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的思考.pdf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43146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7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的思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的思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的思考.pdf

《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的思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的思考.pdf(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的思考.pdf

154商场现代化2007年7月(下旬刊)总第510期投资分析一、引言2000年9月,国务院决定设立全国社保基金。

其设立的目的是:

调剂和补充各地基金支付缺口。

全国社保基金主要来源有国家财政拨款、国有股减持、彩票收入等及其投资收益,其中,主要来源为国家财政拨款。

经过几年的积累,基金规模不断壮大。

到2005年底,全国社保基金总资产为2117.87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拨款1768.86亿元,占基金总量的83.5%。

全国社保基金作为国家长期战略储备,其投资资本市场追求相对较高的收益,是应付我国日益增大的社会保障基金支出压力的需要。

我国社保基金目前面临着两大重要问题,即个人账户“空账”运行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所带来的支付压力问题。

据统计,到2005年底,我国个人账户“空账”规模已达到约8000亿元,并以每年约1000亿元的规模迅速扩大,空账做实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另外,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非常迅速。

据估计,2020年,我国将步入老龄化严重阶段;2050年,中国将步入超高老龄化国家行列。

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对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001年,全国社保基金试点入市,到2003年,正式入市。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其投资收益状况并不理想。

本文拟通过对全国社保基金投资收益情况的分析,对基金的投资管理,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

二、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状况分析1.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情况根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限于银行存款、买卖国债和其他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上市流通的证券投资基金、股票、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企业债、金融债等有价证券。

200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社保基金可以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全国社保基金的管理,但是其直接运作的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限于银行存款、在一级市场购买国债,其他投资需委托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管理和运作并委托社保基金托管人托管。

目前,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为10家,托管人2家。

表1统计了2001年2005年社保基金投资分布的情况,从表中数据来看,2003年社保基金委托投资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为24.06%,到2004年,这一比例已经上升到35.80%,2005年有所降低,为34.48%;而银行存款所占比例由2001年64.87%下降到2004年的39.19%,2005年这一数据有所回升,为49.05%;债券投资所占比例也由33.56%下降到8.10%。

表12001年2005年社保基金投资分布数据来源:

根据2001年2005全国社保基金年度报告整理2.全国社保基金的收益状况下表2统计了最近5年全国社保基金的收益情况。

总体来看,全国社保基金过去5年的收益率偏低,收益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过去5年累计收益率为14.15%,其中,收益率最高的是2004年,也仅为3.32%。

剔除掉通货膨胀的因素,全国社保基金的实际收益率就更低。

其中,最高的是2002年,为3.55%。

而基金正式入市以后的3年,实际收益率反而低于2001年和2002年。

2004年甚至出现了负值,说明全国社保基金实际上出现了“缩水”,连最基本的“保值”目标都没有达到。

表2全国社保基金的收益情况数据来源:

2001年2005年全国社保基金年度报告,2005年国家统计年鉴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收益状况不佳,主要原因之一是股票投资的收益情况不佳。

2001年2005年,我国股票市场长期处于“熊市”,行情低迷,导致基金投资状况也不好。

2006年,我国股市牛气冲天,上证指数涨幅高达130.43%。

相应的,据全国社保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的思考易艳玲毕节学院摘要全国社保基金入市以来,投资收益状况并不理想。

文章在分析全国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从放宽社保基金的投资品种限制、选择和创新适合社保基金投资的金融工具,以及加强我国社保基金运行的制度环境建设三个方面来健全和完善社保基金的投资管理。

关键词全国社保基金投资分析投资管理商场现代化2007年7月(下旬刊)总第510期155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项怀诚透露,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社保基金2006年已实现收益195亿元,已实现收益率9.3%,加上股票市场上424亿元的浮赢,全年经营业绩为619亿元,经营收益率高达29%。

同时,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还不完善,金融工具还不丰富,而全国社保基金又有严格的投资品种限制,这也使得基金难以通过投资组合分散风险和提高投资收益率。

三、我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的对策选择1.放宽社保基金的投资品种限制,提高基金的运作效率我国对于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品种,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我国目前资本市场制度还不健全,系统性风险较高,严格将风险投资限制在资本市场的债券、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上,不利于分散风险,也不利于社保基金获取较高的投资收益。

