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的记忆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2057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珍藏的记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珍藏的记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珍藏的记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珍藏的记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珍藏的记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珍藏的记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珍藏的记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珍藏的记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珍藏的记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珍藏的记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珍藏的记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珍藏的记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珍藏的记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珍藏的记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珍藏的记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珍藏的记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珍藏的记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珍藏的记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珍藏的记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珍藏的记忆Word文档格式.docx

《珍藏的记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珍藏的记忆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珍藏的记忆Word文档格式.docx

这些人或事给你留下了美好的记忆,珍藏在你的心底。

回忆这些往事,你会再次激动,再次受到鼓舞,从而获得生活的力量。

现在,请你拿起笔来,把你珍藏的记忆写出来吧。

要求:

1、最好写成一篇记叙性的散文。

2、内容要具体,中心要明确,力求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3、结构合理,详略得当,语言通顺,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恰当运用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第二次作文[放飞想象的翅膀,绽放情感的心花]

-

[设计思路]

首先出示一段短文,让学生找出“实”的部分和“虚”的部分,明确“虚”就是感情的想法;

然后出示些简单的名称放飞学生的想象翅膀,发挥丰富的想象,激发学生情感涟漪,绽放闪烁思想灵感的火花。

借“实”发挥,谈感受和想法;

最后进行本次作文题目训练,让学生分析,思考,口头作文,再书面写作。

[导写过程]

一、导入:

在平时的作文学习中,大多数同学都能真实地写生活,但是写文章仅仅如实地表现事物,恰当地运用叙述、描写和说明方法,是不够的。

一篇文章要想动情感人,还要善于写“虚”。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写作技法——“虚”。

二、“虚”的真面目读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1、找出写“实”和抒情,议论的句子。

2、小结:

“虚”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意。

也就是作者由于受人、事、物、景等外物触动而由自身所产生的感情和想法。

所谓“虚”就是抒情,议论和想象的语句。

一篇好文章往往是“虚”、“实”的完美结合。

三、想象训练:

生活中我们见过各种形状、各样色彩、各种质地的绳,长的短的、粗的细的,绳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假如此时在你面前放着一根绳,你会想到什么?

我们可以模仿以下例子进行拓展。

[学生讲,教师点评。

]

鸟—一只鸟—一只死鸟—一只被刮到地上毛羽未丰的死鸟

绳一一根绳—一根细绳—一根拴在木桩上即将断裂的细绳

绳—一根绳—一根粗绳—一根挂在悬崖上的摇摇晃晃的粗绳

绳—一根绳—一根长绳—一根牵在孩子手中悠悠荡荡的长绳

绳——一根打了套结的绳——它挂在高高的绞刑架上

绳——一根挂在墙头的绳——它牵着我在时光里游荡

刚才我们想的都是相对具体的绳,如果我们再进一步下去,运用相关联想,我们都会想到一些什么呢?

纤绳——三峡的纤夫

拴在心灵中的绳——我

墙上的绳——幻影与错觉

绞刑架上的绳——受难者

拉风筝的绳——田野里的孩子

挂在悬崖上的绳——登山者

通过想象,“绳”被赋予了不同的人物,也就有了不同的意义。

帕斯卡尔说:

“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

”思维是有千差万别的,思考使我们深刻,使我们成熟,让我们个性张扬,指引我们走向未来,所以希望同学们开动脑筋,放飞想象的翅膀,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来。

四、情感训练

训练二:

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放学了,小凡骑上自行车飞快地往家跑。

刚绕过十字弯道,不料前面横着一辆卡车,小凡立即刹车,可是速度太快,“啪”的一声撞了个正着。

幸好小凡顺势侧身倒地,才幸免“难”。

小凡推着破车,顾不上疼痛仍匆匆赶路……“咚、咚、咚!

”门“吱”地一声打开了,门口怒目圆睁的爸爸严阵以待。

“我——”“啪!

啪!

”还未等小凡开口解释,脸上已刻上了两个重重的印记。

接着又是厉声责问:

“为什么晚10分钟到家?

