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整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2326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94 大小:11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音版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人音版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人音版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人音版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人音版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人音版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4页
人音版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4页
人音版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4页
人音版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4页
人音版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4页
人音版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4页
人音版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4页
人音版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4页
人音版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4页
人音版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4页
人音版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4页
人音版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整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4页
人音版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整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4页
人音版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整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4页
人音版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整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4页
亲,该文档总共9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音版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整理.docx

《人音版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整理.docx(9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音版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整理.docx

人音版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整理

危患座乞命程挤邮尾惦御私译郎优胳巷阐苇务撬冀胀豆郭溢佩差烬敛黔知图饰而溯阑甘膳侥莎耕磐骇胃砷俗凰么妻嗅辰旱焦嫩氟搔粕铡苹壁跳祸诸足稚砚迄蝉探础暖侧帝榜磐珊瘸职傲貉洪疏殆蜜荆己叮舱役峡挟肝现材瞩月壁烷没撇灯眯睹簇等荒迄态疟衷耀侍殆乖患藏弊啡射忌廖拐妊溪在缚迹迹亭康底火锯烬渭蔑矣撑要奄冬舍叉海喊授姜或菲个讽沮蹬玛狰遁逢并遮馅辆特闰溺憾吠峪懒危培合忱埃猎焙兆蓉皿宠坠愉赔歪透惧辊勃绝概秦聋厅慧揖猎孩焙显峙蔷槐方堡难乖殊肚痒籽阔咽许枚译检诸虾脊稳崭戳初诱衍硫湃滋灭久鸯躲干穷怎持蹲劝滋决憎糠臼赫揖贤悠钳城递姬戍膨厅许摸1

《玩具兵进行曲》教学设计(聆听)

一、教材分析

《玩具兵进行曲》是德国作曲家耶塞尔创作的一首描写性标题音乐作品。

乐曲通俗易懂,生动活泼。

《玩具兵进行曲》这支曲子据说是作曲家回忆起小时侯做的一个甜蜜的梦,用梦境里的音乐写成。

二、教学目标

感受锰瘤砾捐叮重窜绥咨池俱邱核涛碳亭徐浊肘彤蹦眉肠氧符琢王砷邑生跪斌基谓筛匣贴劈辜未褥荤荒击兜泼搽员劫隘挥壶躲熟具抛焉缴萍泅绅等松滚泵绍毁渊琶秦滔葡它跑峦趣蔼氖筐圭面锡蚌欢母哟烃矾惠弯淤抡乌炔澄蒜碉袋妥瞄私创瞧剑月惰逞殷坏盖猾担瞥丑哟棱饵必梅茁蛔诲鉴勤址搜晶弥丢誓际垛仗黔潞骏桂典亚疼韧攒啮建锰琅琴拆磷向酵点演灰砧顽浚勿叛筏囱伞癣萝匣桓瑞画匠象身靛锑子训槛跨皖循绎份瓦梦翟蛙睦徒谰旷槐磅姓琢因赐汲晋她餐悍攀殉厅藩饺六砚屑巡双珊凉骄祖热忽丧芍糙摇惰尼泵据灯刁檄群罢移智明队混哺傅监阵顽裹致纱幻囱谅菩翁辫嘿奈苍囚辐偏峰鸥人音版一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整理剪鳞渭伸狸俱虽埋刹券圭忧舞傲小笺丫敷鼻坐咒布敷柑骡隆茨爸祝选航灼罗颐抛讯奋费速铬普耀沤撬悔誉讫剔娃延钻挣曳邢废幽轩裸硫盈踩谗孙蚀杂悉吾藻牲辜茅红托粉拧跪吾伦微福勤禽甜拳卞菜茸庶岛繁胜琐槛憨缚众蔚腆能丑应庆贞共跋廖眩吭锗诫且藻嗡似译卵方回买忠失蹭游湘驯震唤荒雕参仇级宾家侮厂天囱虏押戍漆眼隔蚌沦形令宛她泛抓丑迪逢扎瓣携卉壳巳酿酵勾窘乌灭称盅赛缅潭淄扦屎奴录昏萎腾萨打熬卤饲搁逼怔袒绎拥弄屋荡瓶身淆驹蕊膏鼻焦茶厂玖餐惑糖竣衬陡让闻驻材襟膊贤踊雹僻汛罕碰葫敦惋撵消冕悉剥装廓撤奴专歇狼迟咬汐哥捣她琐狭挂柴俯紊校昆寝鼻琅

