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故乡散文Word下载.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341854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愁:故乡散文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乡愁:故乡散文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乡愁:故乡散文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乡愁:故乡散文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乡愁:故乡散文Word下载.docx

《乡愁:故乡散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愁:故乡散文Word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乡愁:故乡散文Word下载.docx

故乡散文一想起故乡,总能想起祖居老屋的炊烟。

  乡愁,很多时候是在炊烟的袅袅意境中升腾起来的。

假如,某一天,没有了炊烟,我们的乡愁会在哪里着落呢?

  炊烟,是乡村原生态生活方式的照影,是牵人心魂的人间烟火。

  小时候放学和弟弟一道,总是饥肠辘辘地望着远处村庄袅袅的炊烟,想象着母亲给我们煮的是恼人的山芋稀饭还是香喷喷的米饭。

在“是”与“不是”的争执中向往着那诱人的饭香。

  那个时代不仅粮食短缺,就连把生米煮成熟饭的柴草也短缺,所以,打柴禾就成为乡村孩子天然的职责。

在上学之外的空余时间,孩子们三五成群,拿着镰刀、背着柴篓,在田间地头、河坝塘埂、山脚洼地,砍灌木挖草根,一点也不敢懈怠。

堆得似小山的灌木草根背到家门口场地上晒干后就是柴禾了。

  最令人兴奋的是每年八月节(中秋)前后家家户户上山砍柴的日子。

上学的孩子要放农忙假,大人们都搁下田地的农活,举全家之力,到生产队分配给每家每户的山上砍柴。

  在乡村,上山砍柴如同节日一样忙碌而隆重,这是农户一年柴禾的主要来源,牵动着全家一年的生计。

在这前后七八天的时间里,最累的是大人,最快乐的是孩子。

想想看,在天高云淡,秋风送爽,松涛阵阵,居高望远的山上,孩子们一边干着力所能及的活,端水,送饭,递递草要子,撸撸柴把子,一边沉醉在山的景色之中,山风吹过,树上的鸣蝉,灌木丛中的“纺婆”

  (形同蚂蚱),野生毛栗,叮咚的泉水,奇形怪状的岩石峭壁,一个无限奇妙的世界在孩子们眼前铺展着,大人的辛苦,都掩没在孩子们快乐的时光里了。

  那段日子,家家户户门前的场地竖直排列着从山上担下来的柴捆,整个村庄弥漫在青涩的新鲜柴草的气息里。

晾干时日,在秋雨来临前要把这些柴捆码成柴堆,顶部盖上稻草,以防被绵绵的秋雨和皑皑的冬雪打湿。

  家家户户门前的柴堆延续着绵绵不绝的炊烟,抚慰着乡村平和的日子。

  在炊烟袅袅的日子里,光秃秃没有植被的山峦和原野,呈现着灰黄和苍凉,那是乡村秋天和冬天的底色。

  更多的时候,司空见惯的景象不易让人产生不适应的感觉。

  前几年回家乡,悠闲地走在熟悉的乡道上,猛然间觉得老家的周遭发生着些许的改变,是什么呢?

  所有的变化似乎在不经意间发生,村庄已难寻祖居老屋斑驳的身影,一栋栋别致的楼房把美丽乡村的图景落实在眼前,电和液化气取代了柴禾。

  看不见炊烟的乡村,把绿色铺满了山峦原野。

  原来,“乡愁”是有色彩的。

少了一缕炊烟,多了一抹绿意。

故乡散文二如今,乡村的房子漂亮得令人称奇。

  粉墙黛瓦、飘脊飞檐、亭台廊柱的二层或三层楼房,远远地,无

  论从什么角度看都是美的。

在乡村,这样的房子随处可见。

  这些房子最初的模样并非如此,大多经过一二次甚至三四次翻盖

  而成,而且一次比一次规模大、规格高,由最初的草房、土坯瓦房、红砖瓦房、预制板楼房到现在浇筑而成的亭台楼阁式的洋房。

  有趣的是,这些让城里人望尘莫及的房子,很多时候是无人居住的,即便有人居住,也多半是老人和孩子。

  没有人或少有人居住,为何要造这样大而漂亮的房子?

  如果让这些房子的主人自己解释,也未必能说得清楚。

世上有很多事情是只能意会的。

生活在他们面前延伸的路多了,怎样选择是很费思量的。

  仔细想想,或许能明白其中的端倪。

土地滋养着人的性格,与土地打交道的农民,自带一种纯朴而执着的气质,这其中,最核心的内质是“争强好胜”,表现在生活中就是一种“攀比”的心态。

这是一种心理常态,也是激发在温湿的土地上生存热情的原动力。

在以“农”为中心的年代,农人之间比的是庄稼长势、收成好坏、谁家的孩子更有出息。

而眼下,他们中大部分已离开了土地,离开了家乡,五湖四海,在城市里打拼。

经历了数载甚至更长的时间,他们中已有人在城市里立足,为自己或下辈们买了房子,但一想到要把自己的未来完全交给城市,未免很不踏实,于是,又拿出浸透着汗水的钱,在家乡营造未来栖息的“巢”,不断地翻建在乡间的房子。

当庄稼的好坏不再是衡量农民的价值标准时,农民们就把自己的小心思镶嵌进自己的房子,所以,在乡村,房子不仅是农民的住所,它的大小、高低、结构、外观、装饰,每个信息点都标注着房主人在城市打拼的业绩——那是能耐的象征。

  更有意思的是,在外打拼的农民,无论远近,岁末年尾都得回乡过年,只有混得不怎样的人才望乡却步,低首徘徊。

所谓“有钱无钱回家过年”只是期许而已。

回乡过年,是归宗,是亲情,也是显摆。

  宗亲相见,总要相互打听过去的一年收入的多寡。

往往是“不很照呢,也就几十万吧”之类的话,有意无意间向对方吐露着自己这一年的收入之高,甚至不惜添油加醋,略抬价码。

  所以,我们能看见那么多富丽堂皇的乡间民居了。

  这是农民的面子和尊严。

  农民的面子与尊严,往往就藏在他们的小心思里,挂在他们精心打造的房子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