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pdf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43635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34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pdf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pdf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pdf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pdf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pdf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pdf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pdf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pdf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pdf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pdf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pdf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pdf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pdf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pdf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pdf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pdf

《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pdf(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pdf

研读、理解考试大纲研读、理解考试大纲2018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已经发布,经与2017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进行逐字对比,可以发现基本没有变动,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要求均没有什么变化,这也符合考试大纲修订原则的一贯特征。

2017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相比2016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修订处相当多,而这些修订处在高考命题中的体现,不是仅仅在当年高考试卷中,而是在往后的几年高考命题中都可以加以体现,也就是说,在2018年考试大纲未有变动的情况下,重新研读2017年考试大纲与2016年相比的修订之处,可以更加懂得2018年高考命题的新动向。

一、回顾一、回顾2017年考试大纲修订的解读年考试大纲修订的解读2017年考试大纲修订的解读年考试大纲修订的解读一、一、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的解读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的解读1.修订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修订的背景、目的和意义课程标准:

是课程、教学、教材、学业评价的依据,面向全体高中学生,规定基本要求。

具有较长时间的稳定性,一般10年甚至更长。

考试大纲:

命题、测评的依据,面向部分高中学生,规定选拔要求。

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般3-5年时间。

考试说明:

考试大纲具体细化,对考核目标、知识内容要求、题型功能、试卷结构等具体阐释。

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的修订是为实现2020年高考改革目标做积极准备,为了落实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

其实施的步骤为:

2014年“拿图纸、出方案”,制订了高考内容改革规划和分省命题省份使用全国卷的调整方案。

年“打基础、抓施工”,提出“一点四面”,并顺利实现7个省份使用全国卷的平稳过渡。

2016年迈入“调布局、克难点”的关口,科学实行“一纲多卷”,平稳完成命题格局调整,全国26个省份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

2017年全面推进高考改革。

修订的主要目的是:

(1)贯彻落实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精神,体现国家人才培养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进一步强化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

(2)加强高考命题的标准建设,进一步密切高考测评标准与正在修订的高中课程标准的衔接,提升标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突出高考作为衔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桥梁的功能。

(3)进一步完善考核目标和考试内容。

结合学科特点和核心素养的要求,完善考核目标的内涵,增强科学性和规范性;适当调整选考模块,满足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契合课程标准修订方向。

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1)完善考核目标。

修订考核目标的内涵,具体解析。

(2)调整考试内容。

合理设置选考模块,满足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契合课程标准的修订方向。

(3)凸显育人导向,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

(4)规范格式体例,优化大纲和说明的体例。

修订的意义:

1.指导高考内容改革。

2.规范高考命题:

(1)提高质量,

(2)倡现成果,(3)确定标准2.“一体四层四翼一体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高考评价体系“一体”即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

解读:

(1)高考再怎么重要,也是教育的一环,都必须服从于我国教育“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

(2)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是为了给高等学校尤其是高水平大学挑选合适人才,试题必须有难度,能将不同水平的考生区分开来。

不能认为高考要改革了、上大学容易了,命题难度就会下降。

(3)“导向教学”其实就是说“高考=教学的指挥棒”,不论是高中教学还是初中、小学教学,都要紧盯这根指挥棒。

“四层”通过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回答了高考“考什么”的问题。

第一层:

必备知识强调考查学生长期学习的知识储备中的基础性、通用性知识,是学生今后进入大学学习以及终身学习所必须掌握的。

解读:

高考尽管是选拔性考试,但也至少有60%的基础题。

这些知识绝大部分都在教材上有明确体现,检验的方法,就是教材上的例题、练习题要都能熟练解答。

第二层:

关键能力重点考查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强调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学生适应未来不断变化发展社会的至关重要的能力。

第三层:

学科素养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并体现出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化的综合学科素养。

解读:

“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要把握两个字“思”、“广”:

思,就是对每一道试题,要多想:

考查知识是什么?

解答思路有几个?

同类试题见过没?

答案组织顺畅吗?

广,就是广泛涉猎学科相关内容:

除了教材、各种优质试题,还有相关读物、学科领域最新进展。

第四层:

核心价值要求学生能够在知识积累、能力提升和素质养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这也体现了高考所承载的“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

“四翼”通过明确“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回答了“怎么考”的问题。

(1)“基础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要具备适应大学学习或社会发展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包括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灵活的能力要求和健康健全的人格素养。

(2)“综合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思想方法,多角度观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3)“应用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要能够善于观察现象、主动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具备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实践能力(4)“创新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要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具备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方式。

二、二、2017年化学高考考试大纲修订的解读年化学高考考试大纲修订的解读1.选考模块调整选考模块调整修订后选考:

“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

删去“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

模块调整原由:

模块调整原由:

体现学科基础,减少内容的重复考查。

在原教学大纲中,生活和基础技术内容是与体现学科基础,减少内容的重复考查。

在原教学大纲中,生活和基础技术内容是与元素化合物、反应原理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近几年的试题中,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的元素化合物、反应原理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近几年的试题中,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的基础内容已经在必考部分有所体现,实现对应用能力的考查。