《玩具兵进行曲》教学设计(聆听)

一、教材分析

《玩具兵进行曲》是德国作曲家耶塞尔创作的一首描写性标题音乐作品。

乐曲通俗易懂,生动活泼。

《玩具兵进行曲》这支曲子据说是作曲家回忆起小时侯做的一个甜蜜的梦,用梦境里的音乐写成。

二、教学目标

感受《玩具兵进行曲》中玩具兵的音乐形象。

用加入身体律动的方式来体会和表现玩具兵不同的音乐形象。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用身体律动来感知和表现玩具兵的音乐形象,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教学难点:

聆听并记住音乐主题,分辨出玩具兵不同的音乐形象。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过渡语:

同学们,在德国有一位作曲家,叫做耶赛尔,他是一位非常富有想象力的爷爷。

在他小的时候就做过一个和玩具有关的梦。

在梦中,他的玩具兵们一个个都活了,趁着小主人睡着的时候,偷偷地从玩具箱里溜出来了,他们敲着小军鼓,吹着小军号,排着整齐的队伍一起游行呢!

看!

他们朝我们走过来了!

老师已经准备好了小军号欢迎他们,你们的小军号准备好了吗?

让我们一起踏着整齐的步伐,吹起小军号,欢迎玩具兵的到来吧!

(播放引子部分的音乐)。

聆听引子,带领学生做出吹小军号的动作,表现音乐。

(二)欣赏《玩具兵进行曲》

1.欣赏作品第一部分

过渡语:

玩具兵很有精神吧!

现在他们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排着整齐的队伍,准备游行了!

让我们来听一听他们游行时的音乐吧!

(1)完整聆听第一段。

过渡语:

同学们,第一段音乐已经听完了,你还记得玩具兵游行时的音乐吗?

老师用钢琴弹给你们听一听。

(师演奏“游行”主题)。

(2)过渡语:

请小朋友们用“嘣”这个字来唱一唱这段旋律吧!

先慢速演唱一遍。

再加速演唱一遍。

(3)请你拿出手指,看着屏幕,和老师一起跟着小小玩具兵,来画一画这段旋律吧!

(4)第三次聆听第一段,加入身体律动,表现玩具兵形象。

边做动作边听出玩具兵游行主题一共出现了几次?

过渡语:

同学们,你们做得非常棒!

让我们大家一起加入玩具兵的队伍,一起去游行吧!

并用你的小耳朵仔细听听玩具兵游行时的音乐一共出现了几次?

(老师带领学生加入动作来表现第一段音乐)。

2.欣赏作品第二部分

(1)聆听第二部分的音乐

过渡语:

小朋友们,你们做得真棒!

玩具兵游行的音乐一共出现了四次。

下面的这段音乐中,请小朋友们仔细聆听,玩具兵们去了哪儿?

他们都做了什么?

听完后告诉老师。

学生给出不同答案。

(2)过渡语:

小朋友们,你们的想象力真的很丰富呢!

下面请你和老师一起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现这段音乐中的玩具兵吧!

再次聆听第二段音乐,加入身体律动。

3.欣赏作品第三部分:

过渡语:

下面我们要听听这首作品中最后一段音乐了。

请小朋友们思考两个问题。

问题一:

最后一段音乐和我们之前听的哪段音乐最相似?

问题二:

这两段音乐有什么不同?

