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后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4302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52 大小:15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2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2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2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2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2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2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2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2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2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2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2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2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2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2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2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52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52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52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52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52页
亲,该文档总共1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后习题答案.docx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后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后习题答案.docx(1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后习题答案.docx

1.根据文本,说明实践性是马哲的中心范畴。

实践性表现在:

首先,马哲第一次真正引入实践,把哲学变成了一门科学的哲学。

其次,实践是马哲的核心和基础,贯穿于的始终。

革命性以实践性为基础;实践以革命为目的。

(1)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从根本上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

实践性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显著特征,又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标志。

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

它把变革旧世界和改变现存事物作为自身的任务和目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最根本的含义就是通过人的能动的活动,特别是通过无产阶级的实践活动,实现对旧世界的改造,并用共产主义的新世界去代替它。

正是基于这一特点,马克思指出:

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一方面是指它自身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是近代科学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同它所具有的实践性特征是分不开的。

科学本身就是重大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离不开其他社会实践,也离不开科学的实践。

它在科学实践中产生,又反过来给科学实践以世界观的指导。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

它的革命性是按照客观规律对旧世界的变革;它的科学性是坚持在对旧世界改造中要求遵循客观规律。

这二者在实践中实现了结合和统一。

2.马克思指出了新哲学和旧哲学(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表现哪几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而唯心主义认为意思第一性,意思决定物质。

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的,发展的全面的,承认矛盾的。

而旧唯物主义是片面的,机械的,否认矛盾观点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在于前者以物质为世界本原,坚持从实际出发,后者以精神为世界本原,坚持从主观愿望出发。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是唯物主义的内部区别,前者在坚持物质的本原性前提下主张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后者则为坚持物质第一性而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

3.马克思如何分析费尔哈的宗教观的?

正确性表现?

不足?

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说过,“费尔巴哈绝不希望废除宗教,这就是因为在费尔巴哈那里,世俗的基础仍然是脱胎于宗教世界的缘故。

在这里,恩格斯已经对费尔巴哈的宗教观表述的很清楚了,费尔巴哈是在批判宗教,但绝对不是反对宗教。

批判和反对是两个含义。

费尔巴哈所以不反对宗教,是因为“世俗的基础”脱胎于宗教。

换句话说,就是西方文明的社会道德伦理是建立在宗教教义基础上的。

反对宗教就等于摧毁当时西方的现有的社会道德伦理,重新建立一套新的社会道德伦理。

这是费尔巴哈办不到的。

所以,费尔巴哈承认宗教具有的正面作用。

恩格斯谈及这个问题时是这样说的,世俗基础和宗教世界是两个对立的范畴,这里面的争论在于,究竟是世俗产生的宗教,还是宗教产生了世俗。

恩格斯认为是世俗产生了宗教,而费尔巴哈则在这上面含混不清。

费尔巴哈对宗教神学进行批判,他的主要观点是,他认为自然神就是自然本身,人神就是人的本身,归结起来就是自然界和人。

其实在这上面仍然延续了基督教历史上的神的神性与人性的争论。

所以恩格斯说,费尔巴哈的观点仍然带着“宗教的痕迹”。

恩格斯对费尔巴哈宗教观的评价除了说他带有“宗教的痕迹”以外,还指出了费尔巴哈思想的一个最大的缺陷。

这就是人除了本身具有的自然性以外,还具有社会性。

在恩格斯看来,费尔巴哈把人神理解为就是人的本身,这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在走,但费尔巴哈就此止步了。

因为,费尔巴哈再向前走一步,看到人的社会性一面,那么才是对宗教的正确认识。

4.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的科学性表现?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产生。

我们知道,科学早已经证明,人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

那么,是什么东西使人和猿区别开来的呢?

地理环境的变化是猿变成人的一个外部条件。

早在二、三百万年前,地球上气候变冷,森林大大减少,这就使类人猿不能象以前那样靠大自然提供的食物和条件生活了。

地理环境的变化迫使类人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是猿变成人的一个外部条件,显然不是人的本质。

类人猿要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要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创造自然界不能提供的物质生活资料。

而要战胜自然界,创造物质生活资料,单靠个体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结成一定的关系。

这种结成一定关系去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就是劳动。

由此可知,正是由于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进行劳动,类人猿才变成人,人才和猿区别开来。

劳动是人的活动,劳动把人和猿区别开来,但不是人的本质。

决定劳动的是一定的社会关系,人一产生就是社会关系中的人,人从一开始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所以说,人的本质是一定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二,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存在和发展。

