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构架与开发以文秘专业为例论文.pdf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43686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3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构架与开发以文秘专业为例论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构架与开发以文秘专业为例论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构架与开发以文秘专业为例论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构架与开发以文秘专业为例论文.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构架与开发以文秘专业为例论文.pdf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构架与开发以文秘专业为例论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构架与开发以文秘专业为例论文.pdf(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构架与开发以文秘专业为例论文.pdf

卫生职业教育V01-322014No23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构架与开发以文秘专业为例王小明(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天水741025)摘要:

课程建设一直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家在德国学习领域课程基础上提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融入中国教育、文化、哲学等元素,更加符合我国职业教育实际。

但该理论只停留在概念与宏观结构及方法层面,具体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标准和教材编写等都没有涉及。

本文对高职文秘专业课程开发设计进行探索研究,颠覆学科性课程体系,形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提出“以过程带理论、以实践带理论”的理论课程教学理念,践行了理论教学的“必需、够用”原则。

关键词:

文秘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构架中图分类号:

G4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1246(2014)23012204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以工作过程为基础。

“自1996年起,德国职业教育一直在进行积极的探索。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的实质,在于课程的内容和结构追求的不是学科架构的系统化,而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

”【在我国,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近10年间致力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在结构、方法、理论、哲学等层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完整的课程开发体系。

在微观方面,从“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的转换应由职业学校教师以团队工作形式完成。

这一过程既是对学习领域在教学论和方法论层面的校本性处理,又是对学习领域课程在内容层面的具体化处理,通过这一转换进一步设计范例性学习情境,可采用项目、任务、案例等具体方案来实现121。

近年来,全国很多知名高职院校积极参与相关专业的课程开发,但在公开的资料中很难找到课程体系开发成果;而普通高职院校课程开发意识淡薄。

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还没有真正打开局面,要形成课程、教材、教学及企业用人的一体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笔者多年从事课程研究,在课程构架、课程开发和课程教学方面有一些突破,提出了“以过程带理论、以实践带理论”的教学理念,结合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在相关专业课程开发方面有了一些作为。

现就文秘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思路、开发过程及课程构架等作如下表述。

1秘书工作过程分析秘书工作过程分析以秘书一日工作流程为基准,因为秘书的日常工作涵盖其全部工作。

秘书一般要提前1O30分钟到达办公室,清洁、整理并维护上司、个人办公区及公共办公区;之后开始一天的工作,如听取上司安排工作,接打电话,迎送来客,安排会议车辆,拟定稿件,发文验印,收发文件,立卷归档,维护办公设备,发放办公用品等;此外如有会议要进行会议管理,下班前要检查并排除办公区安全隐患。

一1222秘书工作岗位分析秘书工作岗位在小公司是不用细分的,在大型公司和政府部门则有细致的划分,如相关办公室、秘书处等。

按行政职责可分为办公室主任(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副秘书长)以及生活秘书、文案秘书、安全秘书、行政助理;按工作范畴,则分为项目管理、计算机软件应用、会议管理、差旅管理、通信管理、信息管理(文档管理)、办公区管理等。

就高等职业教育而言,以工作范畴分析秘书工作岗位较为适合,行政岗位可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发展岗位目标提出。

3秘书工作能力分析秘书工作能力分析主要基于秘书国家职业标准,适当增加现代秘书必备的技能,使毕业生能够适应不断提高的秘书岗位要求。

(1)把握时间能力。

秘书工作要有时间观念,按计划、按要求准时或提前完成工作,否则会延误工作,造成损失。

(2)维护办公区能力。

如开窗换气、调控室温,清扫、布置办公室,照料花草、盆景;整理、归类文件,发现安全隐患等。

(3)接打电话能力。

接打电话时语言要准确规范,能设计、填写电话记录,草拟电话要点等。

(4)迎送来客。

要注重着装、礼仪,设计、填写接待记录,能够确认来访人员的身份、目的,能协调相关部门人员处理相关事务,能迎送来访团体等。

(5)印章管理能力。

能妥善保管公司印章,能正确使用各类印章。

(6)日常事务管理能力。

能安排会议室、车辆,能处理邮件、包裹等。

(7)办公用品管理能力。

(8)办公设备安装、使用与维护能力。

(9)各类文书拟写能力。

(1O)文书处理能力。

(11)会议管理能力。

(12)检查和排除安全隐患能力。

(13)文字处理与语言沟通能力。

(14)综合协调与合作能力。

(15)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

(16)信息收集与写作能力。

(17)具备基础财务知识能力。

4秘书学习领域转换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换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的关键,它既要保持行动领域的真实与完整,又要符合职业教育要求而成为真正的课程I31。