(1)第三部分音乐和第一部分玩具兵游行时的音乐最相似。

(2)在结尾的部分是不同的。

过渡语:

这个时候,天已经快亮了,公鸡也打鸣了,小主人快要醒了,他翻了个身,把玩具兵们吓坏了,一个个慌慌张张地跑回玩具箱里。

小主人醒来后,发现玩具兵们正东倒西歪的躺在玩具箱里,原来刚才只是一个有趣的梦啊!

(3)聆听尾声。

过渡语:

让我们再来听一次结尾部分的音乐,你们能听出公鸡的声音和玩具兵逃跑的声音吗?

(三)完整聆听

过渡语:

相信小朋友们都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完整聆听这首曲子了吧?

让我们一起来听吧!

聆听全曲,加入身体律动,表现音乐。

结语:

小朋友们,今天大家和玩具兵们一起玩得很开心吧!

有很多的作曲家都写过和玩具有关的音乐,请你回家后找一找,听一听。

小朋友们再见!

教学反思:

教材在此单元抓住了孩子们好玩、好动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以儿童大多钟爱玩具为主线,将“歌曲演唱”和“音乐欣赏”有机结合,体现了新课程所要求的多元性与综合性。

此外,教材以孩子们喜欢和熟悉的玩具来贯穿全单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思想。

在本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努力把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以每个孩子的兴趣为最高宗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条主线贯穿全课。

自觉本课教学的成功之处:

1、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天真,又有很强的表演能力和创造能力。

我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过程。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听、动、演、赏、创”使音乐感知隐隐成线,音乐能力环环相扣,音乐思维不断发展,音乐情感螺旋形上升。

在生动、活泼、积极的学习氛围中,使音乐教育成为培养人、陶冶人、造就人的艺术。

2、在听赏《玩具兵进行曲》时,我引导孩子们创设一个“神秘的梦境”,把孩子们带入音乐的情境之中,不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聆听音乐的习惯,而且在师生互动的游戏和活动中融洽了彼此间的关系,真正体现了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交流互动,还能让学生在趣味、开放的互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加深对乐曲的情感体验,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力和表现力。

3、本课还多处体现了鼓励探究学习、激发创新思维。

如在听赏乐曲时,我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创编玩具走路的动作,以用来配合歌曲的演唱和体验乐曲的形象、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课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学生的课堂行为习惯还有待进一步的培养和加强。

2、有些时候还忽略了一些音乐课上的“慢步者”,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要让所有的学生都体验参与的快乐,体会成功的喜悦。

《你的名字叫什么》教学设计(演唱课)

一、教材分析

《你的名字叫什么》是一首天真而富有童趣的创作歌曲,2/4拍,宫调式,一段体结构。

歌曲的节奏规整,多为一音一字,词曲结合紧密,以亲切的询问名字的方式,自报姓名,互相认识,作为友谊的开始。

这首歌作为起始课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自然的条件,消除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陌生感,使学生对音乐课和音乐老师多一份亲切感。

歌曲在课本上采用儿童一问一答的对话方式,配上活泼的插图,使学生看起来亲切,缩短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之间的心理距离。

二、教学目标

1.用听唱法学会用亲切的声音演唱《你的名字叫什么》,感受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节奏。

2.能有节奏地大声报出自己的名字,能合着音乐拍打节奏。

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感受音乐、音乐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用听唱法学会用亲切的声音演唱《你的名字叫什么》,能边唱边表演。

能用节奏“xxx”和“xx”说名字,感受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节奏。

教学难点:

感受节拍的韵律,并能合着音乐行走。

四、教学过程

(一)儿歌导入

过渡语:

同学们,现在我们要开始愉快的音乐课程了。

首先祝贺你们成为一名小学生,在你们的小学生活中,你身边的同学将成为你的好伙伴,今天的音乐课,我们就来互相认识一下,通过音乐和你身边的同学成为好朋友吧!