基础内容已经在必考部分有所体现,实现对应用能力的考查。

体现时代选择,体现课体现时代选择,体现课程改革的趋势。

没有理论框架支撑,选学的比例小,人数少。

程改革的趋势。

没有理论框架支撑,选学的比例小,人数少。

修订中的课程标准将基础内容放入必修,专业性较强的内容将其放入选修修订中的课程标准将基础内容放入必修,专业性较强的内容将其放入选修2。

2.调整内容表述调整内容表述

(1)有机化学必考部分增加:

(2)能正确书写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

”增加“(3)掌握常见有机反应类型。

”,删去原来的“(5)了解上述有机化合物(注:

甲烷、乙烯、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乙醇、乙酸)发生反应的类型。

”修订原由:

这是高中化学的基础内容,也是近几年的有机必考中的重点考查内容,所修订原由:

这是高中化学的基础内容,也是近几年的有机必考中的重点考查内容,所以在考试大纲和说明中进一点明确基本要求。

以在考试大纲和说明中进一点明确基本要求。

(2)实验内容修订前修订后(6)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

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6)根据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能做到:

设计实验方案;正确选用实验装置;掌握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预测或描述实验现象、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修订原由:

修改后实验内容要求更符合实验的操作流程,要求更加具体,更符合纸笔修订原由:

修改后实验内容要求更符合实验的操作流程,要求更加具体,更符合纸笔考试的特点。

考试的特点。

(3)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修订内容修订原由删去原2(5)“了解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此部分调整为必考内容。

删去原2(6)“结合实际了解某些有机化合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这些内容要求与化学学科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中的(5)“了解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信息技术等的关系”重复。

增加2(4)“根据信息能设计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这部分内容要求是课程标准以及教材中的重要基础内容,也是创新能力考查的基本方式,并且已经在高考中考查多次,增加此内容是明确了考试的要求(4)必考内容调整序号必考变化内容变化要求1了解物质的量(n)替换:

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可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2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了解”变为“掌握”3掌握电子式表示方法新增4几个符号:

n、M、Vm、c、NA、K新增5了解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替换:

了解溶液的组成6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新增7掌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了解”变为“掌握”8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新增9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新增10了解焓变(H)与反应热的含义新增11能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计算替换:

能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12理解盖斯定律新增13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替换:

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14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及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理解”变为“了解”15能正确计算化学反应的转化率新增16了解反应活化能的概念新增17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新增18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替换:

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理解”变为“了解”19理解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替换:

“认识”变为“解释”20理解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了解”变为“理解”21理解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了解”变为“理解”22能利用电离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新增23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了解”变为“掌握”24了解沉淀转化的本质删去25理解溶度积(Ksp)的含义,能进行相关的计算新增26常见金属元素新增镁新增27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替换:

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新增:

制备方法。

“了解”变为“掌握”28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替换:

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新增:

制备方法。

“了解”变为“掌握”29能正确书写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新增30掌握有机反应类型替换:

(5)了解上述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的类型。

(注:

甲烷、乙烯、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乙醇、乙酸)修改后物质的范围扩大了。

“了解”变为“掌握”31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新增:

“应用”32了解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替换:

了解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删去:

乙烯33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重要应用。

替换:

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

删去:

反应34能识别化学品标志替换:

安全使用标识35掌握常见物质检验、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替换:

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

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

“能对”变为“掌握”36正确选用实验装置;替换:

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37掌握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了解”变为“掌握”38预测或描述实验现象新增(5)选考内容调整序号选考变化内容变化要求1“化学与技术”模块删去2能正确书写价电子的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达式新增3了解共价键的极性新增4了解配位键的含义替换:

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5了解范德华力的含义及对物质的性质的影响替换:

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6了解氢键的含义新增7了解晶格能的概念,了解晶格能对离子晶体性质的影响新增8了解分子晶体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新增9了解金属晶体常见的堆积方式新增10了解晶胞的概念,能根据晶胞确定晶体的组成并进行相关的计算新增11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如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新增:

(如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12能正确书写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替换:

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13了解有机分子中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影响“能列举事实说明”变为“了解”14掌握烷、烯、炔和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替换:

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15掌握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结构与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了解”变为“掌握”16了解烃类及衍生物的重要应用以及烃的衍生物合成方法新增17根据信息能设计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新增18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应用删去19了解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删去。

因必考中要求“掌握常见有机反应类型”20结合实际了解某些有机化合物对环删去。

与化学学科特点和基本研究方境和健康可能产生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法中(5)重复。

21

(1)了解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组成、结构特点、主要化学性质及应用。

替换:

(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2)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氨基酸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22了解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

替换:

了解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3了解合成高分子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以及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中的贡献。

替换:

了解新型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小结:

了解替换为小结:

了解替换为“理解或掌握理解或掌握”有有10处;新增内容有处;新增内容有26处,删除内容处,删除内容5处,由掌握处,由掌握降为了解有降为了解有3处。

处。

(6)能力目标表述的调整“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修订前修订后

(1)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1)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能正确复述、再现、辨认,并能融会贯通。