”小凡冲进屋里,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

联系实际口头作文,说说小凡当时的感情或想法。

小组讨论,举手发言。

小结:

“虚”的真谛就是发自内心,源于真知,绝不是空泛抽象的,更不是硬加上去的。

“虚”要水到渠成,自然天成。

五、学生作文

1学生听音乐《春天在哪里》,以“春天,让我看到什么或春天让我听到什么或春天让我想到什么”的句式开头,写几句话。

2、小组交流,老师点评。

3、一些春天所特有的景物,如小草、花……

及一些跟春天没有必然联系的东西,如利风,大雨……

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力,自由发表看法及抒发感情。

4、老师点拨:

想象和抒情、议论是写“虚”必具的三种能力。

写“虚”的常见方法有:

A合理想象B直抒胸臆C在叙述、描写中抒情D在叙述、描写或说明中表明看法

5、以《我心目中的春》或《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a)合理展开想象,进行抒情、议论。

b)字数600字左右。

点拨:

写“虚”并不是不写实,而是要实虚结合,在写“实”的基础上恰到好处地写“虚”。

讲评

第三次作文[安排顺序巧说明思路清]

先弄懂说明顺序是什么?

再用范文明确四种说明顺序,运用恰当的说明顺序介绍一项最新的科技成果。

[导写过程]

一、导入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可以说,世界上几乎每天都有一项新的科技成果问世,都有新的科学技术应用到我们生活中来。

作为当代青少年,应该关注科学进步。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写一篇介绍科技成果的说明文。

二、要点梳理

1.回顾《苏州园林》和《中国石拱桥》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明确:

总说和分说。

2.学生回答:

分说有哪些不同的说明顺序呢?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程序顺序、逻辑顺序。

3.四段例文:

(1)燕子善飞,妇孺皆知。

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堪

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

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

特技,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冲向云天;

它们能够倏忽间来个18O度的转弯,或者翼不振、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

那么,燕子为什么会有如此高强的飞行本领呢?

原来,燕子的身躯成流线型,两只翅膀既窄又长,每秒种可以振动ZO次,它们的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1/3,这些对飞行是特别重要的。

燕子的身躯特别灵巧,平均重量仅为2O克,堪称最轻量级的飞行员。

(2)被人们称为京九铁路龙头的北京西客站,建筑面积比老北京站整整大6倍。

整个车站平面呈工字形布局,南北开口,上进下出,高架候车。

地下大厅宽86米,长217米,贯通南北,连接上下,是旅客进出站和换乘铁路与地铁的主通道,车站中央有四个层面,上层为高架候车站,旅客可以从南北站房的中央大厅进站,乘自动扶梯到上层高架候车厅,通过18.8米的高大通廊进入分布在两侧的6个候车厅。

(3)古浪地处温带,属大陆性气候。

春天多沙尘暴天气,夏天炎热,秋天多阴雨天气,冬天严寒干燥。

(4)某洗发露的用法:

充分湿润头发,加以适量洗发露轻揉,然后用清水彻底洗净。

4.学生讨论:

(1)这四段文字在分说时分别用了什么顺序?

逻辑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

(2)谈谈每一种说明方法在例文中的具体运用。

第一段文字,第1部分先写“燕子善飞”这一特征,第2部分回答了“燕子为什么会有如此高强的飞行本领”。

这样由果索因,是逻辑顺序。

第二段文字,分说北京西客站时,从南北写到了车站中央,车站中央的四个层面又从下写到上。

是按空间顺序来写的。

第三段文字,写古浪的气候特征时,从春说到冬,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第四段文字,说明洗发露的用法,是按操作步骤写的,是程序顺序。

三、延伸生活:

1、写什么?

查阅有关科技成果网络及书刊资料,写自已最想说明的事物。

2、怎么写?

根据资料,确定说明目的,恰当安排说明顺序,确定哪些详写?

哪些略写?

3、写作要求:

以一项科技成果为说明对象,完成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说明文。

第四次作文叙事类文体

通过对传统节日“中秋“的追源及探究,了解蕴藏在背后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探寻日常生活背后的学问。

并学习话题作文的立意,讨论立意,提高立意能力。

一、导入:

“中秋”是一个很有民族特色的节日,从小到大,我们和亲人一起度过一年又一年。

丰富的民俗文化,凝聚着浓浓的血脉亲情。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中秋”,描写“中秋”。

二、追源探究

中秋是个古老的话题,你能说说有关描写中秋的诗句和名篇吗?

你能说说有关中秋的传说、对联吗?

