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语法知识分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1679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88 大小:7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语法知识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古代汉语语法知识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古代汉语语法知识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古代汉语语法知识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古代汉语语法知识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古代汉语语法知识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8页
古代汉语语法知识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8页
古代汉语语法知识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8页
古代汉语语法知识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8页
古代汉语语法知识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8页
古代汉语语法知识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8页
古代汉语语法知识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8页
古代汉语语法知识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8页
古代汉语语法知识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8页
古代汉语语法知识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8页
古代汉语语法知识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8页
古代汉语语法知识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8页
古代汉语语法知识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8页
古代汉语语法知识分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8页
古代汉语语法知识分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8页
亲,该文档总共8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语法知识分析.docx

《古代汉语语法知识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语法知识分析.docx(8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代汉语语法知识分析.docx

古代汉语语法知识分析

第六章语法

(二)——虚词部分

[教学要求](8学时)

让学生了解古代汉语各类虚词的语法特点,掌握各类常用虚词的主要用

法。

第一节副词

一、什麽是虚词?

关于代词、副词的归属问题。

《辞海》:

“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但同句子的语法结构密切相关。

如介

词、连词、助词等。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

“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

分,它们的作用主要是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这种词叫虚词。

虚词可分为介词、

连词、助词,语气词等四类。

叹词是特殊的实词。

”《辞海》避开副词、代词不

谈,而黄伯荣、廖序东则是将副词、代词归入实词之中。

吕叔湘《文言虚词》

则将代词、副词归为虚词。

因代词、副词可以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故黄伯荣、廖序东将其归为实词,中

学教材将代词归实词,副词归虚词。

吕叔湘将代词、副词均归虚词。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郭锡良《古代汉语》则将代词、副词归为半实半虚

的词。

因它们不能单独表示一种实物,一种实情或一种实事。

实词的性质:

有一定的词汇意义,能独立充当句子的次要成份。

虚词的性质:

不能单独表示一种实物、一种实情或一种事实,不能作句子的

主要成份主语、谓语等。

学习古汉语虚词,一般应回答三个问题:

1.词类;2.语法规则(语法功能);3.

翻译。

二、什麽是副词?

副词特点:

副词是一种半实半虚的词。

作用:

1.古今一致:

基本作用是修饰动词、形容词,作状语。

2.古今不同:

古代汉语的副词能在判断句中修饰名词性词语。

副词的基本功能是修饰动词和形容词,作状语或补语。

可分六类:

1

(一)程度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或性状的副词。

(1)表程度偏高:

“、太、至、尤、良、益、甚、颇”——很、非常问:

“年

事颇高”何解?

(2)表程度偏低:

“少、稍、略、颇”——稍微、逐渐。

现代汉语中的“少”

常作形容词,其含义与“多”相对;古汉语中“少”常作程度副词,是“稍微、

略微”的意思,相当于现代的“稍”。

如:

太后之色少.解。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少解:

稍微消解。

王力《汉语史稿》认为:

“稍”在上古汉语中是“逐渐”的意思,不同于现

代汉语的“稍微”,“稍”具有“稍微”之意,是在唐代才产生出来的。

如:

子尾多受邑而稍致诸君(齐大夫子尾多次受齐君封邑,但他逐渐把土地还

给了齐君。

齐君认为他忠,对之更宠。

)《左传·昭公十年》

“颇”在现代汉语中表示程度深,是“很”的意思。

而古汉语中的“颇”

有两种用法:

一是表示程度高,是“很”的意思;如:

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颇有力:

出了很大的力。

二是表示程度浅,是“稍微”的意思。

如:

至于序《尚书》则略,无年月;或颇.有,然多阙。

(《史记·三代世表序》颇有:

略微有。

(二)范围副词:

表动作行为或性质的范围的副词。

1.表总括(范围大的):

“皆、悉、尽、毕、咸、并、举、具、俱、既”——都、

全;“凡、共”——总、共。

如: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众多的贤者都来到这里,年轻的年老的都聚集一堂。

王羲之《兰亭集序》

“义明康乐宫”广告词:

“群贤毕至康乐宫,少长咸集卫星湖。

2.表限制(范围小的):

“但、徒、特、直、第(弟)、仅”——仅、只。

现代汉语中的“但”是转折连词,古代汉语中的“但”则主要是表示范围的

副词,用来限制范围,是“只”、“仅仅”的意思。

现代汉语中的“不但”、“但

愿如此”等词语中还保留“但”的古代用法。

如: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乐府诗集·木兰诗》)但闻:

只听到。

2

问:

“但愿如此”何解?