(2)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2)通过对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以及实验现象、实物、模型的观察,对图形、图表的阅读,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

(3)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3)从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与已有知识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

“2.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修订前修订后

(1)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1)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

(2)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及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2)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及成果,能正确地运用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合理解释。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修订前修订后

(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1)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的一般过程。

(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2)在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化学原理和科学方法,能设计合理方案,初步实践科学探究。

二、对考试大纲的二、对考试大纲的理解理解1.稳定性稳定性

(1)试卷结构和题型不变。

(2)考试目标与要求不变。

(3)考试范围与要求不变。

2.发展性发展性

(1)知识上,重点和主干更加突出。

(2)能力上,关注对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的考查。

(3)方法上,关注对化学思想方法和思维品质的考查。

更新的试题更突出试题情境的“学科性”、“应用性”和“时代性”,更加注重考查化学本质的理解,更加注重对能力和思想方法的考查,更加注重综合性。

3.对化学学习能力要求的解读对化学学习能力要求的解读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合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3)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撮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重点题:

化工流程题、推断题以及其它信息题

(1)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2)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重点题:

图像题、数表题、结构模型题

(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重点:

能在提供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产生假设、设计验证方案、观察分析现象或数据、得出结论。

4.对考试大纲中水平要求的解读对考试大纲中水平要求的解读热点一:

化学用语热点一:

化学用语必考。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均可出现。

涉及的知识点有元素的名称、符号,物质的化学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各类结构模型(如球棍模型、比例模型等)的识别。

考纲要求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等表示方法。

热点二:

化学计量热点二:

化学计量高考热点,主要考查“物质的量”与粒子数(如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质量、气体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反应热等的关系,有关NA的讨论,将阿伏加德罗常数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物质结构、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等联系起来进行考查,以物质的量为核心,有关质量、体积、浓度的计算。

考纲要求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了解物质的量(n)及其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M)、气体摩尔体积(Vm)、物质的量浓度(c)、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含义。

能根据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物质的量、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热点三:

氧化还原反应热点三:

氧化还原反应高考热点,形式有选择题中概念的辨析、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断、离子的共存,非选择题中方程式的配平、实验探究、计算等。

这些题目的难度总体不大,复习时不要过难。

主要讲常见、讲方法、讲能力;各种题型都练到。

考纲要求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热点四:

离子反应热点四:

离子反应每年必考。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选择考纲要求考纲要求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题主要考查概念辨析,限制条件下,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如限定溶液的颜色、酸碱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断;非选择题中主要有书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实验题中考查离子的检验、除杂;推断中用文字表述离子之间的反应现象;常结合电离平衡与水解平衡综合考查离子反应。

件。

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热点五:

物质结构热点五: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高考必考内容,课标卷理综卷必考部分的试题主要为选择题。

试题难度不大,这是为了控制新课程卷整套试题的难度,将该知识块的拓展内容安排在“物质结构和性质”模块来考查学生。

考查的内容主要有:

以重大科技成果(如新元素的合成、新物质的制备等)为背景,考查原子结构及各种粒子间的数量关系;考查短周期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比较粒子半径的大小,试题将“构、位、性”融合在一起进行考查。

考纲要求考纲要求

(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构成。

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4)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5)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6)以IA和VII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7)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8)了解化学键的定义。

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热点六:

反应热、盖斯定律热点六:

反应热、盖斯定律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卷卷考到。

尤其创设情景,提供新信息,给出图像,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并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更是高频考点。

选择题主要一新能源考纲要求考纲要求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及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的开发、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等为新情境考查简单的概念,如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判断。

非选择题常与元素化合物知识、与能量变化图等相结合,考查新情境下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考查考生通过识图、读表获取信息的能力。

题目主要为信息题,试题的陌生度大。

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学科网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了解焓变(H)与反应热的含义。

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计算。

热点七:

电化学热点七:

电化学高考的热点,年年必考。

主要考查形式有:

给出装置图、反应现象、电源的电极、电极材料、可充电电池的充放电过程等信息,判断能量的转化、金属的活泼性、电极的名称、电极反应式、电池反应式的书写正误、电子或电流的流向、离子的移向、电解产物判断及计算、溶液酸碱性的判断与pH的计算、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金属腐蚀的外界条件、电化学防腐法的原理。

常结合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原理考查,尤其是将电化学有关知识与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综合在一起进行考查,是新课程高考命题的一个新的变化。

带盐桥的原电池在新课程高考题经常出现,要引起注意。

考纲要求考纲要求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能书写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方程式。

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以及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热点八:

化学反应速率热点八: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每卷必考。

常考查的内容有:

反应速率的计算;与生产、生活、实验联系,分析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题中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新考纲要求考纲要求(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定量表示方法。

能正确计算化学反应的转化率()。

了解反应活化能的概念,了解催化剂的重要课程高考常考的一种题型。

尤其是平衡常数是新课程新增的知识点,是课标卷必考的内容。

考查的方式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可能出现非选择题中。

该类试题常常联系生产实际或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