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压设备特种设备无损检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2582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承压设备特种设备无损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承压设备特种设备无损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承压设备特种设备无损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承压设备特种设备无损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承压设备特种设备无损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承压设备特种设备无损检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承压设备特种设备无损检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承压设备特种设备无损检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承压设备特种设备无损检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承压设备特种设备无损检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承压设备特种设备无损检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承压设备特种设备无损检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承压设备特种设备无损检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承压设备特种设备无损检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承压设备特种设备无损检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承压设备特种设备无损检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承压设备特种设备无损检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承压设备特种设备无损检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承压设备特种设备无损检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承压设备特种设备无损检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承压设备特种设备无损检测.docx

《承压设备特种设备无损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承压设备特种设备无损检测.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承压设备特种设备无损检测.docx

承压设备特种设备无损检测

《承压设备特种设备无损检测相关知识》

1,钢分类和命名方法

国家标准GB/T3304—91《钢分类》中规定,钢分类分为“按化学成份分类”和“按主要质量等级和主要性能及使用特性分类”。

按化学成份分类,钢可分为非合金钢,低合金钢,合金钢三大类。

A,碳钢分类和命名:

按含碳量分为:

(1)低碳钢,C≤0.25%

(2)中碳钢,C=0.25%--0.6%

(3)高碳钢,C>0.6%

按质量分为:

(1)普通碳素钢,S≤0.050%,P≤0.045%

(2)优质碳素钢,S≤0.040%,P≤0.040%

(3)高级优质碳素钢,S≤0.030%,P≤0.035%

B,合金钢分类和命名:

为了改善钢性能,在钢中特意加入了除铁和碳以外其它元素。

这类钢称为合金钢。

按合金元素加入量分为:

(1)低合金钢,合金总量不超过5%;

(2)中合金钢,合金总量5%--10%;

(3)高合金钢,合金总量超过10%;

2,承压类特种设备常用碳素钢牌号

锅炉和压力容器常用碳素钢牌号有Q235AF、Q235A、Q235B、Q235C、20g、20R等,压力管道常用碳素钢牌号有10#、20#钢等,它们都是低碳钢,一般以热轧或正火状态供货,正常金相组织为铁素体FC+珠光体P。

碳是碳素钢中主要合金元素,含碳量增加,钢强度增加,但塑性、韧性降低,焊接性能变差,淬硬倾向变大,因此制作焊接结构锅炉和压力容器所使用碳素钢。

含弹量一般不超过0.25%。

3,承压类特种设备常用合金钢牌号

锅炉用低合金钢牌号有16Mng、15MnVg、18MnMoNbg等

压力容器用低合金钢牌号有16MnR、15MnVR、18MnMoNbR、07MnCrMoVR等

压力管道用低合金钢牌号有09MnV、16Mn、12CrMo、12Cr1MoV等,除此之外,锅炉和压力容器因为用途不同,还用到其它特殊材料,如低温容器要用低温用钢,高压锅炉用低合金钢耐热钢等等。

4,奥氏体不锈钢

奥氏体不锈钢种类有以Cr为主加元素铁素体不锈钢(0Cr13,1Cr17等)和马氏体不锈钢(1Cr13,2Cr13等),以Cr、Ni为主加元素奥氏体不锈钢(0Cr18Ni9,00Cr18Ni10等),其中奥氏体不锈钢在压力容器中得道广泛应用。

奥氏体不锈钢机械性能较好,屈服点低,塑性、韧性好,可做低温用钢和耐热钢,其常用牌号是1Cr18Ni9,它具有良好化学稳定性。

在氧化性和某些还原性介质中耐腐蚀性很高,但是在敏化状态,存在晶阶腐蚀性,并且在高温氯化物溶液中容易发生应力腐蚀开裂。

第二部分焊接基本知识

焊接在承压类特种设备制造中占有重要地位,例如,在压力容器制造中,焊接工作量占全部工作量30%。

焊接质量对承压类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和使用安全可靠性有直接影响,许多承压类特种设备事故都源于焊接缺陷。

因此,对承压类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来说,掌握焊接知识是非常必要。

一,承压类特种设备常用焊接方法

1,手工电弧焊

(1)特点:

