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教学创新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0964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计算机教学创新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职计算机教学创新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职计算机教学创新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职计算机教学创新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职计算机教学创新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中职计算机教学创新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中职计算机教学创新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职计算机教学创新doc.docx

《中职计算机教学创新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计算机教学创新doc.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职计算机教学创新doc.docx

中职计算机教学创新doc

中职计算机教学创新

职院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准确认识教学存在的问题,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质量和效果,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

 

摘要: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定位和要求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在中职学校中除了要培养学生专业的职业技能之外,还需要加强学生其他知识的基础教育,这样才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以后的发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加强中专计算机的基础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跟不上计算机行业的快速发展。

结合教学实践,从多个方面对该门课程的教育教学进行创新探索。

 

关键词:

 

案例教学;微课;分层次教育;中职;计算机基础

 

现阶段,高中热潮未退,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仍很困难,以我县为例,8000个初中毕业生念高中大概5500人,中等职业学校招到的1000多学生中考分数都是非常低的、或者干脆是没参加中考的。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绝大多数为普高线下生,生源素质很低,计算机文化基础普遍偏低,很多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就只是会玩游戏,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一片空白。

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跟谈不上主动性和积极性了,而计算机应用基础又是一门理论实践结合紧密的学科,它不但有抽象的理论,也有复杂的操作,这对学生来说学计算机成了一门苦差使。

现在年青一代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受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影响大,对计算机实践操作兴趣较高,但对理论知识不感兴趣。

特别是有的学生在理论学习上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往往得不到及时解决,从而削减了他们深入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甚至有一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因此,首先必须要解决当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以上问题,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的创新教育才有可能实现。

 

一、及时更新教材内容,隔一阶段选取或自编一本包含主流应用的课程教材,并不断补充新知识(创新教材)

 

计算机科学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应当不断更新,才能与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接轨。

教材不可能保持最新最先进,但要包含主流应用,比如操作系统应选择windows7,办公软件应使用office2010,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是关键,但在教学中也要注意将最新的技术、最新的发展趋势、最新的科研成果补充道教材中来。

这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技术、社会的发展相一致。

比如,操作系统还应介绍windows8,windows10,android,办公软件还应介绍office2013,wps2016等。

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处理教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学中既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还要考虑专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要让学习的计算机知识为专业知识服务。

为此我们可以用分层分类教学的办法。

比如,给幼师专业的学生增加图像处理、动画制作、音视频编辑等内容;给财会专业的学生增加Excel高级应用和WPS等内容;给汽修、建筑、机械加工等专业的学生增加一些制图软件等。

 

二、设计典型教学案例(创新案例)

 

有了合适的教材后,在实际教学中每个教师在教学之前,要针对所教授的内容进行认真备课,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抓住知识与技能的重点,根据重点找到本节课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

教学案例的设计须深入探讨,要求它能承载教材知识,又易于学生掌握知识,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将能成功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贴近企业应用的案例,将能成功帮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因此,平时还要多留意学生身边发生的或学生较为关注的事,选的教学案例最好来源于学生关注的事物或者将来参加工作可能面对的事物,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入学习的佳境。

例如,计算机基础知识这一章节内容都是理论知识,学生不感兴趣咋办,经过观察每人都有手机,发现学生计算机不感兴趣但对手机感兴趣!

这就够了,手机也是电脑,也是一种计算机,接下来以手机为载体来设计一系列的案例,成功解决了计算机基础知识这个理论章节,让学生理解了教材知识;教学中师生还共同研究如何玩转手机,促进了师生感情交流,拉近了师生距离,为本课程教学铺平了道路。

在WORD文档格式处理教学中可以选择的案例简单的应用如请假条、申请书、介绍信、通知等,简单实用。

了解到不少学生准备参加寻找兼职工作,在WORD表格处理我就选取制作个人简历表为教学案例;在EXCEL函数的使用教学中选择了学生非常需要的个人财务收支表为案例,要求学生使用sum求和、average求平均值、max最大值、min最小值、if条件、rank排名等函数完成表格内数据的计算;在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教学中,举行学校招生宣传设计比赛;这些案例都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微课,丰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式)

 

中职学生知识接受能力不强,单一的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模式,对他们效果差强人意。

曾经,有次讲课,我洋洋洒洒讲了大半节课,看学生好像蒙蒙的,就问学生,听懂了吗?

