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重点总结肝硬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1253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医学重点总结肝硬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临床医学重点总结肝硬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临床医学重点总结肝硬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临床医学重点总结肝硬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临床医学重点总结肝硬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临床医学重点总结肝硬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临床医学重点总结肝硬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临床医学重点总结肝硬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临床医学重点总结肝硬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临床医学重点总结肝硬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临床医学重点总结肝硬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临床医学重点总结肝硬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临床医学重点总结肝硬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临床医学重点总结肝硬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临床医学重点总结肝硬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临床医学重点总结肝硬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临床医学重点总结肝硬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临床医学重点总结肝硬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临床医学重点总结肝硬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临床医学重点总结肝硬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重点总结肝硬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临床医学重点总结肝硬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重点总结肝硬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临床医学重点总结肝硬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干扰线粒体电转运链;

抑制细胞核修复;

激活补体;

干扰微管功能引起肝细胞内水及蛋白滞留、肝细胞肿胀。

乙醇转变为乙醛过程中,辅酶I(NAD)与还原型辅酶I(NADH)比例下降,减少乙酰辅酶A形成,抑制三羧酸循环,脂肪氧化减弱,肝内脂肪酸合成增多,形成脂肪肝、酒精性肝炎,严重时发展为酒精性肝硬化。

一般而言,每日摄入乙醇50g10年以上者8%-15%可导致肝硬化。

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NASH)是仅次于上述二种病因的最为常见的肝硬化前期病变。

病因有代谢异常综合征、空回肠分流术、药物、全胃肠外营养、营养不良等。

4.化学毒物或药物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双醋酚酊、甲基多巴、四环素等,或长期反复接触某些化学毒物如磷、砷、四氯化碳等,均可引起中毒性肝炎,最后演变为肝硬化。

5.长期胆汁瘀积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

在本章附录中分别讨论。

6遗传和代谢疾病由遗传性和代谢性疾病的肝脏病变逐渐发展而成的肝硬化,称为代谢性肝硬化。

(1)血色病(hemochromatosis):

系由铁代谢障碍,过多的铁质在肝组织中沉着所引起的肝硬化。

多数病例呈小结节性肝硬化,晚期病例亦可表现为大结节性肝硬化。

临床上主要有肝硬化、糖尿病、皮肤色素沉着及性腺萎缩等表现,均系含铁血黄素沉着于脏器和组织所致。

(2)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degeneration)或称Wilson病:

多见于青少年,由先天性铜代谢异常,铜沉积子肝脑组织而引起的疾病,其主要病变为双侧脑基底核变性和肝硬化,临床上出现精神障碍、锥体外系症状和肝硬化症状,并伴有血浆铜蓝蛋白降低、铜代谢障碍和氨基酸尿等。

(3)半乳糖血症(galactosemia):

为婴幼儿及少年疾病。

由于肝细胞和红细胞内缺乏半乳糖代谢所需的半乳糖-1-磷酸-尿苷酰转换酶,以致大量半乳糖-1-磷酸和半乳糖堆积在肝细胞,造成肝脏损害,并可致肝硬化。

其临床表现为呕吐、腹泻、营养不良、黄疸、腹水、白内障、智力迟钝、半乳糖血症、半乳糖尿和氨基酸尿等。

(4)αI抗胰蛋白酶(α1–antitrypsin,α1-AT)缺乏症:

α1-AT是由肝脏合成的低分子糖蛋白,占血清α1球蛋白的80%-90%,有抑制胰蛋白酶和其他蛋白酶如弹力蛋白酶的作用。

α1-AT基因位于第14对染色体上,基因异常导致α1-AT缺乏或产生异常的α1-AT,在肝脏堆积,导致肝硬化。

(5)糖原贮积病(glycogenosis):

只有第4型糖原贮积病(又名Andersen病)伴有肝硬化,多见于儿童。

由于缺乏淀粉(1,4,1,6)-转葡萄糖苷酶而致肝细胞内有大量糖原贮积。

临床表现肝呈大结节状进行性肿大,常伴有脾肿大、黄疸和腹水,因肝硬化病变呈进行性加重,最后可有肝功能衰竭。

(6)酪氨酸代谢紊乱症:

或称酪氨酸血症(tyrosinemia),是由酪氨酸代谢紊乱所引起。

肝硬化,低磷酸血症引起的佝偻病,多发性肾小管回吸收缺陷,血和尿中酪氨酸浓度增高为其临床特征。

7.肝脏瘀血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和各种病因引起的肝静脉阻塞综合征(BuddChiari综合征)和肝小静脉闭塞病(venoocclusivedisease

