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41442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企业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国企业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国企业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国企业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企业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文档格式.doc

《我国企业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企业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文档格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企业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文档格式.doc

技术创新是跨国公司的优势。

目前,发达国家500家大跨国公司拥有全世界90%的生产技术和75%的技术贸易,呈现明显的“二八律”,即20%的大企业研发对技术进步的贡献率为80%。

在正常情况下,没有哪一个国家会放弃技术引进的比较利益,一切从头做起。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自主创新有三个方面的涵义:

一是原始创新,二是集成创新,三是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再创新。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性创新能力,大力提高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

新时期,消化吸收再创新已成为自主创新的重要组成。

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通过技术引进再创新实现技术赶超是可行的。

笔者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技术创新三个环节分析,认为制约我国企业技术赶超的瓶颈是企业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引进缺乏层次

从世界范围看,技术引进可以被划分为成套生产技术引进、关键设备引进、专有技术或专利技术引进、智力引进或技术人才引进四个层次。

成套设备购置、尤其是直接用于生产目的组装生产线的引进,为技术引进中的最低层次。

据统计,1979-1998年间,在我国大部分引进合同中,成套设备等硬件占了合同总额的90%以上,技术费用仅合同总额的7%-8%。

而少量的专利技术、专有技术的引进,只有少数企业技术引进获得成功,并且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进行彻底的消化吸收。

此时发达国家又推出了新一代技术产品,刚消化吸收的技术又面临新技术的冲击,不可避免的陷入技术落差陷阱。

2.跨国公司的技术封锁

我国80年代的大批技术引进是在与发达国家技术落后20年的前提下进行的,当时的技术水平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赶超发达国家。

因此,跨国公司才可能进行技术转让。

而现在,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及扩散,很可能会培养出自己的竞争对手,因而其必然采取手段进行技术封锁。

在限制技术转让方面,跨国公司一方而敦促发展中国家健全和完善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体系,另一方而将核心技术紧紧抓在手中,不向发展中国家转让。

在不得不转让技术时,跨国公司注重把一项技术或工艺流程分割成几部分分别转让给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其中一项技术往往不能使对方形成优势。

也就难以对自己形成较大的威胁。

在防止技术扩散方面,跨国公司通过在母公司进行技术研究与开发,然后在海外子公司进行生产来控制核心技术的扩散。

即使有一些技术扩散,也具有强烈的内部化倾向,即更多把技术转让给跨国公司独资经营的子公司或具有控股权的子公司。

一项成套技术输出的典型过程是:

输出装配技术和设备的散件,在受让公司进行组装;

然后帮助受让公司慢慢消化所有技术,逐步减少零部件的供应;

最后,受让公司完全消化这套技术,开始独立制造。

此时,技术输出的公司早己淘汰这项产品,推出更新的、技术更先进的产品。

3.技术溢出效果不明显

通常技术溢出是在跨国公司非情愿或无意识状态下完成的。

虽然跨国公司有多种技术溢出渠道,但其溢出效应是潜在的,东道国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注意吸收,才能产生明显的技术溢出。

国外对有关外资溢出效应研究的部分统计表明,45%认为溢出为正,42%认为溢出为不确定,13%认为溢出为负。

而中国的部分研究表明,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外商在中国的投资企业产生了技术溢出效应。

我国政府从70年代末提出“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政策,希望以巨大的中国市场为“诱饵”,吸引外商向中国企业转让技术,或是在中国投资,带来并扩散先进的技术,进而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能力。

虽然在政府出台的政策明确限定外资必须附带先进技术,但是由于各级地方政府相互攀比竞争,重在招商引资数量,导致部分外资企业技术水平甚至略低于国内企业。

4.企业技术消化吸收能力不足

引进技术与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本来同属一个完整的技术系统,然而我国目前的引进技术与引进技术的消化系统却由不同的部门或同一部门的不同机构分管,导致了两者的严重脱节。

造成不能从管理上形成统一的管理及监督机制,不能有力地促使引进技术企业对引进技术进行充分的消化吸收。

此外,目前我国技术市场管理尚不完善,使潜在的消化吸收企业对创新技术的预期收益大打折扣,从而没能形成一个有效的外在机制,以促进企业进行消化吸收。

近年企业对技术的消化吸收投入有所提高,但仍显不足,消化吸收强度不够(消化吸收强度=技术消化经费支出/技术引进经费支出)日本和韩国成功的经验是在技术引进的同时也大幅度增加消化吸收的投入,消化吸收强度大致保持在7~8的水平。

日本每买进1美元的技术专利,平均要花4到10美元的消化和开发研究费用。

而我国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引进经费支出高达397亿元,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仅61亿元,消化吸收强度为0.15。

5.技术创新“主体缺位”

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企业不能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政府主管部门所拥有的资源和权力常常左右着企业的行为。

使企业既没有自主经营的决策权和管理权,也不承担任何责任,尤其是不承担盈亏责任。

从而造成技术发展“主体缺位”的现象。

在以获取技术为目的的国际技术合作过程中,需要对原有的生产流程与设备进行较大规模改造,提高技术管理人员的素质,这等于提高了国内企业吸收新技术的启动成本。

因此,企业家对于购买设备的热情超过了对于培养自身创新能力的热情。

6.企业缺乏技术创新团队

首先,企业缺少一线的科研人员。

国家每年毕业工科博士上万名,但从高级科技人员最密集的30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来看,仍有84家没有一名博士。

