

塔檐层层叠叠,造型和西安小雁塔相似,是典型的唐代砖塔。

塔顶的四角,各有一只铜铸的金翅鸟,相传金翅鸟可以镇住洱海里的妖魔怪。

1、这段话写的三塔中的。

2、画“”的句子把比作。

3、这座塔的特点是,传说中塔顶的金翅的作用是。

4、这座和西安小雁塔相似说明了什么?

六、读《巨人树》片段,回答问题。

这是真正的巨人树。

我跑向最近的一棵,想用双臂(bìbèi)拥抱它,立即发现它的躯干恐怕十几个人也不能围抱住,它太魁伟、太巨大、太惊人了。

这些北美红松,暗褐色的树干直直地插入云天。

我仰起头来,帽子都掉下来了,才看到树冠(guānguàn)在蓝天白云中微微摆动。

可想而知,这些巨人树绝对具有千年以上的树龄了,但它又绝无衰(shuāisuāi)败龙钟的老态,依然给以充满原始的青春活力的深刻印象。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写出带点词语的近义词。

魁伟——()依然——()

3、请把文中能概括这段段意的话用“”画出来。

4、读了这段话以后,巨人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七、习作。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几篇写景的文章,学到了一些表达方法。

请把你身边的一处美景介绍给大家。

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5.挑山工

积累.运用

一、我能正确写出拼音下面的字。

liūliūwùzòuhéngsòng

光()货()节()平()()读

jījūdānzhébǎo

()肉()束()误()理()览

二、我会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超过

拘束

诵读

三、我会把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我们得一个劲儿往前走。

改:

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改:

我们看见有个人在那株姿态奇特的古松下整理挑子,那正是他。

改:

四、我知道下面句子的含意。

我们得一个劲儿往前走。

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面去了。

这句的意思是

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这句的意思是

阅读

读短文,回答问题。

波密,一年四季都是碧绿的。

但是,它并不是全由参天的乔木所构成。

雪峰下不远,是以蒿草、针茅和各种蒿类为主的高山草甸地带。

往下,是各色各种乔木化的杜鹃树为主的高山灌木丛。

再往下,是以松树为主和云杉、冷杉、桧柏等组成的高山、山地针叶林带——它们在这里占优势,是波密森林的主体。

往低处走去,便入以桦树、杨树和栎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地带了。

这里夹杂着大片的桃、杏等野生果树林,以及核桃之类的坚果树林。

最低处是从东往西流去的、奔腾咆哮的帕隆藏布江。

江两岸,走三几十千米,才会在地势较开阔平坦的地方,出现一座十来户人家的村落。

1、我知道这段话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第一句是整段的。

2、这段是按顺序来写的。

3、找出表示顺序的词语。

4、哪些植物在波密成为了主体

5、给短文加个标题

小练笔

请你仿照上面的写作方法、顺序写一段话,把你家乡的美景告诉大家,我相信你一定会写得很出色的,

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积累.运用

一、我能正确辨别这些字。

仪()悼()逝()摊()

议()掉()浙()滩()

搞()悟()咳()杖()

稿()梧()该()仗()

二、这些多音字我会组词。

guàn()jiáo()zhēng()

冠guān()嚼jué()正zhèng()

三、我能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拘束脱掉得意

团聚复杂模糊

四、我能理解这些句子的含义。

“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五、我能填写鲁迅的名言。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一滴水,用显微镜看,。

,俯首甘为孺子牛。

阅读:

读短文回答问题

士别三日

三国时代东吴的吕蒙,可说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周瑜死后,他继任东吴的都督。

设计击败了蜀汉的关羽,派部将潘璋把关羽杀死后,不久也死去。

吕蒙本来是一个不务正业不肯用功的人,所以没有什么学识。

鲁肃见了他,觉得没有什么可取的地方,后来,鲁肃再遇见他时,看见他和从前完全不同,是那样威武,跟他谈起军事问题来,显得很有知识,使鲁肃觉得很惊异。

便笑着对位开玩笑说:

“现在,你的学识这么好,既英勇,又有计谋,再也不是吴下的阿蒙了。

”吕蒙答道:

“人别后三天,就该另眼看待呀!

”吕蒙的话,原文是“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后来的人,便用“士别三日”这句话来称赞人离开后不久,进步很快的意思。

一、吕蒙原来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他当了东吴的都督后变成了什么样的人?

三、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四、你能用这个成语说句话吗?