人类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解决衣食住行等问题。

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进行劳动,也就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

人们结成怎样的社会关系,人们就怎样劳动创造,人们也就怎样存在和发展。

我们还知道,人和动物的另一个重要区别,是人的目的意识性。

人的目的意识性是在劳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那么,人的目的意识性也就是由人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现代人和未来人的意识仍然是社会的产物,所以说,不仅劳动创造性,而且目的意识性,都是由于人们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具有的。

由此可知,人类是以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形成而存在和发展的,每个人都是作为一定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存在和发展的,因此,人的本质就是一定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三,人的本质的具体性、历史性。

“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规定,不仅表示它的客观性,而且表示着它的变动性、历史性,就是说它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因此必须对人的社会关系做具体的历史考察。

阶级社会中人的关系与阶级产生以前是不同的,各个阶级社会中人的关系也是相互区别,如果把人的本质设想为某种固定不变的气质或某种抽象的观念都是不正确的、不科学的。

既然社会关系是变动的,那么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的本质也就不是抽象的固定不变的。

5.如何理解实践活动的“革命的”、“批判的”的意义?

费尔巴哈哲学止步处正是马克思生活哲学的起点。

马克思的生活哲学无疑是在批判和超越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这种超越不仅体现在生活的本质、主体、目标等方面,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生活哲学实现了话语转换、生活思维的重要转折。

本文拟就此作一对比,从而显现出马克思生活哲学的本质特征。

一生活的规定马克思和费尔巴哈的哲学都以生活作为研究对象,但他们对“生活”的理解不同。

对生活本质的不同规定构成费尔巴哈与马克思“生活哲学”不同的界域,也成为马克思的“生活哲学”超越费尔巴哈哲学的逻辑支柱。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超越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从现存的生活到历史的生活,二是从宗教生活到立足于生产活动的全面的生活。

首先,费尔巴哈所理解的“生活”本质上是市民社会的生活。

在费尔巴哈看来,“生活”

即是利己行为以及日常生活,即是对快乐与幸福的追求本身,即是享受“爱”。

然而所有这一切在马克思看来只是市民社会的生活,而不是一切社会形态的生活,尤其不是“人类社会”的生活。

对此,马克思评论说:

“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

”[1](57)恩格斯在拿费尔巴哈的哲学与马克思的哲学比较时也说:

“根据费尔巴哈的道德论,证券交易所就是最高的道德殿堂,只要人们的投机始终都是得当的。

”[2](239)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费尔巴哈没有用历史2

的眼光看待市民社会,没有看到市民社会也有一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费尔巴哈缺乏实践的观点。

虽然他也曾说过:

“一般说来,实践的观点也就是生活的观点,根据这种观点,我把自己作为个体或个人与我之外的客体、主体或其他人发生关系。

这些关系的综合就构成生活本身。

”[3](111-112)但是从费尔巴哈的文本整体性上来看,他对“生活”的内涵规定是狭隘的,他将人的“生活”的本质规定纳入他的自然主义框架中,视人的生活与动物的存在为等值的。

而在马克思看来,动物的生存是一种自然规定性,动物自己不能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

而人的存在却是历史性的,是具体的,不能把某一时代的生活当作是适用于所有时代的普遍生活。

其次,在市民社会的生活中,费尔巴哈特别突出的是宗教生活。

宗教应该说是探讨费尔巴哈生活哲学不可略过的重要维度。

在费尔巴哈的生活哲学中,宗教生活成为“人的生活”独特性之所在。

在这里需要注意两个方面,其一,因为在费尔巴哈看来,“动物只有单一的生活,而人却具有双重的生活。

在动物那里,内在生活跟外在生活合而为一,而人,却既有内在生活,又有外在生活。

人的内在生活,是对他的类,他的本质发生关系的生活”,[4](26)也就是宗教生活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

其二,在他看来以往宗教是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他希望通过宗教批判来还原人的类本质。

将这两个方面综合起来思考可清晰地呈现出费尔巴哈哲学“生活”的宗教特征。

从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文本中的诸多论述,可见马克思生活哲学对“生活”的规定。

马克思特别强调的不是宗教生活,而是生产生活。

单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论述为例。

马克思认为:

“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

这是产生生命的活动。

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活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1](46)。

在这里马克思不仅指出了“生活”的本质规定即是人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而且指明了人的生活是由自己创造、生产自身生命的活动。