答:

只希望这样。

徒善不足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只有善心却不推行之不能治理好国家,

只有好法度却不公之于众也不能独自推行。

)《孟子·离娄上》

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

(既然如此,

那么人之所以作为人,不只是因为是两只脚并且没有毛,而是因为人有分辨能

力。

)《荀子·非相》

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

(孙子对田忌说:

“您只管下大赌注,我能叫您

赢。

”)《史记·孙膑》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不过没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五十步]。

《孟子·梁惠王上》

现代汉语中“仅”只是个限制范围的副词,“只”的意义,但是在古汉语中,

它除了表达这一含义之外,(上古“仅”只有“只”的意义)。

如:

齐王遁而走莒,仅以身免。

(齐王逃到莒国去,只免掉礼貌自身的死亡。

《史记·乐毅列传》

还可以表示数量多,有“几乎”、“将近”“差不多”的意思,“仅”的这

一含义和用法,主要是出现唐代的文中,而且要读“jìn”,一般只用在数

词前。

王力《汉语史稿》:

“‘仅’字在唐代是‘差不多到达’的意思。

是甚

言其多,不象近代的‘仅’字甚言其少。

如:

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

(韩愈《张中丞传后序》)(张巡当初据守睢阳城时,士兵将近一万人,城中居住的人家也将近几万。

)仅

万人:

将近一万人。

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仅十人围:

将近有十围粗。

(三)时间副词

1.表示时间已经成为过去。

既、业、尝、曾——曾经:

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卫灵公曾向孔子问及军事,孔子说:

“俎豆[砧zhēn板、祭盘]一类的礼器,

我曾经听说过,带兵打仗的事,我不曾学过。

”)《论语·卫灵公》

梁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刺盎。

(梁王因此怨恨袁盎,曾经叫人刺杀袁盎。

)《史记·袁

盎晁错列传》

3

现代汉语中的“曾”是时间副词,表示过去的时间,“曾经”的意思。

古代

汉语中的“曾”除了这一用法外,主要是用为表示情态的副词,用来加强否定语

气,可译为“居然”、“竟然”读zēnɡ。

如:

谁谓河广?

曾.不容刀。

(《诗经·卫风·河广》)曾不容:

竟然容不下。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曾不能:

竟然不能。

现代汉语中的“再”是副词,表示事情又一次发生。

古代汉语中的“再”却

是数量词,一般是两次的意思,到了唐代,又可以专指“第二次”。

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激发起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衰落了一点,第三次

击鼓士兵的勇气就泄尽了。

)《左传·庄公十年》

现代汉语“再”的用法古代汉语用“复”,是“又一次”的意思。

田忌一不胜而再.胜。

(《史记·孙膑》)再胜:

两次取得胜利。

现代汉语中的“仍”是副词,表示事情继续发生,“仍然”的意思。

古代汉

语中的“仍”也是副词,但含义却是“频繁”、“多次”。

如:

晋仍.无道而鲜胄。

(《国语·晋语》)仍无道:

多次做不义之事。

(2)表示现在时的:

方、会、适

(3)表示将来时的:

且、将、行

(四)情态副词:

表示一定情态的副词。

1.且

现代汉语中的“且”一般不单独使用,常常是以“而且”的面目出现,是连

词。

古代汉语中的“且”除了相当于“而且”的这种用法外,还经常作副词用。

有时是情态副词,“姑且”、“尚且”的意思。

有时是时间副词,表达“将要”

的含义。

如:

先生且.休矣,吾将念之。

(齐人蒯通劝韩信反刘邦,韩信说:

“你姑且等一等吧,我将考虑你的话。

”)(《史记·淮阴侯列传》)且休:

姑且算了。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史记·鸿门宴》)且不避:

尚且不回避。

斥鴳笑之曰:

“彼且.奚适也?

”(《庄子·逍遥游》)且奚适:

将要到哪里去。

若属皆且.为所虏。

(《史记·鸿门宴》)且为所虏:

将要被俘虏。

2.固——本来、当然:

4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报任安书》

“固”与“也”结合成凝固形式,相当于“本来如此”、“当然如此”,常用

于应答。

(赵高曰)“臣欲谏,为位贱,此真君侯之事。

君何不谏?

”李斯曰:

“固

也!

吾欲言之久也。

”(赵高说:

“我想谏阻君王修阿房宫,但我的地位低贱,

这是你李斯[李斯封真君侯]的事,你怎么不谏阻君王呢?