三、写作指导

由于作文有时间、篇幅的限制,尤其在考场上。

我们不可能将所想到的都写出来。

而且,虽然话题作文允许学生畅所欲言,但作文毕竟是展现学生世界观、是非观是否正确、健康的重要窗口,因此作文前一定要正确立意,对于自己理解不透的人物、事件、现象等,不要轻易写入作文中。

一句话,要正确地选择立

意角度,以写好话题作文。

1、赏析佳作《圆桌•圆月》,思考问题:

立意,也就是确立中心,有什么要求呢?

《圆桌•圆月》

高一钟昭强

老家有一张圆桌,以前我们一家总围着它共进晚

餐。

每年中秋,我们便把它抬到四楼的露天阳台祭月,

等香柱烧完,一家人便围在圆圆的桌子旁,吃着圆圆的

月饼、尝着圆圆的月糕、赏着圆圆的月亮……那时,感

觉一切都是圆的,总有完美无缺的感觉。

前几年,父亲将我送到深圳读书,寄居在姑姑家,

老家圆圆的桌子旁缺出一个空位。

每逢佳节,我总会想

起一家人围着圆圆桌子的情景,那份美的感觉……前

两年,老爸又将生意转向广州,也很少回家,桌子多了

两个空位。

接着妈妈和家人都去了广州。

家乡那张圆圆

的桌子平时便没有人围着,回想起来,也有五年没跟家

人过中秋了,只有新年那十几天时间,家人才可以围着

它团圆。

越来越留恋那张圆桌,便迫切地想什么时候又可

以又像以前一样一家人围着桌子过节。

中秋夜,我们在深圳也像在家乡那样祭月,望着圆

圆的月亮,电话里传来妈妈的声音:

“你们有没有祭月?

“有,令晚的月好国,妈,你们那边呢?

“傻孩子,也一样,都是同一个月亮嘛。

……换了新

学校离家远吗?

骑单车要小心,早上有没有吃早餐…

梦是圆的,月是圆的,思念是圆的。

月圆要经过慢

的自圆其形的过程,圆月被云挡住,要经过云渐渐散去

重现圆月的过程。

唤,我明白,我会等待……等待一家人围着圆桌赏

圆月……

2、学生讨论总结,然后齐读材料——立意的要求

立意的要求

1、立意要正确,有积极意义

2、立意要集中,只有一个中心意思

3、立意要新颖,选择角度的切入口要小

4、立意要深刻,选择自己最有体会的人生感悟,挖掘生活底蕴。

这四条要求在所有作文立意时都应遵循,但如果在短时间内不能兼顾新颖、深刻的要求,则首先要做到正确、集中。

四、单项训练

话题作文“脚印”立意示例

1、由脚印想到鲁迅先生的话“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从脚印的大小、深浅可以鉴别人的高矮、胖瘦,这有助于公安人员缉拿罪犯。

3、常言说:

“一步一个脚印”,所以做任何事都要踏踏实实,反对浮夸的作风。

4、人走过后会留下脚印,从而想到每个人的一生应留下一段怎样的历史。

5、有的人喜欢踏着前人的脚印走,这样比较平稳,不会有风险;

有的人喜欢走前人从未走过的道路,披荆斩棘,敢于冒风险,为后人开创出一条新路。

在今天改革的年代,要敢于走出自己的道路,留下自已前进的脚印。

——请学生讨论以上立意正确与否哪条为最佳立意。

五、请学生分组做立意训练,以中秋为题将确定的中心用一句完整的句子表述出来。

完成后当堂讨论。

六、总结

今天,我们进行了话题作文的立意训练。

好的立意是作文成功的一半,希望同学们能好好学习这点,写出佳作。

七、完成一篇以“中秋”为话题的作文

第五次作文作文来源于生活

一、作文教学的背景

作文离不开生活,或者我们可以说作文来源于生活。

富兰克林也说过:

“空袋子难以直立。

”作文教学重在从平时生活,从平常小事,从细微处获得写作素材。

因此,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应具有生活化。

现代著名教育家张志公先生在《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中说:

“‘假、大、空’的东西将会被社会无情地淘汰。

能用尽可能的语言材料传递可能的信息,达到尽可能的准确性和理解性,收到尽可能的表达效果,将被认为是写作高手。

”所以若要收到这种效果我们必须在写作训练中要注重让学生写出自己想要说的话,必须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情感并具有准确的表达情意的写作技能。

而这些都必须来自于学生对生活细心的观察。

教师常常扪心自问:

学生学识贫乏,是否是因为我还没有激活他们?