因为“人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身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1](46),是“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样,在马克思看来,生产生命的活动是人之“生活”的实质。

生产成为生成“生活”的根本。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在对“人”与动物的生命活动的比较中,对“人的生活”作了进一步的展开,从而凸显出“人的生活”的内在规定。

他说:

“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

动物不把自己与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

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而人则不同于动物,“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对象”,“他的活动是自由的活动”;同时,虽然“动物也生产”,但是人的生产与动物的生产相比较却具有原则的差异,具有如下的一系列独特之处——即(a)“人的生产是全面的”,(b)“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c)“人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d)“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e)“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47)。

这样,马克思哲学中“生活”的真意也就很清晰地显露出来了。

一言以蔽之,马克思生活哲学之“生活”即是人不断创造自身的活动本身。

由人的生产的全面性规定了人的生活是一种全面的生活。

宗教生活只是全面生活中的一个侧面,这一侧面同其他侧面一样,是由生产决定的。

二生活的主体无论是费尔巴哈还是马克思,他们所谈的生活都是指人的生活。

生活的主体是人,而且只能是人。

这构成了费尔巴哈和马克思生活哲学共同的出发点与关注点。

然而“人”的含义,在费尔巴哈哲学的语境中与在马克思生活哲学中却具有完全不同的意味。

费尔巴哈从“类”的角度理解人,把人理解为感性的、与他人处于感情关系中的肉体存在物;

马克思则从人的活动(马克思早年也把人的这种活动称作人的“类”特征)中考察人,把人和自然、人和人的关系都奠基于生产活动、实践活动之上。

这种本质的差异不仅构成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本主义哲学与马克思生活哲学不同的价值取向,而且成为后者超越前者的起点,从而实现了“生活哲学”的思维革命。

费尔巴哈在《黑格尔哲学批判》中指出,“人是作为‘类’而存在的”,在《基督教的本质》中又强调人具有类意识、类本质,从而把动物与人区别开来;在《未来哲学原理》中,他再次说人“是一种普遍的实体”,“是一个能意识到普遍性的普遍者,是自我意识的类”[5](206-216)。

他对人的“类”本质的界定是“以自然界为出发点,并且立足于自然界的真理之上”[4](523)。

费尔巴哈认为,他对人的类本质的规定并非空穴来风,儿是以全部近代哲学史作为依据的。

首先,他试图批判和纠正法国18世纪唯物主义对人的看法。

笛卡尔曾经说“动物是机器”,在此基础上,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认为“人是机器”。

费尔巴哈认为,这只是从机器、动物和人的共同性方面来看的,没有从它们各自的类特征去考察。

因此,他首要的任务就是把人与动物划分开来。

在他看来,第一,人不仅具有受动性,更为重要的是具有主动性,而机器或动物则只是被动的;第二,人超越了机械性,是自由的,而机器则只承载着机械的必然规律。

动物有感觉,但只有人才有最发达的感性,只有人才有爱的感觉。

爱使人自由,人在感觉中、在爱中达到与自然的和谐或自由状态;第三,人是一种完满的存在,人的本质具有整体性。

在此基础上,费尔巴哈甚至注意到了人的活动的作用:

“能够把人从自然界抽出来吗?

不能!

但直接从自然界产生的人,只是纯粹自然的本质,而不是人。

人是人的作品、是文化、历史的产物。

许多植物、甚至动物在人的培育下发生了如许的变化,以至在自然界根本找不到它的原形了”[5](247)。

在这里,费尔巴哈认为,人是感性存在、理性存在与社会历史存在的统一体,人的本质中包含有自然本质,但并不能归结为自然本质。

可惜的是,这种思想在费尔巴哈那里只是一种萌芽,始终未能占据主导地位,更谈不上发展成为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

这一工作是由马克思完成的。

其次,他批判黑格尔哲学将“人”作为绝对理念的外化环节,作为纯粹的“理性人”,转而强调人的感性属性,反对把人当作精神实体,强调人是感性实体。

他首先反对将人的肉体与灵魂分裂开来谈人,强调这种分裂开来谈论人“只不过是一种理论上的分割;在实践中,在生活中,我们否定这种分割”[5](209),因为“人的本质是感性,而不是虚幻的抽象‘精神’”[5](213),“人的最内秘的本质不表现在‘我思故我在’的命题中,而表现在‘我欲故我在’的命题中”[5](591)。

这样,在费尔巴哈眼中,肉体、感官是人的本质,灵魂、意识则在一定意义上是非感性本质,但二者都导源于感性的自然。

“我所吃所喝的东西是我的‘第二个自我’,是我的一半,我的本质,而反过来,我也是它的本质”[5](530),这直接表明了“人就是人所吃的东西”。

由此,费尔巴哈的“感性人”也就在反对“理性人”中凸显出来了。

再次,费尔巴哈曾说过人的本质“包含在人和人的统一之中”,是“建立在‘自我’和‘你’的区别的实在性上面的”[5](185)。

6.如何理解异化劳动?

