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大风应急救援预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1169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大风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防大风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防大风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防大风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防大风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防大风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防大风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防大风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防大风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防大风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防大风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防大风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大风应急救援预案.docx

《防大风应急救援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大风应急救援预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防大风应急救援预案.docx

防大风应急救援预案

防大风天气应急救援预案

  为提高防御灾害天气的应急处置能力,迅速、高效、有序地展开紧急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结合我项目部建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适应范围

 本预案适应于河北燕峰路桥建设有限公司邢汾高速公路L11合同段项目施工现场范围内发生大风灾害天气的应急救援处置。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3、《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J204—96)

4、《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5、《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6、《重大危源源辨识》(GB18218)

三、重大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根据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确定的大风天气可能造成人员死亡财产损失为重大危险源。

1、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为大风灾害,发生地点为公司所属各施工项目。

2、可能影响范围为施工作业场所,可能影响的人数为现场施工作业人员。

3、发生事故可能造成财产损失。

四、预防监控措施

(一)监控措施

根据灾害天气预警等级,结合建筑施工现场具体情况,预警分为四个等级:

一级预警、二级预警、三级预警、四级预警。

1、一级预警:

大风(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低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或者已经受热带低压影响,平均风力为6-7级,或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

2、二级预警:

天气情况为狂风,8-10级大风天气

  3、三级预警:

天气情况为暴风,10-12级大风天气

4、四级预警:

天气情况为飓风,12级以上大风和其它重大灾害天气。

(二)预防措施

(1)一级预警

1、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人员,对深基坑、脚手架、大模板、临时用电、临建设施、现场排水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并各自做好检查记录,安全、设备、质量等部门的负责人,对工程项目进行巡回检查。

2、项目部应对深基坑及时观测,及时向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提供监测记录,并存档备查。

  3、项目部应立即停止起重机械作业,全面检查塔吊等的安全装置、避雷装置,并做好检查记录。

  4、在市气象局发布天气预警后,所有施工现场要全部停止室外施工作业(抢险工程除外)。

(2)二级预警

  1、立即通知专家组,做好抢险救灾的准备。

  2、项目经理应立即组织对本工程抢险救灾准备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落实抢险人员、物资、器材、设备等。

  3、项目经理应组织相关人员进一步核查工程重点部位的安全状况,并安排专人定时对重点部位、设备、临建等设施及周边环境进行检查和观测,并做好记录。

4、在做好一级预警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深基坑工程周边要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工程项目应增加对深基坑侧壁支护和周边建筑物、构筑物以及道路的监测和巡视的频次。

设置有效的排水措施,大雪天气要及时清除基坑周边的积雪,防止基坑侧壁承载力过大造成塌方。

应组织专家对深基坑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隐患,应提出应急加固意见,并指导加固。

2)应对起重机械基础进行详细的检查,保持基础排水畅通。

起重机械必须按照应急加固措施进行加固,塔机应按照《塔式起重机应急加固措施》的要求进行加固。

物料提升机的吊笼应降至最底层,吊篮应落到地面。

  3)应重点检查大型模板支撑系统的剪刀撑、水平纵横加固杆、抛撑和缆风绳等;基础应平整、坚实,保持排水畅通;及时清除积雪,确保模板支撑系统的抗风、抗雪压性。

  4)应重点检查脚手架的剪刀撑、拉结点、小横杆的搭设情况,基础做到平整、坚实和排水畅通,确保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

  5)对施工现场的临建设施要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备齐加固器材,并做好人员撤离的应急措施。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要立即采取措施。

  6)施工临时用电必须符合标准规范要求,尤其要做好各配电设施的防雨措施,检查用电线路有无破皮老化现象,所有施工现场在市气象局发布天气预警后要全部停止施工用电(抢险工程除外)。