学生生活积累缺乏,是否是我没有打开学生生活宝库?

若学生达不到心理上的共鸣,是不是我还未拨动学生心上的琴弦?

由此,想到了改变长期以来的作文五步骤(命题----习作-----上交----批改-----发还),取而代之的是有着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法。

二、作文教学的具体要求

1、命题上教师应尽量想法设法引导学生从自身实践活动中寻找作文素材,通过讨论,交谈,提炼出既具表现力又能引发真情实感的题目来。

2、写作内容上注意引导学生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加强生生间的交流体验,并通过最擅长的语言表达方式切磋砥砺,闪出思想的火花,从而感悟到写作的真谛,促使学生写作“我口说我心”,让学生将作文当作倾吐心声的载体。

3、写作过程中,应该创设一个轻松的愉快的氛围,不要求学生作文字数一定要达到多少,允许能力稍差的学生晚交,这样做目的无非是希望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能轻松的完成作文。

4、作文修改上可让学生反复阅读自己的初稿,在原作的基础上对文字加以修改润色,删除那些与文章情感、主旨等不大符合的枝蔓,并在必要的地方添加一些照应、过度的语句或关联词,使文章的语句更为优美、思路清晰、语脉畅通,最终达到文质兼美的效果。

5、作为讲评时还应以学生为主体,不管学生的作文写得如何,都是他倾注自己的心血,应该给予他们尊重。

让学生针对两次作文的修改谈谈自己的所得,并朗读自己的文章,其他的同学边听边做记录,提出修改后的作文还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

这样,讲评不再是教师一个人在唱主角,学生的写作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三、作文教学安排

内容与要求

1、在你的个人经历中,是否见到过这样的“笑”?

请作简要的叙述。

围绕中心,内容具体

2、母爱是那样的无私与圣洁,母爱也是永恒的话题,请根据你对“母爱”的理解,自拟题目,写发生你和母亲之间的感人故事。

描写具体细腻。

3、根据单元主题,以《收获爱》为题,指导写作。

有真情实感。

4、为小说续写一段文字,设想小弗郎士上完最后一课,在回家路上所见、所闻、所感,题目为“回家的路上”。

展开合理的想象。

5、根据学校开展的活动,学校举办了校运会,以“精彩的运动会”为题写作。

突出细节描写。

6、特奥滚球比赛观后感。

7、围绕“节日街头真热闹”说一段话。

观察仔细,要有明确的中心。

8、以“生活因爱而精彩”为题,写600字左右的文章。

学会审题。

9、“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好的画面。

请写一段文字,描写这个画面。

展开合理的想象,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10、请根据词的内容,发挥想象,写一段文字,展现“沙场秋点兵”的生动场景。

有序、细致。

11、根据单元内容,让学生鉴赏诗词。

《采莲曲》自选一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性的话。

学会抓住一个角度赏析。

12、根据学校开展的活动,征文比赛,以“生活的准则”为话题写作。

选材角度新颖。

13、从日常生活中举一“生物指示”现象,写一段文字加以说明。

内容具体,思路清晰,条理清楚。

14、请通过想象,描绘一下于勒在美洲的生活(200字左右)。

结合文章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

15、请为《二十年后》续写一个结尾。

根据文章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

16、根据学校开展的活动,素质教育活动,以“美就在我们身边”为题写出一篇文章。

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第六次作文《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

记叙文阅读和写作是八年级下册的教学重点,如何指导学生写好记叙文,是本学期的主要任务。

本学期通过第一、二、三、四单元的记叙文阅读和写作教学,学生也初步掌握了记叙文的基本写作技巧,但如何在记叙文中综合使用多种表达方式,尤其是如何在记叙中穿插抒情和议论,提升作文品质,正是本册第五单元的作文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

在记叙文写作中学会穿插抒情和议论。

教学设计说明:

?