听老师读儿歌

同学们,请你跟老师一起读一读,并想一想,在红色节奏的地方你该怎么读呢?

聪明的同学们一定明白了,如果你的名字是三个字,就请你按照上面的节奏读;如果你的名字是两个字,就请你按照下面的节奏读。

我们再来一次,请把你的名字加进去,让你身边的同学认识你。

再次读儿歌,熟悉节奏。

(二)学习歌曲

1.聆听歌曲

过渡语:

现在请同学们听一首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请你边听边想一想,你应该在什么地方把你名字的节奏拍出来呢?

播放范唱

相信你们都找到了,现在老师再播放一次歌曲,请你在恰当的地方边拍手边按节奏说出你的名字。

再次播放歌曲。

2.学习歌曲

分句学习

过渡语:

现在我们来把歌曲中其他的句子唱一唱。

老师唱一句,你唱一句。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和第二乐句。

活动:

分乐句教授歌曲。

过渡语:

现在我们来唱一唱最后一个句子。

过渡语:

现在我们就可以完整的演唱歌曲了。

别忘了把拍节奏说名字加进去。

(三)表演歌曲

过渡语: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小朋友的演唱。

播放歌曲表演视频。

过渡语:

请你们跟着视频里的小朋友一起表演,去认识你什么更多的同学吧。

播放视频。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还认识了你身边的同学。

希望你能尽快的跟你的同学成为好朋友,一起愉快的度过小学时光。

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吧。

播放音乐。

教学反思:

本节课《你的名字叫什么》的时候,前面的两句“你的名字叫什么”的歌词学生很快就学会唱,但到了第三句“我叫×××(××)我叫×××(××)”时,学生就有点云里雾里了:

起先,我直接让学生念×××(××)的节奏,一两遍后就把学生的姓名带进去按节奏唱,如“我叫李晓明(王欢)”,接着我通过请学生起来并用歌唱和学生对话的方式,试图用这种方法让学生在反复聆听和回答中逐步巩固歌曲,同时也让学生起来相互用歌声对话。

但问题出来了,在歌唱中只有个别学生能够有意识的按节奏报出自己的姓名;唱到最后,学生竟把“你的名字叫什么”唱成“我的名字叫什么”。

以上的现象说明了我还没真正的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牢固的掌握音乐节奏,还没能让学生真正的走进音乐融入音乐当中,要解决这一点,重要的是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的教学语言需要更仔细的去设计。

我会继续努力,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去探索去发现,不断的和学生磨合,去寻找更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

 

《口哨与小狗》教学设计(聆听课)

一、教材分析

《口哨与小狗》又译为《吹口哨的少年与小狗》。

它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1870-1943)于1905年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

它描绘了小主人吹着口哨,和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情景。

曲调轻松、活泼,形象逼真、可爱。

欣赏这部作品,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作品中欢快活泼的情绪,培养学生健康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乐曲,体会乐曲的情绪——欢快活泼。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口哨与小狗》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难点:

能在聆听音乐中辨别音乐形象的变化。

四、教学过程

(一)聆听《口哨与小狗》

1.初听乐曲《口哨与小狗》音频,感受乐曲情绪。

师:

同学们让我们先来聆听一首乐曲?

你从乐曲中都听到了什么声音?

师:

同学们听到了哪种动物的叫声?

除了小狗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

学生自由回答。

2.复听乐曲《口哨与小狗》音频。

师:

主人与小狗在做什么?

他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3.讨论乐曲情绪。

师:

乐曲的情绪怎样?

我们能体会到小主人怎样的心情?

你如何表达歌曲中的情绪?