(3)三级预警

  1、立即上报抢险救灾的人员、物资、器材、设备、车辆的到位情况以及所处的位置和机动时间,等待指令。

 2、项目部按照应急抢险预案,组织抢险人员和设备、车辆、器材等应急物资,在现场集中待命,随时准备抢险。

  3、项目部应采用传真、电话等形式,将灾害天气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危险源以及应急措施上报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4、在做好一级预警和二级预警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应进一步增加对深基坑侧壁支护和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监测和巡视的频次。

施工企业和监理单位应设专人每小时巡视1次;如遇紧急情况应随时监测。

  2)大型模板支撑系统应进一步增设剪刀撑、水平纵横加固杆、抛撑或缆风绳,并派专人进行监护。

  3)脚手架应增设拉结点和小横杆,增设水平和纵向斜支撑,增强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

  4)施工项目部和临建设施生产安装单位,应对达不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装配式轻钢结构临建房屋技术规程》要求的临建设施采取加固措施,对临建设施的加固效果进行计算并做出评估。

对仍不能保证安全的,立即将人员疏散、撤离。

(4)四级预警

  1、专家组成员应给抢险救灾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2、项目部应按照抢险应急预案,组织抢险人员、器材、设备等应急物资到达可能发生险情的重点抢险部位,随时准备抢险救援。

  3、项目部应采用传真、电话等形式,将灾害天气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工程部位、设备、临建等设施及周边环境的动态观测和监测情况,在第一时间上报相关部门。

  4、在做好一级预警、二级预警和三级预警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应对深基坑边坡位移、沉降,周边建筑物、构筑物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视,每小时监测1次,必要时随时出据监测记录和报告。

  2)大型模板支撑系统应加倍增设剪刀撑、扫地杆、水平纵横加固杆、抛撑和缆风绳。

  3)脚手架要按照水平每3米、垂直每2米一处的标准增设拉结点,连续满设剪刀撑,增设水平和纵向斜支撑,拆除密目安全立网,降低高度,仍不能保证安全的,应立即拆除。

4)项目部要严格实施应急预案,将人员疏散、撤离至安全地带,防止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五、应急预案

1、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

于学辉

副组长:

胡旭天刘林华

组员:

张庆欣姜绍莹单连国张春才雒永泉席钊勇

刘学民段江滨袁卓马连永刘丽

2、应急机构

为保证应急行动的快速、准确有效,下设6个应急抢险小组,每个小组由3-5人组成。

1)交通运输保障组组长:

雒永泉

2)抢险组组长:

胡旭天

3)技术保障组组长:

张庆欣

4)物资设备保障组组长:

刘学民

5)医疗保障组组长:

马连永

6)经费保障组组长:

段江滨

发生一般险情时,施工队负责处理,如果发生较大危险,需要支援时,由项目部统一组织调动,集中统一抢险。

3、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及组织机构各部门职责

1)组长职责:

组长负责突发事件应急的全面工作,督促做好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加强检查指导,随时掌握施工情况。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统一调度物资、设备和人员,并到现场组织指挥抢险工作。

2)副组长职责:

在组长的领导下工作,组长不在位时,行使组长职责。

日常负责准备好防突发事件的应急物资和设备,安排好抢险人员。

加强施工过程管理、杜绝违章操作,并做好现场环境保护的调查工作,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具体组织人员进行抢险。

3)组员职责:

按照组内分工做好应急的一切准备工作,监督检查日常工作,以及领导交办的工作。

4)交通运输保障组职责:

负责事故发生时指挥车、救援车的派出与调度和事故现场需要的物资车的使用安排,负责120救护车请调。

5)抢险组职责:

负责组织抢险,利用一切工具和设备进行工作,快速的抢救遇险人员,清理现场。

6)医疗保障组职责:

负责现场事故受伤人员的现场抢救,根据人员伤情进行消毒、卫生、治疗处置、伤员护理。

7)经费保障组职责:

负责事故发生的物资、设备设施的购置,医疗经费的筹措,其他经费的储备保障。

8)技术保障组职责:

负责事故发生后的现场技术指导措施的采用和制定,及时完善或补充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技术措施,防止或减少因技术措施原因导致事故扩大或恶化。

9)物资设备保障组职责:

