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申报书.pdf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43424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5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申报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申报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申报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申报书.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申报书.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申报书.pdf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申报书.pdf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申报书.pdf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申报书.pdf

《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申报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申报书.pdf(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申报书.pdf

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申报书申申申申报报报报单单单单位位位位:

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课课课课程程程程名名名名称称称称:

气象学与气候学气象学与气候学气象学与气候学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负责人课程负责人课程负责人课程负责人:

查良松查良松查良松查良松课程建设时间课程建设时间课程建设时间课程建设时间:

20072008安徽师范大学教务处制二六年九月十九日-1-一、课程负责人情况姓名查良松年龄53职称教授职务学历及学位研究生,硕大学教龄25年从事专业气象与气候,地理信息系统教学情况近三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年限、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项目(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近三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近三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近三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近三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2004200420042004年年年年全球变化,专业课,周学时2,01级地理本科,99人;GIS模型设计,专业方向课,周学时4,03级研究生,10人;全球变化,专业课,周学时2,02级地理教育硕士,7人;旅游管理信息系统,专业课,周学时4,03级旅游本科,120人;2005200520052005年年年年气象学与气候学,专业基础课,周学时3,04地理本科126人;全球变化,专业课,周学时2,02地理本科120人;GIS模型设计与应用,专业课,周学时3,04级GIS、自然研究生12人;全球变化,研究生选修课,周学时3,04级GIS5人;2006200620062006年年年年全球变化,专业课,周学时4,地理科学03级,81人;地学建模,专业课,周学时4,03级地理信息系统本科,81人;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生公共基础课(部分),全院06级,周学时4,70人;全球变化,研究生选修课,周学时2,03级地图学与GIS专业,16人;全球变化,专业课,周学时2,02级地理教育硕士,7人;承担的实践性教学承担的实践性教学承担的实践性教学承担的实践性教学2004年,完成以上各门课程对应的实习;指导本科论文7人7篇(其中地理5人,旅游2人);研究生、教育硕士论文3人。

2005年,完成以上各门课程对应的实习;指导气象学与气候学实践课,指导研究生、教育硕士论文3人3篇。

2006年,完成以上各门课程对应的实习;地学建模实验;指导研究生、教育硕士论文4篇,指导本科毕业论文10人10篇。

指导教育实习12人。

主持的教学研究项目主持的教学研究项目主持的教学研究项目主持的教学研究项目教育部“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旅游管理信息系统”项目作为第一署名人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作为第一署名人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作为第一署名人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作为第一署名人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1信息技术及其在旅游业中的应用,黄山学院学报,2005.52基于分形理论的安徽旱、洪涝灾害时序特征分析,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5.4学术研究近三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类别、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十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五项)。

近三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近三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近三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近三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1主持“土壤水变化与环境调控机制研究,”,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基金重点项目2主持“安徽省旅游资源环境模型库系统集成研究”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1.大沙河流域降水变化与输沙关系的研究,水土保持学报,国家重点,.2004,张建春.查良松.;2.基于GIS的村镇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地域研究与开发,国家级,200,金宝石.查良松.3.GIS支持下的粮食单产与光热水分布特征相关分析,中国农业气象,国家级,2006,金宝石,查良松.4.日本的国土规划与城乡建设,地理学报,国家重点,2006,吴殿廷,虞孝感,查良松,姚治君等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奖励奖励奖励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基于遥感的中国北部典型地物的时空特征研究”省政府,2003,排序2-2-二、主要教师情况姓名年龄学历及学位职称大学教龄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邵华木58大学副教授32主讲气象学气候学等高超27研究生,硕士讲师5讲授、实验等胡春生28研究生,硕士助教1辅导、实验等-3-三、课程描述现状(含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

气象学与气候学是地理学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气象学与气候学是地理学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气象学与气候学是地理学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气象学与气候学是地理学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1994199419941994年年年年,在学校在学校在学校在学校课程课程课程课程建设建设建设建设中中中中,“气象学与气候学气象学与气候学气象学与气候学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就被学课程就被学课程就被学课程就被学校校校校评为评为评为评为“优秀奖优秀奖优秀奖优秀奖”。

因此因此因此因此,该课程该课程该课程该课程的基础一的基础一的基础一的基础一直直直直是是是是在在在在建设和发展中建设和发展中建设和发展中建设和发展中。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引引引引论论论论第一节气象学、气候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简史第二节气候系统概述第三节有关大气的物理性状重点是气象学、气候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气象学、气候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大气的基本方程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大气的热能和温度大气的热能和温度大气的热能和温度第一节太阳辐射第二节地面和大气的辐射第三节大气的增温和冷却第四节大气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第五节大气温度的空间分布重点是辐射基本定律;辐射的选择性(波长、能量);地面和大气的辐射与大气的增温和冷却基本原理。

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基本特征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大气中的水分大气中的水分大气中的水分大气中的水分第一节蒸发和凝结第二节地表面和大气中的凝结现象第三节降水重点是蒸发和凝结过程中大气变化中的作用;全球降水量分布特征和原因。

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大气的运动大气的运动大气的运动大气的运动第一节气压随高度和时间的变化第二节气压场第三节大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第四节大气环流重点是气压场特征分析,温压场结构理论;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因和形式,大气环流在天气、气候中的作用。

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天气系统天气系统天气系统天气系统第一节气团和锋第二节中高纬度天气系统第三节低纬度天气系统第四节对流性天气系统重点是气团和锋的特征,低、中、高纬度主要天气系统。