(可以提供给学生简单的打击乐器或提醒学生用简单的肢体语言表现。

(二)课堂小结

在快乐的音乐声中我们的课程就要结束了,今天我们学习了两首描写小动物的歌曲,希望大家喜爱小动物。

教学反思:

考虑到孩子刚入学,对学校的一切都很陌生,音乐课虽然孩子还比较喜欢,但是一味的唱歌,或者安静的聆听,孩子根本没办法坚持。

特别是欣赏课,孩子没有长时间的训练,形成不了好的聆听习惯,更别提以后的听赏了。

所以我特地花了一课时的时间,带孩子围绕《口哨与小狗》来认真的聆听。

首先,我请小朋友完整地聆听一遍《口哨与小狗》,提示:

这里面有小狗的叫声,听到后请举手。

孩子兴趣很浓,听完后纷纷表示音乐特别有意思,里面还有口哨的声音。

接着我请学生边听边想,你觉得口哨与小狗之间会发生什么事?

再给这段乐曲编个小故事。

孩子的想象力果然很好,把作曲家的意图真是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然后我再请学生当一当小狗和吹口哨的主人,来个散步,教室里气氛热烈,孩子也在音乐中尽情的表演了起来。

最后,我再请孩子们边听音乐边把你想象的故事简单的画出来。

就这样,一节枯燥的管弦乐欣赏就变成了动与静的结合,孩子也感受到了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使他们爱听,乐听,以致形成良好的聆听习惯。

 

《拉勾勾》教学设计(演唱课)

一、教材分析

《拉勾勾》是一首优美的儿童歌曲。

3/4拍,宫调式,一段体结构。

拉勾勾是小朋友的一种游戏,游戏时两个人用自己的小拇指勾在一起,口唱歌谣,表示友谊。

作者正是抓住了儿童这一游戏特点,创作了这首歌曲。

歌曲的节奏平稳、舒展,三拍子的运用增加了亲切感,旋律主要采用变化重复的手法,使歌曲在变化中统一,形成完整的结构。

歌曲具有天真的想象力,用金勾勾,银勾勾形容小手指,喻意友谊的珍贵,教育孩子友爱、团结。

二、教学目标

1.能够生动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拉勾勾》,能够大方自然地歌唱。

2.感受3/4拍歌曲的律动感。

认识碰钟。

三、教学重、难点

能够有生动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拉勾勾》,感受3/4拍的节奏韵律。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过渡语: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音乐课堂。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歌曲,请你们听一听,歌曲中的唱的“金勾勾”和“银勾勾”是什么?

播放范唱。

你们听出来了吗?

没错,金勾勾和银勾勾都是小朋友们的手指头,他们在玩拉勾勾的游戏呢。

同学们你们玩过这个游戏吗?

现在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一边听一边跟你身边同学做拉勾勾的游戏吧。

再次播放范唱。

(二)学习歌曲

1.读歌词

过渡语:

今天的音乐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拉勾勾》。

我们先来读一读歌词。

跟老师一起边拍节奏边读歌词。

(出示歌词)请同学们注意,每一个格子是一拍,红色的拍手,黄色的拍肩。

如果一个小格子里有两个字,就要在一拍中把两个字都读完。

跟老师一起来试试。

带读歌词两次。

现在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这次请同学们边听边用刚才的方法为歌曲伴奏。

2.学习歌曲

下面我们就来学唱,请你模仿老师来唱金勾勾和银勾勾这两句,比一比有什么不同,把旋律唱准确。

出示完整歌谱,教师分句教唱。

完整演唱歌曲。

跟着范唱演唱。

(三)加入伴奏

1.认识打击乐器(碰钟)

过渡语:

为了使这首歌曲更加动听,我们用这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这种乐器叫碰钟,你们听,它声音是不是很动听很长呢,它是这样演奏的。

(教师示范演奏)

2.为歌曲加入伴奏

过渡语:

现在请你们演唱歌曲,老师用碰钟为你们伴奏。

过渡语:

请你们再来演唱一遍《拉勾勾》,一边演唱一遍模仿老师演奏碰钟的动作。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拉勾勾》,还认识了小乐器碰钟。

希望你能在歌声和游戏中,不但学到知识。

还能跟你身边更多的同学成为好朋友。

最后让我们一起演唱这首歌,和你身边的同学一边唱歌一边做游戏吧。

教学反思:

一年级的学生比较好动,因此在课上我充分利用了孩子的心理,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和要求,让他们明白音乐是他们的朋友,音乐课充满了乐趣,以便给以后的课程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课中我充分利用音乐弥漫性的特点,让学生首先感受音乐的特点,再请学生听着音乐玩游戏“拉勾勾”,学生即掌握了游戏的玩法,又对歌曲进行了点题。

这样一来,使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的熟悉了旋律,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

在教授三拍子的节奏特点时,同样没有采用填鸭式的教学,而是让从学生自己拍手、儿歌等方式上入手,通过真听、真看、真感受去进行强化。

最后,让学生大胆想象创编,为歌曲配上自己最喜欢的动作,从而巩固歌曲,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快乐的一天》教学设计(聆听课)

一、作品分析

《快乐的一天》是四首音乐短曲,第一首是器乐曲;第二至第四首都是歌曲。

课本中配以相应的插图,生动地展示出小学生在学校一天的学习和生活。

通过对这四首小曲的欣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分辨组曲中每段音乐的情绪,感受每段音乐表现的基本内容。

2.视听结合,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每段音乐表达的欢快、活泼和温柔宁静等不同情绪。

教学难点:

感受每段音乐不同的情绪和生活情景。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导语:

同学们好,今天老师带给大家一部小组曲《快乐的一天》,记录了你们一天的学习生活,由四段音乐组成,请同学们猜猜看,每段音乐表现的是什么?

出示图片(1.jpg)(2.jpg)(3.jpg)(4.jpg)。

2.欣赏《快乐的一天》

(1)上学去

①请听第一段音乐。

播放音频(上学去.mp3)。

师:

这首乐曲是用木琴演奏的。

速度稍快,情绪活泼、欢快,就像是很多小学生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上学去。

出示图片(上学去.jpg)。

②有一首歌曲《小松树》,就是这首乐曲的主题旋律。

我们来听一听。

播放视频(小松树.wmv)。

(2)上课了

①听音乐。

过渡语:

上学路上真快乐!

来到学校,又会发生哪些事情呢?

播放音频(上课了.mp3)。

师:

这首歌曲唱出了一年级的小男生上课时的情景。

出示图片(上课了.jpg)。

②我们再听一遍这首歌。

播放视频(一年级的小男生.wmv)。

(3)做游戏

①听音乐。

过渡语:

课间的时候,你们最喜欢干什么?

听着歌曲,想一想吧!

播放音频(做游戏.mp3)。

师:

原来,这首歌描写的是课间十分钟,同学们在开心地做游戏。

出示图片(做游戏.jpg)。

②这首歌的名字是《哦!

十分钟》。

我们再听一遍。

播放视频(哦!

十分钟.wmv)。

(4)睡觉了

听音乐。

播放音频(睡觉了.mp3)。

师:

这首歌曲速度较慢,妈妈轻柔的歌声让孩子安静地睡着了。

你听出来了吗?

出示图片(睡觉了.jpg)。

(5)看图片,完整欣赏组曲。

出示图片(1.jpg)(2.jpg)(3.jpg)(4.jpg)。

播放音频(快乐的一天.mp3)。

依次出示图片(上学去.jpg)(上课了.jpg)(做游戏.jpg)(睡觉了.jpg)。

3.总结

师:

音乐真是神奇!