实现秘书工作过程向文秘专业课程的转换,首先要找到其对应关系。

秘书日常工作包涵其所有工作内容,因此可以从秘书工作流程进行教学分析。

如办公区维护的内容有哪些?

维护过程有无清晰的逻辑顺序?

维护办公区需要哪些理论知识(陈述性知识)?

采用什么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及手段?

怎样安排教学活动?

怎样建设教学环境?

怎样评价教学效果等。

分析秘书工作中“维护办公区”行动领域,设计出办公区的维护与管理课程。

推而广之,接打电话的礼仪与技巧、访客迎送等文秘专业课程也可由行动领域转换。

5文秘课程体系构架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序化,旨在追求工作过程的完整性而非学科结构的完整性。

格廷根大学普莱斯(Preiss)博士对系统与序化的关系有精辟的阐述:

“系统是一系列成分按照一定关系并指向目标的集合,或者是物质、概念或知识按照一定规则、原理或原则序化的集合”,排序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其“是否具有事实逻辑或事实结构,并能据此对其予以界定和排序”。

秘书工作行动领域向文秘专业学习领域转换完成后,文秘专业课程基本确定。

要完成文秘专业的课程构架,需要把握两个规律,即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学习规律瞳】。

表l文秘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学习领域(课程名称)基准学时(小时)第一学年第二学年将秘书的工作过程序化为一日工作流程,以该流程为逻辑顺序进行文秘专业课程构架,遵循职业成长规律,把握高职学生学习心理及认知规律,形成文秘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见表1)。

以上课程是文秘专业的必修课,其中没有实践课程是因为该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而非学科系统化,其授课形式以情境化任务导向为主,理论知识是在实际操作中渗透的,体现了“以过程带理论、以实践带理论”的课程理念。

6文秘专业课程学习情境设计在确立文秘专业课程体系后,就要对课程体系中每一门课程进行学习情境(主题单元)设计,以确定课程内容及教学形式。

文秘专业课程学习情境设计要遵循两个原则,即必须具备典型的工作过程,并能实现完整的思维过程。

学习情境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平行的,可以是递进的,也可以是包容的。

学习情境的数量在3个及以上,每一个学习情境都是相对独立的,学生完成了任一单元的学习任务就应该是完成了这门课程学习,因此要求同一课程的所有情境都应该是同一范畴的事物。

文秘专业课程学习情境设计见表2。

表2文秘专业课程学习情境设计序号鬻(课稗1(主题单元)(主题早兀)(主越单兀)【单兀)1办公区的维护与管理2接打电话的礼仪与技巧3访客迎送4印章的管理与使用5日常事务管理6办公设备的使用与管理7普通文书的拟写8文案处理9会议管理lO安全检查与排除11企业行政管理12信息管理13思维过程l4汉语言文学15秘书英语300句16秘书俄语300句l7法律常识l8速记会议室、接待室的秘书办公区的维上司办公区的维护综合办公区的维护与管理护与管理与管理布置设计内部电话业务电话陌生电话上司电话个体来访团体来访上级来访公章的使用法人私章使用钢印的使用办公用品发放会议室、车辆安排邮件处理打印机、传真机的复印机、扫描仪的安装、使用与维护安装、使用与维护事项性通知、商洽备忘录、请柬、邀函、传真稿请信电子文案处理纸质文案处理小型会议中型会议秘书办公区上司办公区行政办公室管理文书档案管理信息收集信息传输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常识文学作品日常用语电话用语日常用语电话用语劳动法、公司法、知识产权法、反不合同法正当竞争法手写速写电脑速写投影仪、碎纸机的安装、使用与维护贺信(电)、感谢信、启事立卷归档大型会议会议、接待室印章管理信息加工思维方法阅读训练会议用语会议用语经济法、世贸组织法速写演练外宾来访印章管理事务管理中的财务其他设备的安装、翎与维护其他文书的拟文档销毁电视(话)会议制定办法会议管理信息储存写作训练商谈用语商淡用语7文秘专业课程载体设计课程载体的设计内涵就是通过“做”来获得有意义的知识和技能,通过载体来形成学习情境,构成课程,同一门课程的载体可出现十几种、几十种甚至上百种。