(一)记叙文写作中,目前我班大部分学生叙事时能做到选材于生活,但平铺直叙的多,不能恰当运用抒情和议论,感情不够浓烈,难以升华。

面对“议论”、“抒情”,如果只是简单地告诉他们这次作文的要求,读作文指导短文内容,然后叫他们写作,这样效果肯定不好。

因此在设计时我将选取近几年中考典型佳作作为指导例文,通过现场阅读、比较、分析、修改,点燃写作兴趣之火,明确抒情和议论在记叙文中的作用,掌握抒情和议论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法、多媒体形式。

教学过程:

(一)比较阅读2001年中考两篇同名作文《品茶是一种享受》,让学生领悟升华文章品质的意义。

(二)学生现场修改一篇经删改过的2005年中考作文《小事不小》,要求补上提升文章内涵、揭示文章主旨的抒情或议论式的感悟性语句。

(三)点评学生修改情况,亮出《小事不小》该文考生完整的习作内容,比较优劣。

(五)让学生谈收获、小结。

布置作业:

以《他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为题写一篇记叙文,结合抒情和议论,字数600字左右。

第七次作文体会真作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

1、针对学生作文中表现出的注重形式的创新、在写作材料方面的造假,虚假等现象,教会学生回归作文的“本真”状态,引导学生注重抒发真情实感,写出“真情”的文章;

——写“真文章”好!

2、在“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深化,在形式、内容、构思、语言等方面进行创新,写出有新颖别致的“好”文章!

——写“好”真文章!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的写作心态,以及写出好作文的信心。

让学生喜欢写作,而且能够写出自己满意的习作。

——体会作文,真好!

教学重难点:

1、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创作出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让学生不怕写作文;

不怕写不出好作文;

2、引导学生写出有时代特色的个性化文章。

——教学生会写作文;

教学生会写出好作文;

教学流程:

(一)、导语进入:

谈谈作文,唤醒学生的写作激情。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讨论有关写作情绪的问题,缓解学生和老师的紧张情绪的同时,同时也激发起学生的写作愿望。

问题如下:

1、你喜欢写作吗?

为什么?

2、说说作文带给你的感受。

——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总结写作给学生的感觉。

——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作文,真好》(屏幕显示),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唤醒我们的写作热情,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写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二)、活动一《请你当老师》与思考一:

——教师给出三篇作文,引发学生的讨论。

引导学生理解写作好,贵在“真实”:

活动一:

1、比较三篇记叙文写作,讨论那篇文章好。

——学生习作/〈〈我要克隆一条腿〉〉

——学生习作/〈〈倒霉〉〉

——中考考生习作/〈〈琴声感动我心〉〉

附内容:

——学生一般会对第三篇文章感兴趣,教师在让学生充分谈论自己的理由之后,说出答案:

第三篇是最不好的!

以此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讨论第三篇文章好的原因。

2、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对比和讨论中,统一认识:

文章写“真”好!

3、讨论:

什么是“真”?

——师生通过写作经验和阅读经历总结出“真”源泉:

源于生活,发自内心。

思考1:

怎样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

——“真情实感”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明确:

1、材料要“真实”——叙事情节要符合情理;

2、情感要“真情”——细节描写要合情合理。

(作品中包含的感情和用来抒情的手段,要能够唤起读者的相关真实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

衡量是绝对不能用“真人真事”做标准。

(三)、通过活动二《请你“说”作文》和思考二,使学生理解写“好”作文的方法途经。

活动二(口头作文):

选择下面一个你所熟悉的话题,描述你内心的真实感受。

角度:

1、我熟悉的一个人 2、印象深刻的一件事 3、中学生活的一些片段或者感受……

 4、其他你自己想表述的话题……

——教师提出问题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然而,“真”的作文就一定“好”吗?

——激发学生思考。

思考2:

怎样在“真”的基础上写“好”?

——什么是“好”?

根据你自己的写作经验谈,也可从自己的阅读经历中谈。

——师生讨论,总结写好作文的经验。

(四)、通过活动三《试写片断作文》,引导学生运用手中的写作经验进行实际的写作训练。

活动三:

试写片段作文:

选择你生活中熟悉的人或事或物,自拟题目或以之为题,写一段文字,体裁不限,表达你真实的体验。

温馨提示:

1、迟到了……     2、被老师或家长批评了……

     3、考试了……     4、开家长会了……

     5、搞笑的时候……     6、给老人让座……

     7、和同学有矛盾了……

——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

——在活动中,使学生真实地体验到写作的快乐,写出好作文的喜悦。

(五)、小结写作给人带来的感受,布置完整篇幅的作文。

1、小结:

写作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总结本节课:

作文,真好!

3、在前面写作片断作文的基础上,教师布置写作的作业,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作情绪将课堂所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