”李斯说:

“本来如

此,我想谏阻君王已经很久了。

”《史记·李斯列传》

(五)语气副词

“盖”

“盖”是表示语气的情态副词,常放在句子开头,表示提示或推测性论断的

语气,起引起下文的作用,一般不好进行对译。

如:

(1)表提示和推测性论断语气:

不译

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

(天下万物产生了,没有不死的。

(2)表不肯定语气——大概:

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

(我登箕山,箕山上大概有许由[尧舜时隐居

贤士]的墓。

(3)表连接:

不译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屈原作《离骚》,是自己胸中的怨世疾俗感情

的流露。

(六)否定副词:

1.不、弗(表示一般性否定——不。

“不”、“弗”都是表示一般否定的副词。

“不”的古今用法基本相同,既可以

否定动词,又可以否定形容词;既可以否定及物动词,又可以否定不及物动词。

而在秦汉之前,“弗”的使用范围非常狭窄,一般来说,它只能否定及物动词,

而且这个及物动词还不能带宾语。

如:

大司马固谏曰:

“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

大司马固谏曰:

“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

”弗.听。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功成而弗.居。

(《老子》)

5

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墨子·兼爱上》)“弗”所否定的及物动词带宾语的例子,秦汉之前很少见。

如: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孟子·告子上》)汉代之后,“弗”的使用范围放宽,偶尔能见到它否定形容词的用例。

如:

今吕氏王,大臣弗.平。

(《史记·吕太后本纪》)2.毋(无)、勿(表示禁止或劝阻性否定——不要、别。

“毋(无)”、“勿”经常用于祈使句,表示禁止或劝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不要”、“别”。

“毋(无)”与“勿”用法的差异,与“不”与“弗”相当,

“毋(无)”相当于“不”,“勿”相当于“弗”,如:

大毋.侵小。

(《左传·襄公十九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孟子·梁惠王上》)莒人囚楚公子平。

楚人曰:

“勿.杀,吾归而俘。

”莒人杀之。

(《左传·成公九年》)3.未

“未”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没有”。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未”与“未尝”不同:

“未”表示还没有实现,包含将来实现的可能性,“未

闻”即“没有听说”;“未尝”只是简单地否定过去,也许现在已经实现,“未

尝闻”即“没有听说过”。

如:

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

(《史记·孙膑》)臣未尝..闻也。

(《战国策·魏策四》)4.非(匪)(表示对后面的整个谓语进行否定——不是。

非(匪)”否定的不只是它后面的动词,而是后面的整个谓语,并经常用于对判

断的否定,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不是”。

如:

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韩非子·五蠹》)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战国策·魏策四》)5.否(表示应答性的否定——不、不是的)

“否”是表示应答的否定副词,与“然”相对,经常独自成句,可译作“不”、

“不是的”。

如:

孟子曰:

“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

”曰:

“然。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曰:

“否.。

许子衣褐。

”(《孟子·许行》)

6

6.“微”表示事后的假设性否定——如果不是。

(七)表敬副词:

用表示对人尊敬的副词。

可分为两类,一是尊人的,一是自谦

的。

一般不好对译,可灵活进行翻译。

(1)尊人:

请、幸、谨、敬、惠、辱——“请”、“荣幸”或不译。

“请”在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是“请您怎么样”,在古汉语中,除了表达这种含义

之外,“请”经常表达的含义是“请允许我怎么样”。

如:

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请:

请允许我。

(2)自谦:

窃、忝、猥、伏——“私下”或不译。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李斯《谏逐客书》)窃以为:

私下里认为。

太守忝.荷重任,当选士报国。

(《后汉书·史弼传》)忝荷重任:

不称职地担当重任。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李密《陈情表》)

(八)指代性副词:

相、见

表示互指或偏指,用在及物动词前作状语,偏指随文译出宾语(1.2.3人称)

表示指代动作行为的受事者,用在及物动词前作状语,随文按宾语意义译出(第

一人称“我”或“自己”)

第二节介词

一、古代汉语介词的语法特点

介词的作用是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组成介词结构,作动

词或形容词的状语或补语,表示时间、处所、目的、原因、方式、对象等。

7

1.语序上的特点——古代汉语介词的宾语通常同现代汉语一样放在介词的后面,

但少数介词(主要是“以”)的宾语因表达的需要而放在介词的前面。

如:

“吾道一以贯之。

”——“一以贯之”即“以一贯之”。

介词“以”的宾语

“一”前置在介词前面。

2.省略问题——现代汉语中介词宾语不能省略,古代汉语中“以、为、与、从”

等介词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请以()遗之。

”——介词“以”