试验表明,载体的数量越多,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越好,当然这不可能是无止境的,而是根据课程需要来设计的41。

文秘专业办公区的维护与管理课程学习情境载体的初步设计如下。

办公区的维护与管理过程以国家四、五级秘书资格为准学习情境1接待室、会议室的维护与管理任务一:

维护接待室和会议室(五级秘书要求)。

载体,场地(任务)。

一、任务目标:

正常接待来客,完成来访者和公司相关人员一】23的座谈。

二、资讯:

省内某单位业务领导带领中层业务骨干共6人来访,调研产品开发事宜;本公司业务经理负责接待,并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来客进行座谈。

来客为本系统兄弟单位,以前每年都有来访,是较为熟悉的客人。

来访时间:

I天。

三、决策:

整理、维护接待室和会议室四、计划:

(一)整理、维护接待室。

要求主客领导居正位,其他人员搭配混坐;接待室正面两单人沙发,中间单人茶几,对面和两边可用多人沙发,中间大茶几;室内整洁,可更换装饰画,有饮品、花草盆景搭配。

(-)整理、维护会议室。

要求客人居尊位,主人坐主位,对面分坐;室内整洁,可挂会标、摆桌签,桌面装饰、窗帘台布搭配整洁;空调、仪器随时可用,投影、话筒安装到位。

五、实施:

(一)设备:

平拖、旋转拖、可升降拖、擦玻璃器、吸尘器、洗涤剂、抹布等。

(二)顺序:

从上到下。

一般清扫可按窗台、桌面和地面顺序清扫;彻底清洁可按天花板、墙面、窗户、桌面、椅子、地面和门的顺序清洁。

六、检查:

维护结束后即进行检查。

七、评价:

(一)即时进行。

维护结束后即进行评价。

(二)接待结束。

接待完成后按使用情况进行评价。

八、制作:

(一)实施计划。

学生可以56人为一组,制订计划并实施。

(二)检查评价表。

学生每人制作一份检查评价表,以待检查、评价时使用。

(三)物品登记表。

学生每人制作一份物品登记表,来登记接待室和会议室物品。

知识要点:

1、逻辑顺序。

2、会议室和接待室物品登记与核对。

3、消毒液的成分与选用。

4、吸尘器的选择、安装与使用。

5、擦玻璃器的选择、安装与使用。

6、洗涤剂的选择与使用。

7、垃圾的分类与处理。

理论应用:

要求以过程带理论,以实践带理论。

学习时间:

4学时任务二:

会议室、接待室设备维护(五级秘书要求)。

载体,设备(对象)。

任务三:

布置会议室和接待室(四级秘书要求)。

载体,场地(任务)。

任务四:

美化会议室和接待室(三级秘书要求)载体,场地(任务)。

一】24一学习情境2:

秘书个人办公区的维护与管理学习情境3:

上司办公区的维护与管理学习情境4:

设计办公区布置图8文秘专业课程设计文秘专业课程学习情境和载体设计完成之后,就要对该专业的每一门课程进行总体设计。

必须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依据文秘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进行课程定位,分析课程性质、表述课程作用、确定课程顺序、阐述课程理念。

课程目标的确定必须注重学生过程性知识的掌握,因此每一门课程目标都要紧贴文秘专业培养目标;理论知识由岗位需要来确定,体现“必需、够用”原则。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遵守针对性和适用性原则,一要针对职业教育特点,针对职业工作过程中的技术、技能和知识需要;二要针对高职学生形象思维特征及动手能力强等特点,优化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组织安排要体现工作过程系统化特征,以“做”导入、以“做”施教、以“做”促学,以实践带理论、以过程带理论,实施情境设计、任务引领教学。

