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的耳朵说课(市级说课一等奖原稿).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34121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象的耳朵说课(市级说课一等奖原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象的耳朵说课(市级说课一等奖原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象的耳朵说课(市级说课一等奖原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象的耳朵说课(市级说课一等奖原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象的耳朵说课(市级说课一等奖原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大象的耳朵说课(市级说课一等奖原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象的耳朵说课(市级说课一等奖原稿).docx

《大象的耳朵说课(市级说课一等奖原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象的耳朵说课(市级说课一等奖原稿).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象的耳朵说课(市级说课一等奖原稿).docx

《大象的耳朵》说课

参赛人员:

刘思佳(东大街小学)

一、说教材

《大象的耳朵》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第7组的一篇讲读课文。

本文属拟人体童话,它主要讲了大象耷拉着一对耳朵,小兔子、小鹿子、小马、小老鼠都认为它的耳朵有问题。

见到别人都这么说,大象也开始动摇了,以为自己的耳朵真的有问题。

于是,它用竹竿把耳朵撑起来,结果总有小虫子钻进它的耳朵里,吵得它头痛又心烦,它又把耳朵放下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自己喜欢,自己舒服,与众不同也不是问题。

这篇童话特点是:

第一:

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的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

全文共有四次对话,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课文所说明的道理也在这四次对话以及后来大象的表现中逐步显现出来。

第二:

作者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来描述这个故事,因为是朴实无华的文字,所以它背后有很大的想象空间,这就让我们教师能带着孩子在这些空白处添加一些孩子自己的想法。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已有的认知以及本组教材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会认“似、耷”等10个生字,会写“扇、慢”等8

个生字,掌握“似、扇”2个多音字。

能力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流畅。

情感目标:

1、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义,懂得其中的道理。

以上的教学目标是我针对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预设的,用简明的教学目标,简便的教学方法,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

这篇课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入美好的情境,使他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因此,我把这篇拟人体童话所揭示的道理,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义,懂得其中的道理,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因为它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略难。

二、说教法和学法

1、以读为本,读中理解。

“读”是学生课堂语言实践的主要活动形式,也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

因此,一定要重视“读”的训练,唯有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才能完成学生学习语言、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

本文语言浅显易懂,宜让学生在自由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2、说写结合,提高能力。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不光要有读的能力,还要有一定的思维、表达能力。

所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想想人物的心理活动,谈谈自己学文所悟,跟文中人物聊聊天,并试着写下来。

于是,把读、想、说、写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上课开始,我播放媒体课件:

课件出示谜语:

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

(打一动物)

同学们真聪明,这个动物就是大象。

大家知道大象都有哪些特征吗?

(学生举手回答)没错,大象有大大的耳朵,长长的鼻子,粗粗的腿,白白的象牙,壮壮的身子和细细的尾巴。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

讲的就是大象的耳朵。

3.出示课题:

大象的耳朵。

(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小学阶段,学生对谜语和美好的画面一般都有浓厚的兴趣,所以,我通过猜谜语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他们带入童话世界。

]

(二)识字教学

借助图画读课文,自学不认识的字。

然后学生在文中圈出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小组互助学习,交流自己认识了什么字,读懂了什么。

指导初读课文,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然后当孩子们有书写困难的字,书写不规范的字,我在板书指导写字。

设计意图:

[小学阶段,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识字既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又是学生再学习的基础,是最基本的正具,这种基本工具及早掌握,会对学生今后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

]

(三)初步感知,走进课文

本文对话语言较简单,但要读出恰当的语气和情感,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究学习。

于是,我先采用自读、同桌合作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摸索出恰当的语气和情感。

如:

“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时大家的惊讶与疑惑的感觉;“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

”时,读出小象的担心之情;“人家是人家,我是我”当小象明白这个道理时的坚定。

然后通过分角色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设计意图:

[爱表现是小学生的天性,分角色朗读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一训练过程,老师只起引导作用,这就充分地发

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在读中有所领悟,有所发现。

]

(三)交流初读心得。

初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你的收获,你的疑问,你的感受等等,都可以说。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

因此我让学生提疑问谈收获,谈感受,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的课堂讨论和研究中,逐步形成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品质。

(四)细读感悟 突破难点

1、这里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出示“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大象的耳朵有什么特点?

(大、耷拉着)请读出大象耳朵的特点。

接着我会问孩子们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比喻的手法,把大象的耳朵比作扇子。

)请你也仿写一句:

()的耳朵像()。

2、学习2-7自然段。

1.感悟小动物们认为大象耳朵有毛病的原因。

(1)大象在外边慢慢地散步,遇到了很多小动物,都说他的耳朵有毛病,现在你们就在小组里选择你最喜欢的动物演一演,看看为什么小动物们觉得大象的耳朵有毛病?

3、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指名学生上台戴头饰表演。

设计意图:

(读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读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体会,小象在询问交流的过程中一次比一次着急、担心、难过的心情。

(五)畅所欲言,揭示道理学习8-12自然段。

感悟大象撑起耳朵的过程,探究大象耳朵耷拉下来的原因。

你们表演的可真不错,把小动物们心里的想法都说出来了,那么大象接受了它们的这些意见没有?

(接受了)。

请你们自由读第8-12自然段,看看大象是怎么做的。

指名回答“每天,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

结果怎么样了?

出示:

“可是,大象的耳朵孔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他的耳朵孔里跳舞,吵的大象又头痛,又心烦。

读到这里你明白了什么?

这里要给孩子思考的时间。

(原来大象的耳朵耷拉下来是有原因的,由于大,容易进蚊虫所以才耷拉下来。

大象把耳朵耷拉下来,还有什么好处?

出示“这样,虫子飞不进去了。

有虫子来的话,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他们赶跑。

趁热打铁,于是我引导探究:

现在,我们明白了什么?

(大象的耳朵根本没有毛病呀,耷拉下来是有道理的。

设计意图:

[这一过程既训练了学生的表达、思维能力,又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并使学生明白只要我们自己喜欢,自己舒服,与众不同也不是问题。

]

3、拓展训练,完成课后“小练笔”。

师:

课文学到这儿,其实已经学完了,但是,作为这篇文章的读者,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想对谁说?

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交流(小象、小兔子、小鹿子、小马、小老鼠等身份,引导说出

多元、个性化的语言,如我们要坚持做自己,不盲目学别人话题等)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最后试着把它写下来,达到说写相结合。

]

教学评析:

这两堂课都是围绕着“读—悟—想—说—写”等形式进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平等、轻松的气氛中快乐地完成学习任务,学会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