全国192家中央级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只占总数的2.1%,高级技师仅占工人队伍的0.16%。

国有企业科技人才的不足与流失,极大的削弱了企业的消化吸收能力。

其次,企业中缺少高水平的高级技工队伍。

新产品的产生需要创新企业家、科研人员、高级技术工人通力合作,科研人员的设计方案通过技术工人工艺技术得以实现。

日本企业是先由工艺改进、工艺创新起步,进而进行渐进性技术创新的。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许多老技师的高超工艺都已失传。

现行教育体制培养下,学生普遍动手能力较差,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技工队伍的培养。

基于以上主客观因素,我国大部分企业未能彻底吸收引进的先进技术,形成自主创新能力,也就从根本上制约了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技术引进层次

战后日本直接从美国引进高新技术,与拥有世界最先进技术、而不是仅与拥有二三流技术的国家保持和发展密切关系,使得日本源源不断的从最先进技术产生地获得技术成果,每年引进技术项目的一半以上是美国技术,特别在高新技术方面,美国技术占有率,在80-90%左右。

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行业,技术引进应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以市场前期技术为引进对象,引进专有技术、专利技术。

政府审批过程中应严格把关,限制成套设备的大规模购进。

而企业应以长远利益为重,以实现自主创新为目标,对所引进的技术并不急于生产出产品,而是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开发出更高水平技术的产品。

2.强化技术溢出效应

政府层面,应改进吸收外资管理,大力提高吸收外资质量,强化外商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

首先应改变单纯追求招商引资数量和盲目攀比优惠政策的引资模式,转到主要依靠改善投资软硬环境来吸引外资的轨道,优化外商投资产业结构,鼓励外商转让先进技术。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发挥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公司作用。

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从客观上给予我们借鉴学习少走弯路的机会,另一方面它们的技术扩散,对我国技术创新有积极影响。

政府应对跨国公司在华研究机构制定明确的激励、规范政策,鼓励外资企业在我国设立研发中心,开展本土化的创新活动,并责成主管部委负责相关政策的制订和有关事务,充分发挥和利用外资在华研发机构的作用。

企业层面,国内有实力的企业与外商开展包括并购、合作开发、战略联盟、技术联盟、人员交流等广泛多样的合作合资,提升合作水平和层次,增强谈判能力、学习能力和转化能力,以进一步强化吸收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

3.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创新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的科技活动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企业被边缘化。

而今天在国际上展现国家竞争实力的恰恰是企业,国际上有6万多家跨国企业,控制了世界技术转移的90%、投资的80%。

加快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探索创新人员凭借其创新产权在企业占有股份或期权的方法。

建立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要方式的技术创新体系及运行机制。

支持企业建立、健全不同形式的技术开发机构。

加速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运行机制。

企业技术中心要加强自身建设和机制完善,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的开发能力。

形成一批接近国际或国内一流水平的企业、行业或区域创新基地。

重点企业普遍建立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

在大中型企业中,积极鼓励建立以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技术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的改革和发展。

4.提高技术消化吸收能力

政府层面应建立对企业消化吸收的干预机制,完善关于消化吸收的相关法规政策,推动消化吸收再创新。

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给予适当的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如:

发行由政府担保的专项用于消化吸收的投资债券;

建立消化吸收创新基金;

加强对消化吸收工作中的部分风险进行补贴等。

配合产业结构调整和重大产业技术升级的需要,引导好重大先进技术装备的引进和消化吸收工作。

通过努力,使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成为增强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企业层面应重视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加大对消化吸收的投入,增加企业消化吸收费用支出比重,提高消化吸收强度。

对引进的技术不仅要学得快,而且要改良、发展得快。

促进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

5.构建企业技术创新团队

首先,企业应不惜重金引进科研人才,通过激励机制使其在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发挥实际作用。

目前,美国企业员工中的研发人员占的比例一般都在1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50%。

有关资料显示,在美国从事研究开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中,约有四分之三受雇于私人企业,其所占份额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已成为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最大用人部门,亦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

同时,进行校企联合,构建以高校科研人员,企业科研人员,企业高级技术工人组成的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对引进技术快速消化吸收,同类国外产品设备进行反求、破译,研究其结构造型、功能原理、工艺材料及有关参数等,并通过现代的科学测试、测绘方法,了解掌握其关键性的技术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钻研技术、改进工艺,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

参考文献:

[1]秦书生.基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自主创新困境及消解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8(7):

16-18.

[2]朱星华,程广宇,高志前.促进企业为主体创新为目标的新时期技术转移体系建议[J].科技管理研究,2006

(1):

1-3.

[3]李力.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J].中国经贸导刊2005(7):

23-24.

[4]彭水军,包群,赖明勇.技术外溢与吸收能力:

基于开放经济下的内生增长模型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8):

35-45.

[5]李军,邹礼瑞.企业技术引进再创新内部关键因素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7):

65-66.

作者简介:

朱茜(女)1977,安徽寿县人,助理研究员

联系方式:

E-mail:

zhuqian6323@

电话:

0511-8878516913815153649

邮编:

212013

通信地址:

江苏镇江市学府路301号江苏大学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