负责抢险、救援工作中物资供应保障所需的物资设备调度使用和储备。

四、预警应急预案的启动

  当公司所属涉及施工作业的项目在日常施工生产中发生大风雨雪灾害安全事故/事件时,由项目经理下令启动并运行本应急救援预案,由全力确保国家、社会、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

五、应急救援资源配备情况

⑴资金的配备

项目财务部必须保证10万元的应急救援备用金,以备紧急事件发生时,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应急救援工作。

(2)应急救援物资、设备设施的配备(见下表)

序号

名称

数量

位置

负责人

1

急救车

1辆

项目部

综合办主任

2

医药箱、药品

1套

项目部

综合办主任

3

物资运输车

1辆

项目部

材料、设备部长

4

注浆设备

1套

项目部

材料、设备部长

5

挖掘机

1辆

项目部

材料、设备部长

6

装载机

1辆

项目部

材料、设备部长

7

出碴车辆

8辆

项目部

材料、设备部长

8

安全帽

100顶

项目及各队

材料、设备部长

9

绝缘鞋

100双

项目及各队

材料、设备部长

10

风枪

100支

各施工队

施工队长

11

硬质风管

200米

项目部

材料、设备部长

12

空压机

2台

项目部

材料、设备部长

13

扩音喇叭

2支

项目综合科

综合办主任

14

应急联络电话

数部

见应急联络

⑶社会资源:

在发生安全事故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根据实际需要将与工程所在地地方政府机构或部门请求支援,如请求火警119支援、请求医院急救120支援、请求110支援等。

6、应急响应

(1)接警与通知

①接警:

接警部门为项目综合办。

接警人接到报警后,应详细询问以下内容包括:

事故发生时间、详细地点、事故性质、事故原因初步判断、简要经过介绍、人员伤亡及被困情况、现场事态控制及发展情况等,并做好记录。

接警电话:

项目综合办电话:

;综合主任手机:

②通知:

接警人接到报警后,由综合办主任向项目经理详细报告,项目经理决定是否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及是否向有关应急机构、政府及上级部门发出应急救援申请。

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通知应由项目综合办通知应急组织机构中各部门负责人。

(2)急通讯联络系统

项目应急救援联络工作由项目部综合办主任负责。

应急救援联络途径如下:

①项目部应急联络电话:

项目综合办电话:

;综合办主任手机:

②对外应急求救

公安警力求救电话:

110;

火警支援求救电话:

119;

医疗急救求救电话:

120;

③逐级上报电话:

④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手机号码:

项目经理手机:

;项目部总工手机:

项目副经理手机:

;安全质检部长手机:

安全科长手机:

;财务科长手机:

材料设备部长手机:

;综合办主任手机:

计划部长手机:

施工队长手机:

一队:

;二队:

三队:

(3)现场保护

大风雨雪灾害安全事故/事件发生后,安全部门立即派人赶赴事故/事件现场,负责事故/事件现场保护,计划部门协助开展收集证据工作。

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事件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要做好标志、标记,并绘制现场简图,写出书面材料,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4)警报和紧急公告

当事故可能影响到周边地区,对周边地区的公众可能造成威胁时,应及时启动警报系统,向周边公众发出警报,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发出紧急公告,告知事故性质、对健康的影响、自我保护措施、注意事项等,以保证公众能够做出及时自我防护响应。

项目经理决定是否启动警报。

警报和紧急公告由派出所负责组织实施,相关部门配合。

警报方式采用扩音喇叭向周边区发出警报。

(5)事态监测

发生大风雨雪灾害安全事故/事件并启动本应急预案后,由安质部、综合办负责人各指定本部门1名人员组成事态监测小组,负责对事态的发展进行动态监测并做好过程记录。

监测的内容包括:

事故影响边界、气象条件,对食物、饮用水、卫生及环境的污染,爆炸危险性、受损建筑物、设施或山体的跨塌危险性等。

(6)警戒与治安

为保障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事故现场周边建立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维护好现场治安秩序,防止与救援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畅通,并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