有学生对我说,老师,我如果听得懂就不用来职校了!

我很尴尬,不讲了,跟他们聊天,有学生建议像上次上公开课那样弄些视频短片让他们慢慢看,我想对啊,教学内容做成多个小视频,让学生那个不懂看哪个,要看几遍都没问题,老师也不用一遍遍的讲。

例如,我在EXCEL函数的使用教学中,以校园歌手大赛评分表为例,将事先为每个函数的使用录制的小视频发给学生,在做课堂练习时不少同学就是先看视频才完成作业的,这些小视频让本节课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这样,通过传统教学方式和微课的有机结合,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们的参与程度,又让学生们更容易的接受新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

微课的引入,使课堂教学不必再局限于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模式,给老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多选择。

老师可以先将微课上传到网络平台,然后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加强对学生们的授课和讲解,形成一套微课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四、改革教学评价方法,实施分层次教育(创新学评价方法)

 

之前,我们已经提到中专计算机教学的问题之一就是生源的计算机水平差异较大。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对计算机教学产生不良影响,我们可以在新生入学前组织一个计算机水平考试,根据考试成绩将学生们分为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然后针对不同的班进行不同层次的教育。

比如,对初级班的同学从基础讲起,由浅人深;对于中级班的同学,可以采用将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结合起来讲授的方式:

对于高级班的同学直接进行应用技能的教授等等。

除此之外,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要采用笔试与上机相结合的方法,其中每部分成绩在总成绩中占有一定比例。

这种考核方式不但能更科学的检测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同时也有利于鼓励学生多进行上机实践操作。

 

中职计算机教学创新

(2)

利用学校已建立的校园网,开发的《计算机公共基础网上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多媒体视频教学课件、电子教案、视频练习演示系统、网上答疑系统、网上自测系统。

网上自主学习给不同层次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兼顾了部分学生计算机水平较差的情况,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通过混合式学习模式可以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换句话说既保持了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六、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组建兴趣小组或课题小组,培养好特长生。

如可以开设程序设计、网页制作等兴趣小组,还可举办汉字录入竞赛、word排版竞赛、装机比赛、硬件测评比赛等多样性的活动。

这样能够使教学与技能竞赛结合起来,与社会需要接轨,提高中职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创新实习实训,切实提高学生技能。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计算机学习结果的判定是以能否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生活与工作中的问题、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为标准的。

要改革闭门造车的实习实训模式,要落实半工半读工学结合、外引内联的校企合作模式,使学生能及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知识与运用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

 

1.及时更新教材内容,隔一阶段选取或自编一本包含主流应用的课程教材,并不断补充新知识,

 

2.设计典型教学案例

 

3.利用微课,丰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4.改革教学评价方法,实施分层次教育

 

5.利用校园网创建网络教学平台

 

6.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这些方法都能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知识与运用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中职院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准确认识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改良教学方法、重视继续教育和实行分级施教等措施来改革其教学,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质量和效果,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拥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赢得更好的发展。

 

七、结语

 

总之,中职学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要根据课程特征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做到与时俱进;充分考虑生源素质,设计典型案例,吸引学生关注;要调研社会需求,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学方法要有灵活性,教学模式要不断创新,才能让学生真正喜欢这门课程,进而学好这门课程。

 

:

 

[1]鹿世闯.职业中专计算机基础教育分析[J].学周刊,2011(31).

 

[2]张晓敏.微课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初步应用[J].高考,2014(04).

 

[3]张岩.浅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0(16).

 

[4]李林.中专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28)

 

[5]张樱.中职计算机教学之我见[J]科技信息,2010-07-15(105)

 

[6]张艳芳.浅谈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1-09-25

 

[7]蒋德勇.关于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12-25

 

[8]于宁.目标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J]

 

[9]陈瑛.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10]张艳艳.微项目学习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11]张龙伟.中高职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衔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