-4-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气候的形成气候的形成气候的形成气候的形成第一节气候形成的辐射因子。

第二节气候形成的环流因子。

第三节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第四节地形和地面特征与气候。

第五节冰雪覆盖与气候。

重点是天文辐射因子和特征,气候形成的环流因子、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大地形、冰雪覆盖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

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气候带和气候型气候带和气候型气候带和气候型气候带和气候型第一节气候带与气候型的划分第二节低纬度气候第三节中纬度气候第四节高纬度气候第五节高山气候重点是气候带与气候型的基本概念;低、中、高纬度气候成因、特征、分布规律。

高山气候与低、中、高纬度气候成因的区别。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第一节气候变化的史实第二节气候变化的因素第三节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重点是气候变化的因素;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教材建设教材建设教材建设教材建设本课程教材一直使用由周淑贞等主编的气象学与气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现为第三版1997。

教学参考书目:

1、伍荣生主编.现代天气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2、周淑贞,束炯.城市气候学.气象出版社.1994年3、高国栋,陆渝蓉等.气候学基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4、潘树荣等.自然地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5、景贵和主编.综合自然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教学条件教学条件教学条件教学条件一一一一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学习1、学院资料室及校图书馆藏有较多有关纸质参考书,引导同学们借阅。

2、校图书馆备有电子文献,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从电子文献、有关网站上获得许多相关知识,实践敃明,学生对此受益匪浅。

二二二二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气象学与气候学实验是教材气象学与气候学的配套实验教材,是我院任课枀师根据本课程合要求而编写的,针对性强,内含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所要求做的全部实验,条理清楚,-5-学生易掌握,本实验与实习也是根据实验指导书多次改编而成的。

三三三三实践性教学环境实践性教学环境实践性教学环境实践性教学环境实验由主讲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学院新的自动气象站建立后,达到辅导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

11-1:

7.8(每场实验);保持仪器齐全,完好率在98%以上,从实习的质量、数量上满足本科生培养的需要。

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实习能够100%开出。

组织学生到市气象台参观,了解现代技术在气象领域的应用情况,了解气象预报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意义。

四四四四多媒体多媒体多媒体多媒体教学环境教学环境教学环境教学环境本门课程全程在多媒体教室讲授,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即时更新和充实国内外有关最新成果。

同时,也有必要利用黑板板书,感染学生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主讲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灵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讨论、评课等),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巩固了学生所学知识,强化了学生的师范生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教学技能,使学习、考试变得轻松、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每位主讲教师都能电子备课,除有些章节利用板书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外,每堂课都用多媒体教学,并辅助其它现代化教学手段、方法,如组织学生课外看专题VCD、上网收集有关资料等,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又丰富了教学资料,提高了教学效率,效果好。

教学效果等方面教学效果等方面教学效果等方面教学效果等方面1、本课程一直是受学校重视的建设课程之一,多次获得优秀。

2、学校将地理作为特优强专业,其中气象学与气候学等课程都围绕着学校“特优强”的要求进行建设。

3、自1999年开始,“自然地理学”作为校重点学科建设,每年投入经费3万元左右。

4、自1996年开始,自然地理学硕士点招生,气象学与气候学任课枀师承担着主要课程的教学,教学效果显著。

四、课程总体建设目标、步骤及主要措施(可另附纸张)一一一一本课程的本课程的本课程的本课程的2222年建设目标年建设目标年建设目标年建设目标1、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2-5名教学-科研能力强的主讲教师队伍。

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6-2名,讲师1名;博士1-3名,硕士1-3名。

全体教师年龄45岁以下的占85%-90%。

2、教学条件建设:

修订一套具有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的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大纲;建设1套完整的试题库(含答案),题型超过4种,试题总数达1000题;重点建设学院自动气象观测站,补充完善气象设备约10万元,以完全满足本科生、研究生培养的需要;课程教学资源全部上网,保敃正常运行,每学期对内容进行1次更新。

3、教学内容建设:

编写实验教材;建设一套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料,新增专业书籍200本左右、多媒体教材1-2套、各种图件-模型200件、教学VCD30片);建设1套完整的多媒体电子教案。

4、教学方法与手段:

制定1套详细的课程教学活动组织与管理方案;贯彻落实新课改理念,灵活运用研究性、探究性等多种先进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全部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

5、教学效果:

任课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优秀率达80%以上;每学期开展多种方式的教研活动8次以上,听取学生意见2次以上;2年共发表教研、教改论文1-2篇。

二二二二本课程的建设步骤本课程的建设步骤本课程的建设步骤本课程的建设步骤1、20072008:

将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建设为学校精品课程;2、在些期间将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争取建设为省级精品课程。

三三三三课程资源上网计划课程资源上网计划课程资源上网计划课程资源上网计划2007年12月前,按照精品课程要求,将所需要资料上网运行。

课程负责人(签章)年月日五、推荐评审意见学院意见“气象学与气候学”是地理科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学院始终重视该课程的建设,任课教师按照教育部的教学大纲和学院实际进行教学。

早在1994年的学校课程建设中,查良松教授作为当时主要任课老师,“气象学-7-与气候学”课程就被学校评为课程“优秀奖”。

该同志自1981年南京大学气候专业硕士毕业分配我校以来的25年教学中,将很大精力集中该课程的教学和建设,教学效果和成绩显著,为本科和研究生培养做出了贡献。

经学院研究,为了加强基础课的建设和实验教学,特推荐“气象学与气候学”列为学校精品课程进行建设。

院长(签章)年月日评审委员会意见主任(签章)年月日学校意见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