在安全事故救援过程中现场警戒与治安由派出所负责实施。

现场警戒措施包括:

危险区边界警戒线为黄黑带,警戒哨佩带臂章,警车鸣警灯和警笛,用扩音喇叭警告,警戒哨人员负责阻止与救援无关的人员进入事故救援现场。

(7)人群疏散与安置

人群疏散是减少人员伤亡扩大的关键措施,也是最彻底的应急响应。

应根据事故的性质、控制程度等决定是否对人员进行疏散,人员疏散由项目经理下达疏散命令,由安全科组织、实施。

应对被疏散的人群、数量,疏散区域、距离、路线、运输工具等进行事先考虑和准备,应考虑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的疏散问题。

对已实施临时疏散的人群,要做好临时生活安置,保障必要的水、电、卫生等基本生活条件。

(8)医疗与卫生

由综合办部长负责对在大风雨雪灾害安全事故中受伤的人员进行现场急救。

对伤情严重的人员立刻转送至工程所在地附近医院或急救中心进行抢救,转送过程中指派专人进行途中护理,急救车为转送伤员专用车辆或120急救车。

在紧急转送伤员时,救护车鸣灯。

(9)公共关系

大风雨雪灾害安全事故发生后,应将有关事故的信息、影响、救援工作的进展情况等及时向媒体和公众进行统一发布,以消除公众的恐慌心理,控制谣言,避免公众的猜疑和不满。

发布事故相关信息由项目经理批准,由项目综合办发布,保证发布信息的统一性,及时消除传言。

(10)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

应急救援过程中,应对参与应急救援人员(指挥人员)的安全进行周密的考虑和监视。

必要时,应有专业抢险人员参与指挥或作业。

在应急救援过程中,由项目安全部指派专人负责对参与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进行过程监视,及时发现受伤人员并组织撤换抢救。

7、应急终止与现场恢复

当事态得到有效控制,危险得以消除时,由项目经理下达终止应急令。

终止应急令由安全科专人用扩音喇叭传达至应急救援现场,终止应急救援。

当终止应急救援后,事故现场仍然存在可能的不明隐患时,现场警戒不予解除,直至经技术部门技术鉴定确认无不明隐患后,告知安全科长,由安全科长下令解除现场警戒。

警戒解除后,由应急救援队伍负责恢复现场。

主要清理临时设施、救援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恢复现场办公生活基本功能等。

8、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

应急预案的培训由安全科组织实施。

培训时间为项目开工后第1个月内,每两次培训时间间隔不应超过12个月。

培训对象应包括参与应急救援的指挥人员、救援队伍人员、辅助等相关人员。

培训方式采用集中培训。

培训地点为项目会议室。

并应保存培训的记录。

应急预案的演练主要采用桌面演练,即由项目经理、组织机构各部门负责人、应急救援队伍负责人、应急救援辅助及相关人员参加的,按照应急预案要求讨论紧急情况时应采取的行动的口头演练活动。

主要是锻炼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应急组织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的问题。

本部分演练由项目安全科组织,时间为项目开工后第1个月内,每两次间隔时间不应超过12个月,地点为项目部会议室。

另外,在组织桌面演练的同时,针对应急联络系统的功能进行功能演练(在允许条件下,可对外部求援资源如110、119、120的通讯系统功能一并进行演练),确认通讯系统的准确性、畅通性、及时性是否满足应急的要求,即通讯系统的响应能力的检测。

本部分功能演练由项目综合办部长在项目办公室实施。

对组织的所有演练均要形成并保持记录。

9、预案的评审与改进

根据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过程记录,对应急预案的功能和效果进行评审,对在培训或演练过程中反映功能不足或效果不佳的局部或阶段,应进行分析总结,确定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及时间的充分性。

根据分析总结的结果对预案功能予以改进。

预案的评审与改进由应急领导小组授权安全部组织,由应急组织机构各部门负责人、应急救援队伍和其他辅助等相关部门或人员参加。

评审与改进的时间为预案培训与演练结束后进行,地点在项目部会议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