利用焊条与焊件之间电弧热,将焊条及部分焊件熔化而形成焊缝焊接方法。

手工电弧焊设备简单,便于操作,适用与于室内外各种位置焊接,可以焊接碳钢、低合金钢、耐热钢、不锈钢等各种材料,在承压类特种设备制造中广泛应用。

其缺点是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对焊工技术水平及操作要求较高。

(2)焊接设备:

常用手工电弧焊设备有交流电焊机,旋转式直流电焊机和硅整流式直流电焊机三种。

(3)手工电弧焊焊条:

涂有药皮供手工电弧焊熔化电极称为焊条。

它由焊芯和药皮两部分组成。

焊条中被药皮包覆金属芯称为焊芯,在电弧作用下熔化后,作为填充金属与熔化母材混合形成焊缝。

涂敷在焊芯表面有效成分称为药皮,其作用是:

稳弧、保护、冶金、改善焊接工艺性能。

(4)焊条种类:

一般按焊条药皮熔化后所形成熔渣酸碱性不同分为碱性焊条和酸性焊条两种。

也有按用途分类,如碳钢焊条、低合金钢焊条、不锈钢焊条、铜及铜合金焊条等。

(5)手工电弧焊焊接位置:

手工电弧焊可以在不同位置进行操作。

熔焊时,焊接接头所处空间位置称为焊接位置,GB/T3375—94《焊接术语》中用倾角和转角两个参数来划分不同焊接位置。

对接焊缝和角焊缝有平焊、立焊、横焊、仰焊是四种基本位置。

管子环焊缝也有四种基本位置:

水平转动、垂直固定、水平固定、45·位置。

2,埋弧自动焊

(1)特点:

焊接过程中,主要焊接操作如引燃及熄灭电弧、送进焊条、移动焊条或工件等都由机械自动完成叫自动电弧焊。

在自动电弧焊中,电弧被埋在焊剂层下面燃烧并实现焊接叫埋弧自动焊。

(2)优点:

a,采用大焊接电流,电弧热量集中,熔深大,焊丝可连续送进而不需要频凡更换,因此生产效率高。

b,焊接规范参数稳定,焊缝成分均匀,外观光滑美观,焊接质量好。

C,操作时看不到弧光,又是机械自动,所以劳动条件好。

(3)局限性:

设备比较复杂昂贵:

由于电弧不可见,所以对接头加工和装配要求严格:

焊接位置受到一定限制,一般总是在平焊位置。

埋弧自动焊常常用于长直线焊缝和大直径圆筒容器环焊缝焊接。

3,氩弧焊

氩弧焊是以惰性气体氩气作为保护气体一种电弧焊接方法。

其优点是:

(1)适宜焊接各种钢材、有色金属及合金,焊接优良。

(2)电弧和熔池用气体保护,清醒可见,便于实现全自动化。

(3)电弧热量集中,熔池小,热影响区小,工件变形小。

(4)电弧稳定,飞贱小,焊缝致密,成型美观。

缺点:

氩气成本高。

设备和控制系统复杂,产生效率低,只能焊较薄工件。

二,焊接接头

焊接接头形式一般由被焊接两金属件相互结构位置来决定,通常分为对接接头、角接接头、搭接接头、T接接头。

每种接头形式又有不同坡口形式。

承压类特种设备焊接一般以焊接接头为主,焊接接头坡口形式分为不开坡口、V形坡口、X形坡口、单U形坡口、双U形坡口等。

三,焊接常见缺陷

焊接常见缺陷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裂纹、未熔合、未焊透、气孔、夹渣、内凹、咬边等。

第三部分承压类特种设备基本知识

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特种设备分为承压类特种设备和机电类特种设备两大类。

承压类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

机电类特种设备包括电梯、起重机、场(厂)内机动车辆、游乐设施、客运架空索道。

为了保证安全,特种设备在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和改造等各环节由国家实施安全监察。

并制定了一整套法规作为安全监察工作依据,其中《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是目前最高法规。

无损检测技术已经广泛用于承压类特种设备制造、安装、使用中检验,因此从事承压类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工作人员必须了解一些承压类特种设备基本知识。