小练笔

用下面的成语写一段话,要求无错字,句子通顺,标点正确。

张冠李戴恍然大悟囫囵吞枣跑马观花得意洋洋百思不解

积累.运用二

积累.运用

一、我会填写下面的名言

1、忘国忧。

2、莫等闲,,。

3、,莫学龙钟虚叹息。

4、花盆里栽不出参天松,。

二、我会运用名言

1、小强学习不努力,民民对他说:

“。

2、红红学习很认真,有空就抓紧时间看书,她对同学说:

“。

3、小明妈妈说他长大没出息,小明说:

“。

4、爸爸很关心国家大事,他常说:

“。

三、我能给这些词找朋友

意味深长的明白光溜溜的货物

囫囵吞枣地说法沉甸甸的扁担

张冠李戴的哲理黑黝黝的秋千

恍然大悟地读书晃悠悠的皮肤

四、我能修改下面的错字

1、许多人都来追掉他,向他至敬。

()

2、有时候我听到他一阵阵的该漱。

()

3、胳膊有节秦地甩动,保持身体的平衍。

()

4、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担吴工夫。

()

阅读:

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蝌蚪

池塘里有许许多多的小蝌蚪,小蝌蚪的尾巴一甩一甩的,真帅!

小蝌蚪在干什么呢?

它们正用细细的长尾巴当画笔,认认真真地写作业哪!

写呀写,写出了一行行没有格式的小诗;画呀画,画出了一池看不出谜底的画谜。

小蝌蚪的画笔呀,一天比一天短,最后短得再也不能用了。

小鱼小虾发现了,嘀嘀咕咕地咬着耳朵:

“哎呀,小蝌蚪一定是学坏了!

要不,它的尾巴怎么没有了呢?

“是呀,听说小白兔因为说瞎话,短了尾巴!

小蝌蚪一定干了什么坏事!

起初,小蝌蚪也以为自己的尾巴真的丢了,在池塘里找呀找。

后来,它们扑哧一声笑了——妈妈不是说过:

“孩子,掉了尾巴,你们就算长大了!

就可以到岸上去找小朋友啦!

”它们一蹦一跳地跃出了池塘,变成了一只只可爱的小青蛙。

一、这篇文章属于(神话童话寓言)

二、仿写加横线的句子

三、文中的破折号有什么作用

四、短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

口语交际:

听老师念短文,完成作业

一、杜鹃有什么主意,它叫画眉出来是何意图,

二、画眉孵出第一只宝宝是什么,它是怎么哺育这的。

三、小杜鹃是怎么对待画眉的

四、给这篇短文加个标题

8十里长街送总理

一、基础积累。

1、我是火眼金睛,辨字组词我能行!

思()槐()州()慕()焦()

腮()愧()洲()幕()瞧()

2、我会缩句。

我们的周总理迎送过多少位来自五洲四海的国际友人。

3、我能根据字的不同意思,组词。

①使合拢的东西分开。

()①在水里往下落。

()

张②看,望。

()沉②程度深。

()

③商店开业。

()③分量重。

()

①约请,邀请。

()①靠近,对着。

()

约②俭省。

()临②来到。

()

③事先商量。

()③将要。

()

4、用词造句,我最棒。

慈祥……

不约而同……

二、阅读理解。

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做题。

夜幕开始降下来。

几辆前导车过去以后,总理的灵车缓缓地开来了。

灵车四周挂着黄色和黑色的挽幛,上面装饰着大白花,庄严,肃穆。

人们心情沉痛,目光随着灵车移动。

好像有谁在无声的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眼睁睁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

就在这十里长街上,我们的周总理迎送过多少位来自五洲四海的国际友人,陪着毛主席检阅过多少次人民群众。

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

然而今天,他静静地躺在灵车里,越去越远,和我们永别了!

1、给这两段话加一个小标题。

2、把人们望着周总理的灵车,想到的用“”画出来。

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呢?

请展开想象的翅膀,把它写下来。

3、

想到总理生前的事,昔日见到总理的幸福,更增添了

表达了人们之情。

三、妙笔生花。

回忆以前学过的有关周总理的课文,如《温暖》《飞机遇险的时候》《难忘的泼水节》等,搜集有关周总理的故事,以《我心目中的周总理》为题写一篇作文。

 

9再见了,亲人

一、基础积累。

1、我会按要求改写句子。

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改为陈述句:

⑵、我们不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

改为反问句:

(3)小金花很刚强。

改为感叹句:

2、课内阅读理解,我没问题!