马克思的异化观。

马克思批判了前人非科学形态的异化理论,并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最典型的异化本质。

在马克思之前,人们所揭示的种种异化,基本上还停留在异化的外部现象。

马克思则揭示出决定异化外部现象的本质异化,即异化劳动或劳动异化。

异化劳动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的概念。

又称劳动异化。

马克思用它来概括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及劳动本身的关系。

他认为,劳动(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类的本质,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却发生了异化。

其具体表现是:

 ①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

②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

③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即人同自由自觉的活动及其创造的对象世界相异化。

④人同人相异化。

因为当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劳动活动以及自己的类本质相对立的时候,也必然同他人相对立。

马克思借助异化劳动概念,初步探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私有财产的本质和起源,并通过异化劳动的扬弃来说明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

在马克思成熟时期的著作中,虽然还曾讲到异化劳动,但已不再作为说明历史的理论和方法,只是作为描写资本主义社会中雇佣劳动和资本对抗关系的概念。

7.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形成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形成有一个发展过程。

在1842~1843年间所写的《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等著作中,马克思尚停留在研究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异化问题的阶段。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明确提出了异化劳动的观点,并以此作为自己异化观的出发点。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运用异化劳动观点,进一步揭示了作为资本主义社会和前此社会的主要异化形式“私有制异化”,即作为国家形式的政治统治的异化以及劳动作为人的自身否定的社会活动的异化。

从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在《经济学手稿(1857一1858)》和《资本论》等著作中,马克思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来阐明异化的本质。

他在这些著作中扬弃了从社会契约论到黑格尔的异化理论,认为转让不过是从法律上表示简单的商品关系;外化则表示以货币形式对社会关系加以物化;异化才真正揭示了人们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最一般的深刻的社会关系,其实质在于表明人所创造的整个世界都变成了异己的、与人对立的东西。

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内容作了深刻的概述。

马克思在批判吸取黑格尔的合理思想时,明确指出异化的产生和演变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并且有其进步的历史意义。

马克思在《德3

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异化“是过去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但是,马克思认为异化决不是永恒存在的现象,而是受一定生产关系制约的历史现象。

因此,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制约的异化,必将随着这种生产关系的彻底消灭而消灭。

西方学者对于异化问题的研究。

从马克思提出异化劳动理论到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学者中间,异化问题已从经济、政治领域扩展到道德、心理、病理科学、技术、文艺等等整个文化思想领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学说,但它们归根结底都受其哲学观点的制约。

例如,尼采从唯意志论出发,把人的异化归结为放弃生存的意志。

存在主义者从唯我主义出发,把异化及其克服归结为人的自我选择。

新弗洛伊德主义者E·弗罗姆,从感觉论的主观唯主义出发,把异化说成是人的一种体验方式。

这些异化学说,都不是历史地从人们的社会关系考察异化产生的根源,而是侧重于从生理、心理、道德、技术等思想文化方面找原因。

所以,它们不仅弄不清异化的真正本质及其根源,重复了把异化与对象化、物化等同的错误,而且具有掩盖资本主义制度为异化真正根源的倾向。

8.异化理论的发展

异化(aIienation):

哲学和社会学的概念。

它所反映的实质内容,不同历史时期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

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异化作为社会现象同阶级一起产生,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

私有制是异化的主要根源,社会分工固定化是它的最终根源。

异化概念所反映的,是人们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品反对人们自己的特殊性质和特殊关系。

在异化活动中,人的能动性丧失了,遭到异己的物质力量或精神力量的奴役,从而使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发展,甚至畸形发展。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异化达到最严重的程度。

异化在一定历史阶段同对象化与物化有关。

但是,异化不等于或归结于对象化与物化。

对象化与物化作为人的社会活动,将与人类社会一起长存,而异化活动则是短时期的历史现象,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消亡以及僵化的社会分工的最终消灭,异化必将在社会历史上绝迹。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异化理论。