一锅炉基本知识

1,锅炉定义---利用燃料燃烧时产生热能或其它能源热能,把介质加热到一定温度和压力热能转换设备。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对锅炉作如下限制性定义:

利用各种燃料、电或其它能源,将所盛装液体加热到一定参数,并承载一定压力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容积大于或等于30L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等于0.1Mpa(表压),且额定功率大于或等于0.1MW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

2,锅炉特点

(1)一旦投入使用,都是连续运行,不能任意停车。

(2)承受高温度,高压。

工作条件恶劣。

(3)具有爆炸危险性。

因此,锅炉安全运行非常重要,国家颁布了许多“条例”和“法规”来监督管理它。

3,锅炉主要参数

(1)容量(输出功率)

蒸汽锅炉指蒸发量,既每小时产生蒸汽量,以“D”表示,单位是“吨/时”。

热水锅炉指供热量,既每小时输出热量,以“Q”表示,单位是“千卡/时”(焦耳/时)。

(2)压力

指锅炉出口处(锅筒或过热器)工作压力。

以“P”表示,单位是“Mpa”

锅炉铭牌上标示压力是设计压力,又称为额定工作压力。

对有过热器锅炉是指过热器出口处蒸汽压力,对无过热器锅炉是指锅筒内蒸汽压力,对热水锅炉指出水阀入口处热水压力。

(3)温度

指锅炉出口介质温度。

对蒸汽锅炉为出口处饱和蒸汽或过热蒸汽温度,对热水锅炉指进、出口热水温度。

4,锅炉分类

(1)按用途分:

电站锅炉、工业锅炉、生活锅炉、船泊锅炉、机车锅炉等。

(2)按载热介质分:

蒸汽锅炉、热水锅炉、汽水两用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等

(3)按压力等级分:

低压锅炉,P≤2.45MPa

中压锅炉,P=3.82Mpa

次压锅炉,3.82Mpa<P<9.81Mpa

高压锅炉,P≥9.81Mpa

超高压锅炉,P>13.73Mpa

亚临界锅炉P=15.7---17.66Mpa

超临界锅炉P=23.5---26.5Mpa

(4)按制造管理分:

A级锅炉:

额定压力≥9.81MPa

B级锅炉:

额定压力<9.81Mpa

C级锅炉:

额定压力≤2.45Mpa

D级锅炉:

额定压力≤1.27Mpa

E1级锅炉:

额定压力≤0.4Mpa固定式蒸汽锅炉和水温度低于120度热水锅炉

E2级锅炉:

额定压力<0.1Mpa蒸汽锅炉和水温度≤95度热水锅炉

1,锅炉结构

锅炉结构有很多,但是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1)锅筒

(2)锅壳(3)联箱(4)下降管(5)省煤器(6)过热器(7)减温器(8)再热器(9)炉胆(10)下脚圈(11)炉门、圈喉管、冲天管等组成

6,无损检测基本要求

第82页—83页

二压力容器基本知识

1,压力容器定义---凡承受流体介质压力密闭壳体都可称为压力容器。

按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规定,设计压力低于0.1Mpa容器属于常压容器,设计压力高于0.1MPa容器压力容器。

《容规》将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容器称为压力容器:

(1)最高工作压力Pw≥0.1MPa(不含液体静压力)

(2)内直径≥0.15m,且容积≥0.025立方米

(3)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温度≥标准沸点液体。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附则中规定,压力容器含义是:

盛装气体或液体。

承受一定压力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Pw≥0.1Mpa,且压力与容积乘积≥2.5Mpa×L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温度≥标准沸点液体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0.2Mpa,且压力与容积乘积≥1.0Mpa×L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60度液体气瓶,医用氧舱等,可以认为这个规定是对压力容器作出最权威定义。

2,压力容器主要工艺参数

压力容器工艺参数是进行压力容器强度计算和结构设计主要依据,工艺参数是由生产工艺要求确定。

影响压力容器设计主要工艺参数有压力,温度,直径等。

(1)压力容器压力参数

压力容器压力参数有工作压力,最高工作压力和设计压力

(2)压力容器温度参数

压力容器温度参数有工作温度和设计温度。

(3)直径:

一般所说容器直径系指其内直径,单位多用mm表示

3,压力容器分类

从安全角度出发目前广泛采用比较重要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按压力容器安全重要程度分类

《容规》根据容器在使用中重要作用,设计压力以及介质危害程度,将压力容器分为第一类压力容器,第二类压力容器,第三类压力容器。

下列情况之一属于第三类压力容器:

A高压容器

B中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

C中压储存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乘积≥10.0Mpa×L)

D中压反应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乘积≥0.5Mpa×L)

E低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且PV乘积≥0.2Mpa×L)

F高压,中压管壳式余热锅炉

G球形容器(容积≥50立方米)

H低温液体储存容器

下列情况之一属于第二类压力容器:

A中压容器

B低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

C低压储存器和低压反应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

D低压管壳式余热锅炉

F低压搪玻璃压力容器

下列情况之一属于第一类压力容器

介质为无毒,非易燃低压容器和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低压换热器,分离器等

(2)按用途分类

A反应器B储存器C换热器D分离器

(3)按压力分类

A低压容器(L)0.1MPa≤P<1.6MPa

B中压容器(M)1.6MPa≤P<10MPa

C高压容器(H)10MPa≤P<100MPa

D超高压容器(U)100MPa≤P<1000MPa

4,压力容器典型结构和特点

压力容器类型很多,但是基本构造都可以分解为筒体、端盖(封头)、法兰、开孔、接管和支座等。

石油化工生产中大量采用低,中压容器,一般属于薄壁容器,它外形结构形式大都是球形和圆筒形,在个别情况才使用矩形,椭圆形,扁圆形等。

5,压力容器焊接接头分类

GB150《钢制压力容器》将压力容器主要受压部分焊接接头分为A、B、C、D四类

A类焊接接头:

圆筒部分纵向接头,球形封头与圆筒连接环向接头,各类形封头所有拼焊接头。

B类焊接接头:

圆筒部分环向接头,锥形封头小端与接管连接接头,长颈法兰与接管连接接头,但是已经规定为ACD类除外。

C类焊接接头:

平盖,管板与圆筒连接接头,法兰与壳体,接管连接接头。

D类焊接接头:

接管,人孔,补强圈等与壳体圆筒连接接头。

2,压力容器制造无损检测

无损检测在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十分重要。

压力容器制造时使用无损检测方法包括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和渗透检测及涡流检测。

无损检测工艺以及检测结果评级执行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规定,但是采用什么无损检测方法,检测部位,比例,合格级别需要《容规》和GB150《钢制压力容器》等来回答,也就是说它们是验收标准。

第98页—102页

三压力管道基本知识

1,压力管道定义:

压力管道是生产和生活中广泛使用,可能引起燃烧和爆炸或中等危险性较大特种设备。

国务院于2003年3月以373号令公布《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关于压力管道定义为:

压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液体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1Mpa(表压)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可燃,易燃,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等于标准沸点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管道。

2,压力管道分类

2.1按用途分类:

分为:

工业管道,公用管道和长输管道。

工业管道是指企业,事业单位所属用于输送工艺介质管道。

公用工程管道及其辅助管道。

包括延伸出工作边界线,但是归属企业,事业单位所管辖工艺管道。

公用管道是指城市或乡镇范围内用于公用事业或民用燃气管道和热力管道。

长输管道是指生产地,储存库,使用单位间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管道。

2.2从安全管理和监察角度按操作工况和用途分类:

(1)长输管道(GA类)

符号下列条件之一长输管道为GA1级

a,输送有毒、可燃、易燃气体介质,设计压力>1.6Mpa管道。

b,输送有毒、可燃、易燃液体介质,输送距离≧200Km且公称直径DN≧300mm管道。

c,输送液体介质、输送距离≧50Km且公称直径DN≧150mm管道。

符号下列条件之一长输管道为GA2级

a,输送有毒、可燃、易燃气体介质,设计压力≦1.6Mpa管道

b,GA1管道b条范围以外长输管道。

c,GA1管道c条范围以外长输管道。

(2)公用管道(GB类)