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

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

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

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1)“雪中送炭”比喻

(2)用“”标出“雪中”的句子,用“~~~”标出“送炭”的句子。

(3)用“雪中送炭”造句。

二、阅读理解。

吻(片段)

她师范学校毕业,20岁刚过就做了教师。

这天,有个学生上课时不好好听讲,做小动作,被她叫到了办公室谈话。

她相信谈话的力量,她用了许多美好有力的言辞,激动得脸蛋都红了。

学生被她的热情和言辞感动了。

盯着她的面孔,她的小辫,她的嘴唇,沉醉了。

忽然,学生跑了过来,亲了她一下,然后,学生和她都惊呆了。

她还从来没有被爱过,没有被吻过呢。

这天晚上,她大哭了一场。

1、这篇短文情节发展有两处出乎意料:

一是()出乎师生意料,二是()出乎读者意料。

2、这篇短文的主人公应是()

A、她B、学生C、她和学生

3、学生“沉醉”的原因是()

A、学生被她的美丽所吸引。

B、学生被她的热情和言辞感动了。

C、学生正在思索她说的话。

4、这篇课文题目的含义是()

A、一个调皮的学生亲了老师一下她很生气。

B、一个老师从来没有被吻过。

C、热爱学生的老师得到了学生的爱。

5、女教师大哭一场的原因是()

A、她还从来没有被吻过。

B、调皮的学生亲了她一下,她很生气。

C、得到学生的热爱,她很激动。

6、文中的女教师“用了许多美好有力的言辞”来教育孩子。

究竟是怎样的言辞呢?

请你根据想象补写几句话。

三、口语交际。

同学们,假如你就是一名志愿军战士,想象你和大娘、小金花、大嫂的其中一位告别时的情景,把对话写下来。

积累运用三

一、快乐练功房。

1、我能读准确写美观(看拼音,写词语)。

cíxiángjiāojìjiǎojiànfēngsuǒjiǎnyuèzhēngchǎo

()()()()()()

2、联系课文,看看下面的句子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选择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括号里。

①绝望②悲痛③坚定④恳求⑤关切

A、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

B、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

“阿曼达,我的儿子!

”()

C、能支持得住吗?

()

D、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

()

E、然而今天,他静静地躺在灵车里,越去越远,和我们永别了!

()

3、读句子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填空。

(1)“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

”这句话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感情。

(2)“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这句话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二、快乐大挑战。

  在我的生活中,和我接触最多,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我的妈妈。

  从我记事起,看到妈妈待人总是热情地笑脸相迎。

我们家住房挤,四五口人挤在一间不到14平方米的房间里。

但是,不管春、夏、秋、冬,只要来了客人,我总看到妈妈热情地忙着安排住处,端菜倒水,买菜做饭,从不怠慢。

  妈妈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

我家居住条件差,看到单位里别人家先后搬进了新居,我们难免发点牢骚:

“论咱家的条件,也该分房子,为什么不分给咱们!

”妈妈总是对我们说:

“不急,你看那些叔叔、阿姨家不是也很挤吗?

这样的事要往低处看,要是大家都去争,就会给领导和工作带来麻烦。

  妈妈是个平凡的国家工作人员,但是妈妈对自己平凡的工作总是那样尽职尽责。

记得我九岁那年的一个夜晚,一觉醒来,已是深夜两点多钟了,妈妈还在伏案写东西。

我催她睡觉,她却说:

“写完稿子再睡才能睡踏实。

  我爱我的妈妈,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妈妈这一代知识分子_____________的优秀品质。

  1.给短文加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第2、3、4自然段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精练的词语将最后一小节补充完整。

4、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对妈妈的思想感情。

三、习作芳草地。

我会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至少五个成语,写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高风亮节丰功伟绩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肝胆相照恩重如山

情深似海骨肉至亲情深似海悲欢离合体贴入微依依惜别

12.草原

一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骏()驰()胶()酒()杯()

峻()弛()跤()洒()怀()

二词语巧搭配

无边的()鞭子的()白色的()远处的()

迂回的()好客的( )静寂的(    )各色的(   )

三 照样子,把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使句子更加形象、生动。

例:

桂花开了,很远的地方就闻到香味。

  桂花开了,十里飘香。

1.春天,一阵大雨之后,那翠绿的颜色明亮耀眼,像水似的会流动。

                                    

2.男女老少都骑着骏马来迎接,马跑得飞常快,身上的长袍和束腰的带子都飘舞起来。

                                   

四、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在竖读所填的字,看是否能组成一首三言诗,这首诗是一个教具谜,请你猜一猜

千钧()发()驾齐驱()穷水尽()神贯注

()牙舞爪()计其数()颜悦色()腔作势

()上谈兵()快人心()角天涯()车伊始

谜底()

五、阅读大舞台(阅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出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的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一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1、用“”画出说明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的语句。

2、文中加“·”的句子是一个句;作者用比喻

3、进入草原许久,作者看到,听到了。

4、请你将下列句子改写成比喻句。

(1)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

(2)石拱桥架在河的两岸。

六.巧对歇后语.

竹篮打水——八仙过海——

哑吧吃饺子——             飞蛾扑火———

孔夫子搬家———小葱拌豆腐——

千里送鹅毛———泥菩萨过河——— 

 

13、威尼斯的小艇

一、快来参加多音字的“小魔术”(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