的宾语省略。

“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

”——介词“与”的宾语省略。

3.语法功能——古代汉语由“因、为、与、从”等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做状语,

与现代汉语相同。

但“于”字组成的介宾结构除表“对于”、“关于”外,其余

多作补语;“以”字介宾结构可作状语,也可作补语,这些,现代汉语一般都用

状语来表述。

如: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

”——前一介词结构“以

羽”(用羽毛)置于动词之前充当状语,后一介词结构“以发”(用毛发)置于

动词之后充当补语。

今译时,则都译成状语。

就是一例。

归纳总结:

古代汉语介词用法与现代汉不同之处有四:

一是介宾短语除作状语外,还可作补语;二是古代汉语介词宾语可前置;三是古

代汉语介词的宾语可省略;四是古代汉语介宾短语的介词可省略。

古代汉语中的

介词大多是由动词转化而来。

二、常见介词的用法:

于(於乎)

古汉语中介词“于”也可写作“於、乎”。

““于”、“於”上古不同音。

《说文》:

“亏,於也,象气之舒亏(yū)……羽俱切,今变隶作于。

”於(篆)

《说文》:

“於,象古文乌省,哀都切(wū)。

”但作为同一介词,二者音义则

无别,只不过是写法上的不同,它们的用法完全相同。

“于”产生较早,“於”

产生稍晚。

段注:

“于、於为古今字,凡经多用于,凡传多用於。

”王力《古代

汉语》:

“《尚书》、《诗经》一般用‘于’,《论语》除引用《尚书》外,通

例不用‘于’,《孟子》多用‘於’。

”亦足见“于”先“於”后。

乎”与“于”

古时音近,也经常作介词用,其用法与“于”也完全相同。

8

1.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或动作行为所涉及的范围,组成介宾结构,作补

语或状语。

意思可随文译为“在”、“从”、“到”,或“在……中”、“在……

方面”等。

例如…

“王坐于堂上。

”——“于”表示“在”。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于”表示“到”。

“虎兕出于柙。

”——“于”表示“从”。

“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于”表示“在……方面”。

“敏于事而慎于言。

”——“于”表示“在……方面”。

2.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组成介宾结构,作补语或状语,随文意可译为

“向”、“跟”、“给”、“对”、“对于”。

例如…

“问于桀溺。

”——“于”表示“对”或“向”。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于”表示“给”。

3.引进比较的对象,组成介宾结构,用在形容词或少数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后面

作补语,译为“比……更……”。

例如…

“季氏富于周公。

”——“于”引进比较的对象,意思是“比周公更富有”。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

4.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组成介宾结构作动词的补语,译为“被”。

(参见

第十一节“被动表示法”)例如…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为介词“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

动者。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在“见……于……”句式里,“于”的作用仍然

是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5.介词结构“于是”的用法:

介词“于”和代词“是”构成的凝固词组,在句

中作状语,意为“从此”、“在这里”、“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

如…

“遂墨以葬文公。

晋于是始墨。

”——于是穿黑色丧服来安葬文公。

晋国从这个

时候起开始用黑色丧服。

“于是”相当于“从这时”。

“于是鸱得腐鼠。

”——这个时候鸱得到一只腐烂的死鼠。

“于是”相当于“在

这时”。

现代汉语“于是”为一个连词。

与古代汉语的介词结构“于是”用法并不

9

一样。

这是需要加以辨析的。

“乎”与“于”上古音相近,用作介词,作用与“于”基本相同。

例如…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乎”表示“在”。

“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

”——“乎”相当于“到”。

“生乎吾前,其问道也,固先乎吾。

”——前“乎”相当于“在”,引进时间;

后“乎”引进比较的对象。

“志乎古,必遗乎今。

”——“乎”用于被动句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介词“以”由动词引申而来。

动词“以”是“用”、“根据”、“认为”的

意思,作谓语,可带宾语,虚化为介词。

介词“以”与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

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补语,主要用法有六种:

1.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

可译为“用”、“拿”。

例如…

“许子以斧甑爨,以铁耕乎?