燃气管道为GB1。

热力管道为GB2

(3)工业管道(GC类)

符号下列条件之一工业管道为GC1级

A,输送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介质管道。

B,输送可燃流体介质、有毒流体介质,设计压力≧4.0Mpa且设计温度≧400度管道。

C,输送流体介质且设计压力≧10.0Mp管道。

符号下列条件之一工业管道为GC2级

A,输送可燃流体介质、有毒流体介质,设计压力<4.0Mpa且设计温度≧400度管道。

B,输送非可燃流体介质、有毒流体介质,设计压力<10.0Mpa且设计温度≧400度管道。

C,输送流体介质且设计压力<10.0Mp且设计温度<400度管道。

3,压力管道用途及特点

压力管道主要用途是输送介质。

此外,对长输管道而言,压力管道还有储存功能,对工业管道而言,压力管道还有热交换功能。

对单条压力管道而言,压力管道工作原理就是依靠外界动力或介质本身驱动力将该条压力管道源头介质输送到终点。

压力管道主要特点是:

(1)种类多,数量大,标准多,设计、制造、安装、应用、管理环节多。

(2)长细比大,跨越空间大,边界条件复杂。

(3)布置方式多样。

现场安装条件差,工作量大。

(4)材料应用种类多,选用复杂。

(5)失效摸式多样,失效慨率大。

(6)实施检验难度大。

4,压力管道组成及结构

(1)压力管道元件

压力管道由多种元件组成,主要有:

管子---无缝钢管,焊接钢管,有色金属管,铸铁管等。

管件---弯头,三通,四通,大小头等

法兰和紧固件----锻造法兰,焊接法兰,非金属材料法兰等。

阀门----安全阀,调压阀,球阀,截止阀等

膨胀节及波纹管

密封元件及特种元件---防腐管道元件,阻火器等。

压力管道是由压力管道组成件和支承件组成装配总成,管道组成件是指用于连接或装配管道元件。

它包括管子、管件、法兰、垫片、紧固件、阀门、过滤器和分离器等。

(2)压力管道附属设施

压力管道附属设施一般包括支吊架,防腐绝缘层,阴极保护装置,加热站,计量站,标志,斜拉杆,平衡锤等等。

5,压力管道检验

压力管道检验按性质分类,可分为原材料检验、管道元件制作质量检验、安装质量检验、在用检验等。

压力管道检验一般内容包括外观检验、焊接接头表面质量检验、焊接接头内部缺陷检测、耐压试验等。

其中焊接接头内部缺陷检测属于无损检测项目。

6,压力管道检验标准

目前主要压力管道检验标准有:

SH3501-1997《石油化工剧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等。

3,无损检测基本内容

第116—118页

第四部分无损检测基础知识

一无损检测慨论

1,无损检测定义和分类

在不损坏工件前提下,以物理或化学方法为手段,借助先进技术和设备器材,对工件内部及表面结构,性质,状态进行检查和测试方法称为无损检测。

无损检测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基础上产生。

工业X射线检测是在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后才产生,超声波检测是在两次大战中发展声纳技术和雷达技术基础上开发出来,磁粉检测是建立在电磁学理论基础上,而渗透检测益于物理化学进展。

无损检测技术发展过程出现过三个名称,即:

无损探伤,无损检测,无损评价。

无损探伤是早期阶段名称,其含义是探测和发现缺陷。

无损检测是目前名称,其含义不仅仅是探测缺陷,还包括探测工件其它信息,例如结构,性质,状态等。

无损评价是我们即将进入或正在进入新发展阶段,它在无损检测基础上还要求获得更全面,更准确内容。

目前,无损检测(Non—distructiveTesting)有6大常规方法:

射线检测(RadiographyTesting即RT),超声波检测(UltrasonicTesting即UT),磁粉检测(MagneticTesting即MT),渗透检测(PenetrantTesting即PT),涡流检测(EddycurrentTesting即ET),声发射检测(AcousticEmission即AT)