VOD),均可使肝内长期瘀血、缺氧,而导致肝小叶中心区肝细胞坏死、萎缩和消失,网状支架塌陷和星芒状纤维化,称瘀血性肝硬化。

由心脏引起的肝硬化也称为,心源性肝硬化。

8.免疫紊乱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最终可发展为肝硬化。

根据患者体内循环抗体的不同,可分为I型(狼疮样)、lIa和lIb型。

9.隐源性所谓隐源性肝硬化不是一种特殊的类型,而是由于病史不详,组织病理辨认困难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标准等原因未能查出病因的肝硬化约占5%-10%。

其他可能的病因包括营养不良、血吸虫病、肉芽肿性肝损、感染等。

[病理]

(一)肝脏

1.小结节性肝硬化在典型的小结节性肝硬化病例肝脏体积大多正常或增大,特别当伴有脂肪变时。

肝的硬度增加,肝包膜常增厚。

肝脏的颜色变化视黄疸、脂肪沉着、纤维化与充血程度而异。

典型的小结节性肝硬化多呈橘黄色、红黄色或棕栗色。

表面不平,呈弥漫的颗粒状或结节状(图18-40-1),结节细小而均匀。

肝切面可见无数比较整齐的圆形或近圆形的岛屿状结节,多数直径小于3mm,颜色为橘黄或带绿色,结节间有纤细的灰白色结缔组织间隔。

镜下变化:

肝内广泛增生的结缔组织,破坏了正常的肝小叶结构。

肝实质被纤维间隔分割为大小不等、圆形或近圆形的肝细胞集团称为假小叶。

在有些纤维隔内可见到较多的成纤维细胞、假胆管(小胆管样结构)和炎症细胞,表示纤维隔是由汇管区伸向肝小叶的。

如纤维隔内细胞很少,没有假胆管而有脂褐素或铁色素,则表示纤维隔是来自小叶肝细胞间网状纤维聚合形成的胶原纤维。

假小叶中的肝细胞大小不一,可萎缩、正常或增大。

有的假小叶肝细胞再生活跃,再生肝细胞体大,排列很不规则,胞质色淡,核大而色深,并可有双核。

假小叶常由几个不完整的肝小叶构成,因此中央静脉的位置不在小叶的中央,数目可以多到2-3个,也可以缺如。

在假小叶的中央有时可发现汇管区。

假小叶内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坏死以及胆汁瘀积、胆色素沉着等(图18-402)。

早期酒精性肝硬化可有酒精性肝炎的病理变化。

变性的肝细胞内含有乙醇透明小体,周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汇管区因炎症而增大,并有单核细胞浸润和小胆管增生。

在瘀血性肝硬化,由于长期瘀血、缺氧,小叶中央区首先发生肝细胞萎缩坏死,并出现明显的纤维化。

肝脏体积略缩小,质硬,呈红褐色,有红黄相间的斑

纹,表面呈细颗粒状。

2.大结节性肝硬化大结节性肝硬化是在肝实质大量坏死的基础上形成的,是肝硬化中常见的类型。

由于肝脏各叶坏死程度不一,肝轮廓变化常较显著,重量多有减轻,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结节和深浅不同的塌陷区(图18-40-3),有时左叶完全萎缩,有叶不规则隆起成为巨块,状似肿瘤。

最大结节的直径可达5cm以上,一般均大于3mm,在显微镜下可见到大小不等,形态不整齐的假小叶被厚实且宽度不等的纤维隔所分割。

在结缔组织中有时见到几个汇管区挤在一起,往往有假胆管增生和圆形细胞浸润,假小叶是由再生的肝细胞团形成的。

在坏死程度较重区域,假小叶中肝细胞不再呈辐射状排列(图18-40-4),坏死可呈带状分布,甚至涉及整个小叶。

肝细胞形状不一,有胆汁着色,无或仅有轻微脂肪变化,常可见到异形的肝细胞,在坏死轻微的部位,许多小叶仍保持正常结构。

如果汇管区呈不规则增宽,有明显的炎症和纤维化,假小叶周围的肝细胞有碎屑状坏死、气球样变、嗜酸性小体等则表示活动性肝炎继续存在。

慢性乙型肝炎感染导致的肝硬化常为大结节型,用荧光免疫方法可显示肝细胞内HBsAg;