异化现象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出现,但是把这种现象提到理论高度来认识,却是近代的事情。

词源的考察表明,异化的德文词entfremdung是英文词alienation的翻译,而alienation又源于拉丁文alienatio。

在神学和经院哲学中,拉丁文alienatio主要揭示两层意思:

(a)指人在默祷中使精神脱离肉体,而与上帝合一;(b)指圣灵在肉体化时,由于顾全人性而使神性丧失以及罪人与上帝疏远。

在中世纪文献中只是孕育着异化理论的萌芽。

异化理论是在文艺复兴以来的近代西方哲学里逐渐形成起来的。

首先接触异化实质的理论形态,是社会契约说。

其中异化已被明确规定为一种损害个人权利的否定活动,即指权利的放弃或转让。

荷兰法学家格劳修斯(1583~1645)是用拉丁文alienatio这个概念说明权利转让的第一个人。

霍布斯和洛克虽然没有使用这个概念,但是他们用别的概念表达了与格劳修斯相同的思想。

在卢梭的社会契约学说中,异化除表达上述思想外,还包含有更深一层的含义。

卢梭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不能转让,除非在社会契约中放弃这种权利和自由,转让给代表他们的国家。

卢梭的这种态度,表明了他要求个人权利和自由的意向。

卢梭还揭露了人的社会活动及其产品变成异己东西的事实。

他曾在《爱弥儿》中指出,文明使人腐败;背离自然使人堕落;人变成了自己制造物的奴隶等等。

这样,他就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两重关系上,深化了异化概念的内涵。

卢梭在异化思想上的推进,终于成为向德国古典哲学异化理论过渡的桥梁。

“异化”在德国古典哲学中被提到哲学的高度,从而进一步扩展和加深了它的含义。

马丁·路德最先把希腊文圣经中表述异化思想的概念翻译成德文hat sich gesaussert(自身丧失)。

从费希特到黑格尔,他们所使用的外化(entausserung)概念,是从马丁·路德的翻译演化来的。

虽然费希特还没有使用异化概念,但他经常从哲学高度通过外化这个概念揭示异化的重要含义。

例如自我外化为非我,从而使原来与自我同一的东西变成异己的东西。

诗人席勒通过批判劳动分工所带来的危害,相当深刻地揭示了异化的实质,他认为,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个别小部件上的人,本身也变成了部件。

黑格尔的异化思想最初表现在对于基督教的“实证性”

所作的批判中。

他继费希特揭示人与自然的异化关系之后,通过思想异化的形式揭示了人与人的异化关系。

他认为,所谓基督教的“实证性”,就是指人所制造的基督教变成了一种僵化的反过来压迫人的异己力量。

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的异化理论达到高峰,异化成了说明自然、社会、历史等辩证发展的核心概念,成为在“自我意识”所体现的人类意识和社会发展整体中始终起重要作用的中介。

黑格尔把存在的一切都归结为“自我意识”,把异化也归结为“自我意识”的异化。

自我意识作为绝对理念外化为自然,在社会历史中作为“自我意识”环节的人异化为“绝对精神”。

他认为,人和由人所组成的各种社会形态及其历史作为主体,在异化中不仅表现为“分裂为二”、“或树立对立面的双重化过程”,而且这种由主体所产生的对立物,对于主体是一种“压迫性的”、“吞食它的力量”,从而赋予异化概念不同于外化概念的深刻含义。

但是,黑格尔在把异化作为发展中介的同时,往往也把对象化和对立面转化笼统地当作异化,把“自我意识”作为异化的前提和归结点,表现了他的异化理论的唯心主义历史局限性。

在黑格尔之后,费尔巴哈力图从唯物主义观点阐述异化。

但是,他只是说明了宗教的一个本质方面,不是上帝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上帝,使人本身的力量变成了凌驾于人之上的超自然的神的力量。

此外,对于黑格尔唯心主义异化理论所包含的许多深刻内容,他都无力加以扬弃。

9.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现代意义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旨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奴役劳动、物统治人等种种弊端,进而阐述扬弃异化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未来社会理想。

中国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的统一,但在提供效率、富裕和自由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

改革开放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解放生产力为宗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对马克思批评过的市场经济负面因素没有给予足够重视,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可以对此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持。

10.马克思在《提纲》中阐明的科学实践观?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内容概要在被恩格斯誉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马克思从主体和客体的辩证关系出发明确地提出实践是主体的对象性活动,并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