教学方法与手段上要注重情境法、任务趋动法、教学做一体化以及学生自学法等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一定要体现工作过程,让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学到技能、知识。

课程评价采用过程评价、任务完成评价、柔性评价等适合职业教育的评价方法。

课程特色为以实践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主体、以实践带理论、以过程带理论,淡化了理论与实践的界限,形成了工作过程的一体化和系统化。

9课程标准设计课程标准主要规范课程教学行为,传统的课程标准只规定某一学科的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施建议。

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实施建议等方面完全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要求来设计51。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标准紧贴教学实际,因此要求课程标准思路清晰,表述明确,内容具体,操作可行,这样在指导教师教学方面才能起到更为直接的作用。

10课程教材编写教材可遵循课程标准来编写。

当教材编写组成员从职业工作过程分析开始,一直参与课程开发,他们会非常清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念与要求,并且积累大量素材,丰富教材内容。

编写教材首先要编写讲义,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讨论、修改、充实,经过一两轮的教学实践后形成教材雏形。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职教通讯,2006

(1):

792】姜大源,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研究J1_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

(2):

4754【3】姜大源,论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J】_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

(1):

1-6f4】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09以临床监察员为就业导向的临床药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杨宜华,汤道权,赵子明,吴云明,刘晓(徐州医学院药学院,江苏徐州221004)Vo1322014No-23摘要:

以临床监察员为就业导向,建立系统临床药学专业课程体系,旨在为学生职业定位提供指导,并为其从事临床监察员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促进临床药学专业课程建设。

关键词:

临床监察员;课程体系;临床药学专业中图分类号:

G4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1246(2014)23012502临床监察员(ClinicalResearchAssociate,CRA)通常指临床试验中由申办者任命并对申办者负责的具备相关知识的人员,其任务是确保研究者严格遵循已批准的试验方案,报告和监察临床试验进行情况并审核数据,确保临床试验报告真实、完整和准确口1。

在国外,CRA已经是相当成熟和规范的职业;而在我国,由于新药研发水平较低、药品监测体系不完善等原因,CRA起步较晚,直到近些年才逐渐为人们熟知,开始发展壮大,成为了一种热门的新兴行业。

这对临床药学专业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职业,也是新机遇和挑战。

目前,我院有不少学生实习时从事CRA工作,毕业后也有不少学生从事这项工作,据调查,发现这个职业对临床药学专业学生来说是较理想和合适的,前景也是可观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理论知识深度不够,相关技能欠缺,外文文献阅读能力欠缺,实践经验不足等。

这些问题主要是由现有课程体系针对性、实用性不强导致的。

我院临床药学专业是江苏省特色专业,在专业建设方面颇有成绩与特色,为学生从事CRA工作提供更大优势。

实施临床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对学生职业定位、职业选择和就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临床药学专业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1目标确立构建合理课程体系首先应明确培养目标,紧紧围绕培养目标设置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应体现教育的根本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嘲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强调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

育人为本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及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因此,我院以培养合格CRA人才、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建立系统的临床药学专业课程体系。

(4):

66705姜大源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刍议J1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结构优化系统科学认为,事物的结构是事物功能赖以存在的条件和形式,没有特定的结构,就无法产生特定的功能。

课程体系作为一个系统也是如此。

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4,课程体系中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主题互相关联的,这个主题就是CRA。

我院以系统的观点构建临床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并将课程进行模块化分类,包括公共课程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方向模块、专业选修模块(见图1o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解剖生理学、一l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药理l童业基搓I=l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统计学等图1临床药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公共课程模块包括英语、政治、体育、历史等公共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基本文化素养。

专业基础模块主要是医学、药学、统计学等相关课程,如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解剖生理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统计学等,为从事CRA工作提供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专业方向模块主要涉及科研思路与新药开发、药事管理学、文献检索、GLPGCPGMPGSP、实践实习等课程,与CRA职业需求紧密关一l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