在光学显微镜下含HBsAg的肝细胞呈毛玻璃样;

用地伊红(orcein)染色法,胞质内的HBsAg呈光亮的橘红色。

慢性丙型肝炎导致的肝硬化也为大结节性,淋巴滤泡、散在的肝细胞脂肪变性、胆管病变和小叶及门静脉炎症支持本病的诊断。

(二)脾脏常中等度肿大,由于门静脉压增高后,脾脏慢性瘀血、脾索纤维组织增生所致。

镜检可见脾窦扩张、窦内的网状细胞增生和吞噬红细胞现象。

脾髓增生。

脾动脉扩张、卷曲,有时可发生粥样化。

脾静脉曲张,失去弹性,常合并静脉内膜炎。

(三)胃肠道由于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和直肠粘膜下层静脉可曲张、瘀血,常发生破裂而大量出血。

胃肠粘膜常因瘀血水肿而增厚,胃粘膜血管扩张、充血形成门脉高压性胃病有时伴有慢性炎症。

本病合并消化性溃疡者,并不少见。

(四)肾脏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常可引起膜性、膜增殖性和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及肾小球硬化。

产生门静脉高压和腹水形成时,肾皮质血管特别是肾小球入球动脉出现痉挛性收缩,初期可仅有血流量的减少而无显著的病理改变,但病变持续发展则可导致肾小管变性、坏死。

持续的低血钾和肝功能失代偿时,胆红素在肾小管沉积,胆栓形成,也可引起肾小管变性、坏死,并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五)内分泌腺睾丸、卵巢、肾上腺皮质、甲状腺等常有萎缩及退行性变。

[病理生理]

上述各种病因引起广泛的肝细胞坏死,导致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

肝内星状细胞激活,细胞因子生成增加,胶原合成增加,降解减少,细胞外间质成分变化、肝窦毛细血管化、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纤维隔血管交通吻合支产生以及再生结节压迫,使肝内血液循环进一步障碍,肝脏逐渐变形、变硬,功能进一步减退,形成肝硬化。

其中窦周纤维化和内皮下基底膜形成(即肝窦毛细血管化)对于纤维化造成的临床后果起主要作用。

由于弥漫性屏障形成,降低了肝细胞的合成功能,和/或影响门静脉血流动力学(肝窦变狭、肝窦血流受阻),造成肝细胞缺氧和营养供给障碍,加重细胞坏死,使始动因子持续起作用。

此外,门静脉小分支与肝静脉小分支之间通过新生血管或扩张的肝窦等发生异常吻合,门静脉与肝动脉之间也有短路形成。

上述肝血管网结构的异常,常是发生肝功能不全和门脉高压症的基础。

(一)门静脉高压症正常成人的肝血流量约1500ml/min,其中2/3的血液和1/2的氧供来自门静脉。

门静脉压力持续升高超过正常值6-10mmHg(0.8-1.3kPa)称为门静脉高压。

肝硬化病人一般在20mmHg左右,门静脉压力取决于门静脉内血流量和门静脉阻力,肝硬化时,肝内门静脉血流受阻,全身的高动力循环又引起门静脉血流量增多,导致门静脉压力增高,引起充血性脾肿大、腹水、侧支循环建立,继发食管胃静脉曲张等,称为门静脉高压症。

肝硬化时产生的门静脉高压主要是窦性和窦后性的,产生的原因为:

①狄氏间隙胶原沉积使肝窦变狭;

②肝窦毛细血管化导致肝窦顺应性减少;

③再生结节压迫肝窦和肝静脉系统,门静脉血流流入肝血窦时发生瘀积及窦后肝静脉流出道受阻;

缩血管激素(如5-羟色胺,5-HT)作用于门静脉上受体,增加血管阻力;

末端肝小静脉旁或窦周从激活的肝星状细胞转化而来的肌成纤维细胞收缩,引起血窦的直径缩小,从而引起肝内阻力的增加。

肝动脉分支与门静脉属支沟通吻合,使肝动脉压传到门静脉,使门静脉压力更升高。

(二)侧支循环的建立与扩大门静脉与体静脉之间有广泛的交通支,在门静脉高压时,为了使瘀滞在门静脉系统的血液回流,这些交通支大量开放并扩张成为曲张的静脉,其与体循环的静脉发生吻合而建立侧支循环,因此门静脉血可不经肝脏而直接回到右心。

主要的侧支循环有下列各路:

1.在胃底部,门静脉系的胃冠状静脉等与腔静脉系的肋间静脉、膈静脉、食管静脉和半奇静脉吻合,形成食管下段与胃底静脉曲张。

这些曲张静脉由不结实的粘膜下层组织所支持,经常受到食物的摩擦和反流到食管的酸性胃液侵蚀,容易发生破裂而出血,严重者可以致死。

食管胃底静脉出血的危险性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门静脉压力升高(>

12mmHg)是胃食管静脉曲张形成及其出血的主要

因素。

曲张静脉壁张力(T)是决定是否会出血的主要条件:

T=(P1-P2)•R/W

P1为曲张静脉内压,与门静脉压力相关;

P2为食管腔压力,(P1-P2)是门静脉血流施加于食管静脉壁上的透壁压;

R为曲张静脉的半径;

W为静脉壁的厚度。

故门静脉压力增加、曲张静脉体积粗大(>

5mm)、壁变薄(红色征)均可使T升高超过弹性限度而导致破裂出血。

测定T值对预测静脉由张出血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脐周围的皮下静脉在胎儿时期与脐静脉相通.出生后,脐静脉闭塞。

在门静脉高压时由于脐静脉重新开放并扩大,脐周围和上腹部可见到皮下静脉曲张。

3.门静脉系的上痔静脉与腔静脉系中、下痔静脉吻合,形成房核。

4.在所有腹腔器官与腹膜后组织接触或与腹壁粘着的部位,均有侧支循环的建立,包括肝至膈的脐旁静脉、脾肾韧带和网膜中的静脉、腰静脉或后腹壁静脉,以及剖腹术后瘢痕组织内形成的静脉等。

大量门静脉血液不经过肝脏而进入体循环,可引起肝性脑病、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等并发症。

(三)腹水形成肝硬化腹水形成的机制相当复杂,最基本的始动因素是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不全。

随着疾病的发展,许多其他因素也参加作用。

1.门静脉压增高是形成腹水的主要原因。

当门静脉压力<

12mmHg时很少形成腹水。

肝硬化门脉高压时产生的高动力循环导致内脏和外周小动脉扩张,动脉循环充盈相对不足,激活交感神经系统(SNS)、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增加抗利尿激素(ADH)释放,造成肾脏血管收缩和钠水滞留,潴留的体液漏到组织间隙形成腹水和水肿。

同时由于肝窦压力的增加激活肝内压力受体,造成肝肾反射,加重了钠潴留。

肝窦压力的增加还可使肝淋巴液生成过多。

正常人每天经胸导管引流800-1000ml淋巴液,经左锁骨上静脉到体循环。

肝硬化患者可产生淋巴液8-1OL/d,最多达20L/d。

当胸导管不能引流过多的淋巴液时,就从肝包膜直接漏入腹腔形成腹水。

2.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在肝硬化病例,由于肝脏合成白蛋白的功能减退,蛋白类食物的摄入不足和消化吸收障碍以及血浆白蛋白不断漏入腹腔,因此血浆白蛋白量可显著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随之下降。

一般当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L时,常有腹水或水肿产生。

实验性门静脉梗阻,如果不同时造成实验动物低白蛋白血症,常不足以产生腹水。

临床上常见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患者可无腹水,但在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后或由于其他原因使血浆白蛋白量减低时,随即产生腹水,一旦血浆蛋白量恢复正常,即使门静脉高压情况不变,腹水亦可以消退。

3.肾脏因素肝硬化时由于肾脏血液动力学的明显改变,最后导致钠和水的潴留,从而促使和加重腹水的形成。

(1)有效血容量减少:

肝硬化时内源性扩血管物质如胰高糖素、一氧化氮增多以及缩血管物质G蛋白依赖的传导途径受损引起的对缩血管物质的低反应性,造成高动力循环内脏血管扩张,有效血容量降低,肾脏灌注量也降低。

(2)肾血管收缩:

有效血容量的降低,肾灌注量的不足,均可导致RAAS活力增强,从而使肾血管收缩和肾血流量再分配。

SNS兴奋时增强,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引起肾动脉收缩。

内皮素、腺苷及肾脏生成的白三烯均是引起肾血管收缩的局部因子。

肝细胞功能衰竭和侧支循环形成的内毒素血症,也可使肾血管收缩。

(3)肾血流量重新分配:

正常时肾脏皮质血流供应占肾血流量的90%左右,肾髓质部分仅占10%左右。

皮质内肾小球动脉口径细,入球小动脉壁上有丰富的交感神经末梢,而髓袢血管的口径大,阻力小,动脉壁上无交感神经末梢分布。

当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和肾血流量减少时,肾血管强力收缩,肾皮质的血流明显减少,而髓质部的血流相对增多。

皮质缺血,肾小球滤过率降低,髓质血流增加,髓袢浓缩和重吸收增加。

临床上出现少尿或无尿,以及水、钠滞留。

严重者则可形成所谓功能性肾衰竭。

4.内分泌因素的作用

(1)RAAS的活力增加:

SNS兴奋时,剌激肾脏近球小体合成肾素,同时由于肝脏对肾素灭活减少,造成肾素活性增加,进而引起血管紧张素II合成增加,其剌激近曲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并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ADH),剌激肾上腺皮质合成醛固酮。

后者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的重吸收。

(2)ADH增多:

ADH的分泌受视上核感受血浆渗透压的细胞受体和血容量及动脉压变化的(非渗透压性)调节。

肝硬化患者ADH分泌主要受后者调节。

有效血容量的减少和动脉压下降刺激ADH分泌增加;

肝功能损害造成其灭活降低。

ADH通过与集合管细胞基底侧膜上V2(水通道2)受体结合重吸收水,造成排水功能障碍和稀释性低钠血症。

(3)心钠素的减少:

心钠素有增加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减低肾小管对钠的回吸收和抑制醛固酮的释放作用。

肝硬化腹水患者有效血容量减少,心房内压降低,血浆中心钠素相对不足或机体对心钠素的敏感性降低致钠水游留,促使腹水形成。

(4)雌激素:

有促使水钠潴留作用,肝功能损害时,雌激素灭能作用减弱,以致水钠潴留。

(5)其他内分泌因素:

前列腺素A(PGA)、前列腺素E(PGE)有明显的排钠利尿作用。

肝硬化时,前列腺素分泌减少,可导致水钠潴留而促进腹水形成。

血管活性肠肽(VIP)可引起肾灌注量和尿钠排出的降低,在肝功能衰竭时,灭能作用减弱,以致钠潴留。

另外,大量腹水使腹腔内压力增高,更加重门静脉阻塞程度,并影响肾静脉血液的回流。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时,排尿量更为减少。

综上所述,可见腹水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血清白蛋白的减少是引起水钠潴留的重要因素,而门静脉高压则是使水分主要潴留在腹腔内的主要原因。

(四)内分泌变化

1.性激素的紊乱

(1)雌激素的增加:

肝脏是雌激素代谢的主要器官,肝硬化时雌激素在体内蓄积和在尿中排泄增多,其原因为:

①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增加,现认为这是主要机制。

肝病时由于睾丸酮转化及肾上腺产生雄烯二酮增多,使后者经周围组织芳香化产生雌二醇(El)增多。

El经肝脏及脂肪组织转换,雌三醇(E3)随之增多,睾丸酮与El可转化为雌酮(E2).El和E3的增加可通过反馈作用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导致促性激素的分泌减少,而引起女性化。

②肝脏对雌激素灭能作用减退。

③雌激素随胆汁排泄减少,经肝肠循环的回吸收减少。

(2)雄激素减少:

男性雄激素的减少,不一定由于睾丸萎缩和肝功能减退,而是由于雌激素过多,反馈地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所致。

另外,雄激素转换为雌激素的转换率较正常增加。

2.垂体后叶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3.皮质醇皮质醇水平多数正常,部分因糖皮质类固醇减低或促皮质素释放因子受抑制,ACTH分泌减少而减低,部分因血浆皮质素结合球蛋白及白蛋白均低,或肝灭活障碍而提高。

4甲状腺激素肝硬化病人血清总T3、游离T3减低,游离T4正常或偏高,严重者T4也降低。

上述改变与肝病严重程度之间具有相关性。

由于肝病时5'

-脱腆酶活性降低,T4转化为T3减少,反T3(rT3)形成增加,临床上可致生化性低T3综合征。

此外,肝硬化血氨增高时,多巴胺类物质减少,可使TSH水平增高。

(五)血液改变

1.脾功能亢进门静脉高压所致的脾阻性充血,以及毒性或炎性因素引起的单核吞噬细胞增生和纤维变,均可致脾月中大。

晚期牌肿大常伴有脾功能亢进,表现为显著的血白细胞与血小板减少,少数有红细胞减少。

2.凝血障碍

(1)凝血因子合成减少:

肝脏是合成蛋白的主要场所,而凝血因子多为蛋白质。

体内13种凝血因子除凝血因子III、VI及少数合成部位不明的凝血因子XI、XII外,均由肝脏合成。

肝硬化时,首先合成减少的是维生素K依赖因子(凝血因子II、VII、IX、X).引起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凝血因子I、V在严重肝损害才明显减少。

(2)凝血因子消耗过多:

肝硬化时可产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使凝血因子消耗增加。

其原因为:

①失代偿期肝硬化时,损伤的肝细胞能释放凝血致活物质(蛋白磷脂复合物),加速凝血活素复合体的形成,促进凝血;

②肝功能损害时,不能清除己活化的凝血因子,促进凝血,形成DIC;

③脾肿大和侧支循环建立增加了血管内皮表面积,加之血流瘀滞使红细胞与血小板易被破坏而诱发血管内凝血;

④肝病并发的内毒素血症可直接激活因子泪。

(3)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

正常肝脏具有抗纤维蛋白溶解酶(抗纤溶酶)与清除纤溶酶活化素的作用,故可避免发生纤维蛋白溶解。

肝硬化失代偿时则可发生纤维蛋白溶解,其机制为:

①抗纤溶酶合成减少,纤溶酶活性增加,纤维蛋白溶解加速;

②血液中有游离的纤溶酶原活化素,能激活纤溶酶原变为纤溶酶,此活化素在肝硬化时不被灭活,故纤溶酶活性增加,纤溶加速。

(4)血小板质和量的改变: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时,脾脏疲血肿大,伴脾亢时血小板大量破坏,而致血小板减少。

纤维蛋白溶解时,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FDP)能干扰血小板的聚集。

3.贫血肝硬化时常有轻度不等的贫血,其中2/3为轻至中度,主要为正常细胞性或小红细胞性贫血,偶见巨细胞性贫血。

引起贫血的原因:

①脾阻性充血,使大量红细胞长期瘀滞在脾窦而发生溶血;

②脾功能亢进;

③由于脂肪代谢紊乱,血浆中有某种异常类脂质可引起溶血;

④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物质的摄入不足、吸收不良和利用障碍。

营养性巨红细胞贫血在酒精性肝硬化较常见。

在非酒精性肝硬化,失血和缺铁可能是贫血的重要原因。

晚期病例常有红细胞生成抑制和铁的利用障碍。

(六)肝性脑病

[临床表现]

在我国本病患者以20-50岁男性多见,青壮年患者的发病多与病毒性肝炎有关。

肝硬化的起病和病程一般缓慢,可能隐伏数年至十数年之久(平均3-5年)。

起病时可无症状,病情逐渐发展,到后期出现两大类主要症状,即肝功能衰退和门静脉高压症。

此时可出现黄疸、腹水及消化道出血和肝性脑病等并发症。

临床分类也以是否出现上述表现将肝硬化划分为代偿和失代偿期。

(一)代偿期肝硬化

无上述临床表现。

无症状者占30%-40%,常在体格检查或因其他疾病行剖腹术时,甚至尸体解剖时才被发现。

其他一部分患者症状无特异性,如低热、乏力、恶心、体重减轻、白细胞及血小板低下,在求诊时怀疑此诊断。

部分慢性肝炎

患者行肝活检时诊断此病。

(二)失代偿期肝硬化

l一般症状包括食欲减退、乏力和体重减轻。

前者常伴恶心呕吐,多由于胃肠瘀阻性充血、胃肠道分泌与吸收功能紊乱所致。

腹水形成、消化道出血和肝功能衰竭更加重此症。

由于进食、吸收消化功能障碍引起体重减轻。

有时由于腹水和水肿,体重减轻并不明显,但可见患者有明显的肌肉萎缩。

乏力常与肝病活动程度一致,除由于摄入热量不足外还与肝功能损害导致胆碱酯酶减少影响神经肌肉正常功能以及乳酸转化为肝糖原过程障碍,肌肉活动时乳酸蓄积有关.

2.腹水患者主诉腹胀,少量腹水常由超声或CT诊断,中等以上腹水在临床检查时可发现,后者常伴下肢水肿。

5%-10%腹水者可出现肝性胸水,见于右侧,但也有双侧甚至仅为左侧胸水者。

这是由于胸腔负压导致腹水经过脑肌缺损处进入胸腔有关。

偶尔当腹水形成率等于其进入胸腔的速率时,患者可仅有胸水而无腹水。

3.黄疸巩膜皮肤黄染、尿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