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1683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docx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docx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1,电路:

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通路:

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

断开的电路;短路:

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3、电流的形成: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4、电流的方向:

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5、电源:

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7、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

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9、导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

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导体导电的原因:

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10、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

玻璃,陶瓷,塑料,纯油(自由电荷大部分被原子核束缚住了,所以才不导电的),纯水等.原因:

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

11、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

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12、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国际单位:

伏特(v);

常用:

千伏(kv),毫伏(mv).1千伏=1000伏=1000000毫伏.

13、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

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14、熟记的电压值:

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安全电压是:

不高于36伏(我国规定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36、24、12、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

15、电阻(r):

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国际单位:

欧姆(ω);

常用:

兆欧(mω),千欧(kω);1兆欧=1000千欧;1千欧=1000欧.

16、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17、滑动变阻器:

a.原理:

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b.作用:

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c.正确使用:

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闭合开关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18、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

i=u/r.公式中单位:

i→安(a);u→伏(v);r→欧(ω).

19、电功的单位:

焦耳,简称焦,符号j;日常生活中常用千瓦时为电功的单位,俗称“度”符号kw.h

1度=1kw.h=1000w×3600s=3.6×106j

20.电能表是测量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少的仪器。

a、“220v”是指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

b、“10(20)a”指这个电能表长时间工作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安,在短时间内最大电流不超过20安;共6页,当前第1页123456

c、“50hz”指这个电能表在50赫兹的交流电路中使用;

d、“600revs/kwh”指这个电能表的每消耗一千瓦时的电能转盘转过600转。

21.电功公式:

w=pt=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22、电功率(p):

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国际单位:

瓦特(w);常用:

千瓦(kw)公式:

p=w/t=ui

23.额定电压(u0):

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额定功率(p0):

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实际电压(u):

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实际功率(p):

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u0时,则p>p0;灯很亮,易烧坏.

当u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流:

i

  i=i1=i2

  i=i1+i2

  电压:

u

  u=u1+u2

  u=u1=u2

  电阻:

r

  r=r1=r2

  1/r=1/r1+1/r2

或r=r1r2/(r1+r2)

  电功:

w

  w=w1+w2

  w=w1+w2

  电功率:

p

  p=p1+p2

  p=p1+p2

  分压原理

  u1:

u2=r1:

r2

  无

  分流原理

  无

  i1:

i2=r2:

r1

  分功原理

  w1:

w2=r1:

r2

  w1:

w2=r2:

r1

  分功率原理

  p1:

p2=r1:

r2

  p1:

p2=r2:

r1

  第六章《欧姆定律》复习提纲

  一、电压

  

(一)、电压的作用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二)、电压的单位

  1、国际单位:

v常用单位:

kvmv、μv

  换算关系:

1kv=1000v1v=1000mv1mv=1000μv

  2、记住一些电压值:

一节干电池1.5v一节蓄电池2v家庭电压220v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三)、电压测量:

  1、仪器:

电压表,符号:

  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

  3、使用规则: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二、电阻

  

(一)定义及符号:

  1、定义:

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符号:

r。

  

(二)单位:

  1、国际单位:

欧姆。

规定:

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ω。

  2、常用单位:

千欧、兆欧。

  3、换算:

1mω=1000kω1kω=1000ω

  4、了解一些电阻值:

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

日常用的白炽灯,灯丝的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

实验室用的铜线,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

电流表的内阻为零点几欧。

电压表的内阻为几千欧左右。

  (三)影响因素:

  结论: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共6页,当前第3页123456

  (四)分类

  1、定值电阻:

电路符号:

  2、可变电阻(变阻器):

电路符号。

  ⑴滑动变阻器:

  构造:

瓷筒、线圈、滑片、金属棒、接线柱

  变阻原理:

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作用:

①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②保护电路

  ⑵电阻箱。

  三、欧姆定律。

  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结论:

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欧姆定律的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数学表达式i=u/r

  四、伏安法测电阻

  1、定义: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

i=u/r

  3、电路图:

(右图)

  五、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

文字:

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字母:

i=i1=i2=i3=……in

  2、电压:

文字: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字母:

u=u1+u2+u3+……un

  3、电阻:

文字: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字母:

r=r1+r2+r3+……rn

  六、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

文字:

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

  字母:

i=i1+i2+i3+……in

  2、电压:

文字: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字母:

u=u1=u2=u3=……un

  3、电阻:

文字: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字母:

1/r=1/r1+1/r2+1/r3+……1/rn

  第七章《电功率》复习提纲

  一、电功:

  1、定义:

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

  2、实质:

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

  3、规定:

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4、计算公式:

w=uit=pt(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

w=i2rt=u2t/r

  5、单位:

国际单位是焦耳(j)常用单位:

度(kwh)1度=1千瓦时=1kwh=3.6×106j

  6、测量电功:

  ⑴电能表:

是测量用户用电器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做电功(某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仪器。

  ⑵电能表上“220v”“5a”“3000r/kwh”等字样,分别表示:

电电能表额定电压220v;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a;每消耗一度电电能表转盘转3000转。

  ⑶读数:

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二、电功率:

  1、定义:

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2、物理意义:

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大小。

  3、电功率计算公式:

p=ui=w/t(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

p=i2r=u2/r共6页,当前第4页123456

  4、单位:

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单位:

千瓦(kw)

  5、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⑴额定电压:

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

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p额=u额i额=u2额/r

  ⑵“1度”的规定:

1kw的用电器工作1h消耗的电能。

  p=w/t可使用两套单位:

“w、j、s”、“kw、kwh、h”

  6、测量:

伏安法测灯泡的额定功率:

①原理:

p=ui②电路图:

  三电热

  1、实验:

目的:

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那些因素有关。

  2、焦耳定律: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3、计算公式:

q=i2rt(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

q=uit=u2t/r=w=pt

  4、应用——电热器

  四生活用电

  

(一)、家庭电路:

  1、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

低压供电线(火线零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丝、用电器、插座、灯座、开关。

  2、家庭电路的连接:

各种用电器是并联接入电路的,插座与灯座是并联的,控制各用电器工作的开关与电器是串联的。

  3、家庭电路的各部分:

  ⑴低压供电线:

  ⑵电能表:

  ⑶闸刀(空气开关):

  ⑷保险盒:

  ⑸插座:

  ⑹用电器(电灯)、开关:

  

(二)、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

  原因:

发生短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三)、安全用电:

  安全用电原则: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第八章《电与磁》复习提纲

  一、磁现象:

  1、磁性:

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吸铁性)

  2、磁体:

定义:

具有磁性的物质

  分类:

永磁体分为天然磁体、人造磁体

  3、磁极:

定义: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磁体两端最强中间最弱)

  种类:

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

  作用规律: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

①定义:

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

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

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

  二、磁场:

  1、定义:

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2、基本性质:

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

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北极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应线:

  ①定义:

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

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②方向:

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5、磁极受力:

在磁场中的某点,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反。

  6、分类:

  ι、地磁场:

  ①定义:

在地球周围的空间里存在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②磁极:

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共6页,当前第5页123456

  ③磁偏角:

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

  ⅱ、电流的磁场:

  ①奥斯特实验:

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该现象在1820年被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

该现象说明:

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且磁场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②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一样。

其两端的极性跟电流方向有关,电流方向与磁极间的关系可由安培定则来判断。

  ③应用:

电磁铁

  三、电磁感应:

  1、学史:

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

  2、感应电流:

  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4、应用——交流发电机

  5、交流电和直流电:

  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2、应用——直流电动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