2,无损检测目

(1)保证产品质量

(2)保障使用安全

(3)改进制造工艺

(4)降低生产成本

3.无损检测应用特点

(1)无损检测要与破坏性检测相结合

无损检测最大特点是能在不伤材料,工件和结构前提下来进行检测,所以在实施无损检测后,产品检查率可以达到100%。

但是,不是所有项目和指标都能够进行无损检测,无损检测技术自身还有局限性。

某些试验只能采用破坏性检测。

因此,在目前无损检测还不能完全代替破坏性检测。

应该二者相结合。

比如,液化石油气钢瓶除了进行100%无损检测以为,还要进行爆破试验。

(2)正确选用实施无损检测时机

在进行无损检测时,必须根据无损检测目,正确选择无损检测实施时机。

例如,有冷裂纹倾向材料,就应该安排在焊接完成24小时以后进行无损检测。

只有正确选用实施无损检测时机,才能顺利完成检测。

正确评价产品质量。

(3)选用最恰当无损检测方法

每种检测方法本身都有局限性,不可能适宜所有工件和所有缺陷。

为了提高检测结果可靠性,必须在检测前,根据被检物体材料,结构,形状,尺寸可能产生缺陷种类,在什么部位,什么方向等种种情况进行分析,然后根据无损检测方法各自特点选择最适合检测方法。

只有这样,无损检测方法选择和应用才会正确和合理。

(4)综合应用各种无损检测方法

在无损检测应用中,必须认识到任何一种无损检测方法都不是万能,都有各自优缺点,因此,在无损检测应用中,如果可能,不要只采用一种无损检测方法,而应尽可能多同时采用几种方法,以便保证各种方法互补,保证产品质量。

二承压类特种设备制造过程中无损检测方法选择

1,原材料检验

(1)钢板UT。

(2)锻件和棒材UT,MT(PT)。

(3)管材UT(RT),MT(PT)。

(4)螺栓UT,MT(PT)。

2,焊接检验

(1)坡口部位UT,PT(MT)。

(2)清根部位PT(MT)。

(3)对接焊缝RT(UT),MT(PT)。

(4)角焊缝和T形焊缝UT(RT),PT(MT)。

3,其他检验

(1)工卡具焊疤MT(PT)。

(2)复合材料复合层检测,爆炸复合层UT。

(3)复合材料复合层检测,堆焊复合层,堆焊前MT(PT)。

(4)复合材料复合层检测,堆焊复合层,堆焊后UT(PT)。

(5)水压试验后MT(PT)。

4检测方法对检测对象适应性(见下表)

表中:

●:

表示很适用:

⊙:

表示适用△表示有附加条件适用×:

表示不适用;—:

表示不相关

检测对象

内部缺陷检测方法

表面近表面陷检测方法

RT

UT

MT

PT

ET

锻件

×

铸件

压延件(管板型材)

×

焊缝

×

 

缺陷分类

 

内部缺陷

分层

×

疏松

×

气孔

缩孔

未焊透

未熔合

夹渣

裂纹

缺陷分类

表面陷检

白点

×

表面裂纹

表面针孔

×

折叠

断口白点

×

×

三,各种无损检测基础知识(分管专业课讲)

第五部分缺陷种类及产生原因

无损检测最主要用途是探测缺陷。

了解材料和焊逢中缺陷种类和产生原因,有助于正确选择无损检测方法,正确判断和分析检测结果。

一,钢焊缝中常见缺陷及产生原因

1,外观缺陷

外观缺陷指肉眼可以发现工件表面缺陷

(1)咬边:

沿着焊趾,在母材部分形成凹馅或沟槽。

因为电弧热量太高,电流太大,运条速度太小,焊条与工件角度不正确,产生电弧将焊逢边缘母材熔化没有得到熔轷金属充分补充所留下缺口。

(2)焊瘤:

焊逢中液态金属流到加热不足未熔化母材上或从焊缝根部溢出,冷却后形成未与母材熔合金属瘤。

产生原因是焊接规范过强,焊条熔化过快,焊接电源不稳定以及操作姿态正确形成,在横,立,仰焊位置更容易形成焊瘤。

(3)凹坑:

焊缝表面或背面局部低于母材部分。

产生原因是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