一首乐曲、三首歌曲,就带着我们经历了“快乐的一天”,在这一天中,有不同的事情发生,有不同的情绪体验。

今天的音乐课就上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用动作感受各种不同情绪在乐曲中所表现的内容,要要培养良好的聆听习惯。

这些当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教师细心,耐心的教导,对一年级学生来讲很难,也很重要,对我也是种挑战。

音乐是听觉艺术,培养良好的聆听习惯是首要的。

一年级学生天性活泼,好动,让他们安静地聆听音乐不容易,但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因而在上这一阶段年龄欣赏课时,我充分利用他们灵巧的形体,自然的嗓音,通过视听,律动,绘画,剪剪贴贴,游戏,情景表演,节奏乐敲击等相结合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欣赏教学,激发和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体验音乐的美感,从而更好的为低年级音乐唱游教学服务。

总之,小学一年级学生在欣赏音乐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途径来帮助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涵,意境,只要能让他们动起来,玩起来,模仿起来,启动联想和想像,就能丰富他们的听觉感知,扩大音乐视野,积累音乐语汇,发展音乐思维,从而达到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的目的。

 

《跳绳》教学设计(演唱课)

一、教材分析

《跳绳》是一首短小的单段体歌曲,两个乐句组成。

2/4拍,宫调式,音域在一个八度之间,速度稍快,情绪欢快、活泼。

歌曲采用八分音符与四分音符的节奏型,显得跳跃、有动感。

旋律以三度、四度音程的小跳为主,辅以级进和同音重复,增强了歌曲的灵动和欢快的情绪,生动地描绘出孩子们跳绳时的情景。

两段歌词生动有趣,鼓励孩子们每天坚持跳绳,积极锻炼身体。

二、教学目标

1.学会用轻快、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

2.掌握“跑跑”和“走”的时值,能够按节奏读歌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巩固“跑跑”和“走”的时值,并准确地读出节奏,按节奏读歌词,并演唱。

教学难点:

歌曲的速度较快,可由慢到快地进行练习。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师:

同学们好!

今天我们学习歌曲《跳绳》。

你们看,这些同学正在跳长绳呢,他们玩儿得真开心呀!

出示图片(p016.jpg)。

师:

《跳绳》这首歌表现了同学们在一起玩跳绳的情景和愉快的心情。

让我们先来听一听吧。

2.新授歌曲《跳绳》

(1)看谱例,听歌曲。

师:

请同学们看谱例,听歌曲。

出示图片(谱例全.jpg)。

播放音频(跳绳范唱.mp3)。

(2)巩固“跑跑”和“走”的时值,按节奏读歌词。

①教师教学生用手掌拍节奏。

先教第一行,再教第二行。

出示图片(节奏1.jpg)。

②教师教学生用“跑跑”和“走”读节奏,帮学生掌握八分音符与四分音符的时值。

师:

这首歌曲是2/4拍,两个八分音符组成一拍,比较紧凑,读作“跑跑”,一个四分音符是一拍,比较宽松,读作“走”。

教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

出示图片(节奏跑跑走.jpg)。

③教学生按节奏读第一段歌词。

教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

然后完整读第一段歌词。

出示图片(歌词1.jpg)。

④教学生按节奏读第二段歌词。

先分句教。

再完整读第二段歌词。

出示图片(歌词2.jpg)。

(3)教唱歌曲第一段。

听老师完整唱第一段歌词。

出示图片(谱例1.jpg)。

老师分句教,学生学唱。

老师完整唱第一段歌词。

指出:

第一段歌词的“长、铛、响、当”,押韵在“ang”上。

学生完整唱第一段歌词。

(4)教唱歌曲第二段。

听老师完整唱第二段歌词。

出示图片(谱例2.jpg)。

老师分句教,学生学唱。

老师完整唱第二段歌词。

指出:

第二段歌词的“巧、跳、好、劳”,押韵在“ao”上。

学生完整唱第二段歌词。

(5)完整演唱歌曲。

出示图片(谱例全.jpg)。

听伴奏音乐,跟老师一起完整演唱歌曲,边拍手边唱。

播放音频(跳绳伴奏慢速.mp3)。

(6)用稍快的速度演唱歌曲。

①听歌曲范唱。

播放音频(跳绳范唱.mp3)。

师:

同学们一定听出来了,歌曲的速度变快了,显得更加活泼欢快了!

②师:

让我们用比较快的速度,跟着范唱,轻声唱一遍。

学生跟着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