因此,我国应该适当放开全国社保基金投资限制。

总体思路为:

(1)放宽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允许社保基金投资于不动产、信托产品、指数化产品等金融工具。

不同的金融产品对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反映程度和反映周期都不一样,这样,在社保基金的投资组合配置中,就可以降低对股票、债券等传统有价证券的依赖,降低组合中不同资产类别之间的相关性,从而达到分散风险,提高收益率的目的。

(2)对社保基金投资于各种高风险类别资产的比例,进行最高限制。

如可规定全国社保基金按成本计算,投资于不动产的比例不得超过5%;投资于金融创新工具的比例不得超过5%;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的比例不得超过10%,等等。

同时,对于基金管理机构投资于单只金融资产的比例,也可以进行限制,如不超过其管理资产的5%,等等。

2.选择和创新适合社保基金投资的金融工具目前我国资本市场金融工具并不丰富,适合社保基金投资的工具就更少。

而金融工具的丰富,可以降低社保基金投资组合的风险,提高收益率,因此,应该借鉴国际经验,选择和创新适合社保基金投资的金融工具。

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1)特种政府债券。

由于全国社保基金对于安全性和流动性都很高,因此,国债这一收益率高于银行存款,安全性较高的投资品种,仍然会是主要的投资工具之一。

但是,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由于利率的上升,工资增长率的提高,国债的吸引力正在降低。

笔者认为,政府可以根据社保基金的特点,发行特种政府债券,其利率稍微高于一般国债,而且有灵活的回购规则以满足社保基金对于流动性的要求。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社保基金的投资收益率,同时也可以使社保基金发挥补充国家财政的作用。

(2)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

我国有13亿人口,对于住房的需求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保持强劲的增长。

而且,从目前的情况看,住房抵押贷款是商业银行最优质的资产之一,平均坏账率很低。

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就是以住房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由商业银行或投资银行发行的证券。

其现金来源于抵押贷款借款人每月支付的利息和本金,证券的票面利息小于这一现金流,其差额即证券发行人的费用和利润。

由于有稳定的现金流来源,其风险较小,而其收益又高于国债,因此是社保基金理想的投资品种。

抵押贷款证券在智利、新加坡、韩国等国的社保基金投资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供我们借鉴。

当然,指数化产品,信托产品,境外证券市场投资等等也是比较适合社保基金投资的金融工具,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3.加强我国社保基金运行的制度环境建设我国社保基金制度建立的时间还不长,很多方面还不完善,社保基金运行制度环境的建设,关系到社会保障制度的良好发展。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监督机制建设。

包括:

监督机构的建设。

应该建立国务院直属的社保基金监督委员会,对社保基金的管理和投资运营进行监督。

这样,社保基金的监督机构和管理机构互相独立,互不隶属,才能更好地履行各自的职责,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

中介机构的建设。

会计、审计、精算、资产评估、风险评级等各种市场中介机构的充分发展,会完善社保基金投资的制度环境,提高监督水平。

信息披露机制。

信息披露是受托人的法定义务。

如何投资基金、由谁做出投资决策、投资资产类别有哪些,各投资资产类别的收益情况等问题,广大的受益人迫切希望了解,也有了解的权利。

同时,完善的披露机制,有助于加强公众的监督。

(2)法律制度建设。

我国目前社会保障立法非常滞后,还没有专门的社会保障法出台,这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现状是不相适应的。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其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离不开其完善的法律制度。

如美国,其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不仅以普通法为基础,还颁布了专门的养老基金投资法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对养老金投资所涉及主体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我国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尽快颁布社会保障法,以及社保基金投资法,规范社保基金管理、投资运营和监督。

(3)资本市场建设。

资本市场是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重要场所,因此,资本市场的有效程度,直接影响到社保基金的风险水平和收益水平,从而影响到广大参保职工退休后的收益水平。

而我国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较高,这增加了社保基金投资的风险。

因此,我国应采取有效措施,促使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资本市场的完善,为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市场环境,促进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而社保基金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其良好运营,又会反过来促进资本市场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2005年全国社保基金年度报告EB/OL.http:

/www.ssf.gov.cn/web/Column.asp?

ColumnId=1022006年中国社保基金大赚三成N.中国证券报,200701253程延园等:

养老金投资监管模式分析比较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投资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