”——“以”相当于“用”、“拿”。

“以千金为鲁连寿。

”——用千金来祝鲁连长寿。

2.引进动作行为连带的人。

可译为“率领”。

例如…

“宫之奇以其族行。

”——宫之奇率领他的家族离开了虞国。

3.引进动作行为的条件、依据、标准或引进行为动作凭借的资格、身份或地位。

可译为“凭着”、“依靠”、“按照”、“论”等。

例如…

“今以三寸舌为帝王师。

”——“以三寸舌”即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游说。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以时”即按照季节时令。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

”——“以中郎将”即凭着中郎将的身份。

4.引进动作行为所处置或涉及的对象。

可译为“把”。

例如…

“秦不以城予赵,赵亦不予秦璧。

”——“以城”即“把城”,秦不把城邑给予

赵国。

5.引进情况出现和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理由。

可译为“因为”、“由于”。

例如…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不因为这个人的言谈好就推举他,

也不因为这个人的品行不好就废弃他的好言论。

6.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范围。

可译为“在”。

例如…

10

“赏以春夏,刑以秋冬。

”——“以”都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范围,相当

于“在”。

文(指田文,即孟尝君)以五月五日生。

(《史记·孟尝君列传》)

“以”构成的凝固结构“有以”、“无以”、“以故”、“以此”、“以是”、

“是以”等用法。

“有以”、“无以”相当于“有什麽东西(或办法)用来……”

或“没有什麽东西(或办法)用来……”。

例如:

“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

意思是,没有办法养家。

“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以”即“无以”,“亡以应”,即没有办法回答。

“吾必有以重报母。

”——我一定有办法重重地报答您。

“以故”,相当于“由于这个原故”。

“以是”、“以此”,相当于“由于这个原因”、“根据这种情况”、“用这

个东西”等。

“是以”,相当于“因此”、“所以”。

注意一:

“以”构成的介宾短语可用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也可用在谓语动词后

作补语。

注意二:

“以”的宾语可前置。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楚国用方城作为城墙,用汉水作为护城河)“以”的宾语“方城“汉水”

前置

注意三:

“以”的宾语可省略(p338)。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症羹。

请以[之]遗(wèi)之。

(颍考叔对郑伯:

“我有妈妈,我做的食物她全都尝过,没有尝过君王宴席上的

肉食。

请把肉食赠与她)。

“以”后省宾语“之”,指代“君之羹”。

附:

连词“以”:

介词“以”虚化后可作连词,作用略同于“而”:

(1)连接动词和动词,或形容词和形容词,表示前后两项的并列关系,译为

“又”。

“治国之音安以乐;乱国之音怨以怒;亡国之音哀以思。

”——“以”连接两个

形容词,表示并列关系。

11

(2)“以”连接的两个动词,经常表示两项动作行为的连续性和时间上的紧相

承接,“以”可译为“而”或不译。

表时间先后的联系:

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

(“以”连接两种先后发生的行为动作。

《史记·孙膑》)连

接前后两个动词性成分,表示前一项动作行为是后一项动作行为进行的条件、方

式,后一项动作行为是前一项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来”、“以便”、

“以致”等。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以”连接两项动作行为,“假

道”的目的是“伐虞”。

可译为“以便”。

“上例说明,对于“以”连接两项动作行为所表的意思,要根据上下文加以判别。

(3)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表示前项是动作进行的时间、条件、状态。

“以”

的这种用法相当于“而”,可不译。

“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潜师”意思是使军队潜伏着暗暗地前来。

“以”连接的是状语和动词中心语。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平而近,那么游览的人就众多,险

而远,那么到的人就少。

注意区别“以”的介词用法和连词用法。

“以”既可充当介词,亦可充当连词,这两种用法有时在形式上有相似之处,

需要辨别。

尤其是介词“以”经常可以省略宾语,这样“以”就直接出现在动词

前面,看起来就同连词“以”更为相象。

对于“以”的介词用法和连词用法的辨析,主要应从它们的语法功能考虑。

介词“以”的功能是介进宾语,组成介词结构。

即使宾语省略,理论上也是可

以补上宾语的。

例如: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羹)遗

之。

”——“以”后面省略宾语“羹”,在理解时要补上(请允许我把羹送给她

吃)。

如果不补上的话,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会感到句子成分的残缺。

连词“以”则不然。

有时看起来,好象在“以”的后面也可以补上宾语,但

是这个补上的内容其实在“以”的前面已经出现,补上所谓的宾语,反而会觉得

累赘。

例如: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以撞”

12

似乎可以补成“以之撞”,即用盾来撞。

但是补上的内容“盾”在“以”的前面

刚刚出现,因此这里的“以”其实是连词,也不需要补什么“宾语”。

作动词读wéi,意义灵活,可译为“是”、“变成”、“担任”、“制造”

等。

作介词读wèi,与后面的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表

对象、目的、原因等。

1.引进动作的服务对象,可译为“替”、“给”等。

例如…

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赵太后替安君套车一百辆。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为人谋划事情不够忠诚吗?

这种用法今天现代汉语仍保留,如“为人民服务”。

2.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了”。

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都为了利益而前来;都为

了利益而前往。

3.引进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

例如…

天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